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藏玉樓
「什麼?!」
在座的三個人都大吃一驚,一起湊過來看手機。
果然,照片上是灰濛濛的一片,而在中間,的確有一個筆畫凹進去的簡體字「張」!
簡體字,可是建國后才有的!
王玉麟突然身子一晃,連忙扶住桌子。
李翰林看他臉色蒼白,身子都在輕輕顫抖,趕緊伸手扶住:「王老,您沒事吧?」
「我沒事。」王玉麟深吸一口氣,穩定心神后擺擺手,滿臉嚴肅。
徐浪看到這個樣子也很擔心,等王玉麟恢復正常后才繼續說道:「這個字刻在內肩部位置,瓶口也不大,就算放倒也看不到,非常隱秘。」.
王玉麟想了想,就問:「那這個造假之人,為什麼要留下這個字?如果沒有這個字,這個梅瓶就是真的。」
徐浪說道:「也許是此人很自負吧,覺得自己可以以假亂真,不留下自己的記號會不舒服。」
「有道理。」李翰林說:「自負的人都是這樣,完成一件精品后,都會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印記。」
比如書畫,都要在上面簽上自己的大名,蓋上印章。
甚至有些名人看過之後,都要在上面留下印章,表示自己觀賞過。
其中的代表人物,非明代的大收藏家項元汴和乾隆皇帝莫屬,但凡被他們收藏的書畫,都會在上面題詩並留下印章。
吳應龍突然問:「小徐,你又是怎麼發現這個字的?」
徐浪早就想好了理由:「剛才我在欣賞的時候,就感覺到這個梅瓶氣質不對,於是伸手進去摸裡面的胎壁,無意中被我摸到的。」
「小夥子不簡單啊!」王玉麟突然握住徐浪的手激動地說道:「謝謝你小徐,你讓我避免出一次大丑,真的非常感謝你!」
的確,如果博物館接受了這個贗品,日後如果被爆出來,不但博物館被笑掉大牙,王玉麟的一世英名也會付諸東流。
可以這麼說,徐浪挽救了博物館和王玉麟的聲譽!
而李翰林和吳應龍,也對徐浪刮目相看。
現在徐浪終於明白這個梅瓶的光圈是怎麼回事了,現代高仿,也就這十幾二十年的事,難怪那個象徵年份的光圈會那麼淡。
元青花梅瓶被徐浪抱走後,沒有再出現,捐贈的文物變成了十件。
看著隆重的捐贈儀式,徐浪則在想,光圈可以鑒定古董的年代,那自己是不是可以憑藉這個超級技能去古玩市場撿漏呢?
想到這,他的心跳立刻加快。
要是真的有用,自己的房貸就不是問題了。
甚至一夜暴富都不在話下!
捐贈儀式結束后,李翰林送王玉麟和吳應龍出門。
電視台女主持趙曉曉將話筒伸到王玉麟的面前問:「王老,你捐贈的文物本來有十一件的,但是後面變成了十件,請問為什麼少了一件?」
王玉麟面不改色,微笑道:「那是因為其中一件要參加故宮博物院的巡展,因此暫時無法捐贈。」
趙曉曉還想問什麼,吳應龍就說道:「小同志,王老很忙,你就不要打擾他了。」
趙曉曉俏臉一變,趕緊停住了腳步。
走出大門,來到停車的地方,徐浪跟在後面,與他們一一握手道別。
王玉麟握著徐浪的手,目光儘是欣賞和喜悅,笑著說:「小徐,我想冒昧請你出去喝杯茶,你能賞臉嗎,呵呵。」
徐浪有些不好意思:「對不起王老,我還得上班……」
李翰林馬上說:「既然王老邀請,你就去吧,這也是工作。」
王玉麟開懷大笑:「哈哈哈,那就謝謝李館長了。」
上了王玉麟的勞斯萊斯,徐浪感到很拘束,好在沒聊幾句,王玉麟的手機就響了。
「喂,小敏吶,有什麼事嗎……哦……是這樣,那我現在馬上過去。」
掛斷電話,王玉麟就對徐浪笑道:「小徐,我孫女說有人拿來一件好東西,你想不想去幫幫眼呀?」
徐浪謙虛地說道:「我正想跟王老您學習呢,這正好了。」
「行。」王玉麟對司機說道:「小劉,去藏玉樓。」
藏玉樓,是王玉麟的產業,就在南江市古玩市場的入口處。
因為有王玉麟的大名,藏玉樓的生意非常不錯,但凡手裡有想出讓的寶貝,都會拿去藏玉樓給王玉麟鑒定並估價,價錢十分公道。
藏玉樓收到的寶貝,會很快被識貨的藏友買走,這中間的差價極為可觀。
王家的財富,在南江市處於前三的位置。
而王玉麟的孫女王敏,更是一個集美貌、財富和智慧於一身的天之驕女。
她最顯赫的身份是王氏集團的總裁。
此時,這個天之驕女,正在招待兩個貴客。
爺爺來到,她連忙起身迎接,看到跟在爺爺後面的徐浪,柳眉蹙起,問道:「爺爺,他是?」
王玉麟笑著說:「這是徐浪,博物館的文物研究員,我告訴你小敏,小徐可是鑒寶奇才,你得禮貌點,多向他請教,呵呵。」
王敏面對年輕帥氣的徐浪,心裡有些不以為然,這麼年輕哪有鑒寶的本事,但明面上還是笑得很迷人的。
走進接待處,裡面兩個男子也連忙起身,其中一個男子態度非常恭敬:「王老,您來了。」
王玉麟看著該男子,卻顯得不是很熱情,甚至有些敷衍:「喲,龔先生來啦,你好你好,這位是?」
龔斌介紹:「他是我的朋友許東明,東明,這就是王老。」
許東明也很恭敬,和王玉麟寒暄起來。
坐下來后,王敏指著桌子上攤開的一幅古畫說道:「爺爺,這是許先生拿來的,說是石濤的《餘杭看山圖》,您鑒定一下。」
王玉麟帶起手套,拿起放大鏡仔細觀看。
一旁的龔斌說道:「王老,這是許先生的傳家寶,因為急需用錢,才拿出來轉讓。」
王玉麟看了一會,想了想,對徐浪笑道:「小徐,你來看看怎麼樣?」
其實徐浪早就在看了,這幅畫出現一個淡金色的光圈,證明這是晚清時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