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身前往孤村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坐在前往文石市的火車上,看著車窗外飛快掠過的風景,黃思駿心如亂麻。
兩千多公里的路途,一個人護送著一個骨灰罈,去見一個淚眼已乾的老人。三天前,黃思駿無論如何都想不到,這樣的事情竟然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但自從李極出事之後,一系列看似離奇詭異的事情全都發生了。所以黃思駿已經學會了不再去胡思亂想,而試著去順應自然。他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將李極的骨灰罈交給李極唯一的親人——病卧床榻半年多的爺爺,並安慰老人的痛楚。
他畢竟才20歲,年輕的目光尚未參透世間的滄桑,稚嫩的雙肩無法擔起太多的責任。在他過去的20年時光里,他不知道何謂生,何謂死。而今,他要去將一份死交給另外一個垂死之人。他惶然了。
他難於想象李極白髮蒼蒼的爺爺,見到生龍活虎的孫子,忽然被「關」進了一個小罈子,所有的血肉化成一堆灰白的粉末,會是怎樣的撕心裂肺,老淚縱橫。
於是他開始恨起了系主任,不該將這個棘手的任務轉手給自己。
對於李極的死亡,學校給出的決定是賠償家屬10萬元,如果家屬另有其他要求,將竭盡全力來滿足。學校將安撫家屬的任務交給了副校長和系主任。
在李極的檔案里,只寫了個爺爺。他是李極生前的唯一親人,七十多歲。在李極幼小失親之後,年近六十的爺爺就承擔起了撫養孫子的所有責任。他將所有的力氣榨光之後,終於送孫子上了大學,而後,他就一病不起。遙在千里之外求學的李極從不知道關於爺爺的任何消息。因為家裡根本安不起電話。於是就剩下了書信聯繫。但從來都是李極每周寫信回來,向爺爺彙報學習、生活的概況,而他從未收到爺爺的片言隻語。因為爺爺根本就不識字。只有在一個多月前,爺爺托鄰居寫了一封簡短的信,萬分歉意地告訴他,由於自己年邁無能,沒有能力再供給李極高昂的學費。而今年年景不好,村民們個個捉襟見肘,再無法從有限的收入里,擠出一點錢出來,扶助這個孤苦的家庭。「李極孫兒,爺爺老了,無力給到你什麼,一切只能靠你自己。村裡的鄉親為了我們爺孫倆,付出了太多太多。你將來畢業了,成才了,可以不認我這個無能的爺爺,但千萬不要忘了鄉親們的一片恩情。」
為了找到李極爺爺,學校費了很是一番周折。因為李極的檔案里,沒有任何的聯繫電話。於是學校只能先通過派出所,找到了李極所在村——石岩村的村長。那也是石岩村裡唯一的一部電話。副校長將李極的死訊通知了校長,並請他幫忙,安排與李極爺爺的通話。村長找了村裡的兩名壯年男子,將李極爺爺連人帶床地一起抬到了村長家裡。而這次的通話,也是副校長一生之中最為難受的一次。
向一個年邁垂危的老人報訊,他唯一親人去世的消息,無疑是件非常難過的事。可為了讓老人聽清自己的話,副校長不得不歇斯底里般地扯著嗓門說話。相反,老人的反應給人感覺非常平靜。他只是用含混的嗓音咕嘟出了一句「造孽呀……」,然後便如老僧入定般地不言不語。
於是所有的善後事宜,最後都是副校長與村長之間商定。村長只提出一個要求:將李極運回石岩村,入土為安。這讓副校長很為難,只得說:主要是石岩村與西仰市相隔數千公里,路途遙遠,運個屍體多有不便;再說,入土安葬也與國家提倡的火化政策相違背,所以學校只能安排李極爺爺過來西仰市見李極最後一面。村長在考慮了足足有兩分鐘后,沉重地嘆了口氣,說:「那就全部按你們的意見來辦吧。不過我們要求,最後請將李極的骨灰運回村裡。」
護送李極骨灰的事宜自然落到了系主任的身上。系主任又找到了黃思駿,說黃思駿他私自留宿外人,造成悲劇發生,違反了學校的規定,按律應該受到處分。只是他念及黃思駿在校期間表現出色,故而在校方處竭力為他求情,幫他開脫責任。所以黃思駿也應「戴罪立功」,陪他一起將李極的骨灰護送回家。
對於護送李極骨灰一事,黃思駿第一反應是強烈的排斥,因為直覺是不祥之事。但冷靜下來之後,他知道這是自己必須要去做的抉擇。於情,他與李極畢竟是朋友,理應送他一程;於理,他「欠」著學校一份人情,如不順從,即可能遭受處分命運。
於是黃思駿便應允下來了。但他未曾想到的是,在即將啟程之時,系主任竟來了個「金蟬脫殼」,借口說家裡出了事,無法分身,於是全權委託黃思駿來完成這次「護靈」事宜。
黃思駿無奈之下,只得隻身踏上了去往李極家鄉——文石市磐石縣亂石鎮石岩村的旅途。
全部旅程約為三千公里。其中第一段路途為火車,全長兩千多公里,目的地是文石市;第二段路途是長途客車,約為100公里,目的地磐石縣;第三段路途是小客車,約為20公里,目的地是亂石鎮;最後一段路途是摩托車,約為5公里,目的地是石岩村路口。在那裡,村長會派人迎接。
黃思駿將李極所有的生前之物全部打包,一共有兩個蛇皮袋;另外將學校給到的10萬撫恤金塞進蛇皮袋之中——學校本來準備給李極爺爺開個帳戶,但考慮到村裡沒有銀行,李極爺爺又卧床不起,於是臨時改成了現金。
唯一令黃思駿感到不安的,就是銀釵和照片。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都是李極的催命符,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它們又都是李極生前最重要的物件。思前想後,黃思駿最終還是將它們全都塞進了麻袋——只是手碰到銀釵和照片的時候,感覺如燙火般。
在黃思駿的心底,還藏了一個隱秘的想法:也許在此次旅程之中,可以揭開圍繞在李極身上的重重謎團,將他的靈魂解救,得於見到陽光,而不再禁錮於那黑暗的往事之中。
在出發的前一個晚上,黃思駿夢見了李極。初出現的李極,像一隻老鼠一般地爬行,背上,一根銀釵釘著張照片。李極匍匐著圍繞著他轉了三圈,銀釵與照片脫落。李極直立起身,朝他鞠了個躬,隨即轉身離去。
這個夢境,令黃思駿確信,將銀釵與照片帶還李極故鄉,將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它將換得李極靈魂的安息。
他只是惴惴於,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李極爺爺的傷痛,更不知去了石岩村之後,將會發生什麼事。但他知道,人生中會有很多道門檻,無論你情願與否,都要努力去跨過它,否則就會心底永遠的陰影,就像銀釵、照片之於李極。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坐在前往文石市的火車上,看著車窗外飛快掠過的風景,黃思駿心如亂麻。
兩千多公里的路途,一個人護送著一個骨灰罈,去見一個淚眼已乾的老人。三天前,黃思駿無論如何都想不到,這樣的事情竟然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但自從李極出事之後,一系列看似離奇詭異的事情全都發生了。所以黃思駿已經學會了不再去胡思亂想,而試著去順應自然。他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將李極的骨灰罈交給李極唯一的親人——病卧床榻半年多的爺爺,並安慰老人的痛楚。
他畢竟才20歲,年輕的目光尚未參透世間的滄桑,稚嫩的雙肩無法擔起太多的責任。在他過去的20年時光里,他不知道何謂生,何謂死。而今,他要去將一份死交給另外一個垂死之人。他惶然了。
他難於想象李極白髮蒼蒼的爺爺,見到生龍活虎的孫子,忽然被「關」進了一個小罈子,所有的血肉化成一堆灰白的粉末,會是怎樣的撕心裂肺,老淚縱橫。
於是他開始恨起了系主任,不該將這個棘手的任務轉手給自己。
對於李極的死亡,學校給出的決定是賠償家屬10萬元,如果家屬另有其他要求,將竭盡全力來滿足。學校將安撫家屬的任務交給了副校長和系主任。
在李極的檔案里,只寫了個爺爺。他是李極生前的唯一親人,七十多歲。在李極幼小失親之後,年近六十的爺爺就承擔起了撫養孫子的所有責任。他將所有的力氣榨光之後,終於送孫子上了大學,而後,他就一病不起。遙在千里之外求學的李極從不知道關於爺爺的任何消息。因為家裡根本安不起電話。於是就剩下了書信聯繫。但從來都是李極每周寫信回來,向爺爺彙報學習、生活的概況,而他從未收到爺爺的片言隻語。因為爺爺根本就不識字。只有在一個多月前,爺爺托鄰居寫了一封簡短的信,萬分歉意地告訴他,由於自己年邁無能,沒有能力再供給李極高昂的學費。而今年年景不好,村民們個個捉襟見肘,再無法從有限的收入里,擠出一點錢出來,扶助這個孤苦的家庭。「李極孫兒,爺爺老了,無力給到你什麼,一切只能靠你自己。村裡的鄉親為了我們爺孫倆,付出了太多太多。你將來畢業了,成才了,可以不認我這個無能的爺爺,但千萬不要忘了鄉親們的一片恩情。」
為了找到李極爺爺,學校費了很是一番周折。因為李極的檔案里,沒有任何的聯繫電話。於是學校只能先通過派出所,找到了李極所在村——石岩村的村長。那也是石岩村裡唯一的一部電話。副校長將李極的死訊通知了校長,並請他幫忙,安排與李極爺爺的通話。村長找了村裡的兩名壯年男子,將李極爺爺連人帶床地一起抬到了村長家裡。而這次的通話,也是副校長一生之中最為難受的一次。
向一個年邁垂危的老人報訊,他唯一親人去世的消息,無疑是件非常難過的事。可為了讓老人聽清自己的話,副校長不得不歇斯底里般地扯著嗓門說話。相反,老人的反應給人感覺非常平靜。他只是用含混的嗓音咕嘟出了一句「造孽呀……」,然後便如老僧入定般地不言不語。
於是所有的善後事宜,最後都是副校長與村長之間商定。村長只提出一個要求:將李極運回石岩村,入土為安。這讓副校長很為難,只得說:主要是石岩村與西仰市相隔數千公里,路途遙遠,運個屍體多有不便;再說,入土安葬也與國家提倡的火化政策相違背,所以學校只能安排李極爺爺過來西仰市見李極最後一面。村長在考慮了足足有兩分鐘后,沉重地嘆了口氣,說:「那就全部按你們的意見來辦吧。不過我們要求,最後請將李極的骨灰運回村裡。」
護送李極骨灰的事宜自然落到了系主任的身上。系主任又找到了黃思駿,說黃思駿他私自留宿外人,造成悲劇發生,違反了學校的規定,按律應該受到處分。只是他念及黃思駿在校期間表現出色,故而在校方處竭力為他求情,幫他開脫責任。所以黃思駿也應「戴罪立功」,陪他一起將李極的骨灰護送回家。
對於護送李極骨灰一事,黃思駿第一反應是強烈的排斥,因為直覺是不祥之事。但冷靜下來之後,他知道這是自己必須要去做的抉擇。於情,他與李極畢竟是朋友,理應送他一程;於理,他「欠」著學校一份人情,如不順從,即可能遭受處分命運。
於是黃思駿便應允下來了。但他未曾想到的是,在即將啟程之時,系主任竟來了個「金蟬脫殼」,借口說家裡出了事,無法分身,於是全權委託黃思駿來完成這次「護靈」事宜。
黃思駿無奈之下,只得隻身踏上了去往李極家鄉——文石市磐石縣亂石鎮石岩村的旅途。
全部旅程約為三千公里。其中第一段路途為火車,全長兩千多公里,目的地是文石市;第二段路途是長途客車,約為100公里,目的地磐石縣;第三段路途是小客車,約為20公里,目的地是亂石鎮;最後一段路途是摩托車,約為5公里,目的地是石岩村路口。在那裡,村長會派人迎接。
黃思駿將李極所有的生前之物全部打包,一共有兩個蛇皮袋;另外將學校給到的10萬撫恤金塞進蛇皮袋之中——學校本來準備給李極爺爺開個帳戶,但考慮到村裡沒有銀行,李極爺爺又卧床不起,於是臨時改成了現金。
唯一令黃思駿感到不安的,就是銀釵和照片。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都是李極的催命符,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它們又都是李極生前最重要的物件。思前想後,黃思駿最終還是將它們全都塞進了麻袋——只是手碰到銀釵和照片的時候,感覺如燙火般。
在黃思駿的心底,還藏了一個隱秘的想法:也許在此次旅程之中,可以揭開圍繞在李極身上的重重謎團,將他的靈魂解救,得於見到陽光,而不再禁錮於那黑暗的往事之中。
在出發的前一個晚上,黃思駿夢見了李極。初出現的李極,像一隻老鼠一般地爬行,背上,一根銀釵釘著張照片。李極匍匐著圍繞著他轉了三圈,銀釵與照片脫落。李極直立起身,朝他鞠了個躬,隨即轉身離去。
這個夢境,令黃思駿確信,將銀釵與照片帶還李極故鄉,將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它將換得李極靈魂的安息。
他只是惴惴於,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李極爺爺的傷痛,更不知去了石岩村之後,將會發生什麼事。但他知道,人生中會有很多道門檻,無論你情願與否,都要努力去跨過它,否則就會心底永遠的陰影,就像銀釵、照片之於李極。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坐在前往文石市的火車上,看著車窗外飛快掠過的風景,黃思駿心如亂麻。
兩千多公里的路途,一個人護送著一個骨灰罈,去見一個淚眼已乾的老人。三天前,黃思駿無論如何都想不到,這樣的事情竟然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但自從李極出事之後,一系列看似離奇詭異的事情全都發生了。所以黃思駿已經學會了不再去胡思亂想,而試著去順應自然。他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將李極的骨灰罈交給李極唯一的親人——病卧床榻半年多的爺爺,並安慰老人的痛楚。
他畢竟才20歲,年輕的目光尚未參透世間的滄桑,稚嫩的雙肩無法擔起太多的責任。在他過去的20年時光里,他不知道何謂生,何謂死。而今,他要去將一份死交給另外一個垂死之人。他惶然了。
他難於想象李極白髮蒼蒼的爺爺,見到生龍活虎的孫子,忽然被「關」進了一個小罈子,所有的血肉化成一堆灰白的粉末,會是怎樣的撕心裂肺,老淚縱橫。
於是他開始恨起了系主任,不該將這個棘手的任務轉手給自己。
對於李極的死亡,學校給出的決定是賠償家屬10萬元,如果家屬另有其他要求,將竭盡全力來滿足。學校將安撫家屬的任務交給了副校長和系主任。
在李極的檔案里,只寫了個爺爺。他是李極生前的唯一親人,七十多歲。在李極幼小失親之後,年近六十的爺爺就承擔起了撫養孫子的所有責任。他將所有的力氣榨光之後,終於送孫子上了大學,而後,他就一病不起。遙在千里之外求學的李極從不知道關於爺爺的任何消息。因為家裡根本安不起電話。於是就剩下了書信聯繫。但從來都是李極每周寫信回來,向爺爺彙報學習、生活的概況,而他從未收到爺爺的片言隻語。因為爺爺根本就不識字。只有在一個多月前,爺爺托鄰居寫了一封簡短的信,萬分歉意地告訴他,由於自己年邁無能,沒有能力再供給李極高昂的學費。而今年年景不好,村民們個個捉襟見肘,再無法從有限的收入里,擠出一點錢出來,扶助這個孤苦的家庭。「李極孫兒,爺爺老了,無力給到你什麼,一切只能靠你自己。村裡的鄉親為了我們爺孫倆,付出了太多太多。你將來畢業了,成才了,可以不認我這個無能的爺爺,但千萬不要忘了鄉親們的一片恩情。」
為了找到李極爺爺,學校費了很是一番周折。因為李極的檔案里,沒有任何的聯繫電話。於是學校只能先通過派出所,找到了李極所在村——石岩村的村長。那也是石岩村裡唯一的一部電話。副校長將李極的死訊通知了校長,並請他幫忙,安排與李極爺爺的通話。村長找了村裡的兩名壯年男子,將李極爺爺連人帶床地一起抬到了村長家裡。而這次的通話,也是副校長一生之中最為難受的一次。
向一個年邁垂危的老人報訊,他唯一親人去世的消息,無疑是件非常難過的事。可為了讓老人聽清自己的話,副校長不得不歇斯底里般地扯著嗓門說話。相反,老人的反應給人感覺非常平靜。他只是用含混的嗓音咕嘟出了一句「造孽呀……」,然後便如老僧入定般地不言不語。
於是所有的善後事宜,最後都是副校長與村長之間商定。村長只提出一個要求:將李極運回石岩村,入土為安。這讓副校長很為難,只得說:主要是石岩村與西仰市相隔數千公里,路途遙遠,運個屍體多有不便;再說,入土安葬也與國家提倡的火化政策相違背,所以學校只能安排李極爺爺過來西仰市見李極最後一面。村長在考慮了足足有兩分鐘后,沉重地嘆了口氣,說:「那就全部按你們的意見來辦吧。不過我們要求,最後請將李極的骨灰運回村裡。」
護送李極骨灰的事宜自然落到了系主任的身上。系主任又找到了黃思駿,說黃思駿他私自留宿外人,造成悲劇發生,違反了學校的規定,按律應該受到處分。只是他念及黃思駿在校期間表現出色,故而在校方處竭力為他求情,幫他開脫責任。所以黃思駿也應「戴罪立功」,陪他一起將李極的骨灰護送回家。
對於護送李極骨灰一事,黃思駿第一反應是強烈的排斥,因為直覺是不祥之事。但冷靜下來之後,他知道這是自己必須要去做的抉擇。於情,他與李極畢竟是朋友,理應送他一程;於理,他「欠」著學校一份人情,如不順從,即可能遭受處分命運。
於是黃思駿便應允下來了。但他未曾想到的是,在即將啟程之時,系主任竟來了個「金蟬脫殼」,借口說家裡出了事,無法分身,於是全權委託黃思駿來完成這次「護靈」事宜。
黃思駿無奈之下,只得隻身踏上了去往李極家鄉——文石市磐石縣亂石鎮石岩村的旅途。
全部旅程約為三千公里。其中第一段路途為火車,全長兩千多公里,目的地是文石市;第二段路途是長途客車,約為100公里,目的地磐石縣;第三段路途是小客車,約為20公里,目的地是亂石鎮;最後一段路途是摩托車,約為5公里,目的地是石岩村路口。在那裡,村長會派人迎接。
黃思駿將李極所有的生前之物全部打包,一共有兩個蛇皮袋;另外將學校給到的10萬撫恤金塞進蛇皮袋之中——學校本來準備給李極爺爺開個帳戶,但考慮到村裡沒有銀行,李極爺爺又卧床不起,於是臨時改成了現金。
唯一令黃思駿感到不安的,就是銀釵和照片。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都是李極的催命符,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它們又都是李極生前最重要的物件。思前想後,黃思駿最終還是將它們全都塞進了麻袋——只是手碰到銀釵和照片的時候,感覺如燙火般。
在黃思駿的心底,還藏了一個隱秘的想法:也許在此次旅程之中,可以揭開圍繞在李極身上的重重謎團,將他的靈魂解救,得於見到陽光,而不再禁錮於那黑暗的往事之中。
在出發的前一個晚上,黃思駿夢見了李極。初出現的李極,像一隻老鼠一般地爬行,背上,一根銀釵釘著張照片。李極匍匐著圍繞著他轉了三圈,銀釵與照片脫落。李極直立起身,朝他鞠了個躬,隨即轉身離去。
這個夢境,令黃思駿確信,將銀釵與照片帶還李極故鄉,將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它將換得李極靈魂的安息。
他只是惴惴於,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李極爺爺的傷痛,更不知去了石岩村之後,將會發生什麼事。但他知道,人生中會有很多道門檻,無論你情願與否,都要努力去跨過它,否則就會心底永遠的陰影,就像銀釵、照片之於李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