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敗垂成(下)
「施主慧眼如炬,不錯,貧僧釋智顗,今日借小徒肉身與隋王一見。」
「楊廣」微微點頭,臉上一片雲澹風輕。
楊遇安心中卻是軒然大波。
這又是一個尊聖級的大能!
他甚至都無法報復對方關鍵時刻的背刺!
「大師好大手筆,楊某居然一直蒙在鼓裡。」楊遇安語氣低沉,努力壓抑胸中怒意。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智者含笑道:「隋王著相,如一葉蔽目,自然是什麼都看不清的。貧僧今日下凡,正是來替隋王乃至中土眾生排憂解難,」
「哦,大師打算如何替眾生解憂?」
「只要隋王准許貧僧在江南乃至中土傳播釋家妙法,他日人人得證大道,眾生皆佛,自然無憂無劫,人間極樂!」
「說起來,這個念頭最早還是總持的靈感,他自覺有愧於隋王有愧於中土眾生,日日在佛前祈禱贖罪。貧僧在凈土感念其志向,又得佛祖點化,特下凡一趟。」
這……
楊遇安瞬間有些感覺有些無語,有些荒唐。
他千算萬算,算過楊廣是取巧逃避毒誓,或是智者以強大境界幫他解除誓言束縛。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真相居然是這個模樣。
原來在楊廣根本不認為自己所作所為背叛了楊遇安,反而是在幫助對方!
誓言乃是心證。
換言之,在楊廣的立場,由始至終他根本沒有違背過誓言!
然而人世間最可悲的事便在此處。明明出發點是好的,但因為各自理解的偏差,最終走上歧途,互相折磨,你死我活……
「不,不僅僅是我與楊廣理念差異的問題,這些所謂釋家大能,根本就是故意引導,以便在中土傳播釋道,建立地上釋國!」
「可恨我將所有《象經》運算元熔煉為鏡,導致短時間內我與瓊花的推演能力急速下降,竟沒能提前察覺禿驢們的陰謀!」
「不對,這個煉製三世鏡的法門本就來自神尼智仙,而她同樣是釋門中人……嘶!」
想到此處,楊遇安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一切都連起來了,一切都清晰明白了。
原來此事由始至終,徹頭徹尾,都是靈山大能們的陰謀!
他們就是要趁人之危,將自己逼到絕境,然後以救世主的姿態現身,逼迫自己簽下城下之盟!
卑鄙無恥!
楊遇安心中忍不住狠狠咒罵。
但此時此刻,來世鏡已經破碎,面對一位尊聖級的大能,憤怒無補於事。
平心而論,他本身對釋家並不排斥,也確實認為對方的布施之道有一定可取之處。
但與此同時,治理江南近十年,他也深刻意識到不管釋家、道門或是其他掛著神佛名號的宗門大族,絕不能任由其野蠻發展,甚至強迫所有中原百姓全都皈依信奉。
實際上這些年,他已經有意對當初瓊花盟麾下的寺廟道觀加以限制,規範。
正如魏徵所言,寺廟道觀一旦膨脹早晚也是民賊,依託他們只是權宜之計,飲鴆止渴,不可長久。
否則長久下來,他們對底層的傷害不亞於世族。
自己的社稷之道,終究是為了讓更多人得利,而非少數人的特權。
既然如此,他又怎能答應此事呢?
然而還未等他思慮妥當,智者又道:「還有一事,瓊花為金翅大鵬所造之物,便也屬於釋門,還未施主將她歸還靈山!」
如果說前一個要求,楊遇安只是理念上的不認同,氣歸氣,多少還會思考一下可行性,那聽到後面一個要求,他就徹底出離了憤怒。
你們還想霸佔瓊花?
你誰啊你?
做夢呢!
話不投機半句多,楊遇安心念一動,瓊花神足通發動,直接卷著倖存的前世今世二鏡離開祭壇。
雖然沒了來世境今後局面將十分艱難,但自己仍不失自保之力,有望拼殺出一個將來。
智者見一人一花逃離法壇,並未覺意外,只是對著楊遇安遠遁背影遙遙一指,寶相莊嚴道:「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
巴東郡處於長江上游關鍵節點,治下有十四縣,號稱巴蜀第一大郡。
自入巴蜀一來,柴紹縱橫捭闔於各本地世族之間,漸漸獲得人望,一度與李唐入蜀大將李孝恭分庭抗禮。
然而這種狀況在兩個月前發生了反轉。
荊襄戰場,李世民一戰落敗,襄陽不保,其後隋軍後撤千里,退保長江。
於是過去不斷給柴紹大軍輸血的江運大動脈瞬間緩慢下來,既能維持極為少數的補給。
畢竟從這時候起,長江中段已經不屬於「內河」,而是直接暴露在李唐兵鋒威脅之下。
李孝恭得知這個情報后不失時機在蜀地大肆進取,短短兩月之間,或是高官厚祿收買,或是以武力威脅,蜀地世家大量倒向李唐。
柴紹不斷被對方壓縮戰略空間,卻因麾下缺衣少食,無法阻止起有效進可攻,節節敗退。
直到三日前實在退無可退,雙方在城下大戰一城。
最終柴紹再次慘敗,副將程咬金戰死,士卒十不餘一,困守孤城。
「柴某一臣不事二主,生為隋室臣,死為隋室鬼,你們請回吧。」
面對李孝恭的勸降使者,柴紹態度堅決。
「嗣昌何必如此決絕,李某如今也是大隋丞相,你我本就同朝為臣,何來二主之說?」
一到宏大響亮的聲音從城下傳來,不多時,一名身披王袍的中年人信步走出軍陣,就連唐軍主帥李孝恭也都畢恭畢敬行禮。
唐王李淵!
柴紹認出來者身份,臉色微變。
「唐王今日親自過來,是要擒拿柴某么?」
李淵是中柱國大能,哪怕兩軍陣前柴紹都不敢直面,更何況如今自己身邊只剩一堆渾身帶傷,食不果腹的殘兵。
「非也,本王與嗣昌乃是舊識,當年差點就結下翁婿之緣,今日見故人落魄,這能不幫扶一把!」
柴紹見李淵攀談起舊日交情,便明白對方還是打算勸降自己,當即決然應道:「前塵往事不必再提,柴某與唐王到底是二主還是一主,大家心知肚明,何必玩這文字把戲?」
李淵見柴紹意志堅決,心中一嘆,又勸道:「聽聞嗣昌視驍果如手足,此番入蜀失志帶眾人歸家,本王在此對天發誓,只要諸君放下兵器打開城門,不但既往不咎,本王還從私庫貼補諸君回鄉所需盤纏,如有食言,便如此石!」
言罷李淵一指舉重若輕點出,遠處一座兩丈高的小山丘當場炸為齏粉。
若李淵這一指剛剛點在城門上,此時城已攻破!
柴紹驚駭於柱國大能恐怖實力的同時,也明白自己終於是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
而此時李淵卻再次送上致命一擊:「不瞞嗣昌,本王剛剛與東都魏王在江夏合兵,李世民那豎子守不了多久。江夏一失,你便再無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