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於憂患
辛棄疾從廢墟中站了起來。
炸裂的餘威,讓他直接昏迷過去,要不是他已經走到了前院的左邊角落。
恐怕,這一下子,就要葬送在這裡了。
耳朵還有一些轟鳴的聲音。
他警惕地看著四周,慢慢地走到了驛館的左邊廂房,看到了同樣從廂房內走出來的副將。
「那狗賊可有事?」
副將驚魂未定,見到辛棄疾,才稍微好一些。
「沒事。」
辛棄疾點點頭,立即說道:「你親自看押,不要出來,我叫你出來的時候,你再出來。」
「喏!」
副將再一次返回,外面的事情,和他無關。
他現在的任務,那就是看住賈似道。
辛棄疾的心情有一些沉重,他未曾想到,對方竟然會用火、葯。
關鍵是,對方竟然知道如何用這個威力非常大的武器,更能夠私藏。
這已經不是一個貪、官、污、吏的問題了。
對方這樣做。
到底想要做什麼?
僅僅是因為不想讓賈似道進入汴京嗎?
那賈似道又到底知道一些什麼?
為什麼會被對方如此忌憚,不惜用火、葯來殺了他?
這一切,辛棄疾都無法快速地思考。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保證能把賈似道安然地送到汴京。
站在廂房門口,吩咐還活著的將士們,守好這個驛館,不能給敵人一絲可乘之機。
而因為這巨大的聲響,已經是警醒了整個信陽城的人。
百姓們也是慌亂不已,以為又要打仗了。
見到廢墟的驛館,還是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不少人,還在看熱鬧。
直到許昌知府帶著人匆匆趕到,這才驅散了那些距離驛館比較近的百姓。
辛棄疾不知道對方還有沒有火、葯。
如果對方再來第二次,那可能就要傷及無辜,會死更多的人。
「什麼都別問,立即去召集人手,守在這裡,並且安排人,去其他地方調兵。」
辛棄疾站在廂房外,一步都沒有離開。
這是他的戰場,他必須要守好。
許昌城也算是大城,所以鎮守許昌的駐軍則是有著八千人。
駐軍的乃是當年跟隨過韓世忠的將士,如今已經五十多,成為駐守許昌的通判。
「大相公。」
辛棄疾見到這些人到來,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但是卻也不敢鬆懈,對方只是用了火、葯,還有沒有埋伏,他還不從得知。
「馬將軍,對方竟然膽敢在這城內用上火器,便已經是天大的事情。」
「此事非常嚴重,相信將軍你也清楚。」
「就是不知道將軍願不願意,跟著我一起趟這趟渾水?」
辛棄疾開口問道。
馬將軍則是抱拳道:「馬某早年便跟著韓大帥南征北戰,這身上的傷都有百餘處。」
「朝廷關照馬某,讓馬某成了這許昌通判,可以鎮守一方,安養晚年。」
「但是馬某卻也是一個知曉忠君報國之粗漢子,這個時候,相公你都不懼,馬某豈能怕了!」
辛棄疾有著可以調令地方的駐軍的權力。
一個欽差大臣的身份,可不是開玩笑,當真是猶如官家一樣。
有了馬將軍的守護,辛棄疾才繼續動身。
而許昌城內發生的事情,也很快就傳開了,傳到了汴京城。
趙辰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鄂州州長,竟然會讓這幕後之人,用上了火器。
而火器本是大宋令行禁止的規矩。
私藏兵器,特別是火器,將會是抄家滅族之罪,也是大宋唯一一個非常嚴重的罪行。
讓趙辰沒有想到的是,在如此嚴苛的律法之下,竟然還有人膽敢私藏?
這實在是讓他震驚不已。
當即就召見了虞允文、呂本中、陳俊卿、朱熹、楊萬里等大臣。
「你們看看吧,這是幼安從許昌加急送來的摺子。」
眾人看完,也都是臉色一變。
用火器殺死一個欽差大臣和一個朝廷罪臣,這樣的代價,是不是太大了?
對方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麼?
賈似道又知道一些什麼?
這一刻,他們的心中非常好奇。
「虞允文,朕命你親自禁軍前往,把賈似道帶到朕的面前。」
「朕,要親自審問他!」
虞允文也知道,事情的重大。
便立即躬身領命,二話不說,走出了大殿。
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該說一些什麼好。
「說說吧,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朕想要聽一聽,你們的看法。」
趙辰是一個善於聽取諫言的大宋官家,他也在效仿大唐的太宗李世民。
想要做一個真正的千古一帝,最起碼,不能辱沒了大宋官家這個身份。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後還是呂本中站了出來,他是呂好問的三子,也是呂家唯一一個可以繼承呂好問才學的人。
「官家,這件事情,對於大宋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
他看了看趙辰的神色,繼續說道:「大宋自打敗了金賊,打退了北地蒙古鐵騎之後,便開始休養生息。」
「然後有了紹興之盛世,到如今,大宋上上下下,都有當年豐享豫大之心。」
「這也是為何,仙師會降臨大宋。」
「這一次,對我們,乃是一個警示,看起來盛世太平的大宋,卻也有著一些宵小。」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不能產生一點貪圖享樂之心。」
「對方能夠用火器,那就說明,火器已經不算是一個秘密,可能很多工匠到知道,該怎麼做。」
「那我們就要藉助這一次的機會,讓那些宵小知道,觸犯大宋律法,私藏火器的結果。」
「同時,也作為一個警示,讓所有人都明白,大宋時刻都在面臨看不見的威脅。」
「先賢有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查處幕後之人,嚴肅處理,所有相關的人,都不可放過!」
其他的大臣,也都是差不多這個意思。
讓這件事情成為警示大宋上下的一個存在,不能因為對方用火器想要殺死欽差大臣和一個罪臣,就隱而不報。
這和報喜不報憂,有何區別?
當然,最關鍵的是,對於這個幕後之人的猜測和調查,也是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