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那些事

關羽的那些事

首先聲明者不代表尚樂的意思,只是貼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一,帖子:可是大家都忘了,關羽有習武之人最基本的優點,但也有武夫所有的缺點,甚至更多。

不聽人言。關羽的傲氣是深入骨子的,所以聽不進去任何人的規勸。這也是他兵敗被殺死的根本原因。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做的好多事只是個人冒險,在逞個人英雄,並不注意團隊合作。歷史不止一次的證明過,個人英雄永遠是失敗的前提,而呂布就是最好的說明。呂布三國無人能夠企及的武力高度,並不代表戰無不勝。恰恰相反,三國里所以勝利無不是謀略的輝煌,而關羽缺少的恰恰是這個,但他卻又不聽這個。翻遍三國,能看到關羽用智謀的戰爭,只能用鳳毛麟角來形容。他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殺這個砍那個上。所以,我到現在也沒想明白,他為什麼非要和馬超決個高低?這到底有著怎樣的實際意義?

自以為是。這當然和他的實力有關,關羽殺人基本上不過「三合」,這個很恐怖的,也就是說他的前三招――威力無窮。比如斬顏良那一段:(曹操)乃謂關公曰:「河北人馬,如此雄壯!」關公曰:「以吾觀之,如土雞瓦犬耳!」操又指曰:「麾蓋之下,綉袍金甲,持刀立馬者,乃顏良也。」關公舉目一望,謂操曰:「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短短几句話,關羽自信、驕傲的性格躍然紙上,殺顏良也是一擊致命。但是自信過頭也容易變質,於是就成了自負,這毛病關羽不光有,還不輕。所以他只喜歡聽好話,孫權派陸遜討好於他,輕傲其兵,撤荊州之兵,北上對魏,受傷之後荊州被襲,敗走麥城。當初要與馬超決鬥,諸葛一句:「超雄烈過人,當世英傑,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逸群也」。關羽便欣然作罷,這看上去似乎像是大人在哄不懂事的小孩,讓他擔起守荊州之大任,怎麼看都像是一場「惡搞」。

二,關於撈刀河的傳說

在今天長沙城北郊,有一個地區叫做撈刀河鎮。該鎮得名於流經於此地的撈刀河。現在的撈刀河盛產各種刀具,散銷於三湘四水。那麼撈刀河的名字從哪裡來的呢?這就要談到關羽――一個所謂正人君子的代名詞,一個所謂英雄,以「義」著稱天下的關羽。

中原地區的地主武裝領導人劉備,聯合東吳,挫敗了北方曹操的南下大軍,佔據了荊州的駐地。那幾個月里北方魏國源源不斷進行著備戰備荒的準備。在外交上加強了對東吳勢力的打壓。面對這種情況,劉備必須加速爭奪領地。大將關羽被他派出,一路打進了今天湖南省地區。

當時長沙郡在太守韓玄的領導下,尊奉朝廷,民眾富足,社會穩定,但是在領導人之間――文官與武將雙方的領袖之間存在一些問題,當然,這也是人類社會不可避免的一些問題。

面對強敵,雖然存在矛盾,長沙地區的領導人還是努力布置了一場伏擊戰,在長沙北郊將關羽軍隊的前鋒打的落花流水,輕敵冒進的主將關羽這次剛好衝到最前面,在向回逃竄的時候把大刀掉到了水裡,才擺脫了追擊。這次漂亮的伏擊戰歷史書上沒有提到,因為歷史的著作者不喜歡看見關羽的失敗。

聽說對方主將的武器掉進了水裡,長沙郡政府組織軍民前往打撈。那天是個好天氣,對長沙人民來說,也是個好日子,很多人從很遠的地方來到河邊觀看這一盛大的活動。經過一上午的努力,大刀被撈上了竹排,而在這之前,關羽派出埋伏在河對岸的輕弓隊,在對岸不設防的情況下,展開了瘋狂的射殺。包括在媽媽懷裡的孩子在內的至少幾百名長沙人就倒在河裡。

拿到了刀,關羽又幟高氣昂的率領部隊向前進發。在踞城六里地的地方與長沙守軍打了一場相當不對稱的戰鬥。長沙守軍――來自長沙各個階層,大部分是農民,死傷慘重。長沙城外圍完全暴露給了嗜血者。關羽在這裡下達了「屠城」的密令,而且處死了數十名自己的士兵――因為這些人不聽他的命令,把關將軍丟刀的事情向外傳播。

經過幾場接觸,長沙城領導層的裂縫更大了。太守韓玄主張堅守,拚死保衛王土,決不讓喪心病狂的關羽進城,他在全城百姓的集會上說「入其履吾」(如果他們進城,就只能踩著我的屍體進來);但是以黃忠為首的武將們不想再打下去了,他在家天天裝病,拒不履行總軍領的職守。

關羽的軍隊,在城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包括幾歲大的孩子在內的誓死反抗,使全軍產生了極大的恐懼,這件事引起了劉備的關注,派來了文官過來解決事件,他認為必須拿到完整穩定的長沙才是重要的目的。劉備下令告示,說他姓劉是皇族,代表大漢......,這回只殺韓玄一人,長沙人民是偉大的云云。此後,黃忠叛變,韓玄宣布只要保存全城生靈,他可以一死,關羽拒絕,關羽表示凡是韓玄一路的都要死,最後是劉備又一次過問,才定了下來。太守韓玄自刎后從城頭掉下,履行了他「入其履吾」的誓言。長沙城保存了下來,長沙人民為了紀念韓玄,修建了韓玄墓。並且不顧關羽的強烈反對,把那條河流更名為「撈刀河」。關羽死後,這個名字就叫開了,一直流傳到今天。

這件事情過去很久了,在寫歷史的人來看,幾乎不值得寫進書里;再加上歷朝歷代一直在給關羽塗脂抹粉,把他完全神話,這件事作為污點就不適合再拿出來講,就這樣被厚重的歷史給塵封在典籍之外了,而且在人造歷史裡面,把主要人物都做了修改,這是不公平的!

每當我翻開古舊,看見上面的「吃人」和「成王敗寇」,就不免想要拂去灰土,看見下面沉睡的歷史真相,把它寫出來,讓大家都知道那真實的一頁!

三,

剛愎自負

如果說缺少政治頭腦葬送了蜀漢的前程,那麼「頗自負,好凌人」就是關羽個人最大的性格缺陷。

建安十九年(214年)馬超來降,關羽致信諸葛亮探問虛實,虧得諸葛亮知道他的那點「小算盤」,說馬超雖與張飛棋逢對手,卻難與關羽為敵,因為有孔明的表態,關羽才放下心來,並沾沾自喜。(:(諸葛亮)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須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陳壽的記載這個事情本很簡單,但到了那裡,因為羅貫中把關羽的驕傲自大、目中無人也當成是優點(至少是特點)來寫,甚至出現了關羽不顧駐守荊州的軍職,一心要入川與馬超決鬥的情節。

關羽對馬超尚且如此,年邁的黃忠就更不放在眼裡了。里記載有關羽對黃忠的態度。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黃忠在漢中歸降,劉備、諸葛亮有意將他和其他幾人封為「五虎將」,卻擔心關羽恥與黃忠同列。(:諸葛亮說先主曰:「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原來馬超、張飛都在戰場上見識過黃忠的實力,對這個提議肯定沒問題,他們就怕到關羽那兒有意見,說明關羽自負的性格是盡人皆知的。事情果然按劉、諸預想發展。記載,劉備稱漢中王后,派費詩去封關羽為前將軍,關羽聽說黃忠被封為後將軍,十分生氣,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態度極其囂張、不可一世,費詩好說歹說才勸服關羽接受封職。

劉備、諸葛亮等人這樣的遷就,進一步加劇了關羽唯我獨尊的病態心理。等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他更是居功自恃起來,看不起麋芳、傅士仁等搞後勤的軍官。後來,眼看關羽出軍乏糧被困,掌握著糧草用度的糜、傅二人以牙還牙,不準備出手相援,關羽哪裡受過這等氣,揚言「還當治之」,準備回來治他倆的罪,逼得二人反叛。最終,關羽敗走麥城,再也沒有機會治他人罪了。

好色之徒

其實,關羽也算有點好色。據記載,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與曹操合力攻打呂布時,關羽向曹操要求說等攻下城后,想要得到士人秦宜祿的妻子杜氏。但是下邳城破以後,曹操命令捉了杜氏先送來讓他自己瞧瞧,結果好色的曹操忘了對關羽的承諾,把這婦人給自己留下了。自此之後關羽和曹操就有了間隙。

說關羽和曹操為了爭女人翻臉,以至於最後「身在曹營心在漢」,這顯然有一些言過其實。而因史籍所載有限,我們不清楚關羽討要杜氏真正動機何在。而杜氏的兒子由曹操撫養長大,就是後來的魏國驍騎將軍秦朗,一度是魏國最炙手可熱的人物。由於關羽死得比曹操還早,史書沒留下他與秦朗的蛛絲馬跡,所以關羽和杜氏到底有過什麼瓜葛就成了一個謎。

千百年後,關羽不再是那個凡人的關羽,他的一切性情、弱點被人們羽化、升華,逐漸變成了一個完人。隋朝佛教天台宗的創始人智者大師授關羽亡靈「菩薩戒」,他被封為伽藍菩薩。唐高宗拉關羽入武廟,與姜子牙並駕齊驅。道教天師編造了「關公大戰蚩尤」的彌天大謊,關羽又成為道教的頭號尊神。歷代帝王更是對他屢加封號,宋徽宗封他為忠惠公,明神宗封他為關聖帝,清道光皇帝封他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他的名號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比孔子的「大成至聖文宣王」還高出一籌。他在洛陽的墓地僅次於皇帝的陵墓,稱為「關林」,他的廟宇,與孔廟一樣,遍布中國??

解釋這一現象是費力的。統治者給他封爵加號,看中的是他的忠義,藉以鞏固統治。於是乎,這位生前並無豐功偉績可資誇耀的凡夫俗子,死後卻被神化為超越歷史的戰神甚至財神,最終脫胎換骨,成了三教九流都頂禮膜拜的道德楷模,人間神祗。

走下神壇的剛愎武夫關羽的真實面目

世人皆知關羽,從「溫酒斬華雄」的英邁到「千里走單騎」的忠義,從遍布世界的關帝廟到香港影視劇里警察局供奉的香案,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把關羽當成神去看待。關羽的尊號一封再封,從關公、關二爺到關帝,直至清朝取代岳飛成為與孔子並列的「武聖」,他終於走上神壇,名垂千古。

一介武夫

因作者陳壽「尊曹抑劉」的傾向,關羽的傳記不足千字,可以確定的是,關羽是一員勇猛非凡的虎將,但也不過一介有勇無謀的武夫。關羽的身世一直不詳,到清代康熙年間才出土了他家族的墓碑,他其實出自一個經學世家,至少在他父輩時還以學問為業。(:「(羽祖關審)沖穆好道,常以訓其子。」)但沒有更多證據顯示關羽本人飽讀詩書,後世廣為流傳關羽「夜讀」的形象,恐怕還是受羅貫中的影響。

關羽確實武藝高強,顏良就是被他「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策馬刺(顏)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不過接下來的「誅文丑」則又屬的發揮。「誅文丑」出現在第二十六回「關雲長掛印封金」,為製造氣氛鋪墊關羽出場,作者先交代了曹操帳下名將張遼、徐晃等都拿文丑莫奈何,等關羽出馬,三兩下就把文丑搞定。文丑是袁紹手下名將,本事也著實了得,他就這般「冤死」了。按史載,文丑命喪於著名的官渡之戰,而且很可能死在亂軍之中(:紹渡河,壁延津南,使劉備、文丑挑戰。太祖擊破之,斬丑。),和關羽搭不上干係。

鮮為人知的是,羅貫中是山西太原人(另有山西祁縣、清源人說),他在小說中把老鄉山西解縣人關羽當作儒家學說「仁義禮智信」的典型代表,大書特書關羽的豐功偉績。和誅文丑一樣,華雄本為孫堅所殺,蔡陽實為劉備所斬,羅貫中把別人的戰績,硬塞到關羽的「功勞薄」上。歷史上確有其事而誇大其詞的更是多見,如為護劉備家眷「千里走單騎」屬實,但中途添加「過五關斬六將」則是子虛烏有;還有「水淹七軍」的神機妙算,實際上是天降暴雨所致,關羽撿老天爺的功勞而已。為突出關羽「高大全」式的形象,羅貫中把這些驕人戰績,張冠李戴,移花接木,全部轉到關羽名下,以彰顯其驍勇機智。

細讀更可發現,歷史上的關羽極度缺少政治頭腦。他不懂得聯吳抗曹的重要性,拒絕孫權的聯姻,態度很不友好,辱罵求婚的使者:「犬子怎能配上虎女?」得罪了東吳。這之後的故事人們都熟悉了,孫權謀取荊州后,將關羽父子斬殺於臨沮,孫劉聯盟也徹底破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呂布大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三國之呂布大傳
上一章下一章

關羽的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