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帝

慶元帝

轉眼三天已過,很快就到了殿選的日子了。

這一天,天氣晴朗,惠風和暢。

一大早,林依蘭就挑了一件藍色長裙穿上,頭上只插了一根銀簪、一朵絹花,打扮地簡簡單單就出門了。

還是和前兩次一樣,這次仍是由神武門、順貞門穿過,進入紫禁城後宮。但此次卻沒有經過御花園,而是沿著西面一道長長的圍牆一直向前走。

林依蘭暗暗打量著周圍的建築,從剛才起她就注意到,她們這群秀女已經經過好幾座龐大的宮殿了還在走,也不知道此次選秀的地方是在哪。

不只是她,其他秀女也在暗暗地嘀咕。

終於,領頭的嬤嬤在一座龐大的宮殿門口停了下來,林依蘭抬頭一望,嚇了一跳,居然到了慈寧宮。

慈寧宮位居整個紫禁城西邊中路,坐落在西六宮前。雖說仍處於後宮,但已經靠近前朝了,一直是歷任太后居住的地方。

當今皇上的生母,吳太后就居住在這裡。

沒想到本次選秀的地點定在了這裡。聽聞吳太后因為當年長子安親王參與謀逆之事一直深居簡出、不問世事。沒想到她會主持本次的選秀。

一時間秀女們議論紛紛,只聽到一個與圓臉的選秀對身邊認識的另一個選秀小聲說道:「聽聞皇上本來是不願意選秀的,是太后諫言,說皇上子嗣單薄,應該擇選名門女子入宮,為皇家開枝散葉,皇上才開得選秀。」

「不是說皇上和太后的關係不是不好嗎?皇上能聽太后的?」另一個秀女有些疑惑道。聽說皇上初登基時,太後為了安親王的事,大鬧乾清宮,母子倆的關係一度很僵硬,太后還賭氣到西山佛寺呆了一兩年,去年冬天才回的宮。

「那也只是坊間傳聞,怎麼說太后和皇上也是親母子,豈能為這個記仇的?再說圈禁安親王可是先帝下的命令,和皇上有何關係?」

…………

聽著那兩個秀女的談話,林依蘭沉思起來。

說起現在的這個皇上慶元帝,那一生可是充滿了傳奇色彩,連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拍。

慶元帝周承謹今年不過三十歲,生於啟元三十二年,先帝的第七子,也是吳太后在三十歲「高齡」生下的第二個兒子。

而慶元帝的生母吳太后,也是個不簡單的人物。吳太后原先也不過是個六品官的女兒,但長得美貌動人,於啟元十九年選秀進宮,初封只是個美人。但架不住肚皮爭氣,進宮第二年就生了一個皇子,也就是之後的皇三子安親王。

三皇子出生的時候,正值西北大捷,一下子雙喜臨門,先帝非常高興,連跳兩級,直接晉封當時的吳美人為婕妤,並封號為「麗」,並特許麗婕妤能夠撫養自己的孩子。麗婕妤又在三皇子兩歲的時候又升至嬪位。

不知道是不是麗嬪的好運就此為止,在這之後好些年,麗嬪就在嬪位的位子上沒有動過了。加上每三年一選秀,後宮的美人越來越多,麗嬪的恩寵也大不如先。

誰知道峰迴路轉,在誕下三皇子十來年後,麗嬪竟然又懷上了皇嗣,並與啟元三十二年夏生下了皇七子,也就是現在的皇上。

皇七子的降生並沒有給麗嬪帶來榮耀,反而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因為這孩子居然腳踏七星。

傳聞當年與□□爭天下的朱元璋就是腳踏七星。一時間宮中流言四起,都說這孩子是朱賊轉世,將來必殺父弒兄,謀朝篡位。先帝為此仗殺了許多宮女太監,留言才漸漸平息下來。

只是事情雖然平息了,但到底在先帝心中留下了陰影。加上這時候連年風調雨順的江南居然傳出了大旱;好些年都沒有出事的黃河也突然決堤了。先帝對這個兒子就更添了一層不喜了,連麗嬪在宮中的日子都不好過起來。

這樣子不冷不熱的日子,直到七皇子七歲的時候才發生改變。

啟元三十九年秋,諸皇子隨啟元帝到蒙古巡視諸蒙古部落。

此時的蒙古早已不復元蒙那時的盛況。重明帝仇視蒙古人,一度把蒙古殺得都躲進了草原深處。還是周文祖即位后,覺得蒙古草原廣大,浪費了可惜。加上漢人不習慣草原生活,就對殘存的蒙古諸部進行招安,才有了現在的蒙古諸部,為了加強了對蒙古諸部落的管理,每年都會到蒙古進行圍獵巡視。不過哀戾帝在位期間,貪圖享樂,自然不會去蒙古那個苦寒之地,加上朝綱混亂,蒙古諸部一度發展迅猛,隱隱有了難以壓制的現象。直到啟元帝即位后,才又漸漸恢復了對蒙古諸部的控制。

這一年也不過按常例巡視、向蒙古展現大周的武力罷了。誰知道到蒙古才三天就出現了岔子。

這天夜裡,啟元帝正在設宴款待各蒙古部落首領。

開始並無異狀,主客皆歡。誰知臨近尾聲是,數名蒙古妝容打扮的武者竟夜襲了啟元帝所在的大帳,直奔啟元帝而來。啟元帝因為身體的原因,從小不能習武,雖然由宮中大能常年調養身體,但也只比普通人強一點罷了,遠不是這些刺客的對手。

一時間救駕聲不斷,不過好在啟元帝身邊有高手保護,加上三皇子還為他擋了一劍,啟元帝是什麼事情都沒有。刺客見行刺沒有得逞,就抓了一旁七皇子為人質。

到底是自己的親骨肉,啟元帝雖然惱火刺客,但也有些擔心這個兒子。猶豫之間,刺客就帶著七皇子殺了出去。之後十年,啟元帝就再也沒見到過這個兒子了。

麗嬪見大兒子受傷,小孩子失蹤生死未卜,一下子就昏了過去,醒來后更是以淚洗面,數日不進水米。啟元帝憐惜她的遭遇,即刻晉封為麗妃,又重新恩寵起來。而三皇子也因為救駕有功,真正走進了啟元帝的視野,得到了他的重用。

而慶元帝,也就是當時的七皇子可就慘了。落在了刺客手裡受到了不少折磨,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卻失憶了。不知怎麼的,居然流落到了陝甘一帶。好巧不巧地被當時的鎮守西北邊陲的定邊伯,也就是現在的鎮國公給救了並收為義子。

就這樣風平浪靜地過了十年,一直到七皇子十七歲時,記憶恢復才被認了回來。

因為愧疚,七皇子甫一回來就被封為敏王。

大周王爵之位有三等:親王、郡王和王,不要小看只是一個敏王。大周對皇子的封爵一般都是在二十歲及冠之後,且重明帝曾說過:凡吾子嗣,有功者的得王爵。意思就是只有有功績的皇子才能封王,大周曆代有不少皇子在成年後只得了一個公爵的爵位。

敏王回朝後當年就娶了定邊伯的養女為正妃,也就是現在的千皇后。

千皇后從小與皇上一起長大,關係很是親近,雖然千皇后一直沒有為啟元帝誕下子嗣,但皇帝對她依然很敬重。

敏王雖然一開始得到了先帝的疼愛,但在當時的局面並不佔優勢。

說起先帝啟元帝,十歲登基,在位五十八年,早年不失為一個明君,勵精圖治、勤於政事,把在哀戾帝手中敗得千瘡百孔的一個國家,慢慢地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國力也日漸強盛起來。可謂是中興之主。

可惜英雄也有遲暮的一天,步入晚年的啟元帝,雖然保養得當,但因為幼年受到妖妃郭氏毒害的關係,他的身體其實並不是很康健。尤其是這時的啟元帝,變得和所有封建帝王一樣,開始享樂和女色,因而身體就越發虛了。

慶元帝老了,但此時諸皇子羽翼漸豐,開始開始拉幫結派爭奪那至高無上的位置。其中以大皇子元親王、太子、三皇子安親王勢力最為強大。還有七皇子敏親王(後晉)和十一皇子禮郡王也暗暗參與其中。

當別的皇子身邊都有各種各樣的勢力為他們搖旗吶喊時,敏親王身邊也之有一個定邊伯全心全意支持他。而這支勢力也因為定邊伯身份的原因,一直受到朝廷上下的輕視,只因為定邊伯,是一個女人。

沒錯,就是一個女人。

在林依蘭讀史書、邸報的時候,還被這事嚇了一跳。雖然說大周百姓因為修習武道的原因,冒出來不少女武者,就像是幼時為林依蘭測根骨的女武師。可這些女性武者雖然也能任官,但是一項都是擔任一些低階官職,辦的事也多半是一些和女子相關的公務,升遷比男子困難多了。

定邊伯的來歷無人知曉,她自稱姓萬,名里,來自秦川。沒錯,就是重明帝起家的那個秦川。不知什麼時候就出現在西北邊關。因為武道修為不錯,加上邊關對女子沒有那麼嚴苛,就擔任了一個小小的伍長。沒想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功勞越積越多,官也越做越大。等朝廷注意到她時,她的功勞已經到了能封爵的地步。

為此,朝廷當時都吵翻天了。一部分認為她的功勞巨大,若不封爵會使天下武者寒心;一部分認為她身為一個女子,卻不安於室,皇上所賜官職已是大大的榮耀,若還強求爵位就是不知進退了。為此雙方一直爭論不休,最後還是啟元帝拍板,得封了爵位。

※※※※※※※※※※※※※※※※※※※※

居然上了新晉的尾巴,感謝小夥伴的點擊和收藏,希望明天不要掉下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後宮生存日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後宮生存日常
上一章下一章

慶元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