第726章:第一個死結

第726章:第一個死結

不管各路王爺如何辱罵,如何痛恨建元七年開始實行的裁軍國策,如何痛恨宗養才與周國的談判推波助瀾,周國的草原部落聯軍,五十萬大軍已經在天涼城外,這是不爭的事實。

相王的第二封密信寫的很清楚,也很明白,國將不存,焉有王也?

各路王爺們紛紛開始集結大軍,有些心裡明白的,已經開始反應過來,從建元七年裁軍開始,這很有可能是蕭成渝設的一個套,但作為大梁太祖皇帝的子孫後代,蕭成渝把王爺們全部推倒了賭桌上,大家也不得不跟著他豪賭一把。

無數的軍隊朝京城方向涌去,中原藩王們紛紛打著拱衛大梁的旗號,開始朝著京城進軍。

於此同時,一場自太學開始啟動的學潮突然開始爆發。

事情的起因源自於六科給事中和殿中侍御史一道呈遞的奏摺,無一例外都是彈劾宗養才的。

蕭成渝與宗養才明言,此舉干係重大,是以不得不先將他罷官免職,但這股學潮正如前日石敢當在幽州城遇到的情形一樣,讓事情的變化開始脫離了控制。

六科給事中的摺子首先送了上去,緊跟著的是一干御史,這些摺子都沒有經過陳柏蒼之手,陳柏蒼開始後悔起來,自他接任御史台以來,一直沒有培植黨羽,自己雖然身為御史大夫,但話語權並不很大。

蕭成渝接到奏摺后,決定先拖延兩天,做出某種事後妥協的假象來,好為日後宗養才出仕埋下路子。

蕭成渝將六科給事中和御史台的摺子打到了內閣,事情的第一環,首先在內閣當中出現了岔子。

一向互相配合,從不扯皮的司禮監和內閣開始了分歧,尤其是內閣首輔褚仁傑和司禮監掌印馮保保,兩人的意見完全相左。

馮保保堅持認為,應當即刻讓宗養才罷官還鄉,褚仁傑則是堅決不許,雙方磋商許久后,褚仁傑決定退步,可以免去宗養才禮部尚書的職務,但內閣次輔仍舊保留。

褚仁傑有自己的考慮因素在內,內閣當中,林昌黎做事最為穩當,但也最是好好先生,誰也不得罪,此番事了,還有許多為政手段,都需要宗養才的支持,而一旦宗養才脫離內閣,自己就會因為資歷問題被胡世海掣肘,屆時林昌黎兩不相幫,自己的處境就會極為尷尬。

馮保保則是寸步不讓,他堅持的認為,宗養才這件事情能夠落得一個罷官還鄉,已經是老天開眼,他私下裡去周國談判,主張了裁軍二十萬的國策,害的大梁差點亡國,這種大罪,就是誅九族也不為過,趁著現在還只是御史台發力,沒鬧成全國暴,動,應當火速將他罷官,一來可以救他一條命,二來可以堵住天下輿論的嘴。

雙方各有各的顧慮,但各自之間的顧慮又沒辦法明言,宗養才的去留問題,立刻成為了膠著狀態。

緊跟著,林昌黎和胡世海也紛紛發表看法,林昌黎是逼得,說話模稜兩可,態度是你們咋辦他咋跟,胡世海則是堅定的支持馮保保,這讓褚仁傑心中更氣,以為胡世海是想借著此舉奪權。

褚仁傑一連三次擬票,但司禮監就是不批紅,馮保保想要罷免宗養才,聖上那裡不開口,自己光有批紅,沒有褚仁傑的票擬,那就沒辦法,干著急。

事情一拖,果然拖出了大問題來。

太學的學生們,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規模擴大到了上萬。

當年組建太學的時候,是周若彤和宗養才兩人聯手,力排眾議,在國家財政困難的情況下仍舊持續撥款,這才在京城打造了學術中心。

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自己的苦心經營,最後成為了攻擊自己最鋒利的匕首。

事情的起因是太學當中某個不出名但夢想著出名的士子的一封告天下士子書。

這篇文章洋洋洒洒數萬字,文采一般,其中多錯句病句,但不妨礙在這個節骨點上出現很大的輿論煽動功效。

文中詳細的說明了宗養才為什麼會出使周國,為什麼會不動腦子的簽了這麼個賣國條款,這其一自然是因為宗養才蠢,其二自然是因為宗養才背後有靠山。

這座靠山不用挑明了講,矛頭自然對準的是背後的翠柳宮內的周若彤。

士子們一看這文章,若是議論詩詞歌賦,他們很有些水平,但若是議論國政,他們則是一根筋,極為容易被人利用。

只要是稍微聰明一些的人就能看出,宗養才雖然是暗中出使,但當年他一回來,張甫之臨死之際最先見的是他,事後的討論談判則是勤政殿的聖旨,就連六部都一道加入了與蘭嚴的談判。

這種種跡象表明,宗養才當年出使是受了皇帝的意思。

這也就是內閣中的林昌黎始終搖擺不定,褚仁傑敢冒著天下之大不韙依舊想要保住宗養才的原因。

士子們可不會管這些,經過背後某些人的推波助瀾,從南城取道,結成了聲勢浩大的隊伍,浩浩蕩蕩的打砸了禮部衙門。

更有甚者喊出了過激的口號,不殺宗養才,不足以平民憤,不廢周若彤,不足以救大梁。

蕭成渝原想著做做樣子,就讓宗養才去個安全點的地方躲兩年,免官就免官吧,但士子們這麼一鬧,蕭成渝也火了,若是真的就此撤免宗養才,不亞於承認了他背後的周若彤,蕭成渝哪裡肯忍受這事朝翠柳宮身上扯,但國難當頭,又不能對這些士子們怎麼樣,就只能讓人規勸,對於宗養才的去留問題,也擱置了下來。

某日,宗養才在翠柳宮陪周若彤散步。

周若彤望向南城的方向,輕聲問道:「聽說太學的那群白痴,將禮部差點放火給燒了,你沒事吧。」

宗養才無奈的露出了苦笑,說道:「禮部倒是沒燒,我家被燒了。」

周若彤臉色一寒,怒道:「再怎麼說你還是當朝的二品大員,這些士子們胡鬧,大梁的律法何在,他典章是幹什麼吃的?」

宗養才噓了一口氣,說道:「法不責眾,典章也不好做。」

周若彤的神色冷了下來,望向宗養才,說道:「在太學挑事的,是不是相王派人乾的。」

宗養才想了一下,說道:「八九是他。」

轉而,宗養才話鋒一轉,說道:「娘娘要忍耐,此時此刻,王爺們的大軍正往京城這邊趕來,天涼郡的石將軍壓力倍增,我們不好動相王。」

周若彤扶著石桌坐下,她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說道:「就是難為你了,你拾掇一下,回老家避避風頭吧。」

宗養才搖頭,說道:「娘娘,臣不能走。」

周若彤微怒道:「為什麼?在這裡等著被殺嗎?」

宗養才神色發苦道:「臣在這裡,士子的怒火就會集中在臣的身上,當時兩國商議之時,卻是經由御史台,內閣和六部三方的,士子們胡鬧,終究牽扯不到翠柳宮。只要娘娘你挺住不說話,這學潮怒火,就只能圍著我一個人打轉,自然就沒法擴散出去。」

周若彤低下了頭,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許久后,她緩緩道:「你現在住在哪裡?」

宗養才笑道:「在御史大夫陳柏蒼家中。」

周若彤長嘆一口氣,說道:「此事本宮也沒料到,一來周國的大軍來的太快,二來石敢當被蕭成坤擺了一道,退的太快;三來本宮實在沒想到,這些學識淵博的士子全是草包,這才對你不住。」

宗養才微微一笑,說道:「臣當年去周國的時候早已料到,娘娘不必挂念。」

周若彤搖了搖頭,不再多言。

京城的學潮果然如同宗養才預料的那樣,不管有心人怎麼想往翠柳宮那邊潑髒水,始終沒有成功。

蕭成渝在勤政殿著急了,內閣,御史台乃至六部中樞的各位官員,直言當年這事兒,他是知曉的,沒有他的意思,宗養才也不敢私自去周國,要是這事兒經過宗養才的身子往宮裡鬧,那大家的臉上都不好看。

此話一出,三方勢力開始各自發力,他們在太學都有自己的學生,自己的門徒,太學內部開始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學潮這才沒有朝一個方向發展。

就在這個時候,王爺們的聯軍到了。

這回來的各路王爺聯軍,總共從最南端到最北端,從中原到偏僻要塞,共有九路王爺的大軍。

除了相王還在京城,皖州的淮南王還在拖延,蕭克定還在觀望外,大梁的王爺們全部到齊了。

京城外頭,九王聯軍總計三十二萬大軍,打著救國的旗號,要進入京城,蕭成渝自然不放他們進來。

就在王爺們準備和京城好好斡旋,並想要從這場戰爭中獲得某些不為人知的好處時,天涼郡突然被人攻破了。

這個消息如同颶風一般從西北飄來,瞬間襲卷全國。

王爺們也顧不上和朝廷打嘴炮,在相王的規勸下。

紛紛率領大軍往天涼方向疾馳,各路王爺的盛輿內,不時地傳來了罵聲,這回開始罵石敢當了。

天涼號稱天塹,大小涼山數百丈,整個城池依照山體而建,自建城以來,沒有一次被攻克過,這倒好,毀在了石敢當的手上。

也難怪王爺們著急,天涼一破,京城便被攻陷,一旦京城沒了,大傢伙都不用玩了,總不能讓蠻子在太祖皇帝的太廟前稱帝?

更要緊的是,一旦不能將蠻軍攔截在京城的西北方向,周國聯軍南下,那可都是自己的封地,被這群蠻子蹂,躪一遍,別說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了,青山都沒了。

王爺們大軍剛走,蕭成渝頒布聖旨,準備御駕親征。

他原想著是跟著王爺們往北去,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好歹在可控的範圍之內,因為蕭成渝藏得軍隊,前期將是王爺們的後盾,後期則是清理戰場的利刃。

當大軍整頓完畢后,一連串的岔子,第一個死結,終於在江南爆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娘子在上:王爺,悠著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娘子在上:王爺,悠著點
上一章下一章

第726章:第一個死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