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治國有方略,兩代有大功!

第148章 治國有方略,兩代有大功!

郭威立國后,他努力革除唐末以來的各種積弊,重用有才德的文臣,改變後梁以來軍人政權的醜惡形象。

他崇尚節儉,仁愛百姓,減輕民間稅賦及勞役負擔,他曾對宰相王峻說:「我是個窮苦人,得幸為帝,豈敢厚自俸養以病百姓乎!」

他不但重視減輕人民的賦稅負擔,自己帶頭儉省,還下詔禁止各地進奉美食珍寶,並讓人把宮中珍玩寶器及豪華用具當眾打碎,他說:「凡為帝王,安用此?!」

郭威不僅革除奢華浪費,減輕百姓負擔,而且他倡導文化建設及社會道德教化,他親自去曲阜拜謁孔廟、孔子墓,並下令修繕孔廟,禁止在孔林打柴毀林,造訪孔子後裔,提拔其為官,表示要尊崇聖人,以儒教治天下,以道德道義規範社會行為,為周王朝治國奠定了思想及文化基礎。

郭威在位期間,他改革朝廷弊政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績。

後周朝廷免除後漢所設額外苛斂,以及中唐以來地方官進奉的「羨餘物色」賄賂規矩;廢止了後晉、後漢一些極殘忍的刑法,為仁義治國奠定基礎;在商業貿易方面,過去民眾與蕃人「一聽私便交易」的交易監管方式,諸州衙門負責此類商業監管的親事官等一齊遣散,一次給商業鬆綁,活躍社會經濟;對過去朝廷極為嚴酷的鹽、酒、皮革等交易的禁令,稍予放寬;廢除京城內無名額的僧尼寺院等,為社會釋放勞動力。

在恢復農業生產方面,郭威也採取了有效措施。後周朝廷及地方衙門授無主田土給數十萬歸中原的幽州饑民,並放免這些農民的差稅。

同時,後周朝廷及地方衙門分田給佃戶作為永久產業,使此類編戶增加3萬多;對於無主荒地,後周朝廷及地方衙門聽任農民耕墾為永業,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郭威的治國體制,是通過改革凝聚人心,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

他所進行的改革不僅是多方面的,而且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綜合起來,主要包括:提倡節約儉樸;整頓吏治綱紀;減輕壓迫和剝削;招撫流民,組織生產;治理河患,灌溉良田;準備統一,開展統一戰爭。郭威的政治、經濟改革和統一戰爭,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郭威除了改革利民之外,自己也非常注意節儉,在生活上異常儉樸,他的衣食住行都很節儉,他對大臣們說:「朕出身微寒,嘗盡人間疾苦,也經歷了國與家的災難,如今當了皇帝,怎麼能養尊處優拖累天下百姓呢!」

他不僅不讓進奉寶物入宮,還讓人將宮中的珠寶玉器、金銀裝飾的豪華床凳、金銀做的飲食用具一共幾十件,當眾打碎在殿廷之上。

在治理國家方面,雖然郭威有些能力,但他仍然謙遜地重任有才德的文臣,以行動來改變從後梁以來軍人政權的醜惡形象,他對這些有才德的大臣們說:「朕生長於軍旅之中,不懂得學問,也不精通治國安邦的大計,文武官員有利國利民良策的就直接上書言事,千萬不要只寫一些粉飾太平的無用話。」

郭威的精心治理,使後周在很短的時間裡就顯露出國富民強的跡象,為後周世宗繼續他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軍事方面,保持與契丹的軍事對峙狀態,保持與各割據軍閥及勢力和平共處關係,盡可以減少國家的軍事和戰爭方面消耗,為後周社會及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顯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病重。他自己知道難以恢復,便囑咐他的養子和接班人柴榮(日後的周世宗)說:「我不行了,你趕快替我修建陵墓,不要讓靈柩留在宮中太久。陵墓務必從簡,別去驚動,擾害百姓,不要用許多工匠,不要派宮人守陵,也用不著在陵墓前立上石人石獸,只要用紙衣裝殮,用瓦棺作槨就可以了!安葬后,你招募陵墓附近的百姓30戶,免除他們的徭役,讓他們守護我的陵墓。陵墓前替我立一塊石碑,上面刻幾句話,就說我平生習慣於節儉,遺詔命令用紙衣瓦棺。」

他又告誡晉王榮(即柴榮)說:「我從前西征時,見到唐朝帝王的十八座陵寢統統被人發掘、盜竊,這都是由於陵墓里藏著許多金銀財寶的緣故,而漢文帝因為一貫節儉,簡單地安葬在霸陵原上,陵墓至今還完好無損。你到了每年的寒食節,可以派人來掃我的墓,如果不派人來,在京城裡遙祭也可以。但是,你要叫人在河府(今河北省河間縣)、魏府(今河北省大名市東南)各葬一副劍甲,在澶州(今河南省濮陽縣)葬一件通天冠絳紗袍,在東京葬一件平天冠袞龍袍。這件事你切不可忘了。」

接著,他大封群臣,命柴榮繼位說:「我看當世的文才,莫過於范質、王溥,如今他倆並列為宰相,你有了好輔弼,我死也瞑目了。」

當晚(壬辰日),郭威病死於汴京宮中的滋德殿,享年五十一歲。

郭威謚號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廟號太祖。

同年四月,郭威葬於嵩陵。

......

柴榮生於921年10月27日,郭威是他的姑父,本姓柴,郭威將他收為養子后,他改姓郭?,後世仍習稱他「柴榮」。

柴榮是邢州堯山縣(今河北隆堯)人,柴家是邢州望族,他從小器貌英奇,擅長騎射,略通書史及黃老之術,而且他為人謹慎篤厚。

家道中落後,柴榮早年曾隨商人在江陵販茶,在經商過程中他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為他以後從軍從政積累社會經驗和閱歷。

在後漢時期,柴榮隨郭威赴鄴都就鎮,郭威任他為天雄牙內指揮使。

天福十二年(947年),後漢政權建立,郭威以佐命功授為樞密副使,柴榮則被任命為左監門衛大將軍。

乾祐三年(950年)郭威任鄴都(今河北大名東北)留守、樞密使、天雄軍節度使時,授柴榮為天雄牙內指揮使,兼領貴州刺史、檢校右僕射。

乾祐三年(950年)冬,後漢隱帝猜忌郭威,將其和柴榮留居京都開封的親屬全部誅殺,並企圖派人殺死郭威。

郭威於是以「清君側」的名義殺向開封,柴榮受命留守鄴都,主持鄴都事務。

次年,後周建立,柴榮旋即以皇子的身份拜澶州(今河南濮陽)刺史、鎮寧軍節度使、檢校太保,封太原郡侯。

廣順元年(951年),後周建立,郭威委任柴榮治理澶州(今河南濮陽市),在任期間他為政清肅,使盜匪不敢犯境。

廣順二年(952年)正月,泰寧軍節度使慕容彥超叛亂,柴榮屢請率軍征討,得到郭威嘉許。

在戰事不利之際,郭威一度對宰臣說:「如朕不可行,當使澶州兒子(指柴榮)擊賊,方辦吾事。」

但因權臣王峻阻擾,此事作罷。

十二月,柴榮被加授為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廣順三年(953年)正月,柴榮入朝覲見,但因王峻進讒,旋即返回澶州鎮所。

不久后,王峻獲罪被貶,柴榮於同年三月被加封為晉王,併入朝任開封府尹兼功德使。

顯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病重,柴榮被加授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兼侍中,判內外兵馬事。

同年同月十七日,郭威駕崩,朝臣秘不發喪。

同年同月二十一日(2月26日?),柴榮按照遺詔,在柩前即皇帝位,為周世宗。

柴榮繼位時33歲,他正處於人生最旺盛的時期!

他接受帝位時,後周通過郭威治理后,國庫殷實,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國家軍備整頓儼然!

但是,佔據整個山西地區的軍閥劉崇(劉知遠之弟)自稱北漢世祖皇帝,劉崇經常聯合遼國對侵擾後周邊境,甚至要消滅後周!

顯德元年(954年)二月,北漢世祖劉崇趁後周國喪之際,自率三萬兵力,並招引遼國騎兵萬餘人,南犯潞州,兵鋒直指黃河渡口!

柴榮聞訊后,力排眾議,決心率軍親征?,迎戰漢遼聯軍。

柴榮率軍兼程速進趕往作戰前線,後周軍前鋒部隊在澤州高平之南的巴公原(今山西晉城巴公鎮)與北漢軍遭遇。

大戰展開時,後周右軍樊愛能、何徽等部隊與北漢軍遭遇后不戰潰散!

在危險時刻,柴榮不畏矢石,冒死督戰,一馬當先,率領敢死部隊大敗北漢,斬殺其驍將張元徽!

在北漢軍後面觀望戰局的遼軍,見狀后他們調轉馬頭,往北方撤退。

日暮時分,後周河陽節度使劉詞領軍隊抵達戰場,柴榮與之合力,再破北漢大軍!

後周軍追擊北漢軍至高平,一路上劉崇丟棄大量輜重,倉皇北逃。

高平之戰得到非常慘烈,但此戰鞏固了柴榮在後周的地位。

戰後,他為整飭軍紀,斬殺了樊愛能、何徽等七十多名臨陣脫逃的將士,同時對作戰有功的李重進、張永德、趙匡胤等猛將給予重賞。

同年五月,柴榮又乘勝追擊,包圍北漢都城太原,但由於糧餉不繼,又加連日霖雨,士卒病疲,未能將其攻克。而在忻口阻擊遼軍的部隊又作戰不利,後周大將史彥超恃勇戰死,士氣大挫?。

同年六月,柴榮下詔班師回朝。

柴榮即位之初,年富力強,雄心勃勃,決心遵照養父的遺願,干出一番大事業。

他曾向精究術數的左諫議大夫王朴發問:「朕當得幾年?」

王朴答道:「臣固陋,輒以所學推之,三十年後非所知也。」

柴榮聽后十分欣喜地說:「若如卿所言,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為實現這一目標,柴榮將勵精圖治,銳意改革。

郭威和柴榮都是華夏民族歷史上難得的好皇帝,他們深得中華文化的教養和熏陶,他們都經歷過人間苦難和亂世磨練!

因此,他們都有愛民愛國之心,他們都能殫精竭力為國家和民族的事業而奮鬥不息!

他們的功德和成就為中華民族的再度崛起,為大一統的中華帝國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文化、社會、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基礎!

中華民眾又看到了社會和平及繁榮的曙光!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幽玄輪迴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幽玄輪迴劫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8章 治國有方略,兩代有大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