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蔡邕回朝

第四十九章:蔡邕回朝

王匡就王匡吧,對於此人劉辯倒沒什麼惡感,相反還知道王匡為人急俠好義,不失是一位豪傑。

於是劉辯便吩咐趙淳將王匡請到宮內。

據他所見,王匡大概三四十歲,與劉備、曹操年紀相仿,身材亦頗為魁梧,隱隱有豪俠之姿。

劉辯與他交流了一番,最後囑咐他道:「涼州叛軍尚未平定,長沙、零陵、桂陽又反,卿此番出任長沙太守,征剿區星、周朝、郭石三賊,當嚴懲兇惡,以宣揚朝廷堅決討賊的決心。」

王匡此前乃是大將軍何進的府掾,況且如今大將軍尚在,因此與劉辯也自是親善,聞言激動說道:「史侯,放心,臣此番出任長沙太守,定當克敵制勝,以報朝廷!」

劉辯點點頭,又問王匡:「卿此番前去長沙赴任,可有心腹友人相助?」

王匡回答道:「我妹夫胡母班願與我同行。」

誰?

劉辯一愣,半晌才想起王匡所提之人,歷史上董卓執政時期的執金吾,『八廚』之一的胡母班。

所謂八廚,即當世士人相互標榜的八位能以財救人、輕財好義的名士,類似的還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等等,都是經太學推薦出來對抗宦官的領袖,說實話劉辯對這些人並不怎麼感興趣。

至於王匡提及的胡母班,劉辯也沒什麼印象,只知道歷史上關東諸侯征討董卓時,此人被董卓派去離間諸侯,然後就被袁紹指示王匡所殺。

而王匡也因此與妹夫一家反目成仇,最後被胡母班的親屬連同曹操勢力所殺。

沒想到這一次,王匡居然打算帶著妹夫胡母班一同去長沙剿賊……

就沒更好的人選了么?

方悅呢?韓浩呢?

劉辯愣了許久才反應過來,方悅乃河內名將,韓浩亦是,歷史上王匡在董卓入主的朝廷征為河內太守,方悅、韓浩才因此投奔其麾下,而現如今王匡提早三年出任太守,而且還是代替孫堅出任長沙太守,他自然還未結識方悅、韓浩二將,唯一的依仗,也就只有他妹夫胡母班了。

而相比同期的孫堅,卻有程普、孫靜、孫賁等一干人相助,再加上孫堅自身也勇猛擅戰,因此到任不到一個月就平定了區星,繼而又討平了周朝、郭石,如今換成王匡……

劉辯猶豫地看著王匡,若非見王匡也有一股豪俠氣質,他心中真有些打鼓。

片刻后,王匡欣喜離去,而劉辯則坐在殿內思忖著。

不得不說,雖說這次劉辯並未乾預朝廷任命王匡為長沙太守,但他仍不禁想到了前世玩過的幾款戰略向的遊戲,唯一不同的是,這次他看不到王匡等人諸如武力、內政等數值,而是一個個鮮活的人,難度自然翻了幾番。

但願王匡能一舉平定叛亂吧。

哦,還有荊州刺史王叡,這次沒了孫堅,這位總不至於再被孫堅逼死了吧?

劉辯心下暗暗想道。

八月,繼王匡出任長沙太守的一個月後,逃奔在外數年的蔡邕,終於還是帶著長女蔡貞姬與女婿羊衜一同來到雒陽,投在太中大夫楊彪的府上。

至於羊衜的兄長羊秘,其夫婦則帶著母親先去投奔其父羊續去了,估計還要一個月左右才能抵達雒陽。

闊別多年再次見到蔡邕,楊彪十分高興,在設宴款待蔡邕幾人時,他興奮地與蔡邕提及劉辯:「幼主聰穎賢明,我漢室復興有望。」

蔡邕雖然已聽女兒蔡貞姬與女婿羊衜說過劉辯與其次女蔡琰的事,但仍將信將疑,畢竟在今年年初的時候,他次女蔡琰可是被十常侍的監奴強行從他身邊帶走的,還逼得河東衛氏主動退了婚約,因此在蔡邕看來,那位史侯較當今天子也好不到哪裡去,想不到楊彪居然給予如此高度的評價。

他狐疑問道:「史侯當真如文先所言的那般聰穎、賢明?可既如此,為何又與十常侍為伍?」

楊彪搖頭道:「伯喈久不在朝廷,不知宮內發生之事,史侯雖是與張讓、趙忠等人親善不假,但並非受其蒙蔽……」

說著,他將張讓、孫璋反目,以及十常侍內部割裂的事告訴蔡邕,讓蔡邕聽得大為驚訝。

臨末,楊彪故意板著臉道:「你信不過我,總信得過盧子干吧?他如今與史侯最是親密,被史侯尊為老師。」

「我豈會信不過文先。」蔡邕連忙向老友告罪,同時心中暗喜。

雖說他對次女蔡琰被強行俘來雒陽感到十分不快,但倘若幼主賢明,這份芥蒂他自然也願意放下。

畢竟蔡邕與楊彪類似,亦是漢室的忠臣。

傍晚,盧植從宮內歸來,知曉蔡邕一家投在楊彪府上,亦過來相見。

在一番寒暄后,盧植果然在蔡邕面前說起了劉辯的好話,稱蔡琰如今在宮內如何如何得寵,儼然已是將來的皇後人選,蔡邕聽罷終於消除了心中芥蒂,心花怒放。

他倒不是貪求女兒能成為皇后,而是欣喜於女兒成為皇后,隨便向那位史侯吹吹枕旁風,規勸史侯重用士人與正直之人,疏遠宦官、奸人,那朝廷豈不是清明了么?

當晚,楊彪與蔡邕、盧植酣然飲酒,大醉一番。

次日,蔡琰也得知父親來到雒陽,懇求劉辯派人將蔡邕請到宮內。

劉辯自然不好拒絕,遂派趙淳將蔡邕並羊衜夫婦請到甲房殿。

待雙方相見時,劉辯笑著對蔡邕說道:「我對蔡郎中亦仰慕已久,或者,我應該喚一聲岳父大人?」

聽到這話,別說在旁的蔡琰頓時紅了臉,蔡邕亦受寵若驚,連道不敢。

在相邀蔡邕入座后,劉辯半真半假對他說道:「我與文姬本該早已確定關係,只因為尚未得到岳丈的認可,故此事一直拖著,若蔡郎中覺得我尚配得上令女,我今日便代我自己向蔡郎中提親。」

如今的蔡邕對劉辯充滿好感,心中自是大喜,只是對劉辯稱呼蔡琰為文姬感到疑惑,但這會兒也不好提及,聞言受寵若驚道:「史侯說得哪裡話?史侯能看中小女,是小女的福分……」

說著,他也不問蔡琰,當場認可了劉辯與蔡琰的親事。

雖說無論他答不答應,劉辯都要娶蔡琰,但能得到蔡邕的認可,那自然最好。

蔡琰顯然也是這麼想的,在得到父親的認可后,她又羞又喜,被其姐蔡貞姬逮住機會一陣調戲。

旋即,蔡邕的大女婿羊衜就徵辟他三兄弟一事向劉辯表示了感激之意:「……家父與家母命我向史侯轉達謝意。」

正如劉辯當日所說的,其父南陽太守羊續並未阻止三個兒子的出仕,而其母更是萬分欣喜,畢竟能過上優渥的生活,又有誰會拒絕呢?

只有羊秘、羊衜、羊耽兄弟三人覺得有點不妥,但既然父親、母親都沒意見,他們自然也不好拒絕劉辯的好意。

劉辯聞言笑著說道:「我素知令尊羊太守清廉正直,又見你兄弟三人甘守清貧,憐你等才華,故而令鴻學徵辟,你等若是感激,好好為國效力即可。」

從旁,蔡邕亦是以一副長輩的口吻開口附和,羊衜連連稱是。

總而言之,雙方一團和氣,直到蔡邕勸劉辯疏遠宮內宦官:「……張讓、趙忠、郭勝幾人媚上欺下,誣陷朝中忠良,又縱容父兄、賓朋為禍鄉里,史侯不應與他們走得過近,應當多親近鄭公業(鄭泰)、盧子干(盧植)、楊文先(楊賜)等朝中賢臣……」

見蔡邕剛成為他岳父就以一副長輩說教的口吻來規勸他,劉辯的神色立馬變得玩味起來,令在旁的趙淳暗暗冷笑。

不止趙淳,同樣熟悉劉辯性格的蔡琰也意識到不妙,不動聲色地岔開話題:「今日高興,父親莫要說這些。」

蔡邕不明白女兒的良苦用心,又對劉辯說了幾句,直到劉辯敷衍地點頭贊同,他這才滿意。

當日下午,待劉辯到崇德殿閱覽奏章時,張讓將趙淳喚到了殿外,問起蔡邕之事:「蔡伯喈今日入宮,可曾趁機在史侯面前說我等的壞話?」

趙淳將當時發生的事一說,冷笑道:「蔡伯喈不知好歹,仗著其女蔡姬討得史侯的歡心,勸史侯疏遠我等。史侯當時雖沒有發作,但我看得出來,史侯心中不喜。」

「哈!」張讓亦是幸災樂禍。

別看劉辯至今仍以『張公』、『忠君侯』稱呼張讓,但在暗中獲悉這位殿下的權謀與手段后,張讓可不敢在劉辯面前倚老賣老,每每以老臣、老僕自稱,想不到久別朝廷的蔡邕,居然真的敢以長輩的口吻對那位史侯說話。

幸災樂禍之餘,趙淳亦對張讓說道:「看在蔡姬的面子上,我等就放過此事吧。」

張讓一聽就知道蔡琰事後肯定對趙淳說了什麼,點點頭道:「就看在蔡姬的份上,咱家不作計較。」

說起來,自蔡琰受劉辯的影響,逐漸改變了對宮內宦官的態度,張讓等人對蔡琰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次日,以大將軍何進為首,尚書盧植、太中大夫楊彪等人一同舉薦蔡邕出任侍郎,繼續於東觀校對書典。

張讓在劉辯的暗示下抱持默許,令蔡邕得以恢復官職。

這被朝中士人視為自侍御史鄭泰被罷免以來的首場勝利,甚至大將軍何進還親自為蔡邕設宴慶賀。

劉辯沒興趣去摻和,一來他對蔡邕的說教不感興趣,二來,他又接到了一處叛亂的奏章。

中山太守張純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劉辯,雄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我,劉辯,雄主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蔡邕回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