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因詞獲罪兩個御用文人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因《清平調》詞獲罪的兩個御用文人
----兼析詞牌名《清平樂》
文人是幸福的,可以無所顧忌地吟風弄月,搔首懷古。但又是不幸的,要知道中國曆來就有「文字獄」一說,可能會因為某個人心情不好,輕則把你流放到荒蠻之地,次則砍下你的狗頭,重則殺你全家,更可怕的是滅你九族。今天和大家說說最輕鬆,也是人們茶餘飯後上佳談資題材的因文字罷官的人和事。
李白的三首《清平調詞》,絕大多數人都能背誦其中的一首或其中的一、二句。但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可能知道的就不多了。
742年(天寶元年)唐玄宗剛寵楊玉環時,李白結識了詩壇老前輩80多歲的太子賓客、從三品秘書監賀知章。兩人一見如故,賀知章一見他,就把李白比做被天庭貶謫下凡的神仙,「呼為謫仙人」。然後就請他喝酒。兩個人喝得很高興。喝完發現沒帶錢。賀知章就把身上用黃金做的小烏龜抵作了酒錢。賀知章是八十多歲的一個著名的老作家,是一個大官,請李白吃飯喝酒。也有一些資料說是賀知章看到李白的《蜀道難》,非常地喜歡。總之,賀知章對他的稱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不但政治地位高,在文壇上地位也很高,所以李白馬上就在長安聲名鵲起。
於是,賀知章將李白引見給唐玄宗。皇帝見了李白的詩也讚嘆不已,就在金鑾殿上召見李白,當詩人遠遠步上台階時,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談起當時的政事,李白能當場根據唐玄宗的意思,寫下一篇「和番書」,而且一面口若懸河地與玄宗談話,一面手不停筆地寫下來,唐玄宗大為高興,親手調製了一碗羹送給李白吃,從此任命他為供奉翰林。什麼叫供奉翰林?就是用文字逗皇帝老兒開心的高級文官。
李白是在他一個族叔李陽冰家裡邊去世的。這個李陽冰,是唐代很有名的寫篆書的一個書法家。李白臨去世的時候,就把自己平生所做的詩文,都交付給這個李陽冰,讓他編輯出版。據李陽冰所編的《草堂集》記載:唐玄宗一見李白就說,雖然你還是個老百姓,可是我卻知道你的名字。不是你平時道德品行高,文章做得好,咱們倆怎麼今天坐到這兒來呢?一天晚上,唐玄宗帶著他的寵妃楊玉環,乘月色觀賞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貴牡丹。興慶湖畔,他們漫步長堤,身後是空輦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園弟子。唐玄宗說:「賞名花,對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舊詞?」叫李龜年拿著金花箋賜給李白,讓李白趕緊寫詞(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詩)。哪想到這時李白正和幾個朋友躺在酒樓里呢。李龜年趕快叫人把李白架進興慶宮,半醉半醒的李白,寫下了下面三首《清平調》:
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紅艷露凝香,**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詩把木芍藥(牡丹)和楊妃交互在一起寫,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桃花渾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澤的心情和光景表現得淋漓盡致。
唐玄宗當然高興,但想李白古體詩超凡脫俗,律詩不大多見,眼下已唱了三首七言律詩,不知五言詩寫得怎麼樣,於是讓李白以「宮中行樂」為題寫十首五言律詩。醉意朦朧的李白知道這是皇帝老兒在試他的本事,就上奏唐玄宗說:「我今天已經醉得一塌糊塗了,可能會做一些出格的事,如果陛下事先下旨免了我的死罪,我才能盡情發揮吟詩作對的水平。」
皇帝一笑:「好吧!」就叫兩個內侍扶住搖搖晃晃的李白,再讓兩個內侍按住朱絲為欄的稿紙。李白命令道:「楊國忠,快給我捧墨!高力士,快把我的靴子脫了!楊國忠是楊貴妃的哥哥,高力士是當時最得寵的宦官,這兩位是皇上的心腹寵臣,朝中大臣誰也沒膽量這樣對他們無禮,李白豈不是狂妄到不想要腦袋了!但唐玄宗當時心情特別暢快,又想見識一下李白在醉意中寫詩的功夫,就讓楊國忠和高力士去伺候李白。
高力士給李白脫了靴子,李白在席上坐下。楊國忠捧過研好的墨來。李白拿過筆略一沉思,便刷刷刷,手不停筆地又寫了十首《宮中行樂詞》。
唐玄宗讀了很高興,馬上讓樂師譜曲,讓樂工演唱。楊國忠和高力士哪兒能忍下這口氣,雖然表面上侍候李白,心裡早把李白咒了無數遍,準備伺機收拾李白。李白寫完詩就睡著了。李龜年配著李白的詩唱著《清平調》,楊玉環見那些詩寫的全是稱讚自己的美麗,早就找不著北了。
過了兩天,楊玉環一個人唱那幾支清平調玩的時候,高力士乘機說:「我還以為娘娘對李白恨之入骨呢,怎麼您會唱他的詞?」
楊玉環很奇怪地問:「他一個翰林學士,怎麼能使我恨他到這個地步呢?」
高力士說:「第二首《清平調》里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那不是把您比作穢亂漢宮的趙飛燕了嗎?」
楊玉環想想也有道理,從此,每當唐玄宗想重用李白時,楊玉環總在一旁阻止。
李白等了很長時間不見皇帝重用,便猜到一定是有人從中作梗,就乾脆向唐玄宗辭去那隻能逗君王開心的差事。唐玄宗雖然愛惜李白的才能,但什麼事也比不上楊玉環重要,既然她討厭李白,就只好免了他的翰林,讓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從此,李白只好騎著毛驢屁顛屁顛地遍游祖國的名山大川,飽覽人間美好風景了。
在宋代,有位很風趣的詞人自稱可以超過柳永,他的詞風基本是承襲柳永而來的,但就成就而論,遠不能和柳永相提並論。他的名字叫王觀,留傳下來的個別作品常透出奇想,風趣而不粗鄙,詞論家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評價他的詞「其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他看到李白戲弄貴妃與權臣的故事,也想學學樣。結果卻變成了「不得清白」。
王觀,生卒年不祥,字通叟,如皋(今屬江蘇)人。1057年(仁宗嘉佑二年)進士。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官至翰林學士。據《能改齋漫錄》記載:宋神宗在宮廷欣賞歌舞,命翰林學士填詞。這和唐朝唐玄宗命李白填詞一樣。王觀是個狂狷書生,早對宮廷淫樂很反感,就仿照李白填了一首應制《清平樂》詞:
黃金殿里。燭影雙龍戲。勸得官家真箇醉。進酒猶呼萬歲。錦茵舞徹梁州。君恩與整搔頭。一夜御前宣喚,六宮多少人愁。
這是一首描寫宮廷驕奢淫逸生活的詞,揭穿了封建帝王平日道貌岸然的偽裝,刻畫了皇帝荒淫無度、浮華奢侈的形象。雖沒有正面描寫皇上與妃子的狎昵狀態,卻暗中嘲諷了宮中沉靡墮落的生活。宋神宗的老媽高太后看了此詞后勃然大怒,認為褻瀆了自己的好兒子神宗趙頊,第二天就罷了他的官,從此永不錄用。沒辦法,他就阿Q了一下,給自己取了一個「逐客」的筆名。
《清平樂》這個詞牌名的來歷說法不一。據《松窗雜錄》記載:唐玄宗開元年間,皇宮中開始追捧牡丹花(唐朝叫木芍藥)的時候,唐玄宗晚上在皇宮後花園游賞,宣翰林學士李白,立進《清平調》詞三章。命令梨園子弟,現場譜曲,組織管弦樂隊,點名要當時著名歌唱家李龜年演唱。楊貴妃很高興,覺得歌詞寫的意思很好,並以此自況。張君房在《脞說》中指出這就是《清平樂》這個詞牌名的來歷。
《碧雞漫志》一書中則認為:唐明皇宣詔李白所進獻的《清平調詞》,是令李白在《清平調》中制詞。因為古樂曲聲調高下,合為三調,即清調、平調、側調。在這三個調中,唐明皇只令就擇上兩調,而不想用側調。況且李白詞是七言絕句的形式,與現在的《清平樂》詞的形式不一樣。後人不深加考證,認為李白的《清平調》就是現在的《清平樂》。萬氏《詞律》解釋此調時也說:《清平樂》與《清平調》沒有關係。
因《清平樂》這個詞牌名本意是祈求海內清平之樂曲,故名。《花菴詞選》名《清平樂令》。張輯詞有「憶著故山蘿月「句,名《憶蘿月》。張翥詞有」明朝來醉東風「句,名《醉東風》。又名《破子清平樂》、《清平令破子》等。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因《清平調》詞獲罪的兩個御用文人
----兼析詞牌名《清平樂》
文人是幸福的,可以無所顧忌地吟風弄月,搔首懷古。但又是不幸的,要知道中國曆來就有「文字獄」一說,可能會因為某個人心情不好,輕則把你流放到荒蠻之地,次則砍下你的狗頭,重則殺你全家,更可怕的是滅你九族。今天和大家說說最輕鬆,也是人們茶餘飯後上佳談資題材的因文字罷官的人和事。
李白的三首《清平調詞》,絕大多數人都能背誦其中的一首或其中的一、二句。但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可能知道的就不多了。
742年(天寶元年)唐玄宗剛寵楊玉環時,李白結識了詩壇老前輩80多歲的太子賓客、從三品秘書監賀知章。兩人一見如故,賀知章一見他,就把李白比做被天庭貶謫下凡的神仙,「呼為謫仙人」。然後就請他喝酒。兩個人喝得很高興。喝完發現沒帶錢。賀知章就把身上用黃金做的小烏龜抵作了酒錢。賀知章是八十多歲的一個著名的老作家,是一個大官,請李白吃飯喝酒。也有一些資料說是賀知章看到李白的《蜀道難》,非常地喜歡。總之,賀知章對他的稱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不但政治地位高,在文壇上地位也很高,所以李白馬上就在長安聲名鵲起。
於是,賀知章將李白引見給唐玄宗。皇帝見了李白的詩也讚嘆不已,就在金鑾殿上召見李白,當詩人遠遠步上台階時,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談起當時的政事,李白能當場根據唐玄宗的意思,寫下一篇「和番書」,而且一面口若懸河地與玄宗談話,一面手不停筆地寫下來,唐玄宗大為高興,親手調製了一碗羹送給李白吃,從此任命他為供奉翰林。什麼叫供奉翰林?就是用文字逗皇帝老兒開心的高級文官。
李白是在他一個族叔李陽冰家裡邊去世的。這個李陽冰,是唐代很有名的寫篆書的一個書法家。李白臨去世的時候,就把自己平生所做的詩文,都交付給這個李陽冰,讓他編輯出版。據李陽冰所編的《草堂集》記載:唐玄宗一見李白就說,雖然你還是個老百姓,可是我卻知道你的名字。不是你平時道德品行高,文章做得好,咱們倆怎麼今天坐到這兒來呢?一天晚上,唐玄宗帶著他的寵妃楊玉環,乘月色觀賞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貴牡丹。興慶湖畔,他們漫步長堤,身後是空輦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園弟子。唐玄宗說:「賞名花,對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舊詞?」叫李龜年拿著金花箋賜給李白,讓李白趕緊寫詞(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詩)。哪想到這時李白正和幾個朋友躺在酒樓里呢。李龜年趕快叫人把李白架進興慶宮,半醉半醒的李白,寫下了下面三首《清平調》:
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紅艷露凝香,**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詩把木芍藥(牡丹)和楊妃交互在一起寫,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桃花渾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澤的心情和光景表現得淋漓盡致。
唐玄宗當然高興,但想李白古體詩超凡脫俗,律詩不大多見,眼下已唱了三首七言律詩,不知五言詩寫得怎麼樣,於是讓李白以「宮中行樂」為題寫十首五言律詩。醉意朦朧的李白知道這是皇帝老兒在試他的本事,就上奏唐玄宗說:「我今天已經醉得一塌糊塗了,可能會做一些出格的事,如果陛下事先下旨免了我的死罪,我才能盡情發揮吟詩作對的水平。」
皇帝一笑:「好吧!」就叫兩個內侍扶住搖搖晃晃的李白,再讓兩個內侍按住朱絲為欄的稿紙。李白命令道:「楊國忠,快給我捧墨!高力士,快把我的靴子脫了!楊國忠是楊貴妃的哥哥,高力士是當時最得寵的宦官,這兩位是皇上的心腹寵臣,朝中大臣誰也沒膽量這樣對他們無禮,李白豈不是狂妄到不想要腦袋了!但唐玄宗當時心情特別暢快,又想見識一下李白在醉意中寫詩的功夫,就讓楊國忠和高力士去伺候李白。
高力士給李白脫了靴子,李白在席上坐下。楊國忠捧過研好的墨來。李白拿過筆略一沉思,便刷刷刷,手不停筆地又寫了十首《宮中行樂詞》。
唐玄宗讀了很高興,馬上讓樂師譜曲,讓樂工演唱。楊國忠和高力士哪兒能忍下這口氣,雖然表面上侍候李白,心裡早把李白咒了無數遍,準備伺機收拾李白。李白寫完詩就睡著了。李龜年配著李白的詩唱著《清平調》,楊玉環見那些詩寫的全是稱讚自己的美麗,早就找不著北了。
過了兩天,楊玉環一個人唱那幾支清平調玩的時候,高力士乘機說:「我還以為娘娘對李白恨之入骨呢,怎麼您會唱他的詞?」
楊玉環很奇怪地問:「他一個翰林學士,怎麼能使我恨他到這個地步呢?」
高力士說:「第二首《清平調》里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那不是把您比作穢亂漢宮的趙飛燕了嗎?」
楊玉環想想也有道理,從此,每當唐玄宗想重用李白時,楊玉環總在一旁阻止。
李白等了很長時間不見皇帝重用,便猜到一定是有人從中作梗,就乾脆向唐玄宗辭去那隻能逗君王開心的差事。唐玄宗雖然愛惜李白的才能,但什麼事也比不上楊玉環重要,既然她討厭李白,就只好免了他的翰林,讓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從此,李白只好騎著毛驢屁顛屁顛地遍游祖國的名山大川,飽覽人間美好風景了。
在宋代,有位很風趣的詞人自稱可以超過柳永,他的詞風基本是承襲柳永而來的,但就成就而論,遠不能和柳永相提並論。他的名字叫王觀,留傳下來的個別作品常透出奇想,風趣而不粗鄙,詞論家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評價他的詞「其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他看到李白戲弄貴妃與權臣的故事,也想學學樣。結果卻變成了「不得清白」。
王觀,生卒年不祥,字通叟,如皋(今屬江蘇)人。1057年(仁宗嘉佑二年)進士。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官至翰林學士。據《能改齋漫錄》記載:宋神宗在宮廷欣賞歌舞,命翰林學士填詞。這和唐朝唐玄宗命李白填詞一樣。王觀是個狂狷書生,早對宮廷淫樂很反感,就仿照李白填了一首應制《清平樂》詞:
黃金殿里。燭影雙龍戲。勸得官家真箇醉。進酒猶呼萬歲。錦茵舞徹梁州。君恩與整搔頭。一夜御前宣喚,六宮多少人愁。
這是一首描寫宮廷驕奢淫逸生活的詞,揭穿了封建帝王平日道貌岸然的偽裝,刻畫了皇帝荒淫無度、浮華奢侈的形象。雖沒有正面描寫皇上與妃子的狎昵狀態,卻暗中嘲諷了宮中沉靡墮落的生活。宋神宗的老媽高太后看了此詞后勃然大怒,認為褻瀆了自己的好兒子神宗趙頊,第二天就罷了他的官,從此永不錄用。沒辦法,他就阿Q了一下,給自己取了一個「逐客」的筆名。
《清平樂》這個詞牌名的來歷說法不一。據《松窗雜錄》記載:唐玄宗開元年間,皇宮中開始追捧牡丹花(唐朝叫木芍藥)的時候,唐玄宗晚上在皇宮後花園游賞,宣翰林學士李白,立進《清平調》詞三章。命令梨園子弟,現場譜曲,組織管弦樂隊,點名要當時著名歌唱家李龜年演唱。楊貴妃很高興,覺得歌詞寫的意思很好,並以此自況。張君房在《脞說》中指出這就是《清平樂》這個詞牌名的來歷。
《碧雞漫志》一書中則認為:唐明皇宣詔李白所進獻的《清平調詞》,是令李白在《清平調》中制詞。因為古樂曲聲調高下,合為三調,即清調、平調、側調。在這三個調中,唐明皇只令就擇上兩調,而不想用側調。況且李白詞是七言絕句的形式,與現在的《清平樂》詞的形式不一樣。後人不深加考證,認為李白的《清平調》就是現在的《清平樂》。萬氏《詞律》解釋此調時也說:《清平樂》與《清平調》沒有關係。
因《清平樂》這個詞牌名本意是祈求海內清平之樂曲,故名。《花菴詞選》名《清平樂令》。張輯詞有「憶著故山蘿月「句,名《憶蘿月》。張翥詞有」明朝來醉東風「句,名《醉東風》。又名《破子清平樂》、《清平令破子》等。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因《清平調》詞獲罪的兩個御用文人
----兼析詞牌名《清平樂》
文人是幸福的,可以無所顧忌地吟風弄月,搔首懷古。但又是不幸的,要知道中國曆來就有「文字獄」一說,可能會因為某個人心情不好,輕則把你流放到荒蠻之地,次則砍下你的狗頭,重則殺你全家,更可怕的是滅你九族。今天和大家說說最輕鬆,也是人們茶餘飯後上佳談資題材的因文字罷官的人和事。
李白的三首《清平調詞》,絕大多數人都能背誦其中的一首或其中的一、二句。但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可能知道的就不多了。
742年(天寶元年)唐玄宗剛寵楊玉環時,李白結識了詩壇老前輩80多歲的太子賓客、從三品秘書監賀知章。兩人一見如故,賀知章一見他,就把李白比做被天庭貶謫下凡的神仙,「呼為謫仙人」。然後就請他喝酒。兩個人喝得很高興。喝完發現沒帶錢。賀知章就把身上用黃金做的小烏龜抵作了酒錢。賀知章是八十多歲的一個著名的老作家,是一個大官,請李白吃飯喝酒。也有一些資料說是賀知章看到李白的《蜀道難》,非常地喜歡。總之,賀知章對他的稱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不但政治地位高,在文壇上地位也很高,所以李白馬上就在長安聲名鵲起。
於是,賀知章將李白引見給唐玄宗。皇帝見了李白的詩也讚嘆不已,就在金鑾殿上召見李白,當詩人遠遠步上台階時,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談起當時的政事,李白能當場根據唐玄宗的意思,寫下一篇「和番書」,而且一面口若懸河地與玄宗談話,一面手不停筆地寫下來,唐玄宗大為高興,親手調製了一碗羹送給李白吃,從此任命他為供奉翰林。什麼叫供奉翰林?就是用文字逗皇帝老兒開心的高級文官。
李白是在他一個族叔李陽冰家裡邊去世的。這個李陽冰,是唐代很有名的寫篆書的一個書法家。李白臨去世的時候,就把自己平生所做的詩文,都交付給這個李陽冰,讓他編輯出版。據李陽冰所編的《草堂集》記載:唐玄宗一見李白就說,雖然你還是個老百姓,可是我卻知道你的名字。不是你平時道德品行高,文章做得好,咱們倆怎麼今天坐到這兒來呢?一天晚上,唐玄宗帶著他的寵妃楊玉環,乘月色觀賞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貴牡丹。興慶湖畔,他們漫步長堤,身後是空輦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園弟子。唐玄宗說:「賞名花,對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舊詞?」叫李龜年拿著金花箋賜給李白,讓李白趕緊寫詞(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詩)。哪想到這時李白正和幾個朋友躺在酒樓里呢。李龜年趕快叫人把李白架進興慶宮,半醉半醒的李白,寫下了下面三首《清平調》:
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紅艷露凝香,**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詩把木芍藥(牡丹)和楊妃交互在一起寫,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桃花渾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澤的心情和光景表現得淋漓盡致。
唐玄宗當然高興,但想李白古體詩超凡脫俗,律詩不大多見,眼下已唱了三首七言律詩,不知五言詩寫得怎麼樣,於是讓李白以「宮中行樂」為題寫十首五言律詩。醉意朦朧的李白知道這是皇帝老兒在試他的本事,就上奏唐玄宗說:「我今天已經醉得一塌糊塗了,可能會做一些出格的事,如果陛下事先下旨免了我的死罪,我才能盡情發揮吟詩作對的水平。」
皇帝一笑:「好吧!」就叫兩個內侍扶住搖搖晃晃的李白,再讓兩個內侍按住朱絲為欄的稿紙。李白命令道:「楊國忠,快給我捧墨!高力士,快把我的靴子脫了!楊國忠是楊貴妃的哥哥,高力士是當時最得寵的宦官,這兩位是皇上的心腹寵臣,朝中大臣誰也沒膽量這樣對他們無禮,李白豈不是狂妄到不想要腦袋了!但唐玄宗當時心情特別暢快,又想見識一下李白在醉意中寫詩的功夫,就讓楊國忠和高力士去伺候李白。
高力士給李白脫了靴子,李白在席上坐下。楊國忠捧過研好的墨來。李白拿過筆略一沉思,便刷刷刷,手不停筆地又寫了十首《宮中行樂詞》。
唐玄宗讀了很高興,馬上讓樂師譜曲,讓樂工演唱。楊國忠和高力士哪兒能忍下這口氣,雖然表面上侍候李白,心裡早把李白咒了無數遍,準備伺機收拾李白。李白寫完詩就睡著了。李龜年配著李白的詩唱著《清平調》,楊玉環見那些詩寫的全是稱讚自己的美麗,早就找不著北了。
過了兩天,楊玉環一個人唱那幾支清平調玩的時候,高力士乘機說:「我還以為娘娘對李白恨之入骨呢,怎麼您會唱他的詞?」
楊玉環很奇怪地問:「他一個翰林學士,怎麼能使我恨他到這個地步呢?」
高力士說:「第二首《清平調》里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那不是把您比作穢亂漢宮的趙飛燕了嗎?」
楊玉環想想也有道理,從此,每當唐玄宗想重用李白時,楊玉環總在一旁阻止。
李白等了很長時間不見皇帝重用,便猜到一定是有人從中作梗,就乾脆向唐玄宗辭去那隻能逗君王開心的差事。唐玄宗雖然愛惜李白的才能,但什麼事也比不上楊玉環重要,既然她討厭李白,就只好免了他的翰林,讓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從此,李白只好騎著毛驢屁顛屁顛地遍游祖國的名山大川,飽覽人間美好風景了。
在宋代,有位很風趣的詞人自稱可以超過柳永,他的詞風基本是承襲柳永而來的,但就成就而論,遠不能和柳永相提並論。他的名字叫王觀,留傳下來的個別作品常透出奇想,風趣而不粗鄙,詞論家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評價他的詞「其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他看到李白戲弄貴妃與權臣的故事,也想學學樣。結果卻變成了「不得清白」。
王觀,生卒年不祥,字通叟,如皋(今屬江蘇)人。1057年(仁宗嘉佑二年)進士。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官至翰林學士。據《能改齋漫錄》記載:宋神宗在宮廷欣賞歌舞,命翰林學士填詞。這和唐朝唐玄宗命李白填詞一樣。王觀是個狂狷書生,早對宮廷淫樂很反感,就仿照李白填了一首應制《清平樂》詞:
黃金殿里。燭影雙龍戲。勸得官家真箇醉。進酒猶呼萬歲。錦茵舞徹梁州。君恩與整搔頭。一夜御前宣喚,六宮多少人愁。
這是一首描寫宮廷驕奢淫逸生活的詞,揭穿了封建帝王平日道貌岸然的偽裝,刻畫了皇帝荒淫無度、浮華奢侈的形象。雖沒有正面描寫皇上與妃子的狎昵狀態,卻暗中嘲諷了宮中沉靡墮落的生活。宋神宗的老媽高太后看了此詞后勃然大怒,認為褻瀆了自己的好兒子神宗趙頊,第二天就罷了他的官,從此永不錄用。沒辦法,他就阿Q了一下,給自己取了一個「逐客」的筆名。
《清平樂》這個詞牌名的來歷說法不一。據《松窗雜錄》記載:唐玄宗開元年間,皇宮中開始追捧牡丹花(唐朝叫木芍藥)的時候,唐玄宗晚上在皇宮後花園游賞,宣翰林學士李白,立進《清平調》詞三章。命令梨園子弟,現場譜曲,組織管弦樂隊,點名要當時著名歌唱家李龜年演唱。楊貴妃很高興,覺得歌詞寫的意思很好,並以此自況。張君房在《脞說》中指出這就是《清平樂》這個詞牌名的來歷。
《碧雞漫志》一書中則認為:唐明皇宣詔李白所進獻的《清平調詞》,是令李白在《清平調》中制詞。因為古樂曲聲調高下,合為三調,即清調、平調、側調。在這三個調中,唐明皇只令就擇上兩調,而不想用側調。況且李白詞是七言絕句的形式,與現在的《清平樂》詞的形式不一樣。後人不深加考證,認為李白的《清平調》就是現在的《清平樂》。萬氏《詞律》解釋此調時也說:《清平樂》與《清平調》沒有關係。
因《清平樂》這個詞牌名本意是祈求海內清平之樂曲,故名。《花菴詞選》名《清平樂令》。張輯詞有「憶著故山蘿月「句,名《憶蘿月》。張翥詞有」明朝來醉東風「句,名《醉東風》。又名《破子清平樂》、《清平令破子》等。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因《清平調》詞獲罪的兩個御用文人
----兼析詞牌名《清平樂》
文人是幸福的,可以無所顧忌地吟風弄月,搔首懷古。但又是不幸的,要知道中國曆來就有「文字獄」一說,可能會因為某個人心情不好,輕則把你流放到荒蠻之地,次則砍下你的狗頭,重則殺你全家,更可怕的是滅你九族。今天和大家說說最輕鬆,也是人們茶餘飯後上佳談資題材的因文字罷官的人和事。
李白的三首《清平調詞》,絕大多數人都能背誦其中的一首或其中的一、二句。但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可能知道的就不多了。
742年(天寶元年)唐玄宗剛寵楊玉環時,李白結識了詩壇老前輩80多歲的太子賓客、從三品秘書監賀知章。兩人一見如故,賀知章一見他,就把李白比做被天庭貶謫下凡的神仙,「呼為謫仙人」。然後就請他喝酒。兩個人喝得很高興。喝完發現沒帶錢。賀知章就把身上用黃金做的小烏龜抵作了酒錢。賀知章是八十多歲的一個著名的老作家,是一個大官,請李白吃飯喝酒。也有一些資料說是賀知章看到李白的《蜀道難》,非常地喜歡。總之,賀知章對他的稱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不但政治地位高,在文壇上地位也很高,所以李白馬上就在長安聲名鵲起。
於是,賀知章將李白引見給唐玄宗。皇帝見了李白的詩也讚嘆不已,就在金鑾殿上召見李白,當詩人遠遠步上台階時,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談起當時的政事,李白能當場根據唐玄宗的意思,寫下一篇「和番書」,而且一面口若懸河地與玄宗談話,一面手不停筆地寫下來,唐玄宗大為高興,親手調製了一碗羹送給李白吃,從此任命他為供奉翰林。什麼叫供奉翰林?就是用文字逗皇帝老兒開心的高級文官。
李白是在他一個族叔李陽冰家裡邊去世的。這個李陽冰,是唐代很有名的寫篆書的一個書法家。李白臨去世的時候,就把自己平生所做的詩文,都交付給這個李陽冰,讓他編輯出版。據李陽冰所編的《草堂集》記載:唐玄宗一見李白就說,雖然你還是個老百姓,可是我卻知道你的名字。不是你平時道德品行高,文章做得好,咱們倆怎麼今天坐到這兒來呢?一天晚上,唐玄宗帶著他的寵妃楊玉環,乘月色觀賞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貴牡丹。興慶湖畔,他們漫步長堤,身後是空輦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園弟子。唐玄宗說:「賞名花,對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舊詞?」叫李龜年拿著金花箋賜給李白,讓李白趕緊寫詞(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詩)。哪想到這時李白正和幾個朋友躺在酒樓里呢。李龜年趕快叫人把李白架進興慶宮,半醉半醒的李白,寫下了下面三首《清平調》:
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紅艷露凝香,**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詩把木芍藥(牡丹)和楊妃交互在一起寫,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桃花渾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澤的心情和光景表現得淋漓盡致。
唐玄宗當然高興,但想李白古體詩超凡脫俗,律詩不大多見,眼下已唱了三首七言律詩,不知五言詩寫得怎麼樣,於是讓李白以「宮中行樂」為題寫十首五言律詩。醉意朦朧的李白知道這是皇帝老兒在試他的本事,就上奏唐玄宗說:「我今天已經醉得一塌糊塗了,可能會做一些出格的事,如果陛下事先下旨免了我的死罪,我才能盡情發揮吟詩作對的水平。」
皇帝一笑:「好吧!」就叫兩個內侍扶住搖搖晃晃的李白,再讓兩個內侍按住朱絲為欄的稿紙。李白命令道:「楊國忠,快給我捧墨!高力士,快把我的靴子脫了!楊國忠是楊貴妃的哥哥,高力士是當時最得寵的宦官,這兩位是皇上的心腹寵臣,朝中大臣誰也沒膽量這樣對他們無禮,李白豈不是狂妄到不想要腦袋了!但唐玄宗當時心情特別暢快,又想見識一下李白在醉意中寫詩的功夫,就讓楊國忠和高力士去伺候李白。
高力士給李白脫了靴子,李白在席上坐下。楊國忠捧過研好的墨來。李白拿過筆略一沉思,便刷刷刷,手不停筆地又寫了十首《宮中行樂詞》。
唐玄宗讀了很高興,馬上讓樂師譜曲,讓樂工演唱。楊國忠和高力士哪兒能忍下這口氣,雖然表面上侍候李白,心裡早把李白咒了無數遍,準備伺機收拾李白。李白寫完詩就睡著了。李龜年配著李白的詩唱著《清平調》,楊玉環見那些詩寫的全是稱讚自己的美麗,早就找不著北了。
過了兩天,楊玉環一個人唱那幾支清平調玩的時候,高力士乘機說:「我還以為娘娘對李白恨之入骨呢,怎麼您會唱他的詞?」
楊玉環很奇怪地問:「他一個翰林學士,怎麼能使我恨他到這個地步呢?」
高力士說:「第二首《清平調》里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那不是把您比作穢亂漢宮的趙飛燕了嗎?」
楊玉環想想也有道理,從此,每當唐玄宗想重用李白時,楊玉環總在一旁阻止。
李白等了很長時間不見皇帝重用,便猜到一定是有人從中作梗,就乾脆向唐玄宗辭去那隻能逗君王開心的差事。唐玄宗雖然愛惜李白的才能,但什麼事也比不上楊玉環重要,既然她討厭李白,就只好免了他的翰林,讓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從此,李白只好騎著毛驢屁顛屁顛地遍游祖國的名山大川,飽覽人間美好風景了。
在宋代,有位很風趣的詞人自稱可以超過柳永,他的詞風基本是承襲柳永而來的,但就成就而論,遠不能和柳永相提並論。他的名字叫王觀,留傳下來的個別作品常透出奇想,風趣而不粗鄙,詞論家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評價他的詞「其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他看到李白戲弄貴妃與權臣的故事,也想學學樣。結果卻變成了「不得清白」。
王觀,生卒年不祥,字通叟,如皋(今屬江蘇)人。1057年(仁宗嘉佑二年)進士。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官至翰林學士。據《能改齋漫錄》記載:宋神宗在宮廷欣賞歌舞,命翰林學士填詞。這和唐朝唐玄宗命李白填詞一樣。王觀是個狂狷書生,早對宮廷淫樂很反感,就仿照李白填了一首應制《清平樂》詞:
黃金殿里。燭影雙龍戲。勸得官家真箇醉。進酒猶呼萬歲。錦茵舞徹梁州。君恩與整搔頭。一夜御前宣喚,六宮多少人愁。
這是一首描寫宮廷驕奢淫逸生活的詞,揭穿了封建帝王平日道貌岸然的偽裝,刻畫了皇帝荒淫無度、浮華奢侈的形象。雖沒有正面描寫皇上與妃子的狎昵狀態,卻暗中嘲諷了宮中沉靡墮落的生活。宋神宗的老媽高太后看了此詞后勃然大怒,認為褻瀆了自己的好兒子神宗趙頊,第二天就罷了他的官,從此永不錄用。沒辦法,他就阿Q了一下,給自己取了一個「逐客」的筆名。
《清平樂》這個詞牌名的來歷說法不一。據《松窗雜錄》記載:唐玄宗開元年間,皇宮中開始追捧牡丹花(唐朝叫木芍藥)的時候,唐玄宗晚上在皇宮後花園游賞,宣翰林學士李白,立進《清平調》詞三章。命令梨園子弟,現場譜曲,組織管弦樂隊,點名要當時著名歌唱家李龜年演唱。楊貴妃很高興,覺得歌詞寫的意思很好,並以此自況。張君房在《脞說》中指出這就是《清平樂》這個詞牌名的來歷。
《碧雞漫志》一書中則認為:唐明皇宣詔李白所進獻的《清平調詞》,是令李白在《清平調》中制詞。因為古樂曲聲調高下,合為三調,即清調、平調、側調。在這三個調中,唐明皇只令就擇上兩調,而不想用側調。況且李白詞是七言絕句的形式,與現在的《清平樂》詞的形式不一樣。後人不深加考證,認為李白的《清平調》就是現在的《清平樂》。萬氏《詞律》解釋此調時也說:《清平樂》與《清平調》沒有關係。
因《清平樂》這個詞牌名本意是祈求海內清平之樂曲,故名。《花菴詞選》名《清平樂令》。張輯詞有「憶著故山蘿月「句,名《憶蘿月》。張翥詞有」明朝來醉東風「句,名《醉東風》。又名《破子清平樂》、《清平令破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