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糧草被燒
第二百零四章糧草被燒
秭歸,只是一個小縣城,如果不是被孫策佔去,成了孫策進攻荊南的一個橋頭堡,或許我永遠也不會知道這個縣城的名字。如今,我卻是需要領兵親自攻下這個小縣城。
也好在進攻之前,我已經取得了秭歸城內孫策守軍的具體數據:在這座人口不足萬人的小城之中,孫策守軍僅有三千餘人。而且這還是戰前的數據,劉表是在屢攻不下的情況之下才是請我軍出馬幫忙奪城。
看到手上的情報,我也是不得不感嘆荊州軍戰鬥力的低下與孫策軍的強悍。或許劉表真是看到自己連最小的一座城都攻不下來,才是請我幫忙的吧。即便是這樣,在沒有水軍守護的情況之下,從秭歸臨水一面發起進攻那是很理想的。或許秭歸城中守軍還真會被打個措手不及。
就在大軍行至一半之時,龐統卻是說道:「主公請停下大軍,統有一計可破秭歸城。」
龐統有計策可破敵,這點我不用懷疑。不過出計策還要停下大軍,這算是什麼計策。不過我還是選擇相信龐統,令大軍停下休息。
龐統見此便說道:「主公,劉表之荊州軍屢戰屢敗,此時我軍正可抽調一部前往惑敵,令其驕心。而在夜晚之時,大軍再抵達城下,第二日一早便發起攻城。如此,城內守軍必無察覺矣。」
聽完龐統的計策,我才知道他為什麼要停下大軍。於是便是說道:「如此甚好,就依此計。」說完,我便遣人叫來張遼。令他令三千步卒前去前方的西陵城,借得三千軍服。隨後再穿著劉表軍軍服先至秭歸城下誘惑敵軍,不必攻城。
張遼聽后便知是驕兵之計,於是便領命之後。點齊三千軍馬向西陵趕去,並且在借得三千軍服之後,先行至秭歸城下紮營。
或許是因為劉表軍的戰鬥力實在是不能入目,在張遼率軍抵達之時,城頭上居然是沒有半點緊張之情,有的還在往張遼這觀望,就是不見城內增派兵馬守城。張遼見到如此情況,有幾次真的是忍不住攻城。不過隨後想到將令,並且這樣攻城損失可能會很大才是作罷。
很快,時間便是到了晚上,而我大軍也是趁著夜深之時抵達了秭歸城下。不過即便是知道我大軍抵達的情況之下,城內守軍依然沒有做出有效地防禦。隨後在張遼地述說之下,我也是知道了城內守軍的情況,並且知道龐統之計基本上已經是成功了。等待的,只是凌晨人體最為疲勞的時候發起進攻。
耐心地等待。總是有所回報的。就在凌晨之時,就在城頭上的守軍都在打磕睡,並且等待著戰友前來接替的時候,我軍便是發動了攻城戰。等到我軍攻至城下之時,城上守軍才是發現自己的對手並不是荊州劉表地軍隊。而是我的軍隊,並且敲響警鐘之時,已經是晚了。當我軍攻上城頭,並且佔領之後。城內守軍甚至沒有集結完畢。在失去了城牆的保護,又是面對數倍於己的軍隊,孫策軍很快便是被擊潰了。
在戰後清點損失,我才是發現此戰我軍的傷亡不過數百人,而守軍卻有千餘人傷亡。不過有一點是令我很佩服的,在這次守城戰之中,孫策的嫡系部隊沒有一個投降,而投降的。都是被臨時抽掉至此地荊州降卒。從這點上,足以見地孫策帶兵有方了,也難關劉表面對僅有數千守衛的小城而束手無策。
面對如此簡單的勝利,我也是直誇龐統。隨後徐庶說道:「如此,大軍休整之後便繼續向巫縣前進。」
我也知道現在糧草被燒的話那就是太假了,於是便同意道:「的確,吾可速遣人送信與劉表,讓起派人前來接受城池。」
「地確。不過主公還需親自寫信請之。並且信上還好表露出對孫策軍之不屑一顧。如此正可為少糧之事做解釋爾。」魯肅說道。
我聽后也覺得這樣還可以令劉表誤會,讓他以為我瞧不起荊州軍。並且還可以為我糧草被燒一事辯解。可謂是一舉兩得。
於是我隨後便是下令全軍在城中休整,並且親自手書一封,信上說明了孫策軍不堪一擊,秭歸城一戰已下,讓其發軍前來接收。
在大軍將要起程之時,張遼卻是來問道:「還需遼領軍扮作荊州軍前去惑敵呼?」
聽到張遼如此問,龐統也是笑道:「不必如此,此計只可用一次也,想來巫縣守將早已收到戰報。並且巫縣並非秭歸,城中守卒約有萬人,且我軍無意攻取,何必大費周折。」
「無意攻取。」龐統的這句話總算是暴露了此行的目標。張飛聽后便是說道:「就是嘛,打哥何必為劉表攻城。」
而其餘幾人不像張飛,趙雲便是問道:「諸位軍師,若不攻取巫縣,不知此行何意也?」
不想幾人都是高深莫測地一笑后說道:「天機不可泄漏矣。」
幾位軍師同樣的回答,也是讓幾位將軍極其鬱悶,於是便是都去詢問此時還沒有職位地陸遜。而陸遜何曾見過這等陣仗,只好神神秘秘地說出糧草后便不再言語,讓諸位將軍自己去猜吧。
眾人見已經逼出主要內容,便是也不再逼迫。畢竟以陸遜的能力,遲早也是當上軍師的。指不定什麼時候需要他出計,這時候過分地得罪顯然是不好。
不過僅僅是一個糧草之詞顯然不能讓這些武將們猜透到底是要幹什麼,於是都紛紛把這個問題埋入心中,安心帶兵出征。
在行軍的路上,大軍並沒有受到任何阻攔,似乎在巫縣的守軍並沒有得到任何消息似地。不過我已經拿定主意不取巫縣了,因此不官到時候巫縣的反應如何,我只需要做做樣子就好。
並且在路上,徐庶也是向我進言,希望我在半路上就寫信給劉表,讓其現在就派軍前來接收巫縣。如此一來,這就更可以說明現在的我驕傲自大,俗話說:「驕兵必敗」,如此再被人燒去糧草,也乃正常。於是我在大軍行至一半路程的時候,便是又書信一封,令快馬送給劉表。
連續兩封書信地送出,也給我糧草被燒一事做足了準備。現在是一切具備,只欠火苗了。
很快,我就到達了巫縣城下。不過當我抵達之時,卻是看到同樣一番景象。城上守軍對於遠到而來的我軍並沒有過多的緊張。只是在我軍接近之後,才是發現我並非劉表軍,城頭上的守軍才有陸續地增加。
看到如此情況,我不禁也是苦笑道:「如此看來,巫縣守將並未知曉秭歸失陷一事,如我軍趁勢進攻,巫縣也可能一舉而下。」
「那倒未必。」徐庶說道:「主公請看,城上守軍起初似乎並不知曉我軍來到,並無任何軍士增援。而當知曉並非劉表軍之時,城上便立即有部分士兵增援。如此,城垛后必有軍士埋伏等待主公攻城。」
雖然這只是猜測,不過也是有一定地可能性。並且我的目的也不是巫縣,才懶得管城垛后是否有伏兵。於是我便令大軍分成三營,由三麵包夾住巫縣,並且故意漏出水路。不過說漏也是無奈,因為我的水軍還在襄陽下游游弋,以便阻擋孫策水軍南下進攻。
而後,全軍只圍不攻,只是派遣一個又一個俘虜帶著勸降信前去城內勸降,爭取「和平」解決巫縣歸屬權。
而這計策,便是陸遜出的。畢竟只圍不打,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於是便有了這個圍城勸降地事來。
這各計策,我當然沒想過會成功過。不過我派去地俘虜還是很頻繁,因為在這些俘虜當中,有幾個曾經是「無意間」聽到了我軍糧草的存放地,當然,是在很隱蔽地地方提出的,而聽到的人,自然不會很多。
我這麼做,自然是想把城內孫策軍引出來,來個真正的劫糧草。畢竟做假很可能會露出破綻的。如果引誘不出,那再考慮自己放火吧。
或許上天真是站在我這邊。在俘虜派往兩天之後的夜晚,城內終於是有動向了:百餘名士兵由水路秘密向下游而去,而下游處正是我那存放糧草的地方。
只是我還不知道,城內守將乃是孫策手下大將黃蓋。而他會如此相信我的計策,還全是因為我剛一抵達城下時並沒有進攻,而是選擇了勸降。這讓他精心策劃的伏兵一點作用都起不到,於是他不甘心地作出了這個決定。不過出城者不過幾百人,因此可以看出黃蓋也是抱著不成功就算了的心態下達這個命令的。
見到目的已經達到,剩下的一切都很好辦了。先是撤去存糧處的一切守軍,隨後在糧倉著火之時,再發全軍前去救援。
如此一來,幾百軍士換來巫縣的暫時安全,黃蓋看起來也算是值了。而我的糧草也是如願以償地被少毀,可以實施下一步計劃了,算是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局了。
直到糧草被燒,我才是把全部計劃告訴了眾將,也算是為我接到情報而不去救援,還把軍隊撤出的原因進行解釋。
雖然是到現在才知道結果,不過眾將也沒什麼怨言,畢竟要算計的人乃是他們早就看不順眼的劉表,因此個個在接下來的行動中都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