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玩石」鼻祖米芾
「玩石」鼻祖米芾
--兼析詞牌名《水調歌頭》
目前,玩石之風頗為盛行,電視、報刊連篇累牘的報道,但開玩石先河的是誰,恐拍知道的人並不多。他就是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
據《梁溪漫志》記載:米芾在安徽無為做官時,聽說濡須河邊有一塊奇形怪石,當時人們出於迷信,以為神石,不敢妄加擅動,怕招來不測,而米芾立刻派人將其搬進自己的寓所,擺好供桌,上好供品,向怪石下拜,念念有詞:我想見到石兄已經二十年了,相見恨晚。誰知這件事被傳了出去,御史認為米芾此舉玩物喪志,有失官方體面,交相彈劾,因而被罷官。但米芾一向把官階看得淡,並不以為意,就作了《拜石圖》。元朝倪鎮《題米南宮拜石圖》詩:
元章愛硯復愛石,探瑰抉奇久為癖。石兄足拜自寫圖,乃知顛名傳不虛。
明朝李東陽在《懷麓堂集》中則說他:
南州怪石不為奇,士有好奇心欲醉。平生兩膝不著地,石業受之無愧色。
據兩首詩,米芾對此癖好自鳴得意。於是米芾拜石一事便喧騰人口,傳為佳話。這裡可以看出米芾對玩石的投入與對傲岸不屈的剛直個性。米芾還總結了鑒石的四大要訣,「瘦、秀、皺、透」,開創了玩石的先河。
米芾因玩石而丟官,但他死不改悔,而是更加痴迷。《宋稗類鈔》記載的故事更加有趣:米芾做漣水市長(太守)的時候,當地人傑地靈,美石的資源豐富,他就一個一個地品賞,並給每塊石頭取了一個很美的名字,且在上面題詩作畫。每天到自己的書房后,就閉門不出,玩味石頭。當時楊傑(字次公)為按察使,知道米芾因好石而廢事,就以反腐倡廉的名義到漣水視察。一臉的嚴肅,狠狠地批評米芾說:「國家讓你治理一個千里的大郡縣,這麼多的公務,你不去認真處理,為皇上分憂,成天只知道擺弄這些石頭,成何體統?」米芾見領導發脾氣了,趕忙湊上前去,從左袖中取出一塊『嵌空玲瓏,峰巒洞壑皆具,色極清潤』的石頭說:「這樣美麗的石頭,誰看了都會愛不釋手。」楊傑只瞟了一眼。米芾見楊傑不喜歡,就把石頭放進左袖。又拿出一塊『疊嶂層巒,奇巧又甚』的石頭。楊傑還是不怎麼高興。米芾最後拿出一塊『盡天划神鏤之巧』的石頭,對楊傑說:難道你不喜歡這塊石頭嗎?」楊傑忍不住了,突然開口說:「非獨公愛,我亦愛也!」接著就隨手把米芾的那塊石抓在手中,頭也不回,徑自登車而去。
米芾(1051年-1107年),中國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世稱米南宮。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號襄陽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遷居湖北襄陽,長期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其母閻氏,曾為宋英宗趙曙皇后高氏的乳娘。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善詩,工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初師歐陽詢、柳公權,字體緊結,筆畫挺拔勁健,後轉師王羲之、王獻之,體勢展拓,筆致渾厚爽勁,自謂「刷字」,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宋代四大書法家。若論體勢駿邁,則當屬第一。
「獨創刷字」。米芾平生於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雖然畫跡不傳於世,但書法作品卻有較多留存。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一指。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傑出代表。
《錢氏私志》記載說:宋徽宗聽說米芾的書法當世第一。一天,在瑤林殿擺了一張二丈多的白絹,設瑪瑙硯、李廷圭墨、牙管筆、金硯匣、玉鎮紙水滴,召米芾來寫字。宋徽宗隔簾觀賞,令梁守道相伴,賜酒果。米芾反系袍袖,跳躍便捷,落筆如雲,龍蛇飛動。聽到皇上在簾后,回頭大聲說:「奇絕,陛下!」宋徽宗非常高興,即以御筵筆硯之屬賜之。不久就授予他書學博士的職務。一日在崇政殿上湊完后,見手持札子得米芾在旁邊站著,就讓內侍搬料一張椅子讓他坐。米芾回頭對值班的太監說:「皇帝叫內侍要唾盂。」這件事傳出去后,遭到言官們的彈劾。宋徽宗卻說:「優秀的人才不能以禮法拘。」
宋史載:「米元章初見徽宗,命書《周官》篇於御屏。書畢,擲筆於地,口氣很大地說:『一洗二王惡札,照耀皇宋萬古。』在屏風後面悄悄探聽的宋徽宗聽了這句話后,不由自主地從屏風後面走出來欣賞他的字。」他就是這樣的狂人。
據《墨庄漫錄》記載:米芾以書學士召對,宋徽宗問本朝擅長書法的幾個人,米芾說:「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少逸韻,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宋徽宗又問,:「卿書何如?」對曰:「臣書刷字。」
「裝癲索硯」。《春渚紀聞》記載:米芾喜愛硯台至深為了一台硯,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顧大雅。一次宋徽宗讓米芾以兩韻詩草書御屏,實際上也想見識一下米芾的書法,因為宋徽宗也是一個大書法家,他創造的」瘦金體」也是很有名氣的。米芾筆走龍蛇,從上而下其直如線,宋徽宗看后覺得果然名不虛傳,大加讚賞。米芾看到皇上高興,隨即將皇上心愛的硯台裝入懷中,墨汁四處飛濺,並告皇帝:此硯臣已用過,皇上不能再用,請您就賜予我吧皇帝看他如此喜愛此硯,又愛惜其書法,不覺大笑,將硯賜之。米芾爰硯之深,將硯比做自己的頭,抱著所愛之硯曾共眠數日。他愛硯不僅僅是為了賞硯,而是不斷地加以研究,他對各種硯台的產地、色澤、細潤、工藝都作了論述,並著有《硯史》一書,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書畫雙絕」。宋朝葉夢得的《石林燕語》記載:米芾詼譎好奇。在真州時,有一次,到船上拜訪太子太保菜攸。蔡攸拿出他自己所藏右軍王略帖給米芾欣賞。米芾驚嘆不已!請求用其他的字畫作為交換。蔡攸面帶難色,堅決不肯。米芾說:你如果不肯,我只好連人帶字投江而死。接著就大呼小叫,拚命搖晃船,使船隨時有翻的危險,蔡攸很害怕,只好把右軍王略帖送給他。
米芾為宋徽宗寫了四扇屏風后,就讓人押賜銀十八笏。米芾對太監說:「且告奏知『知臣莫若君,臣自知甚明。』」如此者再四。中使歸奏,宋徽宗大笑。因為十八笏是九百斤,而按宋朝當時的說法九百就是罵別人瘋痴。
《侯鯖錄》記載:蘇東坡在揚州的時候,有一天請客,客人都是名士。米芾也在坐中,飲酒及半,米芾忽然站起來說:「世人者說我瘋顛,我想問一下東坡先生的意思!」蘇東坡回答說:「我聽大家的。」
《清波雜誌》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米芾酷嗜書畫,曾從別人那裡借古畫自臨,並以真贗本歸之,連藏畫的主人也真假難辨。在漣水時,有一個人想買戴嵩《牧牛圖》。米芾借來觀看數日,以摹本掉包。後來藏畫的主人拿著膺品畫找上門來。米芾非常奇怪地問他:「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買客說:「真畫牛眼睛中有牧童的影子,而膺品中卻沒有。」
「品茗賞月」。米芾一生仕途不順,這與他耿介的個性有關。他不僅書畫雙絕,而且還是個品茗行家。如他的《滿庭芳·詠茶》,可以說他深諳品茗三味:
雅燕飛觴,清談揮麈,使君高會群賢。密雲雙鳳,初破縷金團。外爐煙自動,開瓶試、一品香泉。輕濤起,香生玉乳,雪濺紫甌圓。嬌鬟,宜美盼,雙擎翠袖,穩步紅蓮。座中客翻愁,酒醒歌闌。點上紗籠畫燭,花驄弄、月影當軒。頻相顧,餘歡未盡,欲去且留連。
正因為他對官職的得失無所謂,使他一生心情輕鬆舒暢。如他的《水調歌頭·中秋》:
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錄,倍覺不勝幽。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可愛一天風物,遍倚欄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水調》屬唐人大麴,凡是大麴,就必有歌頭。《水調歌頭》就是裁截唐大麴的歌頭,另倚新聲而成。據《隋唐嘉話》記載:「隋煬帝開鑿汴河時,自製《水調歌》。」《脞說》中還說:「《水調》、《河傳》,都是隋煬帝在巡幸江都時所制。」
《明皇雜錄》中說: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逼近長安,唐明皇和大臣們討論遷都事宜。唐明皇在樓上擺下酒宴,命作樂,有進《水調歌》的。唐明皇問是誰作的曲子。臣工告訴他是李嶠。唐玄宗說,他真是個才子啊!。
《南唐近事》:南唐元宗李璟曾命樂工楊花飛奏《水調詞》進酒,楊花飛只唱《水調》中「南朝天子好風流」一句。
白樂天聽《水調》詞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調少情多但有因。王灼在《碧雞漫志》稱為《水調歌》。《理道要訣》所載唐樂曲,南呂宮,時號《水調》。
綜觀以上諸說,本調創始隋唐間,為五言曲調。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入宋,始演變新腔,而成今調。當時最為通行,詞人填者極多。吳夢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毛滂詞,名《元會曲》;張矩詞,名《凱歌》。后遂句為本調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