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萬國來朝
李桓只是淡然輕笑道:「倭國多金銀礦脈,年產百萬兩白銀也不過是等閑,況且此等之事,本公又豈會不經調查便妄言。」
如果說先前還只是半信半疑的話,那麼李桓這麼一說,在場的一眾官員便全都信了
其他且不說,至少李桓一直以來的信譽還是相當不差的,李桓這麼說了,那麼就說明倭國肯定能夠年產金銀百萬兩。
一想到這點,在場的一眾官員盡皆是露出欣喜之色。
有官員捋著鬍鬚驚嘆道:「若是早知如此的話,就該早早的拿下倭國之地,單單是開礦,每年便可得金銀百萬之巨,於國於民,這是何等的好事啊。」
百官退去,御書房當中,一眾內閣重臣、五軍都督府等十幾名朝廷重臣齊聚一堂。
天子端坐主位,臉上帶著幾分笑意看著眾人道:「諸位,此番李卿一戰而下倭國,那麼接下來朝廷要如何處置倭國,不知諸卿可有什麼建議?」
眾人聞言皆是一陣沉默,畢竟這可不是一件小事,總要好生思量一番才好發表意見。
朱厚照的目光落在身為內閣首輔的王陽明身上道:「王愛卿,你且說說看?」
王陽明被天子點名,上前一步沖著天子一禮道:「啟稟陛下,倭國距離我大明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千年來便一直深受我中原文明所熏陶,可以說我朝若是要將之納入版圖,其實其中難度並不大,要不了多少年便可將之同化,徹底的納入版圖,所以說臣請分割倭國,劃分行省州縣,使之沐浴王化,歸入我中原正統。」
朱厚照微微頷首,目光看向其餘之人,就見眾人皆是露出贊同之色,顯然也都認為王陽明的建議是當前最為適合的選擇。
最後朱厚照向著李桓道:「李卿以為如何?」
李桓笑道:「王閣老所言甚是,臣甚為贊同。」
眼見李桓、王陽明這兩位心腹重臣意見一致,朱厚照當即便做出了決斷道:「好,既然如此,此事便交由內閣處理,內閣拿出一份章程來。」
王陽明幾人聞言上前恭敬應命。
秦國公府
當李桓回府的時候,以張槿、朱琳為首的一應親眷皆是大開中門迎接李桓歸來。
就見張槿、朱琳二人一個個挺著大肚子,看上去隨時都有可能臨產。
李桓含笑看著眾人,眾人進入廳中,李馮氏看了李桓一眼道:「桓兒,這次你回朝,短期內應當不會離開了吧。」
李馮氏這麼一說,張槿、朱琳二女的目光也不禁落在了李桓身上。
李桓自然明白李馮氏為什麼這麼問,笑道:「接下來只要不是有什麼大事發生,我就不大可能會離京。」
李馮氏聞言道:「朝中那麼多的大人,就算是有什麼事情,有的是人去辦,總不好什麼事情都要勞你這位國公出馬吧,好像這大明朝離了你就無法做事似得。」
李桓不禁苦笑,顯然李馮氏這是對他一出去就是大半年時間,幾乎沒有時間陪伴有了身孕的張槿、朱琳二女,這是在為二女打抱不平呢。
歉意的看了張槿、朱琳二女一眼,伸手拍了拍兩人的手道:「苦了兩位夫人了,接下來為夫便留在京中,不再外出便是。」
大明正德十五年臘月十九日
偌大的秦國公府上上下下卻是充斥著一股子緊張的氛圍,就見身為國公的李桓站在庭院之中,而前面的房間之中則是傳出一陣陣的嘶喊聲。
就見一名名侍女端著熱水進進出出,正是張槿、朱琳二女臨盆之日。
縱然是以李桓往日里的定力,這會兒也有些坐立不安。
李氏幾代下來,嫡系一脈可謂是一脈單傳,家族子嗣不興,可以說自朱琳、張槿有了身孕,國公府上下都期待著國公府的下一代小主人的降生。
李馮氏這會兒更是親自陪在張槿、朱琳二人身邊,不時的進出兩女所在房間之中。
不知過去了多久,伴隨著嘹亮的啼哭聲傳出,李桓頓時精神為之一振,就見李馮氏懷中抱著一個包裹在錦被之間的嬰孩沖著李桓道:「桓兒,是個男娃,李家有后了。」
這邊張槿順利誕下子嗣,不過是盞茶功夫,朱琳這邊也同樣順利的誕下子嗣,同樣是一名男娃。
一下子多了兩名孫兒,李馮氏那叫一個歡喜,眼中都含著淚水,要不是忙著照顧兩個兒媳的話,恐怕這會兒李馮氏已經前往李家宗祠告慰李家祖先了。
不到半天時間,秦國公府李桓有了子嗣的消息便如同張了翅膀一般傳開,頓時引來眾多的官員、勛貴前來送上賀禮道賀。
要知道李桓先前雖然說貴為秦國公府,可以算的上是大明正德一朝最為得寵的勛貴,但是李桓身後無有子嗣,卻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雖然說李桓年不過三旬,再活個幾十年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只要一日無後,那便代表著秦國公府無有傳承。
而今李桓一下子有了兩個兒子,這便意味著秦國公府的榮耀有了傳承,未來即便是李桓出了什麼意外,秦國公府也有繼承者,可以說隨著李桓有了子嗣,秦國公府的榮耀權柄才算是徹底的穩固了下來。
不到半日時間,一眾勛貴乃至朝中不少官員便紛紛登門道賀,使得李府門前門庭若市。
一輛馬車緩緩停下,一身常服的丘聚連忙上前掀開帘子,就見一道身影自馬車當中走出,不是當今天子又是何人。
跟在天子身旁的則是一名孩童,孩童年歲不大,卻是同朱厚照有著幾分相似,正是當今天子之嫡長子朱載坤。
天子看著進出秦國公府的一眾官員、勛貴,嘴角不禁露出幾分笑意道:「看來朕來的有些遲了啊。」
守在秦國公府門前僕從見到天子的時候眼睛睜的大大的,一眼便認出了天子來。
如果說其他官員家的僕從十之八九是不可能認得天子的,但是李桓可是李府常客,以至於就連秦國公府的僕從都對天子印象深刻,一眼便將天子給認了出來。
那僕從第一時間跑進去通秉,而天子則是帶上太子向著秦國公府走去。
因為認出天子身份的緣故,天子一行人進入府中自然是沒有人阻攔。
這邊李桓得知天子親臨的消息也是頗為驚訝,不過也是第一時間趕了過來,遠遠的見到天子便上前沖著天子一禮道:「陛下駕臨,臣有失遠迎,還請陛下恕罪。」
隨同李桓向著天子見禮的還有如張侖、朱輔等一眾勛貴,官員,眾人顯然也是被天子親臨給嚇了一跳,能夠讓天子第一時間親自趕來,足可見李桓在天子心目當中的地位。
朱厚照大手一揮示意一眾人起身笑道:「朕聞知愛卿喜得麟兒,特來道賀,卿家不怪朕不請自來才好。」
李桓忙道:「陛下能來,是臣之榮幸,感激涕零還來不及,如何敢怪陛下。」
一旁的朱載坤上前沖著李桓躬身一禮道:「朱載坤拜見太傅。」
在天子冊立太子的時候,李桓自然而然的被冊封為太子太傅一職,有教導太子之職責。
將天子迎進廳中,朱厚照含笑看著李桓道:「李卿喜得麟兒,朕知秦國公府對於什麼金銀珠寶之類也沒有什麼需求,今日當著大家的面,朕便恩蔭李卿兩位麟兒為錦衣衛指揮同知吧!」
對於有功之重臣,朝廷往往會恩蔭其父母、妻兒,以李桓之功勛,無論是李馮氏還是妻子朱琳、張槿皆已經是無從恩蔭,那麼做為李桓的子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恩蔭對象,昭顯天子對李桓的恩寵一如既往。
一般的有功之臣,能夠得天子恩蔭一個錦衣衛千戶便已經是聖眷正隆了,但是天子這一上來便是恩蔭李桓二子為錦衣衛指揮同知,這恩寵不知羨煞了多少人。
在一眾官員的羨慕當中,李桓忙向天子謝恩。
大明正德十六年春
過去的正德十五年一切風調雨順,彷彿就連老天都在庇佑大明一般。
從天津衛一條快船自南洋歸來靠岸,然後換了快馬一路疾馳入京,帶來了南洋八百里加急。
正值大朝會,當這來自於南洋的八百里加急被送到內閣的時候,留守的官員第一時間將之送入宮中。
當著百官的面,南洋行省,身為都指揮使的張淮率領南洋水師艦隊一戰大敗西夷聯軍,擊沉擊傷敵船上百艘之多,俘獲船隻數百艘,可謂是一戰穩固了大明對南洋行省的統治。
自知曉西夷對南洋行省心懷叵測的消息之後,朝廷便一直關注著南洋方面的動靜,如果說不是李桓說南洋行省有張淮坐鎮可保萬事無憂的話,朝廷說不得已經抽調兵馬派駐往南洋了。
如今捷報傳來,朝堂上下為之欣喜的同時,也是長長鬆了一口氣。
要知道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南洋對於大明的反哺可是越來越強,尤其是糧食方面,大量的糧食被運回大明,極大的緩解了大明的糧食危機。
經此一戰,西方諸國見識到了大明的強盛,紛紛改變策略,更是派出諸多的使團南下入京朝見。
大明正德十七年春,十幾支來自於西洋,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格蘭等大大小小的西方海上強國的使節團在大明水師艦隊的護航之下於天津衛登陸。
十幾支加起來足足有數百人的使節團自然是被那繁華的天津衛港口的景象給驚呆了。
這個時代大明依然是處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在西方人的認知當中,身處東方的大明無愧於東方強國。
但是聞名不如見面,如今在天津衛港口的第一印象便讓使節團一眾人聞知驚嘆不已。
出了港口,乘坐著寬敞無比的馬車,行駛在那寬敞而又平坦的水泥路之上,那平整的水泥路以及路旁每相隔數丈便有一棵大樹,綿延向遠方,一眼看不到盡頭。
其他不提,單單是這麼一條道路便是讓使節團的一眾人再度陷入到了震驚之中,他們何曾見過這般的平整的道路,一個個的探出腦袋打量著外間的一切,彷彿那平坦的道路蘊含著什麼秘密一樣。
不過是半天時間,使節團便來到了京師,如今的京師早已經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無論是城牆還是道路,在朝廷國庫充盈的情況下,自然是少不得要調撥大量的錢糧來修繕京師。
自然而然京師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城牆依然是由青磚壘砌而成,而非是以水泥鑄造而成,就連京城之中的路面也是以青石條鋪就,所以說進入城中一股古樸肅穆厚重的氣息撲面而來。
當然京城的街道相較以往要乾淨整潔了許多,畢竟重新修繕的情況下,無路時排水系統還是每個裡許便修葺的廁所,再加上五城兵馬司新設立的下屬城市環衛司衙門招募大量的人手維持城市的衛生,使得京城煥然一新,一路走過根本就看不到有什麼臭水溝等蚊蟲亂飛的垃圾堆。
這一切自然是少不了李桓的建議,畢竟李桓可是清楚在這個時代一個上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如果說衛生方面做不好的話,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會引發大的瘟疫,到時候不知會有多少人為此送命。
畢竟李桓記得沒錯的話,大明末年,京城就曾爆發過大瘟疫,幾乎半城人口死傷。
這種情況下,歷時數年時間,終於有了大明京師的煥然一新的一面。
而這些來自於西方的使節團中的一眾人在進入京師之後,看著那乾淨整潔的環境,繁華的景象撲面而來,只讓使節團一眾人連連發出驚嘆,有人更是直呼天堂也不過如此。
畢竟這個時代的西方,就算是那些赫赫有名的城市能有十幾萬人聚集便已經屬於大城市了,最關鍵的是這些城市的居住環境那叫一個髒亂差,對比之下,在使節團的這些人看來,大明京師就是真正的天堂所在。
ps:推朋友一本書《全球時間循環,只有我不受影響》,前面兩章作者看過,很不錯,有興趣的不妨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