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清君側
吳國的國都,吳王府邸之密室。
此刻,吳王劉濞正和自己的親信們秘密集會。
劉濞乃是大漢宗室里的老人了,是漢景帝劉啟的父輩人物。
他能夠受封吳王、統治東南三郡五十三城,可不僅僅靠的是血緣關係,更是自身的本領。
他的父親是劉邦的二哥劉仲,受封為代王。
漢七年(公元前200年)匈奴攻打代國,劉喜不能敵,於是拋棄臣民,一個人逃到了洛陽,並因此獲罪,被降為合陽侯。
從此,他們家就丟失了王位。
劉濞成年之後,被封為沛侯,就是老劉家的老家那裡,位置相當不錯。
劉邦的用意,大概就是讓他二哥這一支繼承家業,擔任守護祖先墳冢的職責吧。
畢竟,劉邦和他大哥那一支關係非常糟糕。
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劉濞就將以一個侯爵的身份在沛縣終老。
沒想到,這時候英布造反了。
劉濞為人剽悍勇猛且有野心,認識到這是一個機會,於是盡起沛國士兵,跟隨劉邦前去平叛,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戰敗英布之後,劉邦意識到東南之地偏遠,如果沒有劉氏鎮守的話,必定還會再生叛亂,於是就將劉濞封為了吳王。
從此,劉濞一飛衝天,成為了大漢朝廷炙手可熱的諸侯。
本來,劉濞對劉邦一脈是十分感恩戴德的,一直老實本分,坐著他的東南土皇帝,逍遙又自在。
直到吳國太子進京,和當時還是皇太子的漢景帝下了一盤棋。
從此,吳國和朝廷就結下了梁子。
劉濞長期稱病,再也不入朝了。
之後,劉濞的殺子仇人漢景帝劉啟繼位了,劉濞的心裡就更加不爽了。
如今,漢景帝接連治罪了三位諸侯王,將矛頭直指劉濞,劉濞坐不住了。
朝中瘋傳,下一個要被削藩的就是吳國。
吳王劉濞聽到消息之後,分析了一下,覺得可信度非常高。
他本來就和漢景帝有仇,以劉啟那種小心眼,怎麼可能放過他這個老叔呢?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於是,劉濞向關東各個諸侯派出了使者,商量著一同起兵造反,將漢景帝拉下皇位。
如今,各個使者都已經返回。
。。。。。。
密室內,吳王劉濞坐在雙方,下面坐著他的那些心腹們。
中大夫應高第一個發言。
不久之前,他奉命出使膠西國,可以說是收穫頗豐。
只聽應高說道:
「冬天的時候,膠西王剛剛因為賣官鬻爵被劉啟小兒懲處,削去了六縣之地,對朝廷心有仇怨。回國之後,他一直秣兵歷馬。」
「臣此次前往膠西,親自面見了膠西王,訴說了大王的心意,膠西王欣然應允,表示願意和大王一起發謀舉事。」
「膠西王讓我回稟大王,『今者主上任用邪臣,聽信讒賊,變更律令,侵削諸侯,徵求滋多,誅罰良重,日以益甚。』」
「『膠西國和吳國,都是天下知名的諸侯,劉啟忌憚已久。今日他以膠西封爵事有過,削膠西地;他日,必定會故技重施,針對吳王,到時候恐不止削地而已,事情就不會這麼簡單了。』」
「膠西王還說,『同惡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求,同欲相趨,同利相死。』只要大王願意舉起義旗,他必然第一個跟隨,請大王不要猶豫,速速動手。」
吳王劉濞聽完中大夫應高的話,滿意的點了點頭,道:
「你這趟差事辦的不錯。孤早就聽說,膠西王勇而好兵,諸侯皆畏憚之。如今有了這個幫手,大事可期。」
中大夫應高繼續說道:「大王,非但膠西王願意舉兵,齊地的其他諸侯,在膠西王的勸說下,全都願意一同舉兵。」
「齊王、菑川王、膠東王、濟南王、城陽王、濟北王都說,劉啟咄咄逼人,做的實在是太過分了。如今除了造反,大家再沒有一條活路了。」
「他們都願意跟隨大王一起行動,只要大王的義旗一舉,他們就從齊地殺向關中。」
吳王劉濞聽了這話,大喜過望,連說了七個「好」字。
隨即,他說道:
「高帝之時,齊國乃是天下第一諸侯,實力冠於關東。」
「如今,雖然被一分為七,但實力仍然不可小覷,有了此七國相助,我們最少能增加三成的勝算。」
「應高,你這次非但說服了膠西王,還說動了七地的其他六王,功不可沒,就是當年的蘇秦張儀也不過如此。」
「本王要重重的賞你。你聽好,我國起兵之後,你立刻就前去齊地,都督七國一齊起兵,事成之後,你就是頭號功臣。」
中大夫應高滿臉激動,再拜稱謝。
。。。。。。
中大夫應高退下之後,內史常德站了出來。
不久之前,他奉命出使燕趙兩國,替吳王劉濞進行聯絡。
只聽常德說道:
「大王,趙王以為一點小錯,就被漢景帝削去了支郡,心中十分不滿,認為自己罪不至此。」
「回國之後,他也曾說了一些發牢騷的話。不過,他的膽子沒有膠西王那麼大,不敢貿然召集軍士,進行演練。」
「小臣到了邯鄲之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向趙王說明了其中的要害,終於堅定了趙王的決心。」
「趙王說,冬日長安大雪,人民死傷過半,今春又起蝗災,這全是因為劉啟的倒行逆施,是上天的懲罰。」
「他還說,如果大王願意舉兵,替天行道的話,他一定馬上起兵,奪回被劉啟奪走的土地。」
「趙國兵力不及吳國,但也能召集十萬大軍,進攻不足,自保有餘。這十萬趙王軍士,陳兵漳水之畔,最少能夠牽制劉啟二十萬大軍。」
吳王劉濞聞言,點了點頭。
趙國的勢力在二十多個諸侯當中,本就不算十分強大的。
如今,又被朝廷砍了一刀,削去了許多土地,勢力就更弱了。
劉濞不指望他能幫上多大的忙,只要他能夠在北方搗亂,牽制漢軍,給他們向關中進發的時機,這就足夠了。
他又問道:「你也去拜訪燕王了,他是怎麼說的?」
常德的面色有些尷尬,道:
「臣無能,未能見到燕王。燕王府的侍從們說,燕王病重,不能見客,以此打發了臣。」
「依臣看,燕王的態度曖昧,既不想得罪朝廷,又不想得罪大王,因此才稱病不見我。」
「臣後來秘密求見了燕國太子,太子稱,只要大王兵破梁國,他就立刻舉兵南下助陣。」
「到時候,不但燕國的將士會傾巢而出,就連北方的匈奴人也會前來助陣。」
「依臣看,燕國是否會出兵,還值得懷疑,大王不要對他們報太大的希望。他們的心思很鬼,誰贏他們幫誰。」
吳王劉濞聞言,搖了搖頭,道:
「可惜了。不過有了趙王相助,我們在北方的力量也足夠了,畢竟那裡不是主戰場。」
他面相群臣,道:「北方的趙王,東方的齊地諸王,都是輔助我們作戰的,只要他們能夠牽制朝廷的兵力,給我們爭取時間就夠了。」
「他們那裡太過於遙遠,我們鞭長莫及,很難和他們聯合起來,一起行動。我們的重心,還是要放在南方。」
「田安,南方的幾個諸侯怎麼說?」
。。。。。。
這時候,被劉濞點名的田安站了起來。
他是劉濞的心腹之臣。
從劉濞年輕的時候,他就已經跟隨了,算起來,已經有三十七個年頭了。
劉濞對他十分器重。
此次派他出使了南方几個諸侯國,即:楚國、淮南國、衡山國、廬江國。
只聽田安說道:
「臣此次出使的第一站,就是楚國。」
「不久前,楚王被劉啟問罪,削去了幾個郡,因此心中憤憤難平。」
「他也想著舉兵,可惜一個人勢單力薄,難以行動。」
「如今大王前去結盟,正中他下懷,當著臣的面,就定下了盟書。」
「非但如此,他還請了楚相張尚、太傅趙夷二人前來,一同商議起兵之事。」
「誰知道此二人頑固,居然勸說楚王不要起兵。楚王大怒,已經將他們投入了大獄,還說只等起兵之日,就要用此二人的頭顱來祭旗。」
「大王,在臣看來,楚王是真心實意要和我們結盟的,這是楚王的盟書,請大王觀看。」
說完,他就將一份帛書遞給了劉濞。
劉濞接過書信,自信的閱讀了一遍,道:
「果然如此,楚王再心中催促寡人儘快發兵,還說他的寶劍,早已經饑渴難耐了。」
田安繼續說道:
「離開楚國之後,臣又去了淮南國、衡山國、廬江國,此三國就沒有楚國那麼爽快了。」
「他們雖然都是故淮南王劉長的兒子,但是似乎早已經忘了文帝逼死他們父親的血海深仇了。」
「無論臣怎麼勸說,他們就是不願意和大王定下盟約。」
「淮南王願意訂立口盟,不留文字,稱大王起兵之日,他必然也會發兵。依臣看,淮南王素有野心,可信度還是蠻高的。」
「衡山王一直和臣東拉西扯,一會說一定起兵,一會又說不能起兵,模稜兩可。」
「依臣看,此人也是一個牆頭草,若是我們的進展順利,他就會加入我們,一同征伐劉啟;若是我們的戰事不順,他必然龜縮國中,不會有任何的表示。」
「廬江王是三王當中態度最堅決的,他非但不肯和大王訂立盟約,還痛罵大王不忠,說要抓了臣向朝廷稟告。若不是淮南王從中求情,臣險些就要死在廬江國了。」
「依臣看,廬江王心向朝廷,必然不會加入我們了。非但如此,他還可能幫助朝廷,一起對付我們。說不定此時,他已經派人向朝廷報信去了。」
「大王,時間緊迫,請您速下決斷吧!」
。。。。。。
密室中的其他大臣,亦隨聲附和。
劉濞望了望眾臣,心中盤算著天下大勢。
論天時,長安地區暴雪之後,又發生了蝗災,可以說是民不聊生。
而他的吳國,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
從這一點算,他贏了。
再說地利,他的盟友從南到北,幾乎將朝廷都給包圍了。
無論是南方、東方還是北方,從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對朝廷發起進攻。
這一點,他完勝。
再說人和,他吳王坐鎮東南幾十年,幾乎免去了百姓所有的賦稅。
人口滋生,民心歸附,這一點,也遠離勝大漢。
這樣算來,如果開戰的話,吳國必勝。
想到這裡,劉濞站起身來,慷慨道:
「眾將聽令!」
「吾意已決,即刻起兵,傳檄天下。」
「賊臣晁錯,無功天下,侵奪諸侯之地,不以諸侯人君禮遇劉氏骨肉,絕先帝功臣,誑亂天下,欲危社稷。」
「陛下多病志逸,不能省察。寡人慾舉兵清君側,誅晁錯!」
「敝國雖狹,地方三千里;人民雖少,精兵可具五十萬。南越諸君,願以其兵隨寡人,又可得三十萬。」
「告越王、故長沙王子,定長沙以北,西走蜀、漢中。」
「告楚王、淮南三王,與寡人西面。」
「齊諸王與趙王定河間、河內,或入臨晉關,或與寡人會雒陽。」
「燕王、趙王故與胡王有約,燕王北定代、雲中,轉胡眾入蕭關,走長安,匡正天下,以安高廟。」
「今諸王苟能存亡繼絕,振弱伐暴,以安劉氏,社稷所願也。」
「我吳國雖貧,寡人節衣食用,積金錢,修兵革,聚糧食,夜以繼日,三十餘年矣。」
「凡能斬捕大將者,賜金五千斤,封萬戶;捕列將者,賜金三千斤,封五千戶;捕裨將者,賜金二千斤,封二千戶;以上皆為封列侯。」
「能其以軍、城邑降者,卒萬人,邑萬戶,如得大將;人戶五千,如得列將;人戶三千,如得裨將。」
。。。。。。
最後,劉濞大手一揮,激昂說道:
「寡人今年已經六十二歲了,將親自擔任主帥;寡人的小兒子,年十四,亦為士卒先。」
「吳國之內,凡是年紀上與寡人同,下與少子等者,盡數徵發!」
「舉國男子,隨寡人一同出征。」
「這一戰,名為清君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