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65章

第65章 第65章

蒙清在飯桌上說的關於王知縣升遷的事,到年底吏部考核時有了結果。

正如一開始預想的那樣,王知縣在今夏六月份的洪水賑災中表現卓越,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將災民安置妥當,在這期間沒有引起任何工傷民怨,賑災之及時,手段之有力,為當代官員之表率。

基於以上良好表現,吏部特許王知縣官升三階,由原來的香河縣正六品知縣晉陞為外省某一府的從四品知府。

王知縣原打算他能升往京城,不想卻是調往外地。不過也好,牧守一方的正四品知府總比一個不起眼的京官好太多。

次年三月,王知縣與新上任的知縣任務交接完畢后,舉家遷往外地赴任。馬車行到郊外時,一眾百姓前來送行,王知縣從馬車上下來,看著眼前殷切熱絡的百姓,一時感動的熱淚盈眶。

他任香河縣知縣六年,雖沒為百姓做下什麼大事,但他自認為也從未薄待過百姓,如今就要離開這片待了六年的土地,他一時竟有些不舍,對著城門的方向和百姓分別拱手一禮。

離開是為了更好的回來,王知縣心想。而後在一眾百姓的揮手作別中上了馬車,車軲轆一轉,離開了香河縣。

接替王知縣職位的是一位廖姓官員。廖知縣二十歲出頭,據說是朝中某位權貴的兒子,進士出身,本來可以在京中謀個好前程,可人偏偏想要從基層開始做起。家裡人又不想他離開身邊太遠,正好香河縣知縣的職位有空缺,便托關係將人安插了過來。

別看這廖知縣年紀輕輕,渾身可是滿滿的幹勁兒。因著香河縣去年遭過洪水,廖知縣上任之後格外關注民生。

時下正值春耕時節,廖知縣挪用庫房的庫銀選購了一大批農作物種子,將其發放給去年洪水中農田遭受破壞的莊戶人家,要其趕著春忙時候種植下去。

莊戶人家得了種子,對這位新上任的年輕縣官千恩萬謝,趕忙春播去了。

尋常百姓每日里關注最多的是眼前的溫飽,對於縣裡換了哪個縣官其實並不大上心,通常聽一耳朵就過去了。

在他們眼裡,官只有兩種,即好官和壞官,只要在位者不欺壓他們,他們便認為其是個好官。

而與莊戶人家對應的商戶則不這麼認為。商人倒賣生意,經常需要各種手續,這就免不了要去和官府打交道。

新任的縣官人品如何,收禮是喜現銀還是貴重物品,辦事效率高么低,這些都需要商人提前打聽清楚,將來到縣衙有求於人時,也好根據其喜好對症下藥。

然而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這位新任的縣官柴鹽不進,只要他們所求合理,新任縣官都會給他們批下來,拒絕收受賄賂。

不用送錢也可以及時過到手續,這於商人而言可謂是好事,他們自是十分高興,不自覺對這位縣官好感度攀深。

除了農戶、商戶外,香河縣還有一個龐大的群體,那便是讀書人。

讀書人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香河縣縣官換與否,跟他們並無多大關係。除了縣試時他們作為考生與縣官照個面,平日里除非家中有什麼冤情,不然誰會進衙門跟官府打交道。

讀書人蒙真也是這麼認為的。香河縣換了新的縣官,除了飯桌上聽蒙清偶爾說幾句,平時他很少關注這方面的事。

與所有的秀才公一樣,蒙真現下最為關心的是今年的鄉試。還有不到五個月就是鄉試了,這些天除了看書寫文章,家裡家外的事他一概不聞不問。

從滿城煙柳的暮春三月,到蟬鳴吱吱的盛夏,再到薄暖清瑟的淺秋。

等到地上洇了一層濕涼的雨水時,三年一度的鄉試如期而至。

鄉試是本朝規模最大的科舉考試之一,在各省省城(京城)舉行,凡屬本省生員、貢生、監生經科試合格者,均准應考參加。

每屆鄉試的前一年,生員必須通過一種由學政巡迴所屬府、州、縣學舉行的考試才能參加來年的鄉試。

這種考試即是科試。蒙真他們是去年秋參加的由學政主持的科試,並且都考過了。

鄉試的主考官由皇帝欽派,多由進士出身的翰林官擔任。主考官有正、副之分,這次順天府鄉試的正主考官便是由上一屆的狀元郎擔任。

主考官八月初六日進入貢院,先舉行入簾上馬宴,宴畢貢院門鎖,一直到考生考試結束,試卷批閱完畢方可出來。

考生們則是八月初八日入考場。這日一大早,蒙真跟所有的考生一樣,提著考籃早早來到貢院門口,等到貢院門開,考生們排隊有秩序進入貢院。

順天府貢院不只考鄉試時用,來年開春的會試也是在這裡舉行,除了鄉試會試,便是每年的府試,以及三年兩考的院試都是在這裡舉行。

蒙真考府試院試時來過這裡,對這裡多少還算熟悉。接受完衙役的搜身檢查后,他又與衙役核對身份文書信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老祖他不想考科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老祖他不想考科舉
上一章下一章

第65章 第65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