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1章一戰定乾坤,大明海上時代的到來!

第0741章一戰定乾坤,大明海上時代的到來!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正文卷第0745章東林党進化了!積極開拓了!自從大明取締了人力轎子,在大明各地佔據龐大數量的轎夫就失去了原本的工作。

人力轎子,無論是兩個人抬,還是四個人抬,說到底,都太浪費資源了,大明人口再多,佔據最多數的還是農民,以農為基礎的大明想要從小農經濟轉入工業革命很不容易,因此只能是先將部分人口投入工業。

取締人力轎子,取締大明範圍內規模龐大的勾欄之所,將其送入工廠,從事紡織、從事鍊鋼,大明的工廠缺人可是很嚴重的。

憑藉這些人口,大明平穩的渡過了初期可能面臨的工業人口不足的問題,隨著工廠越建越多,朝廷越來越重視工業發展,大明南征北戰至於廣修內功,修葺官道,興建水利,大明的人口紅利被調動起來,如今大明在工業革命中大步邁進,也不再會有短缺工人的問題了。

沒了轎子,馬車驢車這一類運輸工具就成為大明主要的載客工具了,眼下大明不缺驢子和馬匹,一些駑馬和驢子拿來拉車正合適。

至於黃包車的問題,等朝廷啥時候解決了橡膠不足的問題再說吧。

眼下朝廷自南方所得的那點橡膠全都投入工科院,那麼多工業機器需要橡膠,朝廷對橡膠的需求量極大,這也是朱由校為什麼一再把眼光望向南洋的緣故。

工業革命時期的大明太需要橡膠了,而橡膠這玩意,人工合成以現在的技術根本不可能,更何況人工合成的永遠替代不了天然的,而大明周圍盛產橡膠的也就南洋一地。

根據探查,朱由校發現南洋的環境非常適合橡膠樹的大規模種植,這裡可以成為大明重要的橡膠產地,畢竟眼下小冰河時期,南北氣溫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水位也在下降,這種時候,南洋這種氣候穩定,溫度適宜的地方,無論是產糧還是產橡膠都對大明來說是很重要的,是在大明全力發展工業之際,還能保持糧食穩定,百姓不缺吃穿的重要倉儲。

也正因為如此,朱由校不止一次把目標投向南洋,只是一直沒找到什麼合適的機會罷了。

眼下民間已經有了一定的輿論氛圍,但朱由校依舊沒急。

打南洋很容易,朝廷發王師,派遣水師艦隊去打,南洋哪怕氣候再炎熱,蚊蟲再多,什麼雨林毒瘴,什麼毒蟲沼澤,又有什麼用

當年始皇帝發秦軍五十萬征南嶺,大軍遇山開道,遇水搭橋,什麼雨林毒瘴蚊蟲毒蛇都沒能阻攔秦軍的步伐,大秦黑龍旗所到之處盡為王土。

兩千年前的秦軍有這樣的能力,如今的大明自然也有這樣的能力,甚至動員能力,後勤準備能力比秦軍更強更完善。

打好打,打下來之後呢

是把地還給當地那些土著,還是大明佔下來,還是怎麼做

大明是要自己花錢幫那些土著發展,還是只顧自己取利

治大國若烹小鮮,這話朱由校反覆讀之,每讀一遍都有新的體會和收穫,如今大明已經渡過了最危險的時候,不需要急躁,大明的體量擺在這裡,事情可以慢慢來。

所以朱由校很淡定,民間輿論怎麼吵得火熱,他都高居殿堂巋然不動。

他不需要親自下場,那些商人,那些百姓就會按照他的意思去推動事情的進展,到時候他只需順水推舟即可。

朱由校不急,東南沿海的商人們可有些急,他們是真想早一日把南洋那些紅夷人給收拾乾淨了,他們好去賺更多的利益。

只要朝廷把紅夷人趕走了,那紅夷人留下來的城市,礦場,種植園什麼的,不就是大明的了

朝廷眼下不可能在南洋實行統治,因此南洋那些東西到時候不還是他們這些士紳商人的

商人們急,錢謙益也有些摸不準朱由校的意思了。

在他看來如今民間這麼多百姓士紳推動,對南洋出兵已經是大勢所趨了,但朝廷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呢

朝廷還缺了什麼呢

到底還缺了什麼呢

錢謙益想了想,他恍然大悟。

當即,錢謙益讓下人取來酒水和筆墨,他要寫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了。

學著唐代李太白那樣幾杯酒水下肚,錢謙益感覺自己那叫一個文思泉湧,豪氣萬丈,看著眼前展開的空白紙張,錢謙益揮毫灑墨:「漢家居中國而御萬邦,廣播仁義威德乃天下咸服。今有聖君臨朝光照宙宇,四海之內盡為番邦,六御之下皆是王.南洋諸地久為中原之屬..

揮毫灑墨千五百字,錢謙益寫出了一片花團錦簇的好文章來,細細看過又略經修改後,錢謙益攤開摺子,將其抄錄一遍,然後揣著自己寫好的摺子就本著禮部去了。

大明六部,吏部最尊,禮部最貴,戶部兵部次之,工部刑部最賤。

這是之前人們對六部的認知。

畢竟吏部屬於天官,禮部是臣子入閣最正統的道路,而戶部握有天下錢糧,兵部掌管天下兵馬。

按照大明最正統的進階路線,考舉入仕途,進士入翰林院編修,隨後入六部做郎官,中途外放一地牧民積累經驗,後期得到皇帝賞識入禮部做侍郎,只要不出什麼大問題,那就是擢升為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入內閣。

不提科舉,如今大明報也被禮部掌握著,想要在上面發表文章,你不去禮部找關係去哪裡啊。

錢謙益坐著自家的馬車慢悠悠到了禮部,侍衛一看馬車就知道是哪位大佬到了,立刻去通報張瑞圖。

當錢謙益進入禮部時,張瑞圖也從後堂出來了。

二人笑眯眯打過招呼后,張瑞圖請錢謙益去後堂落座,二人喝茶之際也不忘聊聊國事。

這聊著聊著,錢謙益就問道:

張瑞圖看了看錢謙益,隨後說道:

說著,張瑞圖笑呵呵的放下茶盞拿出一份文章來:

錢謙益聽了點了點頭:

張瑞圖頗為好奇的看著錢謙益:

錢謙益從袖子里取出自己的摺子:

張瑞圖那是出了名的好文章,當今天子那是數次誇讚,每次都不吝溢美,如果說大明朝要是有什麼文學獎,第一名絕對是張瑞圖,這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文章寫得就是這麼漂亮。

看著錢謙益拿出來的摺子,張瑞圖眼皮子跳了下,同為內閣輔政,錢謙益請自己評鑒文章,是什麼意思

「老夫這點墨水怎麼能評鑒錢相的文章,錢相可是太謙虛了。「張瑞圖說著,將錢謙益的摺子細細看了一遍。

好文章,的確是好文章。

這篇文章讓人看得是熱血沸騰,將大明的強盛富裕,百姓的驕傲展現的淋漓盡致,非常符合大明的核心價值觀。

其大概意思就是:大明就是天下中心,是天朝上國,四方小國紛紛朝貢,萬邦來朝,大明傲視天下,庇護億萬臣民。如今大明這麼強大,泰西之地的

紅夷人還敢跑到大明的地盤上欺壓大明的藩屬,大明就應當提王者之師討伐這等不臣蠻夷,好叫天下人知道得罪了大明是什麼後果。摧毀他們的城鎮,霸佔他們的財富,把大明的威儀和文化宣傳到南洋各地,把王化之光播撒到泰西之地,好化蠻夷為王臣...

看了這篇文章后,張瑞圖也知曉錢謙益的意思了:

錢謙益點了點頭:

張瑞圖當即說道:

錢謙益笑著說道:「那就多謝次輔了。

張瑞圖擺了擺手,很是瀟洒:

送走了錢謙益后,回到後堂的張瑞圖看著錢謙益留下的摺子,凝視半天忽然笑了:「這個錢受之,還真..陽謀啊。

「來人,把錢相的摺子謄錄一份,讓大明報那邊刊印出來,記得,是頭版。

很快有郎官來取走錢謙益的摺子拿去謄錄,而張瑞圖想了想后,覺得還是要去找張好古問一問。

這幾日,盧象升在內閣當值,張瑞圖徑直去了吏部。

吏部後堂,張瑞圖將錢謙益的意圖說了之後,張好古笑道:

張瑞圖說道:

張好古看得很開:

數日後,錢謙益的文章刊登在大明報上,果然在南北直隸引起了新一-輪的風暴。

這位江南士紳的領袖,東林黨的大佬,大明內閣輔政的文章果然漂亮,引得天下識字讀書人紛紛稱讚。

別的不說,這文章寫得漂亮,讀著也舒服,字裡行間那天朝上國的傲氣思想更是非常契合如今的大明,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士子文人還是商賈都很認可錢謙益這篇文章。

因為這篇文章,錢謙益還難得弄出來了什麼賢相的稱呼,也足以證明眼下民間的輿情多麼洶湧,僅僅一篇符合民意的文章,錢謙益就從東林黨的魁首這個不怎麼被天下人認可的身份洗白了。

而在隨後的朔望朝會上,錢謙益麾下的御史言官也是紛紛上書,上奏朱由校,希望統御天下的聖天子能再一次組建王師征伐南洋不臣,恢復大明榮光。

口號都喊出來了,王師下南洋再現成祖之風采。

好傢夥,這東林黨派的御史言官奏請朝廷出兵,這可是很罕見的事情。

看見那幾個慷慨陳詞的御史言官,再看看百官前面穿著大紅仙鶴官袍,揣著玉笏的錢謙益,大傢伙也都知道,這些御史言官必然是按照錢謙益這個東林黨大佬的意思出來發聲的。

再聯想到之前錢謙益在大明報上的紋章,這下百官不由得思索起來,東林黨如今也是開始變化了

也打算學著新黨拋棄理學去走實學了

一個黨派,想要變換自己的核心理念,施政方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沒有經歷天翻地覆的變化,不經歷一次次陣

痛是不可能轉變的。

因為核心理念和施政方針就是一個黨派的根基,是這個黨派得以建立的基石,你現在要把自己的根刨出來換一個新的,可不是那麼容易,搞不好黨派內部就要分裂坍塌的。

不過如今東林黨人的確勢頹,想要變化尋找出路也是合理的情況。

起碼朱由校就很樂意見到東林黨的變化,不然還守著老舊那一套不認可實學,滿嘴道德仁義,結果除了空談什麼也不行,朱由校就是想扶持東林黨也沒法扶持啊,爛泥怎麼扶上牆

當這幾個御史言官發表完自己的言論之後,後續又有不少人出來附和,發言的基本都是四五品的官吏,三品以上的大員是一言不發,而二品的朝廷核心,六部部堂更是沉默不言。

這些四五品的官吏慷慨陳詞是無所謂的,他們發言就是要得到皇帝和那些大佬的注意,畢竟他們人微言輕,言論怎麼驚天都無所謂,沒人會治他們的罪。

而到了三品這個級別,作為初步進入大明核心的重臣,發言就需要謹慎了。

皇帝不會在意四五品的朝官說錯話,但對三品以上的重臣,你要是發言不符合皇帝的意思,那可就等著瞧吧。

這次朝會,註定是這些青袍官員暢所欲言的場所。

等朝會散了,眾人還是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來。

散了朝,張好古被朱由校請去了西苑。

跟在朱由校身旁,聽著朱由校的問題,張好古笑了笑:「回陛下,臣以為,眼下的變化,是好事。如今民間有此輿情,也是百姓認可朝廷,重視朝廷,把自己當成了大明天下一份子而有的結果。

朱由校點了點頭:

「南洋那裡的情況,朕了解的差不多了,是個好地方,對當今大明來講,更是一個重要的地方。

說著,朱由校看了看西苑的池塘,忍不住嘆了口氣:

張好古也是神情沉重的點了點頭。

是啊,天越來越冷了,北方的降雨少了,溫度越來越低了,這無一不說明,小冰河時期最為嚴峻的時候要到了。

大明眼下正在工業革命蓬勃發展的時候大步邁進,如果受到小冰河的影響繼而對大明的進程造成什麼阻礙,那可真的是難辦了。

畢竟眼下大明是鼓勵百姓走入工廠,去發展工業的。

以大明如今龐大的人口體積,想要讓一億五千萬人能吃飽肚子,單靠化肥和眼下這些土地還是不夠。

因為西北的地正在變得乾旱,整個北方的降水量都在降低,日後的糧食產量絕對不樂觀。

興修水利只能保持基本,最好的還是開拓更多的田畝。

例如東北,例如南洋。

「朕問了天象官,他們都說,這幾年,會有大變化,朕也是感覺到了。朕不得不考慮,日後北方的糧食若是減產,單憑南方的糧食,能不能保證大明這三千多萬戶百姓吃飽肚子。

「大明的人口在不斷增長,正是需要糧食的時候啊。

張好古說道:

「至此,有南洋、東北、江南三地

,足可保證大明百姓衣食無憂。」

朱由校說道:「這也是朕為什麼一直看向南洋的緣故,交祉一地,是不夠的,大明需要在南洋有更多的土地。

免費閱讀..com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0741章一戰定乾坤,大明海上時代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