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了解的歷史背景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印度密教大師善無畏和金剛智分別於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和開元八年(公元720年)來到長安,二人被唐玄宗尊為國師,翻譯密教經典,廣傳密法,中土乃有「唐密」。密教大師不空隨老師金剛智一同來唐弘法,並與前二者共同被尊為「開元三大士」。
金剛智圓寂后,不空大師遵師遺命,率弟子遍游獅子國及印度五國,廣求密藏及諸經論五百餘部。天寶五年(公元746年)回到長安,廣收門徒,還在宮中設內道場,為皇帝灌頂。唐玄宗賜紫袈裟及絹二百匹,賜號為「智藏」。后應節度使哥舒翰所請,至武威,住開元寺,給節度使等數千人灌頂傳法。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不空回到長安,住大興善寺。時遇安史之亂,唐肅宗(李亨)在靈武、鳳翔時,不空秘密派人奉表問安,並朝夕誦經,助國平叛。肅宗亦遣使求秘密法。
長安收復后,肅宗感念不空之功,於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迎入朝建內道場,為肅宗傳授轉輪王位七寶灌頂。
唐代宗(李豫)即位后,不空譯密嚴、仁王二經,代宗作序,頒行之日,舉朝來賀。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授不空特進試鴻臚卿,加號「大廣智三藏」。
大曆九年(公元774年)不空圓寂,代宗哀悼,輟朝三日。又追贈司空,謚號「大辯正廣智三藏」。
不空弟子中著名的有含光、慧超(新羅)、慧果、慧朗、元皎、覺超,稱為六哲,而以青龍寺慧果大師承其法脈。
慧果大師為唐代宗、唐德宗、唐順宗三朝皇帝國師。於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將法脈傳與日本的空海后圓寂。
空海在老師慧果圓寂后即回到日本,創立「東密」,慧果大師也被尊為東密「始祖」。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印度密教大師善無畏和金剛智分別於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和開元八年(公元720年)來到長安,二人被唐玄宗尊為國師,翻譯密教經典,廣傳密法,中土乃有「唐密」。密教大師不空隨老師金剛智一同來唐弘法,並與前二者共同被尊為「開元三大士」。
金剛智圓寂后,不空大師遵師遺命,率弟子遍游獅子國及印度五國,廣求密藏及諸經論五百餘部。天寶五年(公元746年)回到長安,廣收門徒,還在宮中設內道場,為皇帝灌頂。唐玄宗賜紫袈裟及絹二百匹,賜號為「智藏」。后應節度使哥舒翰所請,至武威,住開元寺,給節度使等數千人灌頂傳法。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不空回到長安,住大興善寺。時遇安史之亂,唐肅宗(李亨)在靈武、鳳翔時,不空秘密派人奉表問安,並朝夕誦經,助國平叛。肅宗亦遣使求秘密法。
長安收復后,肅宗感念不空之功,於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迎入朝建內道場,為肅宗傳授轉輪王位七寶灌頂。
唐代宗(李豫)即位后,不空譯密嚴、仁王二經,代宗作序,頒行之日,舉朝來賀。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授不空特進試鴻臚卿,加號「大廣智三藏」。
大曆九年(公元774年)不空圓寂,代宗哀悼,輟朝三日。又追贈司空,謚號「大辯正廣智三藏」。
不空弟子中著名的有含光、慧超(新羅)、慧果、慧朗、元皎、覺超,稱為六哲,而以青龍寺慧果大師承其法脈。
慧果大師為唐代宗、唐德宗、唐順宗三朝皇帝國師。於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將法脈傳與日本的空海后圓寂。
空海在老師慧果圓寂后即回到日本,創立「東密」,慧果大師也被尊為東密「始祖」。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印度密教大師善無畏和金剛智分別於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和開元八年(公元720年)來到長安,二人被唐玄宗尊為國師,翻譯密教經典,廣傳密法,中土乃有「唐密」。密教大師不空隨老師金剛智一同來唐弘法,並與前二者共同被尊為「開元三大士」。
金剛智圓寂后,不空大師遵師遺命,率弟子遍游獅子國及印度五國,廣求密藏及諸經論五百餘部。天寶五年(公元746年)回到長安,廣收門徒,還在宮中設內道場,為皇帝灌頂。唐玄宗賜紫袈裟及絹二百匹,賜號為「智藏」。后應節度使哥舒翰所請,至武威,住開元寺,給節度使等數千人灌頂傳法。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不空回到長安,住大興善寺。時遇安史之亂,唐肅宗(李亨)在靈武、鳳翔時,不空秘密派人奉表問安,並朝夕誦經,助國平叛。肅宗亦遣使求秘密法。
長安收復后,肅宗感念不空之功,於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迎入朝建內道場,為肅宗傳授轉輪王位七寶灌頂。
唐代宗(李豫)即位后,不空譯密嚴、仁王二經,代宗作序,頒行之日,舉朝來賀。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授不空特進試鴻臚卿,加號「大廣智三藏」。
大曆九年(公元774年)不空圓寂,代宗哀悼,輟朝三日。又追贈司空,謚號「大辯正廣智三藏」。
不空弟子中著名的有含光、慧超(新羅)、慧果、慧朗、元皎、覺超,稱為六哲,而以青龍寺慧果大師承其法脈。
慧果大師為唐代宗、唐德宗、唐順宗三朝皇帝國師。於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將法脈傳與日本的空海后圓寂。
空海在老師慧果圓寂后即回到日本,創立「東密」,慧果大師也被尊為東密「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