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師創奇迹 從全軍覆沒到重新崛起

180師創奇迹 從全軍覆沒到重新崛起

-歡迎您的到來-

www.56shuku.org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第五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六十軍一八○師經歷了一回「走麥城」。~~自那以後,一八○師在國內外,特別是在國內的軍隊中就有了「名氣」,而這「名氣」似乎就是它的敗績。其實,它的輝煌,它的功績,包括受挫后的重新崛起,都被這場敗績所掩蓋了。至於失利的根本原因,普通人更不甚了了。於是乎,幾十年來一提起一八○師,人們互相聽聞的依然$淫蕩小說WWw.ShuBao2.Com/class12/1.html是那次「走麥城」。

六十軍一八○師奉命入朝,在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中作為預備隊投入戰鬥,向敵縱深穿插

一八○師的前身是在抗日戰爭中,由太岳軍區二、三、四3個軍分區組建的基幹團升編的。1949年2月全軍統一番號,始稱一八○師,歸第十八兵團六十軍建制,師長鄧仕俊,政委王觀潮。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揭開序幕。一八○師接到軍委關於「解除眉山軍分區的任務,原師所屬3個團開赴國防機動位置」的命令,準備開往朝鮮前線。1950年12月初,全師到河北滄縣集結,進行了整編、訓練和動員。

1951年2月,六十軍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序列。三兵團是軍委根據朝鮮戰局發展需要組建的,它由分佈在西南地區的三兵團十二軍、四兵團十五軍和十八兵團六十軍組成。1951年3月22日下午5時,全師指戰員踏上朝鮮國土。4月10日到達上級指定位置——伊川。

當時,我志願軍在朝鮮的總兵力除第二番部隊11個軍外,還有第一番入朝的6個軍,總共17個軍。「聯合」方面,當時在朝鮮的地面部隊有6個軍17個師又3個旅,共34萬人,用在第一線的兵力為12個師又2個旅,位於臨津江兩岸的華川、揚口、扦城地區,圖謀繼續北進,佔領北緯39度線。

為粉碎敵人的計劃,奪回戰場主動權,彭德懷決心集中3個兵團的11個軍和朝鮮人民軍4個軍團的絕對優勢兵力,分別從兩翼突擊,實施戰役迂迴,圍殲敵人幾個師。根據這一部署,準備進行第五次戰役。

我六十軍於4月13日全部到達「三八」線,接替六十三軍一八八師在黑石洞、馬巨望之間的防禦任務和二十六軍在鐵原西南地區的防禦陣地,阻止敵人進攻,掩護主力集結。

4月22日黃昏,第五次戰役打響了。

當時的戰略部署是以四十軍從金化至加平,打開戰役缺口,將敵東西割斷,以第三兵團的十二、十五、六十軍正面突擊,以第九兵團的二十、二十六、二十七軍和第十九兵團的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軍從東西兩翼突破,實施戰役迂迴,會殲敵人幾個師,以三十八、四十二、四十七軍和朝鮮人民軍兩個軍團在青川元山和平壤地區防敵側后登陸。

我六十軍和十二軍為中央兵團的第一梯隊。六十軍在左翼,經高台山出擊,突破地藏峰一線敵人的防禦,插向縱深,割裂美二十五師與土耳其旅的聯繫,鉗制美三師。全軍突破正面約7公里寬的防禦帶。因用兵多了展不開,因此決定一八一師和一七九師的五三六團為軍的第一梯隊,一七九師為第二梯隊,一八○師為預備隊,相繼投入戰鬥,向縱深穿插迂迴。

不多時。接到戰報說。左集團我四十軍至24日晨向敵縱深突入30公里。二十六、二十七和二十軍突入20公里。進佔扼川中板里。右集團我六十三軍、六十四軍強渡臨津江。多路向敵縱深猛插。向議政府方向突擊。我中央集團地三支箭頭進展也很迅速。十二軍將當面之敵土耳其旅擊潰。並協同十五軍在漣川以南包圍了美三師一個團。一八一師一舉攻克地藏峰敵防線後向縱深前進。佔領了釜谷里土耳其旅全部陣地。俘敵90名。一七九師相繼投入戰鬥。一八○師迅速跟進。到25日。全軍已渡過漢灘川到達漢城東北。

27日。一八○師在跑步行進中。已達距漢城不到20公里地退溪院地。突然接到戰役第一階段結束地命令。這一階段。全線共殲敵2.3萬人。全師上下又高興又遺憾。覺得還沒有和敵人直接接觸。便回撤休整。感到這一仗打得不過癮。全師官兵便向軍首長寫了求戰書。要求擔任更艱巨地任務。

在全軍求戰聲中。彭德懷決定發起第五次戰役地第二個階段。以十九兵團和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在漢城方向實施佯攻。鉗制美軍主力於西線。然後集中我軍優勢兵力於東線。向縣裡地區地南朝鮮軍第三、第五、第七、第九師發起攻擊。一八○師被批准擔任軍第一梯隊任務。由漢城北芝浦里地山間小路向東開進。

5月16日黃昏。第二階段地攻勢開始了。第九兵團與朝鮮人民軍第五軍團向上南里和縣裡地區穿插。擊潰了南朝鮮第五、第七師。繳獲了南朝鮮第三、第九兩個師地全部重裝備。第三兵團地任務是割裂西線美軍和東線南朝鮮軍地聯繫。堅決阻擊美十軍東援。

戰役發起后。為確保第九兵團右翼安全。十二軍和十五軍歸第九兵團指揮。十二軍在自陷里與美二師二十三團及法國營進行戰鬥。十五軍與美三十八團激戰不能歸建。這就使第三兵團各個軍地作戰任務。只有六十軍一個軍來承擔。戰役開始地第二天。三兵團王近山副司令員又把六十軍地一七九師和一八一師分別配屬給第十二軍和十五軍。這樣。在北漢江南岸一個軍地30公里寬地作戰地域內。只留下一八○師一個師了。

這支裝備較差。只有1萬人地部隊。要去進攻擁有300輛坦克、800門大炮、5萬多兵力地美十軍。任務之艱巨可以想見。但全師戰鬥情緒高漲。五三八團和五三九團為一八○師地第一梯隊。於16日晚由下玄岩、古驛林分別渡過北漢江。進至寒峙峴至陰谷山一線。控制各(川)洪(川)公路。拖住美十軍所屬地陸戰一師和美七師。不讓其東靠。以掩護東線主力順利殲敵。

17日,五三九團進至杜武洞,五三八團三營進至新店裡與敵遭遇。三營在團副參謀長杜崗指揮下,用無座力炮消滅敵一個坦克連,擊毀坦克10輛。至18日黃昏,佔領萬林洞以西高地。五三九團二營渡過昭陽江,一營、三營控制了洪川北岸通谷里265、286兩高地。與此同時,五四○團由發雷渡過漢江進至倉村裡。這樣,牢牢地拖住了兩個師的敵人,使其無法脫身。到5月20日,在東線我軍已殲敵5.9萬人。

是時,東線正面的南朝鮮軍實施了有準備的撤退,而我軍由於動用兵力過多,穿插中部隊擁擠,互相交叉,向縱深發展非常困難,加之朝鮮東部山脈全為南北縱向,只有幾條縱向公路,而缺少橫向道路,致使我軍極難橫向包圍敵人。更重要的是,「聯合」方面經過四次戰役與我較量,已經了解到我軍沒有制空能力,運輸線受到封鎖,每次戰役進攻依靠部隊隨身攜帶的糧彈,只能維持一個星期左右。故美軍總司令李奇微稱我作戰為「禮拜攻勢」。我軍進攻時他們便後退,誘我前進,待我糧彈耗盡時,再進行大規模反撲。

志願軍司令部針對前線我軍糧食將盡,後方又一時供應不上這一情況,決定全線停止進攻,主力向北轉移,每個兵團留一部隊阻敵,以掩護主力後撤休整。於是,三兵團給六十軍下達了命令:「決定以六十軍擔任本兵團之阻擊任務,東起九兵團分界線,西到十九兵團分界線以東地區,即以加平至春川一線布防,利用山區節節阻擊敵人,掩護大部隊後撤。」

韋傑軍長、袁子欽政委看到電文後感到非常棘手:任務如此重,手中卻無部隊。當時全軍三個師分散在三個地方,配屬十二軍指揮的一八一師離軍部120公里,調歸十五軍指揮的一七九師遠在東線,唯獨一八○師分佈在春川、加平一線。

就在此時,敵乘我軍主力轉移之際,集美軍7個師,南朝鮮軍6個師,共4個軍13個師的兵力,在航空兵的掩護下全線反撲而來。敵人3個軍進攻的方向和通道全在一八○師的防地,特別是正面之敵是戰鬥力非常強的美七師、美陸戰一師、南朝鮮軍第二師。左翼之敵是美二十四師和南朝鮮軍第六師。

20日拂曉,一八○師第一線兩個團的所有陣地都遭到敵人的反撲。每個營、連都要抵擋三至四倍以上的敵人,每天有5萬發炮彈在一八○師地段內爆炸。堅守在沙峴山的五三八團二營擊退敵人一個團的輪番進攻,斃敵150餘人,但全營傷亡過半。180人的六連,打得只剩下20人。

更沒有料到的是,志願軍司令部要各兵團一律從23日開始向北轉移的命令沒能得到執行,位於六十軍左翼的十五軍,右翼的六十三軍和兵團預備隊都在22日提前北撤了,造成了150公里無法彌補的一大空隙。在這個空隙區域內,唯有一八○師一個師。

23日,鄭其貴師長向軍首長報告:美二十四師已進入六十三軍撤走後的防地,向一八○師迂迴。韋傑軍長果斷命令一八○師於當日晚撤過北漢江,在春川以西地區繼續布防。正執行時(五四○團已經北渡),兵團突然發來這麼一個急電:「由於運力缺乏,現戰地傷員尚未運走,十二軍5000名傷員全部未運,十五軍除已運走部分傷員外,在泗水洞附近尚有2000名不能行動之傷員,六十軍亦有1000餘人。為此,決定各部暫不撤收,並於前沿構築堅固工事,運走傷員之後再行撤去。望各軍以此精神布置,並告我們……」

這顯然是三兵團下達給各軍的轉運傷員任務,而六十軍首長將此理解為六十軍必須掩護全兵團的8000名傷員轉運,並電令一八○師「擔負這一任務,停止北渡,繼續在春川、加平北漢江以南阻擊敵人三至五天」。

時至5月23日晚,一八○師右翼因西線六十三軍前一天北撤,敵快速部隊由此向我迂迴,並用空軍封鎖了北漢江渡口;一八○師左翼因一七九師離開春川和十五軍同時北撤,美陸戰一師以一支快速部隊沿春洪公路也由此向我迂迴。與整個後撤行動脫節了的一八○師,正在陷入敵人的陷阱。

面對困境,師參謀長王振邦向鄭其貴師長建議:「把主力撤過江北,江南只留少數部隊掩護,以免陷於被動。」段達章副師長也說:「我們仍留在江南,勢必三面受敵,而且背水作戰是兵家的大忌呀!」

鄭其貴師長身材頎長,面目清秀,右手傷殘,看上去像個書生。雖然他是一位1929年入伍的老紅軍,參加過紅軍長征和紅西路軍血戰河西走廊的艱苦歷程,但在部隊一直從事指導員、教導員、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師副政委等政治工作,沒任過軍事主官。1949年5月,鄭其貴到一八○師接替了老師長鄧仕俊的職務。他一向老成持重,平易近人,從不多講話,執行上級的命令從不打任何折扣。他面對副師長和參謀長的建議,立即做出否定的回答:「你們所說的問題,我也想到了,問題是這麼多傷員還沒有運完,上級要求暫不撤收。因此,沒有上級新的指示,我無權改變就地掩護的命令。」

不久,軍里發來的電報,還是強調要一八○師在江南阻敵三至五天。據此電,師首長除令已北渡的五四○團在江北修築二線陣地外,又令已撤出陣地的兩個團返回,重新佔領原陣地。為控制兩個兵團結合部已形成的空隙,還命令五三八和五三九兩個團擴大正面防禦,這樣,平均每個營的防線寬達15華里。

24日,敵人用一部分兵力正面向我進攻的同時,以1000多輛坦克組成強大的快速「特道隊」,包括空降部隊,向一八○師後方縱深插入迂迴。右翼美二十五師,沿著六十三軍撤後的空隙,迅速從加平渡過北漢江,進佔濟寧里城隍。從正面進攻的南朝鮮第六師佔領了江村裡,控制了北漢江南岸渡口,美七師和美陸戰一師從新岩里沿公路突擊,進佔一八○師左側后春川。

一八○師雖然遲滯了敵人的進攻,但現在已完全陷於三面受敵、背水作戰的不利態勢。

24日晚,軍首長得知城隍失守后,立即下令一八○師北渡。為了免遭敵人的跟蹤追擊,師決定在漢江南各個主要陣地上留下5個步兵排斷後。

五三八團根據師里指示,深夜從非渡口涉水偷渡,傷亡不大。但五三九團因距離較遠,途經卻吉里,敵人又擋住了去路。團決定由參謀長魏林指揮一、三營打下了卻吉里陣地,才到達上下衣岩江邊。此時天已大亮,敵人炮兵校正機指示炮兵對渡口猛烈轟擊。為了搶時間,部隊冒著炮火,順著臨時架起來的三道鐵絲涉水搶渡。誰也想不到,在這一夜渡江過程中,全師被急流捲走了600多人。

部隊撤過北漢江后,成一線迅速布防。五三八團在西上里地區上下芳洞設防,五三九團在明月里、九唇岱山布防,五四○團在雞冠山至北培山一線繼續阻敵北犯。防禦陣地尚未形成,敵人5個師已從三面追上來,飛機轟炸,坦克衝擊,近千門大炮掩護其步兵向我所有陣地猛攻。一八○師防線周圍的山頭、樹林、村莊都被敵人用凝固汽油彈打著了,到處是一片片濃煙烈火,戰士們的掩體很快被炸毀了。

從20日到25日的阻擊作戰,全師付出了4000多人的傷亡,各陣地的指戰員面對5倍於我的敵人,打得頑強,前仆後繼,不少連隊堅持到最後一個人,打盡最後一粒子彈。

一八○師師長鄭其貴的神經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各主要陣地不斷告急,兵員和糧彈極端缺乏。他守在電話機旁寸步不敢離開,颳風似的炮擊震得他的腦子整天嗡嗡直響,缺少睡眠的雙眼凹陷很深,眼珠布滿了血絲。他非常清楚一八○師有史以來最殘酷的戰鬥已進入關鍵的時刻。

在這天下午的半個小時內,師指揮部接到上級兩道命令。第一道六十軍的電報是要一八○師以兩個團移至馬坪里以北設防,佔領馬坪里以北大山,一個團就地阻敵,掩護傷員撤退。於是師決定五三八、五三九兩個團到馬坪里以北設防,五四○團留下繼續擔任阻擊任務。執行期間,兩個團已走出10多公里。又接到第二道六十軍轉兵團的命令,要兩個團就地阻敵,一個團沿公路將300名重傷員送到馬坪里兵站,然後佔領馬坪里背後大山。當時五四○團政委李懋召曾建議說,部隊已斷糧5天了,希望不要變更,以免更加疲勞,讓主力兩個團後撤,留我們團斷後!五三八團龐克昌團長堅決支持李懋召的意見,師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吳成德也建議不執行第二道命令,理由是沒有糧食也沒有彈藥,應立即擺脫目前困境。

鄭其貴躊躇了一會兒后,提出阻擊敵人是上級給我們下的死命令,必須堅決執行。於是,他立即派騎兵通訊員向已往北行進中的五三八、五三九兩個團下達了重返陣地的命令。五三九團返回明月里組織抬運傷員,五三八團在敵機和炮彈阻擊中,翻越三四十里的駕德山進入陣地。

其實,在5月25日這天,敵主力已全部展開,分多路繼續向北進攻。鄭其貴對於當時敵情並不完全了解,只是從軍里電報中得知,一七九師已經歸建開到一八○師左翼西上里。他曾在這個師擔任過師副政委,認為該師戰鬥力強,於是增強了執行第二道命令的信心,要以局部的拚死堅守換取整個戰線的穩定。

26日拂曉前,第二道命令已經實施,五三八團返回駕德山,進入585.1高地陣地,同五四○團擺成一線阻擊敵人。五三九團決定二營掩護,一、三營負責運背傷員。但三營在執行第一道命令時已出發較遠,無法追回,轉運傷員任務由一營來完成。一營把傷員集中抬上行至梧月里時,又遇上敵人,鄭其貴命令二營控制梧月里東側447.0高地,掩護傷員北運,並抽人到馬坪里兵站背運糧食。

幸運的是,鄭其貴於25日下午命令師司政后機關和重炮營組成二梯隊(400餘人),由師直政處主任王一民和師軍務科長張傑帶領先行轉移,已在當晚通過了馬坪里,與失去聯絡的五三九團三營一道脫離了險境。北移中,在馬坪里至華川公路上和一八一師會合。

26日9時許,去馬坪里運糧的人回來報告說,敵人已控制了公路,並已越過了一八○師側后。一營抬運傷員北撤已經受阻。一八○師在芝岩里以南山區陷入5倍於我的敵人包圍之中。

艱難突圍的一八○師,缺水斷糧,與重重圍困的敵軍血戰,書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

26日中午,軍部來電令一八○師在駕德山北培山一線「固守待援」。當時軍首長並不知到達馬坪里和梧口南里的一七九師五三六團兩個營已被美七師切斷受挫,只有一營營長張金蘇帶領100餘人退到一八○師陣地上。張金蘇如實向鄭其貴報告:一八一師正在向華川後撤,他們師已奉命北撤到史倉里。當時只留其五三六團兩個營在馬坪里掩護一八○師突圍,但已嚴重受挫。此時「待援」已沒有了援兵。

26日下午4時,鄭其貴師長一面要機要科向軍里發報:一八○師已全部被包圍於芝岩里以南地區,救援部隊何時到?一面命令各團控制要點抗擊敵人,同時通知有關領導在駕德山五三八團指揮所里召開師黨委擴大會議。

此時,軍首長對於一八○師的處境非常關注,特別是曾擔任過一八○師師長的軍參謀長鄧仕俊,更是坐卧不安。軍首長請求三兵團調其他部隊接替一八一師在華川的防務,由一八一師去接應一八○師突圍。就在這時,接到一八○師請示突圍電報的韋傑軍長,立即命令參謀長鄧仕俊給一八○師發報,批准他們向西北方向突圍,到鷹峰集合。袁子欽政委又補充一句:「告訴一八○師,有部隊接應,過了公路北邊的鷹峰山,就是我軍陣地!」

與此同時,軍首長發報給一八一師令其立即從華川出發,沿公路兩側向芝岩里及其以西出擊,令一七九師五三六團從馬坪里向芝岩里出擊,接應一八○師。但遺憾的是,這個命令未能及時執行。當時五三六團兩個營被敵切斷,未行出擊;一八一師於21時30分才接到命令,又因師團電話中斷,只能徒步傳令,加上陰雨不斷和駐地分散,直至27日2時30分至5時,部隊才陸續出發,於6時至12時,先後到達論味里、場巨里、原川里地區,與北犯之敵接觸。下午,敵先於我佔領華川及原川里一線,致使我接應計劃沒能實現。

26日16時30分,一八○師接到突圍的命令,便立即實施。26日18時30分,突圍行動開始了。此時烏雲密布,驟雨如鞭。部隊踏著泥濘的道路翻過幾座小山,走過10多公里后,突至紅磧里以東,進入了一道六七里長的深溝。這裡是敵人的炮火封鎖區,遠程榴霰彈當空爆炸,一顆接一顆。部隊的建制被打亂了,不少營連指揮員根本無法掌握部隊。

五三八團前衛營衝出深溝過公路時,遭到排列在公路上的坦克和炮火的密集封鎖。好幾個連都在與敵人的廝殺中,全都壯烈犧牲了。

從山下突圍的五三九團,在行動前,團長王至誠命令炮兵打掉了北面高地的敵人,然後將團直和一、二營縮編成一個營。由營參謀長周復幸帶領前衛連消滅了公路對面山樑上的敵人,又用手雷擊毀了公路上的四輛坦克。大部隊在他們掩護下,迅速通過經馬場里走向直橋,有近2000人終於突圍到達鷹峰山下。這一夜突圍,全師犧牲、負傷和失散掉隊的約1300餘人。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一八○師這支英雄的部隊經歷過不少惡仗,從沒有丟掉過一個彩號,而這次突圍中2000多彩號無法後送,不少同志被活活餓死。後來還得知,27日這一天,在明月里火車洞的280名重傷員和在紅磧里東山口的被俘300名重傷員,遭到了敵人集體槍殺。

到鷹峰寧靜地過了不到一個小時,從鷹峰主峰及其東南諸高地突然響起了激烈的槍聲,一八○師再次被敵合圍於鷹峰山東南叢林中。

27日下午,敵人的炮火從東、南、北三面猛轟鷹峰山一八○師陣地,空中也不時有敵機向我俯衝而來。不久,東台峰又被敵人佔領。鄭其貴考慮到我軍的任務是衝出重圍,不能與敵人戀戰,便立即集合部隊向北突圍。

那時部隊已疲勞至極,不少戰士都躺在地上睡著了,沒有料到晚上出發,所以只集中起來400多人。因沒有嚮導,僅靠朝鮮發給的20世紀30年代日本人印的軍用地圖行軍,結果前衛連走錯了方向,誤入灘甘里,遭到敵人阻擊,部隊只得往後退。返回鷹峰時天已大亮,敵人已控制了鷹峰所有山頭和道路。

鷹峰周圍山頭上全部是敵人,居高臨下向我逼近,敵機和遠程炮群用炮火控制了這塊狹長的窪谷。同時還有敵人勸降的喊話;加上連續8天無糧無草,外無援兵,不少人已經絕望了。組織了幾次突圍,不但沖不出去,還增加了一些傷亡,團政委韓啟明也負了重傷。大家多日水米不進,身體極度疲勞。

鄭其貴率部隊順著溝沿小路朝史倉里方向前進。史倉里方向的槍聲不斷,估計是敵人在阻擊我軍突圍,於是他們又朝東北方向走過一座山林,爬上一座禿山,天已大黑。前邊是絕壁,擋住了去路。警衛連集中了一些背包繩,續接起來後放下去,人就沿著繩子下崖,一溜就是十米。中間繩子還斷過幾次,摔傷和壓傷了50多人。滑下這個崖花費了兩個多小時。

下崖后,部隊200餘人沿東西方向的深溝向東行,黎明前走到了溝口,雨也停了。前衛排同敵軍的前哨班交火后,敵人就退了。溝口不遠處是條小河,正計劃過河時,霧氣中突然鑽出了十幾輛坦克向他們開炮,並左沖右闖,恣意追壓他們。鄭其貴師長、段龍章副師長等在警衛員的扶架下,繞過敵人,沖入附近一片茂密的灌木叢,從那裡過了小河。走了三四里,又涉水過了一條大河。河岸旁埋伏著敵人的步兵,同警衛員對打起來。在近戰中美國兵較量不過他們,他們很快佔領了敵人的伏擊陣地。鄭其貴率部終於在6月1日突出了包圍圈。

後來統計,全師只有4000人突出了重圍,3000多人犧牲,另有3000多人在受傷、飢餓、喪失戰鬥力,或在失散后打游擊中被敵人俘獲,成為抗美援朝戰爭中被俘數量最大的一次,這個師的代政委吳成德也是我軍被俘人員中職務最高的。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從1951年4月22日開始,至5月22日結束,歷時一個月,殲敵8.2萬人。從全局來說,一八○師所受到的挫折可以說是大勝仗中的小失利。

彭德懷主動承擔失利責任。評價第五次戰役:打得急了些,遠了些,大了些

一八○師在第五次戰役回撤的失利,引起了各級的高度重視。

當時,坐鎮北京的得知一八○師被圍后,十分焦慮,於當天凌晨1點接連打電話、拍電報向彭德懷詢問情況。

為了弄清一八○師受挫的原因,於1951年6月中旬召見了三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詳細地詢問了第五次戰役和一八○師受損失的經過與原因。

隨後,又於6月下旬一天深夜在中南海召見了六十軍軍長韋傑,從夜裡23點一直談到次日凌晨兩點,聽后沉思了一陣后說:「一八○師的事,各級都有責任。這次一八○師受損的原因很多,是上上下下的許多錯覺和各種因素湊合在一塊所造成的。」

劉伯承、鄧小平、聶榮臻、徐向前等軍委領導也找王近山副司令員談話,王近山表示接受教訓,跌倒再爬起來,一定不辜負和軍委領導的關心和期望。

在前方指揮所的彭德懷當時對一八○師的處境更是心急如火,親筆疾電,令六十軍並十五軍堅決救援一八○師,但由於種種原因,救援部隊始終沒能到位。當他驚聞一八○師損失慘痛的報告后,悲痛萬分,在1951年6月25日空寺洞志願軍軍以上幹部會議上嚴厲地批評了六十軍軍長韋傑。

1951年7月,彭德懷在志願軍軍以上幹部會議上,闡明了第五次戰役回撤失利的主要原因:「必須承認回撤失利一八○師受到的損失是非常大的。造成這次損失的原因,是上上下下許多錯覺和各種因素湊合在一起造成的……倘若我們各方面搞得好,這損失完全可以避免,可以減少到最低限度。」

第五次戰役結束后,彭德懷在志願軍總結第五次戰役的黨委會上和志願軍給的彙報電中,多次主動承擔責任。志願軍總部在召開黨委會總結第五次戰役的經驗教訓時,彭德懷、鄧華等幾位領導都講了自己的看法,一致認為這次戰役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勝利很不圓滿,其主要原因,在作戰指導上有這麼幾點不足:第一,我為避免兩面作戰,提早發起進攻是需要的,但卻由此使這次戰役的準備工作比較倉促;第二,在部署上集中力量殲敵是應該的,但企圖「大口大吃」在客觀上做不到;第三,收兵休整準備再戰這個處置是正確的,但在收兵時的轉移組織工作缺乏周密計劃。

彭德懷很快把志願軍黨委總結第五次戰役的報告送給。說:「看來,五次戰役打得急了些,大了些,遠了些,總結完全符合實際。可惜這樣的認識只能在戰役之後想到,而不能在此以前預料。」多年後,原一八○師宣傳幹事張城垣去南京軍區醫院看望老師長鄧仕俊時,鄧告訴他:「韋傑軍長在朝鮮戰爭結束近40年在他臨終時說: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一八○師的損失是嚴重的,但把板子打在一八○師屁股上是不公道的……不是各級幹部政治動搖……」

鄧仕俊說,韋傑軍長還在病中寫成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第一八○師遭受嚴重損失原因的回顧》一文,認為造成一八○師遭受重大損失的主要原因在於:一、作戰指導上有輕敵麻痹的嚴重缺點;二、兵力部署分散,各級都沒有掌握強大的預備隊;三、未能選擇良好的阻擊陣地,實行重點防禦;四、組織指揮不嚴密,與友鄰協同失調;五、通訊聯絡沒保障,指揮經常中斷;六、後勤保障力差,部隊作戰行動受到極大限制;七、一八○師領導幹部遇險慌亂,指揮失當。分析了損失的原因后,他說:往往失敗的教訓比成功的經驗更寶貴。

一八○師黨委也認真查找了自身的問題。大家一致認為鄭其貴師長忠實地執行上級命令,應該說是對的,但作為一個軍事指揮員,執行命令必須不是盲從的,而是自覺的,以對黨、對部下高度負責的精神,實事求是正確地分析當前形勢,積極向上級提出處置意見,才能使上級的意圖得到真正的實現。

1976年,張城垣去安徽六安軍分區干休所看望鄭其貴老師長時,他已經從吉林省軍區顧問崗位上離休回到老家六安。他們談到一八○師在朝鮮受挫的問題時,鄭其貴特別遺憾地說:「一八○師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隊,苦戰山西,遠征西北,千里行軍入川,一個師在解放戰爭中殲滅國民黨軍6萬多人;戰士們浴血奮戰迎來了人民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用血汗和生命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朝鮮突圍失利卻無情地給一八○師指戰員們的光輝歷程抹上了一片陰影,在我本人心中留下了永遠無法解脫的負罪感啊。」

重抖虎威方形山上翻了身,報仇雪恥金城戰役創奇迹。一八○師的指戰員,把牌標插上停戰軍事分界線

第五次戰役回撤中,一八○師突圍出來的4000多名指戰員,曾受到譏笑和冷眼。那次失利可以說變成了一八○師每個指戰員自覺承擔和無法擺脫的重負,上上下下都憋著一口氣。大家紛紛要求再上戰場,同敵人一決雌雄。

當時軍師導已做了調整,原川西軍區司令員張祖諒回六十軍任軍長。張祖諒原來就是六十軍軍長,到志願軍總部和三兵團后,他要求保持一八○師番號,給予打翻身仗的機會。

十五軍四十四師副師長李鍾玄調任一八○師任師長。李鍾玄來到一八○師后,上級先後從四川調來三個基幹團補入一八○師6500人。原師團營的幹部和骨幹積極團結新補入的同志,變壓力為動力,加強訓練,接受教訓,為打翻身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美軍為了在談判中得到更多的東西,為談判設置了各種障礙,板門店停戰談判繼續僵持著。為了配合停戰談判,朝鮮前線的中朝軍民從1952年10月起,到1953年的夏季作戰,把敵人打得焦頭爛額,迫使美方代表不得不規規矩矩同中朝方面坐下來談判。在這次反擊作戰中,最早參加反擊的部隊正是一八○師。該師在「打好翻身仗」口號激勵下,一直打到停火。

1952年11月以後,五四○團、五三九團先後奉命踏上了陣地。1953年,六十軍調歸二十兵團指揮。同年3月15日,一八○師作為一梯隊全部接替東線一八一師24華里的防線,6月14日參加夏季反擊戰役。全師在戰役第一、二階段殲敵2000餘人,第三階段攻佔了方形山南朝鮮五師的全部陣地,殲敵4個整營1500餘人,繳獲坦克4輛、化學炮1門、機槍20多挺,擴大佔領面積23平方公里。戰役結束后,三兵團和二十兵團都拍來電報,祝賀一八○師打了翻身仗。

隨後,朝鮮停戰即將實現,而李承晚破壞遣俘協議,私自以釋放為名扣留了朝鮮人民軍2.7萬名戰俘,使停戰又拖下來。李承晚的行徑立即引起國際上的強烈反響,當時形勢對我方非常有利,和志願軍司令部立即決定發起金城戰役,狠狠打擊李承晚之軍,這又給了一八○師一個報仇的機會。

1953年7月13日,金城戰役打響,這也是志願軍抗美援朝中最後一次大的反擊作戰。志願軍五個軍在楊勇司令員、王平政委指揮下,組成東、中、西三個突擊集團。六十軍為東集團,任務是從北漢江西松室里一線進攻,第一步殲滅登大里地域的南朝鮮第三師,第二步鉗制黑雲吐嶺、白岩山949.5高地,至北漢江兩岸。第一步由一八一師完成,第二步由一八○師完成。

當晚9時整,我軍1000多門大炮在20分鐘內就把1900餘噸炮彈傾瀉在敵人陣地上。4支突擊部隊在我火力轟擊后,立即向敵陣地發起攻擊。這是一次停戰前夕的陣地爭奪戰。敵人不會輕易丟失陣地,用密集炮火進行攔阻。經過21個小時激戰,一八一師完成了第一步任務,佔領其28平方公里區域內敵各陣地,殲敵3100多人。

一八○師李鍾玄師長接到張祖諒軍長實施第二步任務的命令后,當即令五三八團團長龐克昌、五四○團團長周光璞迅速搶渡金城川,向白岩山、黑雲吐嶺發起進攻。

在這次戰鬥中,五三八團戰士賴永澤勇敢機智,一個人殲敵100多人。戰後,賴永澤被評為志願軍特等功臣,代表一八○師歸國參加1953年國慶觀禮,受到的接見。

一八○師在黑雲吐嶺、白岩山完成阻擊敵人的反撲戰鬥中表現出色,二十兵團楊勇司令員在電話中向六十軍軍長張祖諒說:「給你一八○師的同志們講,他們在既無堅固陣地為依託,又無縱深炮火支援,還有在糧彈奇缺的情況下,堅守了三天三夜,為金城正面中西集團鞏固新占陣地,調整部署,搶修工事,贏得了時間。一八○師奇迹般地完成了作戰任務,打出了部隊威風,打出了老部隊的傳統!」

在1953年9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第24次會議上,作題為《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和今後的任務》報告中,也引用了一八○師推進黑雲吐嶺、白岩山的例子。

志願軍司令部也發來電報指出:停戰前夜,我們打出了這樣一套陣地積極防禦的新戰術,即劣勢裝備的我軍,進攻陣地時能攻得破,防禦時能守得住,能攻能守,掌握戰場主動,這是革命軍隊優良的政治素質和軍事素質相結合的表現……

張祖諒軍長看完電報后激動地流出了眼淚,當即對鄧仕俊(副軍長兼參謀長)說:「電報中的評語,多麼符合我們部隊的實際情況啊!一八○師雖然在第五次戰役中由於上上下下許多錯覺和各種因素,而造成一度失利,但事實證明,只要能把部隊優良的軍事、政治素質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仍是一支能打大仗打惡仗的堅強部隊。」

一八○師從朝鮮撤回國內后,駐守在江南地區。在1964年10月軍隊精簡整編中,部隊番號被撤銷.

()

手打小說盡在--

www.56shuku.org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狙擊英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狙擊英雄
上一章下一章

180師創奇迹 從全軍覆沒到重新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