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宰相肚裡能撐船

五十一、宰相肚裡能撐船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宰相肚裡能撐船

--兼析詞牌名《安陽好》

韓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1027年(天聖五年),年僅19歲的韓琦考中了進士。在科舉時代,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用現代漢語翻譯就是:30歲考中明經科,算年紀大的了,50歲考起進士,是少年成名。要知道古人50歲就稱老。這樣的少年進士,在古代並不多見,其仕途之順就可想而知了。最初被授予將作監丞的官職,後來任樞密直學士、陝西經略安撫副使、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務。與范仲淹共同防禦西夏,名重一時,時稱「韓范」。1056年(嘉祐元年)為樞密使;1057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僕射,封魏國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1075年(熙寧八年)卒,年68。謚忠獻。《宋史》有傳。著有《安陽集》五十卷。《全宋詞》錄其詞四首。

《名臣言行錄》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他曾經與同館的王拱辰以及御史葉定基,一起到開封府主持科舉考試。王拱辰、葉定基經常因評卷而爭論,而韓琦充耳不聞,安安心心坐在辦公室閱卷。王拱辰怪他不幫助自己說話,氣沖沖地走進他的辦公室,說:「你在這裡修鍊做宰相的涵養和度量嗎?」韓琦微微一笑,說:「對不起。」

他的親戚曾獻給他一隻玉盞,說是農人開墾荒地時,在古墓中得到的。那玉盞是稀世珍寶,內外沒有絲毫瑕疵,他答謝了親戚一百兩金子。有次他在家中擺宴,請來了負責漕運的官員們,並特別設置了一桌,上面鋪蓋著錦緞,將那玉盞放在桌子上,準備用來為座上的嘉賓敬酒。誰知一個差役不小心碰倒了桌子,玉盞被摔碎了。在坐的來賓無不驚愕,那人也趕忙趴在地上等候發落。可韓琦笑著對座上的客人說:「東西也總會有破的時候。」隨即又對差役說:「你是因為不小心才打破玉盞,又不是故意的,這有什麼罪呢?」

而《老學庵筆記》記載的故事更有趣:北方百姓家裡做紅白喜事,附近的住戶都要隨份子錢去賀喜,當地叫「白席」。韓琦從樞密使的職務轉任鄴成太守,赴部屬的一個姻親家的禮席。桌上果盤內有荔枝,韓琦想拿一棵試味。這家主人就說:「資政吃荔枝,請大家一起吃荔枝。」韓琦對主人的喋喋感到厭煩,就不再拿。主家又說:「資政不高興了,請各位放下荔枝。」面對這樣尷尬的場合,韓琦也只一笑了之。1058年6月,韓琦進入國家權力中心,開始了為時十年的宰相生涯。韓琦為相后,兩度化解宋朝的政治危機。

一是勸兩任皇帝及早立儲,鞏固國本。在家天下的封建社會,立儲,是封建王朝的重大政治問題,因為它涉及到國家的安危。宋仁宗因連失褒、豫、鄂三王,心情沉重,身體一直不好。至和中又因患病,無法正常御殿,拖了五、六年立儲之事仍未定下,朝廷內外憂之。韓琦作為宰相,對立嗣之事十分關心,他趁朝中事態緩和仁宗心平氣靜之際,建議:「立嗣之事是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歷代王朝的禍亂,都是因為及早確立太子。現在,陛下年紀大了,自己又沒有子嗣,何不在宗室弟子中選一個賢良的人作為太子呢?」但仁宗當時仍期待後宮能再生皇子,故而未置可否。後來,有一天,韓琦手拿《漢書·孔光傳》對仁宗說:「漢成帝即位25年無嗣,就立他弟弟的兒子定陶王為太子。漢成帝只是個中才之主,還能夠這樣,以陛下的聖明,何難哉!你的太祖皇帝把弟弟作為接班人,福流至今。願陛下以太祖之心為心,則社么問題都解決了。」在韓琦的極力勸說下,仁宗終於下定決心,於1062年8月下詔正式立堂兄濮王趙允讓子宗實為皇太子,賜名曙。1063年3月仁宗去世,韓琦宣讀遺制,趙曙繼位,是為宋英宗。英宗的確立,韓琦贊輔應推首功。但韓琦從不在別人面前誇耀此事,不把功勞記在自己身上。1066年12月(治平三年),英宗病重。韓琦作為宰相,又考慮立儲之事。他向英宗勸道:「陛下聖體欠安,全國上下憂心忡忡,宜早立皇太子,以安撫眾心」。英宗同意,立穎王趙頊為皇太子。1067年5月,英宗病逝,趙頊繼位,是為宋神宗。

二是調和皇帝與太后之間的矛盾,消弭內患。英宗繼位之初,就身患疾病,由曹太后垂簾聽政。因英宗非仁宗親生,即位后又想有所作為,而曹太后思想較為保守,加之個別內侍從中挑撥,致使兩宮生隙。最高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很可能會帶來嚴重的政治危機。韓琦作為宰相,為緩解兩宮矛盾,解決政治危機,費盡了心力。據《石林燕語》記載:因宮中太監的挑撥,當時太皇太后曹氏和宋英宗皇后高氏的矛盾很大。一天晚上,韓琦正在睡覺,一個宦官拿著曹太后的懿旨來找他。韓琦接了懿旨后並不打開,直接湊近蠟燭,打算把它燒了。傳旨太監哀求說:「您覺得不能接受可以,另行上湊就是了,怎麼能夠把懿旨燒掉呢?」韓琦說:「這是我的事,與你無關。你回去后如實稟報就行了。」最終還是把懿旨燒了。傳旨太監還沒走,又有一個太監來傳旨:「曹太后要追回前面的懿旨。」韓琦說:「我沒有打開看,就把它燒了。」兩個宦官把事情的經過向曹太后彙報后,曹太后感慨地說:「韓琦真是高瞻遠矚,多謀善斷啊!」於是,他一面勸說太后,一面安慰英宗並以舜帝之孝諫曰:「自古聖帝明王,不為少矣,然獨稱舜為大孝。凱其餘盡不孝也?父母慈愛而子孝,此常事,不足道,惟父母不慈愛而子不失孝,乃可稱耳。政恐陛下事太后未至,父母豈有不慈愛者!」英宗聽后,很受感悟,自此不再怨說太后,兩宮關係漸趨和好。不久,曹太後撤簾還政,北宋最高統治集團之間的一場政治危機被妥善化解。

據《薛浪語集》記載:韓琦的父母死後,無以棲身,就從安陽投靠任黃州剌史的哥哥韓琚。韓琚見他聰明穎慧,可堪造就,就在家國寺尋一安靜房子,讓他閉門苦讀詩書。韓琦就在安國寺中孜孜不倦地苦讀詩書。

《宋人軼事彙編》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美麗傳說:在一個風雨交加、電閃雷嗚的夜晚,韓琦伴著青燈黃卷,正全神貫注地讀書,突然,有二個精靈化作衣冠高古、容裝艷麗的女子飄然而至,在韓琦的前後或搔首弄姿、妖媚迷人,或裝神扮鬼,恐怖竦然。但韓琦泰然處之,手不釋卷,心不離書,對精靈作怪毫不理會。這兩個精怪見他志誠讀書,心悅誠服,臨行前道明真象:「我倆現在既不是人,也不是神仙鬼魅,而是楚國的靈、均二人,當年屈原大夫投江自盡后,我倆也隨之投江,後來屈原升天為神仙,而我倆則化作精靈,四外遊盪,聽說你是位處變不驚、坐懷不亂的有德君子,特來試之,打優你半天,果然所言非虛。你將來肯定會成為社稷之棟樑」。

金庸先生在《鹿鼎記》第59回有一段小插曲,韋小寶衣錦還鄉回到揚州,為報小時候禪智寺採花受辱之事,想把禪智寺的花全部拔掉。布政司慕天顏就怕馬屁給韋小寶講了個「四相簪花宴」,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韓琦。

據《補筆談》記載:韓琦在慶曆間以資政殿學士帥淮南。一日,後園有芍藥一枝分四歧,歧各一花,上下紅,中間黃蕊,叫金纏腰,又叫金帶圍。這種花很少有,一旦出現,就說明當地會出宰相。韓琦非常訝異,就想請三個人來賞花。他首先想到了當時大理評事通判王珪和大理評事簽判王安石,但還是少一人,打算把轄區內年紀最大的諸司使充個數。第二天,這個官員卻得了急病。韓琦就拿出來拜訪他的人員名單,準備從拜訪者中找一個京官,但沒有,只有一個做大理寺丞的秀才陳升之。於是,四人一同賞花,主客各簪一花。后三十年間四人果真都當了宰相。

據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八記載:「韓琦晚年鎮守北州,一天他生病了,作了一首《點絳唇》的小詞。」

病起懨懨,畫堂花謝添憔悴。亂紅飄砌,滴盡胭脂淚。惆悵前春,誰向花前愁?愁無際。武陵回睇,人遠波空翠。

由此可知,此詞是作者北鎮大名府等地時,病起觀景而作。詞中抒發了作者病體初愈、徘徊香徑時,悼惜春殘花落、感傷年華流逝的惘悵和哀愁。小詞由落花而傷春,由傷春而懷人,暗寄時事身世之慨,全詞閑筆婉妙,深情幽韻,若不能自勝。這種情調與政治舞台上剛毅英偉、喜怒不見於色的韓琦絕不相類。這主要是韓琦生活在《花間詞》為主的時代,故韓詞還沒有突破這個傳統。

韓琦把自己的文集取名為《安陽集》。該文集中有一首《安陽好》的詞:

安陽好,形勢魏西州。曼衍山川環故國,昇平歌吹沸高樓。和氣鎮飛浮。籠畫陌,喬木幾春秋。花外軒窗排遠岫,竹間門巷帶長流。風物更清幽。

因韓琦的籍貫在安陽,就把這首詞叫《安陽好》,其實就是《望江南》。而《望江南》本名叫《謝秋娘》,系唐朝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而作的。據唐朝段安節《樂府雜錄.望江南》記載:始自朱崖李太尉鎮浙西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后改此名。亦曰《夢江南》。因白居易詞中有「能不憶江南」,而改名《憶江南》,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梅》、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此詞到了宋代開始改為雙調,因韓琦之故,名《安陽好》。又名《夢仙游》、《步虛聲》、《壺山好》、《望蓬萊》、《歸塞北》。五十四字,前後段各五句,三平韻。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宰相肚裡能撐船

--兼析詞牌名《安陽好》

韓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1027年(天聖五年),年僅19歲的韓琦考中了進士。在科舉時代,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用現代漢語翻譯就是:30歲考中明經科,算年紀大的了,50歲考起進士,是少年成名。要知道古人50歲就稱老。這樣的少年進士,在古代並不多見,其仕途之順就可想而知了。最初被授予將作監丞的官職,後來任樞密直學士、陝西經略安撫副使、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務。與范仲淹共同防禦西夏,名重一時,時稱「韓范」。1056年(嘉祐元年)為樞密使;1057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僕射,封魏國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1075年(熙寧八年)卒,年68。謚忠獻。《宋史》有傳。著有《安陽集》五十卷。《全宋詞》錄其詞四首。

《名臣言行錄》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他曾經與同館的王拱辰以及御史葉定基,一起到開封府主持科舉考試。王拱辰、葉定基經常因評卷而爭論,而韓琦充耳不聞,安安心心坐在辦公室閱卷。王拱辰怪他不幫助自己說話,氣沖沖地走進他的辦公室,說:「你在這裡修鍊做宰相的涵養和度量嗎?」韓琦微微一笑,說:「對不起。」

他的親戚曾獻給他一隻玉盞,說是農人開墾荒地時,在古墓中得到的。那玉盞是稀世珍寶,內外沒有絲毫瑕疵,他答謝了親戚一百兩金子。有次他在家中擺宴,請來了負責漕運的官員們,並特別設置了一桌,上面鋪蓋著錦緞,將那玉盞放在桌子上,準備用來為座上的嘉賓敬酒。誰知一個差役不小心碰倒了桌子,玉盞被摔碎了。在坐的來賓無不驚愕,那人也趕忙趴在地上等候發落。可韓琦笑著對座上的客人說:「東西也總會有破的時候。」隨即又對差役說:「你是因為不小心才打破玉盞,又不是故意的,這有什麼罪呢?」

而《老學庵筆記》記載的故事更有趣:北方百姓家裡做紅白喜事,附近的住戶都要隨份子錢去賀喜,當地叫「白席」。韓琦從樞密使的職務轉任鄴成太守,赴部屬的一個姻親家的禮席。桌上果盤內有荔枝,韓琦想拿一棵試味。這家主人就說:「資政吃荔枝,請大家一起吃荔枝。」韓琦對主人的喋喋感到厭煩,就不再拿。主家又說:「資政不高興了,請各位放下荔枝。」面對這樣尷尬的場合,韓琦也只一笑了之。1058年6月,韓琦進入國家權力中心,開始了為時十年的宰相生涯。韓琦為相后,兩度化解宋朝的政治危機。

一是勸兩任皇帝及早立儲,鞏固國本。在家天下的封建社會,立儲,是封建王朝的重大政治問題,因為它涉及到國家的安危。宋仁宗因連失褒、豫、鄂三王,心情沉重,身體一直不好。至和中又因患病,無法正常御殿,拖了五、六年立儲之事仍未定下,朝廷內外憂之。韓琦作為宰相,對立嗣之事十分關心,他趁朝中事態緩和仁宗心平氣靜之際,建議:「立嗣之事是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歷代王朝的禍亂,都是因為及早確立太子。現在,陛下年紀大了,自己又沒有子嗣,何不在宗室弟子中選一個賢良的人作為太子呢?」但仁宗當時仍期待後宮能再生皇子,故而未置可否。後來,有一天,韓琦手拿《漢書·孔光傳》對仁宗說:「漢成帝即位25年無嗣,就立他弟弟的兒子定陶王為太子。漢成帝只是個中才之主,還能夠這樣,以陛下的聖明,何難哉!你的太祖皇帝把弟弟作為接班人,福流至今。願陛下以太祖之心為心,則社么問題都解決了。」在韓琦的極力勸說下,仁宗終於下定決心,於1062年8月下詔正式立堂兄濮王趙允讓子宗實為皇太子,賜名曙。1063年3月仁宗去世,韓琦宣讀遺制,趙曙繼位,是為宋英宗。英宗的確立,韓琦贊輔應推首功。但韓琦從不在別人面前誇耀此事,不把功勞記在自己身上。1066年12月(治平三年),英宗病重。韓琦作為宰相,又考慮立儲之事。他向英宗勸道:「陛下聖體欠安,全國上下憂心忡忡,宜早立皇太子,以安撫眾心」。英宗同意,立穎王趙頊為皇太子。1067年5月,英宗病逝,趙頊繼位,是為宋神宗。

二是調和皇帝與太后之間的矛盾,消弭內患。英宗繼位之初,就身患疾病,由曹太后垂簾聽政。因英宗非仁宗親生,即位后又想有所作為,而曹太后思想較為保守,加之個別內侍從中挑撥,致使兩宮生隙。最高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很可能會帶來嚴重的政治危機。韓琦作為宰相,為緩解兩宮矛盾,解決政治危機,費盡了心力。據《石林燕語》記載:因宮中太監的挑撥,當時太皇太后曹氏和宋英宗皇后高氏的矛盾很大。一天晚上,韓琦正在睡覺,一個宦官拿著曹太后的懿旨來找他。韓琦接了懿旨后並不打開,直接湊近蠟燭,打算把它燒了。傳旨太監哀求說:「您覺得不能接受可以,另行上湊就是了,怎麼能夠把懿旨燒掉呢?」韓琦說:「這是我的事,與你無關。你回去后如實稟報就行了。」最終還是把懿旨燒了。傳旨太監還沒走,又有一個太監來傳旨:「曹太后要追回前面的懿旨。」韓琦說:「我沒有打開看,就把它燒了。」兩個宦官把事情的經過向曹太后彙報后,曹太后感慨地說:「韓琦真是高瞻遠矚,多謀善斷啊!」於是,他一面勸說太后,一面安慰英宗並以舜帝之孝諫曰:「自古聖帝明王,不為少矣,然獨稱舜為大孝。凱其餘盡不孝也?父母慈愛而子孝,此常事,不足道,惟父母不慈愛而子不失孝,乃可稱耳。政恐陛下事太后未至,父母豈有不慈愛者!」英宗聽后,很受感悟,自此不再怨說太后,兩宮關係漸趨和好。不久,曹太後撤簾還政,北宋最高統治集團之間的一場政治危機被妥善化解。

據《薛浪語集》記載:韓琦的父母死後,無以棲身,就從安陽投靠任黃州剌史的哥哥韓琚。韓琚見他聰明穎慧,可堪造就,就在家國寺尋一安靜房子,讓他閉門苦讀詩書。韓琦就在安國寺中孜孜不倦地苦讀詩書。

《宋人軼事彙編》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美麗傳說:在一個風雨交加、電閃雷嗚的夜晚,韓琦伴著青燈黃卷,正全神貫注地讀書,突然,有二個精靈化作衣冠高古、容裝艷麗的女子飄然而至,在韓琦的前後或搔首弄姿、妖媚迷人,或裝神扮鬼,恐怖竦然。但韓琦泰然處之,手不釋卷,心不離書,對精靈作怪毫不理會。這兩個精怪見他志誠讀書,心悅誠服,臨行前道明真象:「我倆現在既不是人,也不是神仙鬼魅,而是楚國的靈、均二人,當年屈原大夫投江自盡后,我倆也隨之投江,後來屈原升天為神仙,而我倆則化作精靈,四外遊盪,聽說你是位處變不驚、坐懷不亂的有德君子,特來試之,打優你半天,果然所言非虛。你將來肯定會成為社稷之棟樑」。

金庸先生在《鹿鼎記》第59回有一段小插曲,韋小寶衣錦還鄉回到揚州,為報小時候禪智寺採花受辱之事,想把禪智寺的花全部拔掉。布政司慕天顏就怕馬屁給韋小寶講了個「四相簪花宴」,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韓琦。

據《補筆談》記載:韓琦在慶曆間以資政殿學士帥淮南。一日,後園有芍藥一枝分四歧,歧各一花,上下紅,中間黃蕊,叫金纏腰,又叫金帶圍。這種花很少有,一旦出現,就說明當地會出宰相。韓琦非常訝異,就想請三個人來賞花。他首先想到了當時大理評事通判王珪和大理評事簽判王安石,但還是少一人,打算把轄區內年紀最大的諸司使充個數。第二天,這個官員卻得了急病。韓琦就拿出來拜訪他的人員名單,準備從拜訪者中找一個京官,但沒有,只有一個做大理寺丞的秀才陳升之。於是,四人一同賞花,主客各簪一花。后三十年間四人果真都當了宰相。

據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八記載:「韓琦晚年鎮守北州,一天他生病了,作了一首《點絳唇》的小詞。」

病起懨懨,畫堂花謝添憔悴。亂紅飄砌,滴盡胭脂淚。惆悵前春,誰向花前愁?愁無際。武陵回睇,人遠波空翠。

由此可知,此詞是作者北鎮大名府等地時,病起觀景而作。詞中抒發了作者病體初愈、徘徊香徑時,悼惜春殘花落、感傷年華流逝的惘悵和哀愁。小詞由落花而傷春,由傷春而懷人,暗寄時事身世之慨,全詞閑筆婉妙,深情幽韻,若不能自勝。這種情調與政治舞台上剛毅英偉、喜怒不見於色的韓琦絕不相類。這主要是韓琦生活在《花間詞》為主的時代,故韓詞還沒有突破這個傳統。

韓琦把自己的文集取名為《安陽集》。該文集中有一首《安陽好》的詞:

安陽好,形勢魏西州。曼衍山川環故國,昇平歌吹沸高樓。和氣鎮飛浮。籠畫陌,喬木幾春秋。花外軒窗排遠岫,竹間門巷帶長流。風物更清幽。

因韓琦的籍貫在安陽,就把這首詞叫《安陽好》,其實就是《望江南》。而《望江南》本名叫《謝秋娘》,系唐朝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而作的。據唐朝段安節《樂府雜錄.望江南》記載:始自朱崖李太尉鎮浙西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后改此名。亦曰《夢江南》。因白居易詞中有「能不憶江南」,而改名《憶江南》,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梅》、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此詞到了宋代開始改為雙調,因韓琦之故,名《安陽好》。又名《夢仙游》、《步虛聲》、《壺山好》、《望蓬萊》、《歸塞北》。五十四字,前後段各五句,三平韻。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宰相肚裡能撐船

--兼析詞牌名《安陽好》

韓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1027年(天聖五年),年僅19歲的韓琦考中了進士。在科舉時代,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用現代漢語翻譯就是:30歲考中明經科,算年紀大的了,50歲考起進士,是少年成名。要知道古人50歲就稱老。這樣的少年進士,在古代並不多見,其仕途之順就可想而知了。最初被授予將作監丞的官職,後來任樞密直學士、陝西經略安撫副使、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務。與范仲淹共同防禦西夏,名重一時,時稱「韓范」。1056年(嘉祐元年)為樞密使;1057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僕射,封魏國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1075年(熙寧八年)卒,年68。謚忠獻。《宋史》有傳。著有《安陽集》五十卷。《全宋詞》錄其詞四首。

《名臣言行錄》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他曾經與同館的王拱辰以及御史葉定基,一起到開封府主持科舉考試。王拱辰、葉定基經常因評卷而爭論,而韓琦充耳不聞,安安心心坐在辦公室閱卷。王拱辰怪他不幫助自己說話,氣沖沖地走進他的辦公室,說:「你在這裡修鍊做宰相的涵養和度量嗎?」韓琦微微一笑,說:「對不起。」

他的親戚曾獻給他一隻玉盞,說是農人開墾荒地時,在古墓中得到的。那玉盞是稀世珍寶,內外沒有絲毫瑕疵,他答謝了親戚一百兩金子。有次他在家中擺宴,請來了負責漕運的官員們,並特別設置了一桌,上面鋪蓋著錦緞,將那玉盞放在桌子上,準備用來為座上的嘉賓敬酒。誰知一個差役不小心碰倒了桌子,玉盞被摔碎了。在坐的來賓無不驚愕,那人也趕忙趴在地上等候發落。可韓琦笑著對座上的客人說:「東西也總會有破的時候。」隨即又對差役說:「你是因為不小心才打破玉盞,又不是故意的,這有什麼罪呢?」

而《老學庵筆記》記載的故事更有趣:北方百姓家裡做紅白喜事,附近的住戶都要隨份子錢去賀喜,當地叫「白席」。韓琦從樞密使的職務轉任鄴成太守,赴部屬的一個姻親家的禮席。桌上果盤內有荔枝,韓琦想拿一棵試味。這家主人就說:「資政吃荔枝,請大家一起吃荔枝。」韓琦對主人的喋喋感到厭煩,就不再拿。主家又說:「資政不高興了,請各位放下荔枝。」面對這樣尷尬的場合,韓琦也只一笑了之。1058年6月,韓琦進入國家權力中心,開始了為時十年的宰相生涯。韓琦為相后,兩度化解宋朝的政治危機。

一是勸兩任皇帝及早立儲,鞏固國本。在家天下的封建社會,立儲,是封建王朝的重大政治問題,因為它涉及到國家的安危。宋仁宗因連失褒、豫、鄂三王,心情沉重,身體一直不好。至和中又因患病,無法正常御殿,拖了五、六年立儲之事仍未定下,朝廷內外憂之。韓琦作為宰相,對立嗣之事十分關心,他趁朝中事態緩和仁宗心平氣靜之際,建議:「立嗣之事是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歷代王朝的禍亂,都是因為及早確立太子。現在,陛下年紀大了,自己又沒有子嗣,何不在宗室弟子中選一個賢良的人作為太子呢?」但仁宗當時仍期待後宮能再生皇子,故而未置可否。後來,有一天,韓琦手拿《漢書·孔光傳》對仁宗說:「漢成帝即位25年無嗣,就立他弟弟的兒子定陶王為太子。漢成帝只是個中才之主,還能夠這樣,以陛下的聖明,何難哉!你的太祖皇帝把弟弟作為接班人,福流至今。願陛下以太祖之心為心,則社么問題都解決了。」在韓琦的極力勸說下,仁宗終於下定決心,於1062年8月下詔正式立堂兄濮王趙允讓子宗實為皇太子,賜名曙。1063年3月仁宗去世,韓琦宣讀遺制,趙曙繼位,是為宋英宗。英宗的確立,韓琦贊輔應推首功。但韓琦從不在別人面前誇耀此事,不把功勞記在自己身上。1066年12月(治平三年),英宗病重。韓琦作為宰相,又考慮立儲之事。他向英宗勸道:「陛下聖體欠安,全國上下憂心忡忡,宜早立皇太子,以安撫眾心」。英宗同意,立穎王趙頊為皇太子。1067年5月,英宗病逝,趙頊繼位,是為宋神宗。

二是調和皇帝與太后之間的矛盾,消弭內患。英宗繼位之初,就身患疾病,由曹太后垂簾聽政。因英宗非仁宗親生,即位后又想有所作為,而曹太后思想較為保守,加之個別內侍從中挑撥,致使兩宮生隙。最高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很可能會帶來嚴重的政治危機。韓琦作為宰相,為緩解兩宮矛盾,解決政治危機,費盡了心力。據《石林燕語》記載:因宮中太監的挑撥,當時太皇太后曹氏和宋英宗皇后高氏的矛盾很大。一天晚上,韓琦正在睡覺,一個宦官拿著曹太后的懿旨來找他。韓琦接了懿旨后並不打開,直接湊近蠟燭,打算把它燒了。傳旨太監哀求說:「您覺得不能接受可以,另行上湊就是了,怎麼能夠把懿旨燒掉呢?」韓琦說:「這是我的事,與你無關。你回去后如實稟報就行了。」最終還是把懿旨燒了。傳旨太監還沒走,又有一個太監來傳旨:「曹太后要追回前面的懿旨。」韓琦說:「我沒有打開看,就把它燒了。」兩個宦官把事情的經過向曹太后彙報后,曹太后感慨地說:「韓琦真是高瞻遠矚,多謀善斷啊!」於是,他一面勸說太后,一面安慰英宗並以舜帝之孝諫曰:「自古聖帝明王,不為少矣,然獨稱舜為大孝。凱其餘盡不孝也?父母慈愛而子孝,此常事,不足道,惟父母不慈愛而子不失孝,乃可稱耳。政恐陛下事太后未至,父母豈有不慈愛者!」英宗聽后,很受感悟,自此不再怨說太后,兩宮關係漸趨和好。不久,曹太後撤簾還政,北宋最高統治集團之間的一場政治危機被妥善化解。

據《薛浪語集》記載:韓琦的父母死後,無以棲身,就從安陽投靠任黃州剌史的哥哥韓琚。韓琚見他聰明穎慧,可堪造就,就在家國寺尋一安靜房子,讓他閉門苦讀詩書。韓琦就在安國寺中孜孜不倦地苦讀詩書。

《宋人軼事彙編》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美麗傳說:在一個風雨交加、電閃雷嗚的夜晚,韓琦伴著青燈黃卷,正全神貫注地讀書,突然,有二個精靈化作衣冠高古、容裝艷麗的女子飄然而至,在韓琦的前後或搔首弄姿、妖媚迷人,或裝神扮鬼,恐怖竦然。但韓琦泰然處之,手不釋卷,心不離書,對精靈作怪毫不理會。這兩個精怪見他志誠讀書,心悅誠服,臨行前道明真象:「我倆現在既不是人,也不是神仙鬼魅,而是楚國的靈、均二人,當年屈原大夫投江自盡后,我倆也隨之投江,後來屈原升天為神仙,而我倆則化作精靈,四外遊盪,聽說你是位處變不驚、坐懷不亂的有德君子,特來試之,打優你半天,果然所言非虛。你將來肯定會成為社稷之棟樑」。

金庸先生在《鹿鼎記》第59回有一段小插曲,韋小寶衣錦還鄉回到揚州,為報小時候禪智寺採花受辱之事,想把禪智寺的花全部拔掉。布政司慕天顏就怕馬屁給韋小寶講了個「四相簪花宴」,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韓琦。

據《補筆談》記載:韓琦在慶曆間以資政殿學士帥淮南。一日,後園有芍藥一枝分四歧,歧各一花,上下紅,中間黃蕊,叫金纏腰,又叫金帶圍。這種花很少有,一旦出現,就說明當地會出宰相。韓琦非常訝異,就想請三個人來賞花。他首先想到了當時大理評事通判王珪和大理評事簽判王安石,但還是少一人,打算把轄區內年紀最大的諸司使充個數。第二天,這個官員卻得了急病。韓琦就拿出來拜訪他的人員名單,準備從拜訪者中找一個京官,但沒有,只有一個做大理寺丞的秀才陳升之。於是,四人一同賞花,主客各簪一花。后三十年間四人果真都當了宰相。

據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八記載:「韓琦晚年鎮守北州,一天他生病了,作了一首《點絳唇》的小詞。」

病起懨懨,畫堂花謝添憔悴。亂紅飄砌,滴盡胭脂淚。惆悵前春,誰向花前愁?愁無際。武陵回睇,人遠波空翠。

由此可知,此詞是作者北鎮大名府等地時,病起觀景而作。詞中抒發了作者病體初愈、徘徊香徑時,悼惜春殘花落、感傷年華流逝的惘悵和哀愁。小詞由落花而傷春,由傷春而懷人,暗寄時事身世之慨,全詞閑筆婉妙,深情幽韻,若不能自勝。這種情調與政治舞台上剛毅英偉、喜怒不見於色的韓琦絕不相類。這主要是韓琦生活在《花間詞》為主的時代,故韓詞還沒有突破這個傳統。

韓琦把自己的文集取名為《安陽集》。該文集中有一首《安陽好》的詞:

安陽好,形勢魏西州。曼衍山川環故國,昇平歌吹沸高樓。和氣鎮飛浮。籠畫陌,喬木幾春秋。花外軒窗排遠岫,竹間門巷帶長流。風物更清幽。

因韓琦的籍貫在安陽,就把這首詞叫《安陽好》,其實就是《望江南》。而《望江南》本名叫《謝秋娘》,系唐朝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而作的。據唐朝段安節《樂府雜錄.望江南》記載:始自朱崖李太尉鎮浙西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后改此名。亦曰《夢江南》。因白居易詞中有「能不憶江南」,而改名《憶江南》,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梅》、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此詞到了宋代開始改為雙調,因韓琦之故,名《安陽好》。又名《夢仙游》、《步虛聲》、《壺山好》、《望蓬萊》、《歸塞北》。五十四字,前後段各五句,三平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詞風月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詞風月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五十一、宰相肚裡能撐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