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同與寧夏的戰局(下)
十幾個小時之後,也就是9月19日凌晨3點30分,蘇軍醞釀已久的西北攻勢終於拉開了序幕。蘇聯蒙古方面軍的機動部隊早已集中到包頭、五原一帶,在攻勢開始之前又悄悄前進了100多公里,進入了河套西南的出發地域。作為輔助攻勢的兩個步兵集群分別配置在寧夏西北方向的阿拉善左旗和東北方向的鄂托克旗,三支箭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向心攻勢,寧夏就像是鑽進蘇軍戰線中的一個楔子,從地圖上看去,顯得十分微不足道。不過,蘇軍戰線並沒有完全包圍寧夏,內蒙古南部與寧夏接壤的鄂托克前旗仍然在西北集團軍群的防區之內,保衛著寧夏的右翼,使蘇軍無法在戰役的開始就形成合圍。
從西北攻勢的第一天開始,蘇軍的戰略意圖就非常明顯了:以兩支迂迴部隊打擊寧夏守軍的兩翼,迫使中**隊向黃河沿線集中,在銀川以南地區收攏包圍圈,把寧夏分割為南北兩部分;與此同時,主力裝甲和機械化部隊沿著黃河兩岸的公路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包圍圈內的銀川。在大部分步兵肅清銀川殘敵之時,蘇軍裝甲先頭部隊將繼續南下奪取青銅峽,並爭取在青銅峽附近形成第二個包圍圈。按照蘇軍作戰計劃,這兩個包圍圈將囊括中**隊的20-30個師和10個民兵師,並吸引西北集團軍群繼續投入15-20個師來增援他們——不用說,蘇軍早已準備了強大的預備隊,準備把這些增援部隊也一網打盡。整個寧夏戰役估計在15天之內就能完成,如果一切順利,西北集團軍群將在寧夏損失三分之二的有生力量和絕大部分重武器,不再有足夠的兵力保衛蘭州了。制訂這個作戰計劃的蒙古方面軍司令員葉廖緬科上將得意洋洋的說:「我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在寧夏境內解決西北戰場的一切問題,決不把問題留到甘肅去解決。」
蘇軍的兵力佔據著絕對優勢,作戰計劃也非常縝密,但其中存在一個重大漏洞——按照機械化作戰的常規,負責側翼迂迴的應該是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只有裝甲部隊才有足夠的速度,可以趕在敵人撤退或回防之前切斷主要交通線路,在敵人背後實現合圍;至於正面突破的部隊,可以是裝甲部隊,也可以只包括步兵。可是,蘇軍對寧夏戰役的計劃嚴重違反了這個常規——負責迂迴形成包圍圈的兩個集團軍都是徹頭徹尾的步兵集團軍,幾乎沒有一輛坦克,運載車輛也很少,這就使他們的突擊速度大打折扣。與常規相反,蘇軍把5個坦克師和2個機械化軍都集中在中路,也就是石嘴山-賀蘭山-銀川這條軸線上,另有2個坦克師和1個機械化軍作為預備隊。這種「兩翼慢,中間快」的戰術,最有可能導致的是擊潰戰而不是殲滅戰,敵軍的大部分有生力量並不會遭到毀滅性打擊。
其實,蘇軍指揮員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巨大漏洞,但西北地區複雜的地理環境使他們不得不冒險採用這樣的計劃。在寧夏西北方向的阿拉善左旗和東北方向的鄂托克旗,大部分土地還沒有開墾,夏秋季節荊棘遍地,道路狀況十分惡劣,最重要的是大部分土地都是沙質土壤,非常不適合機械化部隊作戰。即使是越野能力最強的T-34坦克,面對這樣惡劣的環境,推進速度也要降低一半左右,中途還非常容易熄火。在權衡利弊之後,蒙古方面軍司令員葉廖緬科決定「把機械化部隊用在刀刃上」,在地形惡劣的兩翼則完全使用步兵迂迴。面對參謀人員發出的「這樣會把大部分敵人放跑」的質疑,葉廖緬科並不在意,他認為中**隊不會輕易從銀川逃跑,只要他們決定死守銀川,蘇軍就有足夠的時間合攏包圍圈。在寧夏戰役開始前的最後一次軍事會議上,葉廖緬科說:「我們不應該死記硬背戰術條目,應該完全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對於一個已經輸不起的敵人來說,任何據點的放棄都是需要很大勇氣的,我們的任務就是在敵人積累起足夠勇氣之前,就給他們的脖子套上絞索。」
雖然蘇軍在第一波進攻中就投入了48個師——其中正面28個師(包括5個坦克師),左翼12個師,右翼8個師,但是戰局並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順利。在寧夏,蘇軍面臨的戰鬥與內蒙古、東北或華北地區都完全不同,這裡的土地一部分已經開墾,一部分還覆蓋著灌木和牧草,許多季節性河流沖毀了道路,每天早上和晚上的地貌都不一樣。蘇軍的兩翼迂迴部隊原本以為他們不會遇到阻擋,但是中**隊早已做好了準備,在蘇軍每一條進攻路線上都設下了嚴密的防禦體系,每一條適合車輛通行的道路都遍布地雷,路邊的灌木叢中密布著迫擊炮和步兵炮。蘇聯空軍非常活躍,但是由於戰場非常分散,蘇軍飛機往往找不到用武之地,只能把火力傾泄在中國人的防禦工事和重要設施上。由於兩翼戰場不適合機械化部隊運動,雙方基本都是步兵作戰,沉重的榴彈炮和高射炮經常陷入泥濘,需要十幾個步兵花上幾個小時才能推出來,戰線的移動非常緩慢。由於天氣炎熱,交通狀況很差,戰鬥又很密集,所有的蘇軍士兵都被告知「必須節省彈藥,不得隨意開槍」。某些地區明明已經被蘇軍控制,卻又冒出了許多中**人,有些是真正的軍人,更多的則是游擊隊,所以戰鬥是永遠不會停息的。
因為彈藥必須節省,迫擊炮、火炮和機槍都要盡量少開火,主要戰鬥都依靠步槍和衝鋒槍。蘇軍將士惴惴不安,惟恐用完彈藥或受傷,因為在這一望無際的荒蕪地區,受傷就意味著死亡。從鄂托克前旗到銀川只有70多公里路程,到吳忠也只有100公里,可是對於蘇軍來說,這段距離和1000公里沒有什麼區別,充斥著混亂和死亡。經歷過東北和內蒙古戰局的老兵都承認,中國人這次打的很聰明,在堅守少量據點的同時,實行大範圍的運動戰,蘇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側翼是否安全,運輸隊也經常遭到伏擊。一旦蘇軍小股部隊行動的太快,脫離了主要戰線,中**隊就會突然從天而降,切斷它的退路,在短短十幾分鐘內打一個漂亮的小型殲滅戰。蒙古方面軍的一位連長回憶說:「寧夏戰役是我見過最糟糕的事情之一,我們以為自己的兵力佔據著優勢,可事實是中國人總是能形成局部優勢,因為他們很熟悉地形,而且在重要地段挖出了又長又深的交通壕,並在壕內隱藏武器彈藥……事實上,他們幾乎沒有重裝備,但是依靠輕裝備他們打的已經夠好了。」
9月21日黃昏,寧夏戰役第三天已經結束,蒙古方面軍發現自己的一切計劃都有被打破的危險,主要是因為兩翼步兵的推進速度太慢。即使沒有遭到頑強的抵抗,蘇軍步兵的行軍速度能否趕上中國步兵,也是十分值得懷疑的;蘇軍固然擁有頑強的意志和高超的越野能力,在整個歐洲都久負盛名,但是和一貫吃苦耐勞、對環境要求很低的中**人比起來,還是得甘拜下風。如果中**隊能夠順利收縮到銀川-吳忠-青銅峽這個狹小的三角地區,蘇軍合圍的夢想就會受到嚴重打擊,他們將不得不努力形成一個更大的包圍圈,也是漏洞更多的包圍圈,最終還是只能打一個擊潰戰而不是殲滅戰。即使這個包圍圈真的形成了,蘇軍恐怕還會遭到更大的損失——中國西北集團軍群只要出動一支火力強大的機動援軍,對青銅峽以南的渡口進行突擊,就能輕而易舉地切斷包圍圈的南翼,蘇軍兩翼的步兵師有陷入反包圍的危險。無論如何,事到如今,蒙古方面軍指揮官已經十分清楚,在15天內完成寧夏戰役,甚至「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都是不現實的。按照現在的速度,控制寧夏全境至少要花費一個月,如果後勤問題不解決,時間還要花的更長。
蘇軍情報部門注意到,在戰鬥進行的如火如荼之時,中國人仍然在不顧一切的組建新編部隊。許多部隊從蘭州調到中衛或青銅峽,他們留下的空缺很快又被新的部隊填補。戰爭初期組建的民兵師現在大部分變成了正規師,現存的民兵師都是7月以後組建的。有理由懷疑這些新編師究竟能發揮多大作用,但是正如蘇軍總參謀長朱可夫所說:「數量優勢永遠是可以壓死人的,如果中國人能夠建立並保持這種強大的數量優勢,總有一天,他們也能夠建立質量優勢。留給我們取得勝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從現在開始不能再犯任何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