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334:青春故事
顧梓安大個子怵在那,帥臉嚴肅的朝金鑫說完,金鑫趕緊把被二紅媽甩在地上的蔬菜撿起來扔到了路邊。
野狗倒是沒有,有幾隻溜達雞過來跑過來啄的非常起勁。
看到那幾隻雞吃的那麼起勁,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這下二紅媽沒臉了,尤其被一個孫子輩的小孩教訓了一頓,臉上更是掛不住。
她拉著老臉,看著顧梓安,憤憤的開口,「哎,你這小子,看著人五人六的,你怎麼罵人呢?」
「我哪罵你了?明明是你在罵我奶奶,罵我大伯,我在跟你講道理。」
顧梓安說完,背起背簍,打算跟奶奶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但二紅媽卻不依,攔住了他的去路,
「你給我站那。」
她一肚子氣沒撒出去,怎麼著也不能讓王桂香帶著這倆小子這麼離開。
她攔在巷子口,看著乘涼的大叔大媽們,試圖拉幫結派,「今天大傢伙都給我評評理啊,這小子剛才是不是罵我來著
,別以為你說的普通話我就聽不懂?還蔬菜喂狗?是啊,你家有錢,當老闆的啥都不在乎,一點菜餵了狗算啥?哪像我
們這些窮苦老百姓,這些菜可捨不得扔啊,你們給大傢伙的這些西葫蘆茄子,都是打算喂狗的?沒人吃了才給大家的吧
。」
金鑫氣的大聲反駁,「那是我們剛從菜園裡摘的,全是新鮮的,你不認識新鮮蔬菜嗎?」
顧梓安被這個胡攪蠻纏的奶奶氣的臉都綠了,他開口,「你搞清楚,我奶奶大老遠的帶著菜來村裡送大家,其他爺爺
奶奶都拿了。
是你不要的,你扔地上了還讓我們撿回去嗎?你不要仗著你年紀大就倚老賣老,我們年輕人不吃這一套,我們是得
尊老愛幼,那也得看這個老人值不值得尊敬,你自己為老不尊,還指望別人尊重你,想得美。」
王桂香怕惹事,一直在勸解二紅媽,說什麼孩子不懂事之類的話。
聽的顧梓安火氣更大了。
他小時候就聽姑姑和三叔說,奶奶這人從年輕的時候就唯唯諾諾,只會逆來順受,大伯母在家鬧騰,她只會給人道
歉,說什麼都是她的錯。
現在日子好過了,在鄰居面前還是這樣。
他就想不通了,他們又沒做錯,好端端跑來給人送菜,熱臉貼了冷屁股,還挨頓罵,奶奶不發火就罷了,還道歉?
這是被人壓迫久了站不起來了?
顧梓安語氣不善,「奶奶,您放開,我何錯之有?憑啥要給她道歉?」
二紅媽見顧梓安根本不服軟,更怒了,她手指指著顧梓安,又開始煽動大家,「看看,大家都看看,這就是城裡娃的
素質,誰這麼教你的?」
這個老阿姨,還挺會上綱上線。
一旁編籃子的老李叔看不下去了,淡淡出聲,
「景川家這孩子說的對,二紅媽你是有點過分了。」
有人帶頭評理,其他人也開始七嘴八舌的發表意見,「是啊,你家二紅啥德性你自己比誰都清楚,那麼大的姑娘,都
懶成啥樣了,早上也不起床,在人家景輝酒樓上班肯定渾水摸魚不好乾人家才開除的,酒樓那是開門做生意的地方,都
白拿工資不幹活,可不就得賠了嗎?」
王桂香聽村裡還是有明白人替她說話,她連連點頭,「是啊,以前也是景輝管理不當,員工們都不好好上班,現在來
了個城裡的經理,人家是大酒店干過的,所有的經營模式都要學城裡的酒店,景輝現在也在後廚干著呢,他根本不主事
,開除誰也不是他說了算,都是看錶現的。」
王桂香不想惹事,怕回去顧德成罵她不會處理跟村裡人的關係。
所以,這會還是繼續忍著,先是解釋了一番,接著給二紅媽道歉,「二紅媽,你就別生氣了,孩子也是心疼我,多說
了幾句,你別往心裡去。」
二紅媽根本不領情,她輕嗤一聲,「景輝媽,你根本不是誠心誠意的給大家送菜的,我看了你就是想炫耀,以為兒女
有出息,你了不起,故意拿點菜過來顯擺,你家那麼有錢,你倒是拿點貴重的東西呀,自己家菜地里摘點爛西葫蘆。誰
稀罕。」
二紅媽一番胡說八道,給她扣了這麼大個帽子,讓一向好脾氣的王桂香也拉下了臉,她氣憤的反駁,「二紅媽,你不
能這麼說話,我顯擺啥了?這麼多年,我在這個村跟大家從來沒有紅過臉,咱們都相處的非常和睦,你自己心裡有氣,
你不要血口噴人挑撥我和大家的關係。」
老李白了二紅媽一眼,朝王桂香開口,「景輝媽,你放心,她挑撥不了。你家兒女都有出息就是事實,有些人自己家
孩子沒本事,還在這眼紅別人,先不說別的,前年我老伴生病,去濱城找景川媳婦看病,她看我們是村裡過去的,都免
了醫館的住宿費,就收了個葯錢,這些我們都記在心裡。
」
「是呀,是呀,以前景川媳婦過年回來,我們都讓她把個脈檢查檢查身體,她從來沒有拒絕過,聽說她在城裡可是有
名望的大夫,人家一點架子都沒有,還有景川,咱們鎮上到村裡那段水泥路都是景川出錢修的,他還給學校捐錢修了運
動場。」
村裡大多數人還是念著顧景川他們的好。
幾個婦女七嘴八舌的,在這細數顧家人的好。
畢竟,這路是大家走的,顧家人反而一年走不了幾次。
還有村小學,也是他們的孩子在裡面讀書。
人總得學會感恩,不能因為自己沒人家那本事,就被嫉妒蒙住眼睛,在這酸溜溜。
王嬸平時是閑話攤的主導者,她口才好,說起顧家的好來滔滔不絕,
「還有呢,咱們這幾個村的年輕人不都是跟著景秀出去打工嗎?要不是景秀把他們帶出去呀,在老家哪有錢掙?你看
看咱們村那幾個小伙跟著景秀去南方打工,回來都蓋了新房,還從外地談了對象呢。」
王嬸家就是最早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