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花間鼻祖溫庭筠

二十九、花間鼻祖溫庭筠

[筆下文學Www.bxwx.net]

「花間派詞人鼻祖」溫庭筠

---兼析詞牌名《菩薩蠻》

每年高考報紙上總要登出一些代考的舞弊案件。想想那些孜孜學子,十年寒窗,青燈伴讀,確實不容易。想憑自己的實力去考,把握不大,怎麼辦?請人代考當然是捷徑。於是,「槍手」一詞,一度成了流行語。其實,現在的學子手段高超,現代化程度很高,但和古代真正的「槍手」相比,差距還是很大。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位古代的頂尖槍手--溫庭筠。

溫庭筠(812年-870年),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據考,溫庭筠幼時已隨家客游江淮,后定居於雩縣(今陝西戶縣)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嘗自稱為杜陵遊客。

《舊唐書》介紹說,溫庭筠相貌比較引人注目,當時有「溫鍾馗」的雅號,有人因此想象他可能是大耳,肉鼻,闊嘴。盛唐時期的那些才子,個個玉樹臨風,風流倜儻,望之如仙人。而晚唐布滿陰霾,荷葉枯萎,連才子的相貌也今非昔比,著使讓人扼腕嘆息。相貌不堪入目的才子,往往命運坎坷,溫庭筠也沒有例外。

古代科的舉考試,不像現在,寫篇作文了事,那時是要做詩的。《北夢瑣言》說溫庭筠「才思艷麗,工於小賦,每次考試,押官韻(就是規定的韻腳),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時人稱為「溫八叉」。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數步成詩之說,象溫庭筠這樣八叉手而成八韻者,再無第二人。更重要的是,溫庭筠的「八叉」總是在考試時出現,而不是在遊戲休閑的時候。他押的是「官韻」,也就是說,溫庭筠具有考試的天賦,這是其他才子所無法比擬的。許多才華橫溢的大文人,私下裡文不加點,一揮而就,可一到考場就雙腿發軟,甚至連基本的八句詩都湊不出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溫庭筠都應該在考場上順風順水,可我們所看到的有關溫庭筠的軼事,大多是描述他在考場上的失利。

據考證,839年(開成四年)年將40的溫庭筠時開始應舉,未中,只在京兆府試以榜副得貢,連省試也未能參加。究其原因,大約是受宮中###之害。因為楊賢妃的讒害,庄恪太子左右數十人或被殺,或被逐,沙汰殆盡,隨後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溫庭筠被卷進這起###中,沒被禍已算不錯了,哪還指望中進士。在他步入科場前,便註定了不能及第的命運。開成四年應舉不第后,溫庭筠在雩郊住了兩年,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二年抱疾,不赴鄉薦試有司」。當時是真病,還是畏禍呆在家裡,不得而知。溫庭筠41歲時,到淮南與李紳相見。早在溫庭筠8歲時,便與李紳相識,可謂自幼為友。到55歲那年,溫庭筠又去應試。在這之前曾幾次應試,每次都名落孫山。這次應試是855年(大中九年),沈詢主春闈,溫庭筠攪擾場屋,弄得滿城風雨。攪擾場屋的原因,是溫庭筠有「救數人」的綽號,即在考場幫助左右的考生,因此這次沈詢對溫庭筠這個有「作案前科」的傢伙就很不放心,特召溫庭筠於簾前試之。溫庭筠因此大鬧起來,攪擾場屋。據說這次雖有沈詢嚴防,但溫庭筠還是暗中幫了8個人的忙。這樣的「槍手」,放眼當今世上,有幾人能夠???

同考場救人一樣,溫庭筠還幫過相國令狐陶的忙。溫庭筠出入令狐館中,待遇甚厚。當時唐宣宗喜歡歌《菩薩蠻》,令狐暗自請溫庭筠代己新填《菩薩蠻》詞以進,囑咐溫庭筠千萬不要泄漏出去,但溫庭筠這個書獃子卻將此事傳了開來,令狐陶大為不滿,從此不再重用他了。

《菩薩蠻》本是唐教坊曲。據唐代蘇鶚《杜陽雜編》及宋代王灼《碧雞漫志》和《南部新書》記載:「(唐宣宗)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遂制此曲。當時倡優李可及作《菩薩蠻隊舞》,文士亦往往依聲填詞。」又名《菩薩》、《城裡鍾》、《重疊金》、《菩薩蠻令》、《菩薩鬘》、《巫山一片雲》、《花間意》、《花溪碧》、《梅花句》、《子夜歌》、《晚雲烘日》、《菩薩滿》等,迴文體又名《聯環結》。

溫庭筠看不起令狐陶的才學。宣宗賦詩,上句有「金步搖」,未能對,讓未第進士對之,溫庭筠「玉條脫」對,宣宗很高興,予以賞賜。令狐陶不知玉條脫之說,問溫庭筠。溫庭筠告他出自《南華經》,並且說,《南華經》並非僻書,相國公務之暇,也應看點書,言外之意說令狐陶不讀書,又嘗對人說「中書省內坐將軍」,譏諷令狐陶無學。令狐陶因此更加恨他,奏他有才無行,不宜與第。由此可知溫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學不高,皆因當權者所嫉也。不僅才高不第,反倒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壞名聲。

溫庭筠攪擾場屋后,貶隨州隨縣尉,當了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后徐商鎮襄陽,闢為巡官,此時溫庭筠已56歲。在襄陽,溫庭筠與皮成式、周繇等交遊酬唱。在襄陽呆了幾年時間,徐商詔征赴闕,溫庭筠隨後也離開襄陽,去了江東,此時已經61歲了,62歲那年冬回又到了淮南。此時的溫庭筠,雖詩名頗著,但已自潦倒,不檢行跡,與貴胄裴減、令狐高等蒲飲狎昵。當時令狐陶出鎮淮南,溫庭筠因其在位時曾壓制過自己,雖是老相識,也不去看他。後來,溫庭筠因窮迫乞於揚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邏的兵丁打耳光,連牙齒也打折了。他將此訴於令狐陶,令狐陶並未處置無禮之兵丁。兵丁極言溫庭筠狹邪丑跡,說他品行怎麼壞。因此有關溫庭筠品行極壞的話傳了到京師。63歲老翁,被打折了牙齒,並且落了更壞的名聲,溫庭筠只好親自到長安,致書公卿間,申說原委,為己雪冤,隨後即居於京師。   既然仕途不得意,當然就會尋找發泄的地方,於是,他就混跡於妓院歌樓,致力於詞的創作,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亦作詞,他是第一個專力於「倚聲填詞」的詩人,其詞多寫花間月下、閨情綺怨,形成了以綺艷香軟為特徵的花間詞風,被稱為「花間派」鼻祖,對五代以後詞的大發展起了很強的推動作用。

《花間集》收溫詞最多達66首,可以說溫庭筠是第一位專力填詞的詩人。詞這種文學形式,到了溫庭筠手裡才真正被人們重視起來,隨後五代與宋代的詞人競相為之,終於使詞在中國古代文壇上成蔚為大觀,至現在仍然有著極廣泛的影響。溫庭筠對詞的貢獻,永遠受到後人的尊敬。

[筆下文學Www.bxwx.net]

「花間派詞人鼻祖」溫庭筠

---兼析詞牌名《菩薩蠻》

每年高考報紙上總要登出一些代考的舞弊案件。想想那些孜孜學子,十年寒窗,青燈伴讀,確實不容易。想憑自己的實力去考,把握不大,怎麼辦?請人代考當然是捷徑。於是,「槍手」一詞,一度成了流行語。其實,現在的學子手段高超,現代化程度很高,但和古代真正的「槍手」相比,差距還是很大。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位古代的頂尖槍手--溫庭筠。

溫庭筠(812年-870年),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據考,溫庭筠幼時已隨家客游江淮,后定居於雩縣(今陝西戶縣)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嘗自稱為杜陵遊客。

《舊唐書》介紹說,溫庭筠相貌比較引人注目,當時有「溫鍾馗」的雅號,有人因此想象他可能是大耳,肉鼻,闊嘴。盛唐時期的那些才子,個個玉樹臨風,風流倜儻,望之如仙人。而晚唐布滿陰霾,荷葉枯萎,連才子的相貌也今非昔比,著使讓人扼腕嘆息。相貌不堪入目的才子,往往命運坎坷,溫庭筠也沒有例外。

古代科的舉考試,不像現在,寫篇作文了事,那時是要做詩的。《北夢瑣言》說溫庭筠「才思艷麗,工於小賦,每次考試,押官韻(就是規定的韻腳),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時人稱為「溫八叉」。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數步成詩之說,象溫庭筠這樣八叉手而成八韻者,再無第二人。更重要的是,溫庭筠的「八叉」總是在考試時出現,而不是在遊戲休閑的時候。他押的是「官韻」,也就是說,溫庭筠具有考試的天賦,這是其他才子所無法比擬的。許多才華橫溢的大文人,私下裡文不加點,一揮而就,可一到考場就雙腿發軟,甚至連基本的八句詩都湊不出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溫庭筠都應該在考場上順風順水,可我們所看到的有關溫庭筠的軼事,大多是描述他在考場上的失利。

據考證,839年(開成四年)年將40的溫庭筠時開始應舉,未中,只在京兆府試以榜副得貢,連省試也未能參加。究其原因,大約是受宮中###之害。因為楊賢妃的讒害,庄恪太子左右數十人或被殺,或被逐,沙汰殆盡,隨後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溫庭筠被卷進這起###中,沒被禍已算不錯了,哪還指望中進士。在他步入科場前,便註定了不能及第的命運。開成四年應舉不第后,溫庭筠在雩郊住了兩年,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二年抱疾,不赴鄉薦試有司」。當時是真病,還是畏禍呆在家裡,不得而知。溫庭筠41歲時,到淮南與李紳相見。早在溫庭筠8歲時,便與李紳相識,可謂自幼為友。到55歲那年,溫庭筠又去應試。在這之前曾幾次應試,每次都名落孫山。這次應試是855年(大中九年),沈詢主春闈,溫庭筠攪擾場屋,弄得滿城風雨。攪擾場屋的原因,是溫庭筠有「救數人」的綽號,即在考場幫助左右的考生,因此這次沈詢對溫庭筠這個有「作案前科」的傢伙就很不放心,特召溫庭筠於簾前試之。溫庭筠因此大鬧起來,攪擾場屋。據說這次雖有沈詢嚴防,但溫庭筠還是暗中幫了8個人的忙。這樣的「槍手」,放眼當今世上,有幾人能夠???

同考場救人一樣,溫庭筠還幫過相國令狐陶的忙。溫庭筠出入令狐館中,待遇甚厚。當時唐宣宗喜歡歌《菩薩蠻》,令狐暗自請溫庭筠代己新填《菩薩蠻》詞以進,囑咐溫庭筠千萬不要泄漏出去,但溫庭筠這個書獃子卻將此事傳了開來,令狐陶大為不滿,從此不再重用他了。

《菩薩蠻》本是唐教坊曲。據唐代蘇鶚《杜陽雜編》及宋代王灼《碧雞漫志》和《南部新書》記載:「(唐宣宗)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遂制此曲。當時倡優李可及作《菩薩蠻隊舞》,文士亦往往依聲填詞。」又名《菩薩》、《城裡鍾》、《重疊金》、《菩薩蠻令》、《菩薩鬘》、《巫山一片雲》、《花間意》、《花溪碧》、《梅花句》、《子夜歌》、《晚雲烘日》、《菩薩滿》等,迴文體又名《聯環結》。

溫庭筠看不起令狐陶的才學。宣宗賦詩,上句有「金步搖」,未能對,讓未第進士對之,溫庭筠「玉條脫」對,宣宗很高興,予以賞賜。令狐陶不知玉條脫之說,問溫庭筠。溫庭筠告他出自《南華經》,並且說,《南華經》並非僻書,相國公務之暇,也應看點書,言外之意說令狐陶不讀書,又嘗對人說「中書省內坐將軍」,譏諷令狐陶無學。令狐陶因此更加恨他,奏他有才無行,不宜與第。由此可知溫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學不高,皆因當權者所嫉也。不僅才高不第,反倒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壞名聲。

溫庭筠攪擾場屋后,貶隨州隨縣尉,當了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后徐商鎮襄陽,闢為巡官,此時溫庭筠已56歲。在襄陽,溫庭筠與皮成式、周繇等交遊酬唱。在襄陽呆了幾年時間,徐商詔征赴闕,溫庭筠隨後也離開襄陽,去了江東,此時已經61歲了,62歲那年冬回又到了淮南。此時的溫庭筠,雖詩名頗著,但已自潦倒,不檢行跡,與貴胄裴減、令狐高等蒲飲狎昵。當時令狐陶出鎮淮南,溫庭筠因其在位時曾壓制過自己,雖是老相識,也不去看他。後來,溫庭筠因窮迫乞於揚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邏的兵丁打耳光,連牙齒也打折了。他將此訴於令狐陶,令狐陶並未處置無禮之兵丁。兵丁極言溫庭筠狹邪丑跡,說他品行怎麼壞。因此有關溫庭筠品行極壞的話傳了到京師。63歲老翁,被打折了牙齒,並且落了更壞的名聲,溫庭筠只好親自到長安,致書公卿間,申說原委,為己雪冤,隨後即居於京師。   既然仕途不得意,當然就會尋找發泄的地方,於是,他就混跡於妓院歌樓,致力於詞的創作,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亦作詞,他是第一個專力於「倚聲填詞」的詩人,其詞多寫花間月下、閨情綺怨,形成了以綺艷香軟為特徵的花間詞風,被稱為「花間派」鼻祖,對五代以後詞的大發展起了很強的推動作用。

《花間集》收溫詞最多達66首,可以說溫庭筠是第一位專力填詞的詩人。詞這種文學形式,到了溫庭筠手裡才真正被人們重視起來,隨後五代與宋代的詞人競相為之,終於使詞在中國古代文壇上成蔚為大觀,至現在仍然有著極廣泛的影響。溫庭筠對詞的貢獻,永遠受到後人的尊敬。

[筆下文學Www.bxwx.net]

「花間派詞人鼻祖」溫庭筠

---兼析詞牌名《菩薩蠻》

每年高考報紙上總要登出一些代考的舞弊案件。想想那些孜孜學子,十年寒窗,青燈伴讀,確實不容易。想憑自己的實力去考,把握不大,怎麼辦?請人代考當然是捷徑。於是,「槍手」一詞,一度成了流行語。其實,現在的學子手段高超,現代化程度很高,但和古代真正的「槍手」相比,差距還是很大。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位古代的頂尖槍手--溫庭筠。

溫庭筠(812年-870年),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據考,溫庭筠幼時已隨家客游江淮,后定居於雩縣(今陝西戶縣)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嘗自稱為杜陵遊客。

《舊唐書》介紹說,溫庭筠相貌比較引人注目,當時有「溫鍾馗」的雅號,有人因此想象他可能是大耳,肉鼻,闊嘴。盛唐時期的那些才子,個個玉樹臨風,風流倜儻,望之如仙人。而晚唐布滿陰霾,荷葉枯萎,連才子的相貌也今非昔比,著使讓人扼腕嘆息。相貌不堪入目的才子,往往命運坎坷,溫庭筠也沒有例外。

古代科的舉考試,不像現在,寫篇作文了事,那時是要做詩的。《北夢瑣言》說溫庭筠「才思艷麗,工於小賦,每次考試,押官韻(就是規定的韻腳),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時人稱為「溫八叉」。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數步成詩之說,象溫庭筠這樣八叉手而成八韻者,再無第二人。更重要的是,溫庭筠的「八叉」總是在考試時出現,而不是在遊戲休閑的時候。他押的是「官韻」,也就是說,溫庭筠具有考試的天賦,這是其他才子所無法比擬的。許多才華橫溢的大文人,私下裡文不加點,一揮而就,可一到考場就雙腿發軟,甚至連基本的八句詩都湊不出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溫庭筠都應該在考場上順風順水,可我們所看到的有關溫庭筠的軼事,大多是描述他在考場上的失利。

據考證,839年(開成四年)年將40的溫庭筠時開始應舉,未中,只在京兆府試以榜副得貢,連省試也未能參加。究其原因,大約是受宮中###之害。因為楊賢妃的讒害,庄恪太子左右數十人或被殺,或被逐,沙汰殆盡,隨後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溫庭筠被卷進這起###中,沒被禍已算不錯了,哪還指望中進士。在他步入科場前,便註定了不能及第的命運。開成四年應舉不第后,溫庭筠在雩郊住了兩年,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二年抱疾,不赴鄉薦試有司」。當時是真病,還是畏禍呆在家裡,不得而知。溫庭筠41歲時,到淮南與李紳相見。早在溫庭筠8歲時,便與李紳相識,可謂自幼為友。到55歲那年,溫庭筠又去應試。在這之前曾幾次應試,每次都名落孫山。這次應試是855年(大中九年),沈詢主春闈,溫庭筠攪擾場屋,弄得滿城風雨。攪擾場屋的原因,是溫庭筠有「救數人」的綽號,即在考場幫助左右的考生,因此這次沈詢對溫庭筠這個有「作案前科」的傢伙就很不放心,特召溫庭筠於簾前試之。溫庭筠因此大鬧起來,攪擾場屋。據說這次雖有沈詢嚴防,但溫庭筠還是暗中幫了8個人的忙。這樣的「槍手」,放眼當今世上,有幾人能夠???

同考場救人一樣,溫庭筠還幫過相國令狐陶的忙。溫庭筠出入令狐館中,待遇甚厚。當時唐宣宗喜歡歌《菩薩蠻》,令狐暗自請溫庭筠代己新填《菩薩蠻》詞以進,囑咐溫庭筠千萬不要泄漏出去,但溫庭筠這個書獃子卻將此事傳了開來,令狐陶大為不滿,從此不再重用他了。

《菩薩蠻》本是唐教坊曲。據唐代蘇鶚《杜陽雜編》及宋代王灼《碧雞漫志》和《南部新書》記載:「(唐宣宗)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遂制此曲。當時倡優李可及作《菩薩蠻隊舞》,文士亦往往依聲填詞。」又名《菩薩》、《城裡鍾》、《重疊金》、《菩薩蠻令》、《菩薩鬘》、《巫山一片雲》、《花間意》、《花溪碧》、《梅花句》、《子夜歌》、《晚雲烘日》、《菩薩滿》等,迴文體又名《聯環結》。

溫庭筠看不起令狐陶的才學。宣宗賦詩,上句有「金步搖」,未能對,讓未第進士對之,溫庭筠「玉條脫」對,宣宗很高興,予以賞賜。令狐陶不知玉條脫之說,問溫庭筠。溫庭筠告他出自《南華經》,並且說,《南華經》並非僻書,相國公務之暇,也應看點書,言外之意說令狐陶不讀書,又嘗對人說「中書省內坐將軍」,譏諷令狐陶無學。令狐陶因此更加恨他,奏他有才無行,不宜與第。由此可知溫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學不高,皆因當權者所嫉也。不僅才高不第,反倒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壞名聲。

溫庭筠攪擾場屋后,貶隨州隨縣尉,當了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后徐商鎮襄陽,闢為巡官,此時溫庭筠已56歲。在襄陽,溫庭筠與皮成式、周繇等交遊酬唱。在襄陽呆了幾年時間,徐商詔征赴闕,溫庭筠隨後也離開襄陽,去了江東,此時已經61歲了,62歲那年冬回又到了淮南。此時的溫庭筠,雖詩名頗著,但已自潦倒,不檢行跡,與貴胄裴減、令狐高等蒲飲狎昵。當時令狐陶出鎮淮南,溫庭筠因其在位時曾壓制過自己,雖是老相識,也不去看他。後來,溫庭筠因窮迫乞於揚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邏的兵丁打耳光,連牙齒也打折了。他將此訴於令狐陶,令狐陶並未處置無禮之兵丁。兵丁極言溫庭筠狹邪丑跡,說他品行怎麼壞。因此有關溫庭筠品行極壞的話傳了到京師。63歲老翁,被打折了牙齒,並且落了更壞的名聲,溫庭筠只好親自到長安,致書公卿間,申說原委,為己雪冤,隨後即居於京師。   既然仕途不得意,當然就會尋找發泄的地方,於是,他就混跡於妓院歌樓,致力於詞的創作,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亦作詞,他是第一個專力於「倚聲填詞」的詩人,其詞多寫花間月下、閨情綺怨,形成了以綺艷香軟為特徵的花間詞風,被稱為「花間派」鼻祖,對五代以後詞的大發展起了很強的推動作用。

《花間集》收溫詞最多達66首,可以說溫庭筠是第一位專力填詞的詩人。詞這種文學形式,到了溫庭筠手裡才真正被人們重視起來,隨後五代與宋代的詞人競相為之,終於使詞在中國古代文壇上成蔚為大觀,至現在仍然有著極廣泛的影響。溫庭筠對詞的貢獻,永遠受到後人的尊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詞風月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詞風月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二十九、花間鼻祖溫庭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