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傳承(四)

第二十一章 傳承(四)

第二十一章傳承(四)

大宋洪武三十年九月廿一。乙丑。【西元1155年10月18日】

凜冬將至,而西山腳下的一處院落中,卻有夏日炎炎。

巨大的鋼鐵機械正安置在院落中,緊貼著中心的水井。黝黑的機器,從外觀上看不出有多少特別。但唐輝看著這台凝聚了他多年血汗的造物,現在的心情,卻是比成親的那一天掀開新婦蓋頭時還要緊張。自半年多前又一台原型機的鍋爐爆炸之後,經過半年的改進,他終於迎來了收穫的季節。

巨大的鍋爐中的火焰熊熊燃燒,在煮沸鍋爐中的存水之餘,也將熱量散布到院子的每一處角落。兩名膚色黝黑的天竺奴工赤luo著上半身,汗水在他們身上匯成了河流,但兩人仍在奮力揮舞著鐵鏟,將一鏟鏟的煤塊送進爐膛中。

熾熱的蒸汽從鍋爐中噴出,通過銅質管道送入蒸汽機中,推動著這台鋼鐵怪獸發出隆隆的吼聲。蒸汽機的順利運轉,一面飛輪被曲柄連桿帶動,飛速的旋轉著。

唐輝、趙師弘、吳陸、沈勝等人,站在院落一角,在他們的身前還有一堵臨時搭起的護牆,用來抵擋鍋爐可能的爆炸。唐輝本想表示自己絕對的信心。站在蒸汽機旁,但硬是給趙師弘拉了回來,一名能獨立開發蒸汽機的工程師可比什麼蒸汽機金貴得多,趙師弘半點風險都不會讓他去冒。

蒸汽機轟隆隆的從院中井內抽取著清涼澄澈的地下水。飛輪和曲柄連桿往複循環,晶亮的水流從管口噴涌而出,濺滿了整個院子,最後沿著地勢,順著流入了院牆邊的排水溝。

水流潺潺如泉,終於見到了投資成果的趙師弘對唐輝笑道:「這可比用水桶打水要方便多了,再造得精巧些,就可以拿出去賣了。」

唐輝搖搖頭,他是個嚴謹的性格,心中的喜意並沒有表露出來,「這只是初步成功……還沒有在船上做過實驗。」

「就算是初步成功,我也已經很滿意了。」趙師弘真的很滿意。現階段,只要能跟工程院的產品打個平手,已經讓他高興得不能自已。他的投資並不算多,真正起到幫助作用的還是現在的這處宅邸。唐輝的確是個天才,以一人對一隊,照樣,「工程院閻卓大工四個月前好不容易拿出來的蒸汽機,也不過是在灤州煤礦中用來抽水。我已經看過了,真的是只能用來抽水,根本用不到船上。」

沈勝驚訝道:「大王,你到底什麼時候去的灤州?」

唐輝關注的是另一個問題,「究竟那台機器究竟是什麼結構?」

「從結構上看,與這一台差了許多。但我對機械一竅不通。也看不出哪裡的問題。」趙師弘想了想,問道,「要不要我去想辦法將圖紙弄來。」

唐輝考慮了一陣,搖了搖頭,「算了,不過是個抽水機。我的發明可是能上船的,沒必要讓大王你冒風險。」

現在工程院發明的只能用來給礦井抽水的蒸汽機,唐輝從來就沒放在眼裡。他的目標從一開始,就是船舶和軌道車輛的動力上。而洪武天子用實封伯爵之位來懸賞的蒸汽機,也是註明是用來作為驅動船舶行進的動力。所以機械大工閻卓雖然在半年前,拿出來一台實用化很高的試製品,但到現在為止卻沒能弄上船去。

「那什麼時候能上船進行實驗?」趙師弘問道。

「只要船只能配合的上,這兩天就能上船做實驗了。」唐輝說道:「不過,一旦蒸汽機上船那就再瞞不了人了。而且還得先將那艘使用蒸汽動力的明輪船打造出來才行,不然也是沒有任何用處。只是個擺設罷了。」

趙師弘卻笑道:「不管怎麼說,我會進宮向皇爺爺提起此事。去向工程院報備,讓他們派人來驗收……一個大夫應該是跑不了的。

在研究開發蒸汽機的過程中,只要有一點進步,都是可以拿到一定的賞賜。憑著蒸汽機上機械傳動用的曲柄連桿和飛輪,就已經不比閻卓發明鍋爐的功勞差多少。

趙師弘站起身,對唐輝和沈勝道。「你兩人就等著好消息罷!」

……………………

半個月後。寒霜已經降臨。

清晨,閻卓按時起床,走進了院中。他抬頭看了看豎在院子中的金屬桿,那其實是個氣壓計,桿頂密封的玻璃盞內指示氣壓的木造小人,比起前兩日的陰雨天,要高上了幾個刻度,

「今天的天氣看起來不錯,應該不會下雨。」閻卓自言自語著。

低氣壓主陰雨,高氣壓主晴日。對於大氣壓力的波動可以預示氣象的變化,大宋的科學家們很早以前就有了認識。雖然在家中放一個注滿水銀的氣壓計效果更好,但立在外面,如同是個廣告,當年閻卓還沒成名的時候,便在故鄉的家中豎起了一具,給他拉來了不少贊助。

閻卓的兩名學生疾步走進院子,「老師,比賽時間快到了!」

「你們等等!」閻卓丟下一句,便回屋去更衣。對著鏡子親手佩戴好機械大工的金質徽章,他大踏步的走出房間,對著自己的學生們,「走罷!」

作為當時僅有的三名機械大工程師之一,閻卓對自己的發明有著足夠的信心。能獲得實封伯爵懸賞的只有一人,他絕不會輸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毛頭小子。因為就在一個月前,他剛剛改進了蒸汽機的結構,使得其能夠上船使用。對於他今天的對手,閻卓了解得並不多,只知道他得到了岐王趙師弘的資助。要不是有岐王在他背後,也根本不會有今天的這個鬧劇。

位於京城東南角的工程院。屬於機械學會的高大廠房內外,已經雲集了多達兩百餘人的觀眾。雖然是秘密測試,但對於消息靈通之人,這根本算不上一個秘密。陸遊、寧易很早就到了,他們對蒸汽機很感興趣,同時,對今天勝負的結果更感興趣。誰讓其中一方的資助人是岐王趙師弘。兩人換了便服,潛藏在廠房外的人群中。

「不知要怎麼測試?」兩人一邊看著廠房中,兩方安裝調試機器,一邊交頭接耳。

「應該就是按著天子懸賞上的那幾條。穩定、適用、易修理,同時還可以大批製造。當然,成本越低越好。」

有了穩定性,機器就不會三天兩頭損壞。實用性,為了能讓戰艦不受風力影響,實用性的蒸汽機至少能拖動千料左右的船隻,或是帶動有軌馬車。而易修理,也是為了防止蒸汽機在遠洋損壞時,能及時順利的修理。因為需要用到蒸汽機的地方很多,也便必須擁有大批量製造的可能性。

「但這幾條可不是這麼容易就能定下分數的。」

正說著,陸遊、寧易的肩膀突然間被重重的拍了一下,身子一震。猛然回頭,卻見是秦王趙伯銘,頓時吃了一驚。「大王,你不是大清早就入宮去了嗎?」

「我是剛剛出宮來。」趙伯銘對著兩人輕聲道,「我也是方才在父皇那裡聽說了此事,才特意趕過來的。還開始比了嗎?」

「正在組裝呢,還要一陣子。」陸遊也是輕聲問著趙伯銘:「大王,你覺得哪個能贏?」

趙伯銘對著兩台蒸汽機左右看了半天,最後才道:「更有才華的那一方。」

「說跟沒說一樣。」寧易嘟囔了一句。三人都是熟不拘禮,閑談時也沒那麼多忌諱。

「我倒是覺得閻大工能贏。」陸遊說道,「也許唐輝的蒸汽機某一個項測試能勝過,但整體性應該是閻大工更強。」

「這樣的公開對決根本不應該做。若是今天哪一方敗了,那他名聲就完了!」

「並不是說在對決中失敗了就沒用了。唐輝能憑自己個人的力量,就造出實用型不差的蒸汽機,水平不比閻大工稍差。父皇也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這麼一個人才。」

陸遊點了點頭,算是表示同意。又指了指廠房內的前台,「大王,不坐到裡面去嗎?」

「用不著,在這裡看看就夠了!」

就在趙伯銘三人低聲說話的時候,唐輝已經結束了一切的組裝和調試,走到了趙師弘和沈勝的那一邊。

「有把握沒有?!」趙師弘低聲問著。

「把握?」唐輝冷笑了一聲,「不,我贏定了!……我造的蒸汽機比工程院的要更加省煤。如果是放在煤礦里抽水,那無關緊要,但若是用在長途運輸中,煤炭用得越省,那就代表船隻走得越遠……」

………………

趙伯銘和寧易、陸遊從工程院里出來,三人都無意繼續參觀後續的實驗。雖然勝負依然沒有決出,真正要評判兩種型號蒸汽機的優缺點,分出高下來,至少還要測試幾個月的時間。但在前面的幾個實驗中,已經表明了唐輝的發明的確更勝一籌。這名以一己之力,就壓倒了由一個大工帶領的研究團隊的年輕機械師,在今天的測試上便已經一舉成名。

秦王的馬車此時正停在工程院外,三人上了車后,寧易隨即敲了敲馬車車廂壁,對車夫道:「回府!」

清脆的幾聲鞭響之後,馬車掉頭離開。

寂靜籠罩這車廂,三人沉默的坐在馬車中。對於橫空而出的趙師弘,讓寧易和陸遊都有些覺得不妙。雖然唐輝的成功,除了資金以外,與趙師弘的關係並不大。但能從提拔出唐輝這樣的人次啊,代表著他用人的眼力。而蒸汽機這樣的一個關係到大宋未來的發明,有一半的權利是控制在資助人趙師弘手中。可以為他引來許多新興工商勢力的支持。而趙師弘本人,在去年秋後,便學著趙伯銘當年的所為,改名換姓,加入了軍學。近一年來。他的表現也是足夠出色,論成績,在年級中還是數一數二。

寧易看了看半闔著眼皮的趙師弘,突然打破了沉靜:「大王!」

「不用擔心!」趙伯銘知道寧易想說什麼,笑著比出手勢,讓他不必再說。他笑得很輕鬆,並非是強顏歡笑,而是發自內心的笑意。

趙伯銘已經走出了去年江南變亂的陰影。他為了迎合軍方的渴求,成功的推動了遠征西域的戰爭。他的努力雖然直接引發了江南金融風暴,但並沒有得罪任何一個有能力干擾儲位制定的權貴。而他的父皇在給了他一個教訓后,又及時出手保住了他。最後,將朱熹等一眾謠言惑眾之輩流放海外,使得民間怨有所歸,六大王的民間口碑也並沒有怎麼下降。

去年的江南金融風暴影響到的僅僅是江南本地。如楮幣局、三大銀行,還有東洋、西洋商業協會,這些控制者大宋財計命脈的巨無霸,都是毫髮無損,甚至在其中賺夠了利潤。三大銀行、兩洋商業協會的股東,是以天子為首,雲集了天下的頂級豪商和各大藩國。比起江南的富戶,站在這些銀行、商業協會背影中的大人物們,才是真正掌控大宋命運的中堅力量。

至少現在趙伯銘在這一番變亂中,已經通過親身經歷明白了,在他父皇還在的時候,決不能隨意向軍中插手——這一點他雖然一直都有所自省,但還是比不上親身經歷帶來的教訓——父子間雖有血脈相連,但天家豈有私情,一旦與皇位有上瓜葛,再多的親情也是一團狗屎。

趙伯銘終於知道,一名真正合格的太子,應該像他的那位已經過世了的大哥那樣,處處以父皇為先,遠避軍方,偶爾表現一下仁心,那就足夠了。太子並不是天子,作為皇位儲備和保險,在皇帝尚在的時候,要懂得藏身於陰影之間。太過放縱自己的權欲,便會引來天子的雷霆之怒,而天下所有人的命運卻取決於九五尊,太子也不可能例外。

『幸好父皇只是想給我一個教訓罷了,並不是嫌棄。』

馬車迅快的在道路上疾駛,不過坐在廂壁厚近兩寸的車廂中,卻是一片寂靜,甚至聽不到什麼聲音。寂靜中。趙伯銘突然開口,對自己的左膀右臂道:「你們怎麼不問今早父皇喚我入宮究竟為了何事?!」

陸遊和寧易抬起頭,看了看趙伯銘的表情,便問道:「是不是有什麼好事?」

「父皇想下詔徵集天下英才,編纂一部《皇宋百科全書》!」

「《皇宋百科全書》?!」寧易皺了皺眉頭,問道,「是如《太平御覽》,《冊府元龜》那樣的大典?」

趙伯銘點了點頭:「對!就是集合天下所有學科的大通典。」

典籍不是單一的書冊。而,對於尊崇以教化、傳承為上的儒家,從而穩定皇權的歷朝歷代來說,任何一次大規模編輯綜合經典,都是一項保證天子權柄、象徵朝廷文治的巨大工程。

為了彰顯朝廷的文治之功,更為了讓自己坐上皇位更加名正言順,趙光義和他的兒子趙恆,都下令編纂炫耀文治的大典集。而另一個世界的後世,明成祖編纂《永樂大典》,也是因為這個緣故。至於滿清乾隆時的《四庫全書》,更重要的用意還是放在毀禁對統治不利的書籍上。

在大宋初年,趙光義和趙恆的統治期間,一共有四大典籍部書被編纂。有百科全書類的《太平御覽》、史學類的《冊府元龜》、文學類的《文苑英華》,以及小說傳奇類的《太平廣記》。

不過洪武朝已經三十年了,雖然因為教育普及的緣故,國中文風濃郁,好學成風。但一部權威性的大典章,卻始終沒有編纂。有許多士子曾經上書,請求天子下詔。如今趙瑜便趁著六十大壽,準備召集天下各行各業的英才,編寫一部《皇宋百科全書》。

「按照父皇的意思,這部《皇宋百科全書》不屬於傳統的經史子集目錄系統。而是融合收集大量科技類的圖書。而且並不是編纂出來就算完的,日後還要十五年一修訂,一甲子一重修。在皇宋百科全書中,無論文史經典,還是各類科學、創造,同時還有人物。用類似於字典、辭海那樣的條目註釋,一起編輯起來。」

「這可是項浩大的工程,絕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而且無論誰來主持,都做不到糅合所有人的意見,達到提綱挈領的效果。才能是一回事,身份地位其實更……」陸遊話音突然頓住,盯著趙伯銘,而在他之前,寧易早已將目光釘在趙伯銘臉上。兩人一齊難以置信的問道,「難道?……」

「沒錯。」趙伯銘唇角上翹,「父皇打算讓我挂名領銜,作為主編來主持編纂。」

寧易、陸遊對視一眼,幾乎是喜不自禁。這個任命政治意味很濃。甚至可以與當年懿文太子代替皇帝登壇祭天相提並論。編纂百科全書的工作肯定很是繁重,但可以讓趙伯銘趁機避開日後的風波。而在編纂百科全書的過程中,避免不了的要與各行各業的頂尖人物共事,當然也會結下深厚的人脈關係。這可以讓趙伯銘了解到大宋現有的各色人才,為他日後登基用人打好足夠的鋪墊。

雖不能說太子之位已經確定,但趙伯銘的確是想著他夢寐已久的位置,前進了一大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帝國征服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宋帝國征服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傳承(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