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一百十四章
「我沒事。」
胤禛按下武拂衣擺動的手,不能讓老鬼在他眼前瞎晃,晃得他頭更暈了。
「我能有什麼事,能有什麼嚇人的。」
武拂衣肯定不會信。胤禛以往被震驚能假裝若無其事,但這一回呆愣情緒過分外露。「沒事,你能目瞪狗呆?」
「誰是狗?又胡改詞了。」
胤禛拒不承認,他的自我懷疑來得快去得也快。
是康熙的兒子也好,兒媳也罷,那不是重點,重點在於皇上極有可能想搞退位。
這就把推測拋了出來。「你問我怎麼看今天汗阿瑪的舉動。如果只是秘密立儲,他應該不會如此迅速地打壓老八。
再用老八釣一釣朝臣,坐山觀虎鬥,一如曾經他習慣性操作。今天徹底問罪老八,更像是已經選定繼承人。」
為什麼康熙選定繼承人,卻說不會公開冊立太子。
朝臣們勢必要思考,胤礽、胤禔、胤禩接連被皇上奪去繼位資格,那麼下一個又該選誰?
康熙要怎麼平穩完成政權交接?
就眼前的情況來看,他也沒糊塗到破罐子破摔,反而是頗有成竹在胸的把握。
「「有生之年都不會再公開冊立太子」,「到時候你們自是知曉」,這兩句話隱藏著兩處文字遊戲。」
胤禛以極為漫不經心的語氣給出了翻譯。
「不立太子了,直接退位做太上皇,朕要活著瞧你們的笑話。」
轟——
這次輪到武拂衣感覺五雷轟頂,這個消息成功地讓她目瞪狗呆。
計劃好的五年出遊岌岌可危,前方突發事故,有攔路大山從天而降攔路。上面寫著「出海玩,做夢吧你,還不快些給朕玩命當皇帝」。
胤禛見狀,忍住笑意,彷彿非常體貼地取來手持鏡。特意在武拂衣面前晃了晃,讓她充分意識到究竟是誰傻住了。
「瞧你,怎麼傻了?這消息很嚇人嗎?」
「絕對不行!」
武拂衣拒不接受這一噩耗成真,暫時不去計較胤禛的損人舉動。
「必須出海,做好的規劃不容打斷。事先聲明啊,我才不是懶到不想工作,有正當理由的。」
開始稱述為什麼必須離開京城。
「第一,胤礽、胤禔、胤禩相繼被踢出局,這種時候更要避風頭。哪怕皇上已經意屬誰繼位最合適,但現在他的心態可能還處在不完全甘心交權的狀態。時間是最好的良藥。」
這就是欲擒故縱策略。
康熙屬於典型的只能他給不能別人要。
廢太子一年,老大老八先後爭奪儲君之位。此刻,康熙想要誰繼位,但還沒有充分的時間沉澱,鬼知道他會不會又反悔。
「我可不想上位后被橫挑鼻子豎挑眼,而再過幾年情況就變了,那時是皇位硬塞到你手裡。」
武拂衣知道還有另外的可能性,萬一康熙在老四離開的時間段變心了。
「確實,我不否認你爹也許會轉而看好其他人,但他的本性一直都是遠香近臭。說得好聽點,距離產生美。」
胤禛承認這話說得非常對。
如今提出遠行可能惹得康熙懊惱,責怪老四怎麼對皇位愛答不理,但不走的隱患更大。
當老四遠行至海外,那麼遠的距離不僅只產生美,康熙怕是做夢都是在殷切期盼兒子快點回來繼位。
「這條理由卻不能擺在檯面上說。」
胤禛給補全了出海的充足理由,「戴梓被誣告的舊案,主謀指向南懷仁。哪怕南懷仁去世二十一年,但傳教士引發問題不減反增。」
此處點名四年前發生的一件大事「中西禮儀之爭」。
簡單概括,大清與羅馬教皇鬧翻了。
因為羅馬教廷認為祭拜孔子與祖先違反基督教教義,但凡入教的清朝人都不能再做這些事。
明朝年間,利瑪竇等傳教士來到東方。此後百餘年,在中華土地上漸漸有了基督教信徒。
康熙十一年,頒布了「容教令」讓西洋傳教士的傳教合法化。
原本的和諧氣氛卻在教皇克萊孟十一世在1700年登位后驟變。他在1704年派人去大清公布了教廷禁約,指出教徒不得祭孔祭祖。
此事勢必引起軒然大波。
中華之地傳承幾千年的風俗習慣,憑什麼被外來者強硬幹涉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