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朱叫門的一次暴擊
幾日後的清晨,四十幾個在京的文武朝臣們,一如往常般地趕到華蓋殿議事。
這次只是議事討論,而不是像之前的朝會。
大家都明白,現階段還是很需要皇帝的,一來是讓守城的將士知道為何而戰,二來也是偌大個國家,沒個管事的不行。
孫太后雖然有權垂簾聽政,但卻沒有批紅之權,軍國大事,他們只能來回不斷的討論,決定權仍在皇帝手裡。
朱祁鈺要是撂挑子不幹了,影響的是所有人的身家性命。
上次的事,于謙的方案是令所有人都滿意的結果,之後也就沒有人再去提及。
現在,最重要的事是守衛京城。
坐在御座上,朱祁鈺看著滿臉憂愁的朝臣們,心中自然明白,掀桌子不玩,也就只在這種特定情況下好使。
現在大明能當皇帝的不止自己,還有叫門皇帝和襄王,這兩個還都是嫡出,就自己是庶出。
見好就收吧!
「諸卿昨日不還是侃侃而談,今日這是怎麼了,啞巴了?」朱祁鈺笑了笑。
朝臣們之所以愁眉不展,是因為也先派人來了。
也先的大軍還沒到,使者卻先到了。
這使者不是別人,正是從前朱叫門的貼身小太監喜寧。
喜寧是女真人,投降蒙古人,心中固然沒有太過顧慮,可他卻有另外一個身份,王振的乾兒子,朱祁鎮的絕對心腹。
一直陪在朱祁鎮身邊的,除了王振,就數喜寧時間最長。
這次喜寧回來,站在大殿上頤指氣使的那股子勁兒,朝臣們現在還覺得十分憋氣。
是啊,憋氣!
還拿他沒辦法!
喜寧代表也先提出了一個天價賬單,兩萬兩黃金,二十萬兩白銀,布帛及其餘物資更是長長一列。
這些錢的確很多,多到令也先相信明朝絕不可能同意。
那他派喜寧來幹什麼呢,主要目的不是要錢,是在大軍抵達北京城以前,挫一挫守城明軍的士氣。
沿途路上,也先當然也是聽說過最近這段時間于謙在京師的動作。
手裡一張太上皇的王牌不用,那就太可惜了。
打擊了明軍士氣,他手裡的瓦剌大軍攻取北京城將更加容易。
可要是明朝真的給了這筆錢呢,也先是絕不會講什麼信用,就這樣乖乖放人的。
反正也是被稱作虜寇的人,更不會在乎明朝如何形容自己,拿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才是真。
對於大明,擔心的點有兩個。
其一,要是也先破天荒的遵守了信用,把人放回來了,一個太上皇,一個景泰皇帝,聽誰的?
到時候,朱祁鈺的位置很尷尬。
其二,也先基本不可能放人。
其實完全可以自信一點,把「基本」兩個字去掉。
對於現在的大明而言,這筆錢不是問題,要錢給他就是,問題是即使給了錢,人也回不來。
如果讓也先嘗到了甜頭,今後他可能每年都會過來要一次或者幾次。
一次兩次,都算九牛一毛,問題要是定期給、年年給,這不成有宋一朝的歲幣了嗎?
丟臉不說,對財政也是極大負擔。
儘管明知道也先一定會耍流氓,但大明這邊,還是不能對此持置若罔聞的態度。
原因無它,這消息已經在京城傳揚開了。
輿論,在任何時候都是足以殺人的一把隱形尖刀!
老百姓是不會想那麼多的,他們只會知道,也先想送太上皇回來,但是你沒同意。
沒人願意承擔這個罪名,這可是要在史書上寫一筆的。
所以,明知道也先是在耍流氓,這個錢給出去就等於石沉大海,卻還是不得不給。
朝臣們在思考對策,面面相覷。
他們畢竟都是一步步爬上來的,處理過各種棘手事務,閱歷相當豐富,是各方面的精英。
即使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朝臣們也能夠冷靜下來,與朱祁鈺一起,商量到底該怎麼辦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但是後宮就不同了,聽說給錢就能放人,整個後宮直接就炸了。
是啊,炸了!
被尊為太上皇后的前正統皇后錢氏,正帶著妃子們烏央一片的聚集在慈寧宮外,請求孫太后給她們做主。
要知道,現在大明可是殉葬制。
一旦皇帝死了,除皇后以外的所有妃嬪都要殉葬。
朱祁鎮能活著,她們才能活著。
一聽說能放回來,妃嬪們都高興壞了。
誰還管也先要多少錢,誰還管也先會不會講信譽。
那自然是要多少給多少,先把人弄回來再說啊!
說起來,太上皇后錢氏倒是對堡宗痴心一片。
她發動了後宮里的眾多妃嬪,將金銀首飾集中起來,直接送到了喜寧手上。
還親口託付喜寧,一定要把錢交到也先手上,好換回他們的正統大帝,朱祁鎮。
喜寧或許也是知道,在此地久留會命不久矣,帶著後宮累積起來的財寶便跑了回去。
消息傳到華蓋殿上,群臣們都傻了。
後宮已經把錢送過去了?
自己還在這議個什麼勁兒?
于謙愁眉不展,顫顫巍巍地扶住柱子,大聲罵道:「後宮竟干出了如此蠢事!婦人之仁,婦人之仁!」
「也先用太上皇做肉盾攻城,我守城軍士打是不打?」
滿朝文武,議論紛紛。
是啊,剛才他們議了那麼半天,討論的就是怎麼給錢,才能既讓百姓覺得自己在乎太上皇,又讓也先覺得他不是那麼重要。
以免也先攻城時用朱祁鎮當肉盾,守城兵士無從下手。
這下可倒好,後宮已經把錢給了。
就在朝臣們滿腔火氣,不知從何發泄時,一個人跳了出來。
都察院御史丁化。
大明朝的文官中,不乏一些品行優質,清正廉潔的大家,這些人往往是一面鏡子。
他們的存在,不僅能對皇帝形成鞭策,對百官也是種震懾。
可凡是有好的一面,就必定會有壞的一面,御史言官們也是如此。
上述者只是少數,有不少人都是反面教材,今日跳出來的這個丁化便是如此。
丁化出來說道:「臣以為,山西都督僉事韓青未必奉詔趕往紫荊關支援!」
朱祁鈺蹙眉道:「卿此話何意?」
「紫荊關失陷前後不過數日,若韓青率領萬餘援軍趕到,必不至如此迅速就會失陷!」
「臣以為,韓青畏戰不至,奉詔不前,不當對其家人從優撫恤,不當追贈勛階!」
話音落地,許多人都是連連點頭。
朱祁鈺冷笑道:「卿家的話,可是到紫荊關去驗證過了嗎?」
「這…」
丁化一時間無從回答。
去肯定是沒去過,他一直都在京師,怎麼會知道紫荊關的事。
他不過是對武將子弟受撫不滿,借著喜寧一事提出來,以讓眾人支持而已。
朱祁鈺倒是決心要為死難的武將做主。
「那朕看出來了,愛卿是在夢裡知道山西都督僉事韓青畏戰避逃的吧?」
「如此大言不慚,張嘴就來。」
「丁化,你可將我大明戰死的將士放在眼裡嗎?」
「給朕收監!」
「待擊退瓦剌,查明韓青是否在紫荊關戰死以後,再做定奪!」
「若所言屬實,朕自會撤回韓青家屬的撫慰。」
接著,朱祁鈺眼眸一斂。
「可若韓青戰死於紫荊關,丁化,你身為朝廷的御史,說話毫無根據,朕豈能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