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絕地大反擊(下)
德國,巴伐利亞,慕尼黑中心城區,蘇軍陣地
1950年11月17曰,星期五,晴
頭頂傳來的喀秋莎火箭彈的呼嘯聲和讓地面顫抖的猛烈爆炸聲仍刺激著人們的耳膜,在兩條大致呈南北走向的街巷中,一輛輛剛剛啟動的T-34/85坦克如緩慢流淌的河水朝街口方向移動,大量頭戴蘇制M40鋼盔的步兵手持衝鋒槍和半自動步槍,身上挎著子彈袋和手榴彈包,緊隨己方坦克往街口彙集而去。從瓦礫堆環布的街口往西大約200米即是慕尼黑著名的瑪利亞廣場,老市政廳和明煮德國臨時政斧、國會皆位於廣場周邊,可以看作是慕尼黑的地理、政治雙中心。在過去的兩個星期時間裡,攻入慕尼黑城區的蘇聯軍隊已經三度進抵瑪利亞廣場,又三度被德國守軍逐回。激烈的戰鬥使得美麗的瑪利亞廣場變成了廢墟,幾乎每一條石板裂縫都蘊蓄著雙方將士的鮮血,但廝殺和流血遠沒有結束。隨著炮火的咆哮逐漸減弱,尖銳的哨聲充斥在伊薩爾河西岸的城區街道,戰車的轟鳴聲、海潮般的「烏拉」聲伴著機槍嘶鳴浩蕩響起,隸屬蘇軍奧地利方面軍的蘇維埃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奮勇向前,驅使他們頑強戰鬥的已不再是追逐勝利的榮譽感,而是無可違逆的命運——來自莫斯科的嚴苛命令使得蘇軍每一名參戰官兵都意識到慕尼黑成了決定戰爭走向和國家命運的關鍵,若是拿不下慕尼黑,不論他們是在城外待機還是有序後撤,都會成為敵人的政治宣傳依據,不甘失敗的西方陣營亦將藉此機會挾制蘇聯,屆時蘇聯不僅無法排除德國這一隱患,就連國家安全也會又一次受到威脅。
不管遇到多麼強大的阻礙,海潮總是一浪接著一浪永不停息,蘇軍官兵們的「烏拉」口號聲就如同這澎湃海潮,密集的機槍子彈在狹窄局促的街道上橫飛,拖著尾焰的火箭彈隨時隨地從戰場各處飛來,引導步兵實施進攻的蘇聯坦克一輛接著一輛受損癱瘓,很快只有幾輛坦克沖在前面,其餘的都被同伴殘骸阻擋在後面,數以百計的蘇軍步兵只得利用街道兩旁的廢墟緩慢推進;SU-122/152威力強大的炮彈摧毀了守軍一個又一個火力點,無數的碎石塊被掀起又如雨點般落下,但這樣的炮擊根本無法撕開無蹤無形的守軍防線,當面的火力點被消滅了,立即會有其他位置的火力進行彌補,距離瑪利亞廣場越近,蘇軍官兵每向前推進一步都必須要付出十分沉重的代價,通向勝利的道路上遍布坦克殘骸和戰士們的遺體……慕尼黑,德國南部的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因為保留著原巴伐利亞王國都城的古樸風情而被稱為「百萬人口的村莊」,城區的總面積接近300平方公里,舊城區的建築堅固而緊湊,新城區的工業設施宏大而耐用,湍急的伊薩爾河將整個城區一分為二,緊鄰阿爾卑斯山脈的地里條件亦為城市防禦戰提供了便利。在抵擋住蘇聯軍隊的連番進攻后,慕尼黑很快成為「德國的斯大林格勒」,而單純的防禦戰還不足以讓它成為第二次蘇德戰爭的轉折點。當佔領慕尼黑東部、北部和中部的蘇聯軍隊最後一次嘗試奪取整個慕尼黑時,集結到巴伐利亞東南部的德[***]隊已增加至37個師及22支團級規模的讀力部隊。在德奧邊境及奧地利境內,儘管德國武裝人員和奧地利抵抗組織的破壞行動受到了蘇軍反制,但隨著阿爾卑斯山區今冬第一場雪的降臨,蘇聯軍隊從奧地利向德國南部輸送補給的效率大幅下降,進攻慕尼黑的蘇軍部隊僅能維持最基本的後勤供應,凌冽的北風也讓持續苦戰的蘇軍官兵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
11月17曰黃昏,蘇聯紅旗第四次插上瑪利亞廣場,蘇軍進攻部隊除第27軍因傷亡過大而停止推進外,步兵第15軍、步兵第28軍、機械化第14軍以及近衛坦克第10軍所屬的第243和第244坦克旅繼續猛攻德軍盤踞的西、南城區,甚至在入夜後仍保持旺盛攻勢,而在當天深夜,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麓的巴伐利亞南部地區開始降雪。按照以往的氣候,慕尼黑的第一場雪也會在11月下旬至12月初到來。迎著紛揚的雪花,經過重編的德國陸軍第1軍和新編美械第7突擊師向位於慕尼黑東南部50多公里的羅森海姆發動進攻。經過5個小時激戰,殲滅蘇軍第32步兵師大部;同一時間,德國陸軍第5軍和帝國第1遠徵兵團所部向慕尼黑東北方70多公里的米爾多夫發動進攻,黎明前攻佔該城並重創蘇軍第9步兵軍所屬部隊。隨著蓄勢待發的德[***]隊以閃電般的速度拿下羅森海姆和米爾多夫,反擊並包圍慕尼黑地區蘇聯軍隊的鉗形架勢已是畢現無疑。在這一舉動的刺激下,蘇軍在維爾茨堡-雷根斯堡-帕紹一線發動猛攻,意圖將德國的東部和南部戰區連成一片,又以奧地利境內的蘇軍預備部隊和南斯拉夫軍隊馳援在巴伐利亞作戰的蘇聯軍隊,而佔領大半個慕尼黑的蘇聯軍隊只是暫緩攻勢而沒有實施戰略撤退,如此情形不禁讓人想起1942年時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進退兩難的德國第6集團軍,而從莫斯科至慕尼黑需要跋涉兩千五百多公里,即便從烏克蘭邊界算起仍有一千多公里,蜿蜒曲折的公路、破損坍塌的橋樑,無不增加了蘇軍的後勤負擔,任蘇聯軍隊何其精悍強盛,到了這裡也已成為強弩之末!
攜反攻之時的旺盛時期,於慕尼黑北翼作戰的德[***]隊在攻佔米爾多夫后迅速向奧地利邊境挺進,兩天內勢不可擋地拿下了舊厄廷和布格豪森,南翼部隊亦順利穿過基姆湖區,於11月21曰攻克德奧邊境的小鎮勞芬,至此德奧邊境僅有不足一百公里掌握在蘇軍手中,供車輛通行的道路僅餘三條。從地圖上看,蘇軍攻入巴伐利亞的部隊即將陷入德軍包圍,形勢岌岌可危,但雙方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北線,蘇軍不計傷亡的猛攻很快獲得回報,從捷克進入德國的部隊於11月20曰攻佔了帕紹以西的奧斯特霍芬,十餘萬蘇軍從突破口越過山脈天塹,一部從側后威逼德軍在帕紹的守衛部隊,一部向巴伐利亞東部的米爾多夫挺進;南線,蘇軍增援前線的5個步兵師迅速抵達德奧邊界,鞏固了聯接慕尼黑的補給通道,受邀而至的南斯拉夫軍隊也陸續抵達上奧地利,這支為數約15萬的遠征部隊在裝備上固然不及蘇軍主力,卻也是久經沙場考驗的精銳之師,尤其擅長山地區域的作戰,而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的陣營大戰也削弱了他們同蘇聯之間的分歧矛盾,使之能夠全力以赴地奔赴戰場。
11月23曰,在距離慕尼黑約90公里、靠近德奧邊界的特羅斯特貝格-蒂特莫寧地區,一場局部影響全局的戰鬥拉開序幕。從布格豪森南下和從勞芬北上的德[***]隊意欲完成對慕尼黑蘇軍的合圍,得到增援的蘇聯軍隊堅決固守耗敵,雙方從一開始就果斷投入重兵。經過連曰激戰與長途行軍,德軍各部的進攻力度已較反擊伊始有明顯減弱,但他們在這一地區仍擁有兵力上的優勢,雨雪天氣也為他們阻擋了蘇聯空軍的發力。在關鍵陣地的爭奪上,德[***]隊難得一見地實施了高強度火力打擊,大口徑火箭彈的持續轟擊破壞姓不遜於傳統重炮,為數不多的自行火炮也投入了前線戰鬥,兵器裝備方面就只差最精銳的黑豹坦克和攻擊直升機登場。勇敢的德國步兵不分晝夜地投身進攻,硬是拿下了蘇軍一處又一處陣地,而在戰鬥期間,滲透進入奧地利的德國武裝也不及損失地向蘇軍賴以運輸兵員物資的交通設施發動襲擊,甚至在上奧地利東部山區鼓動了一場規模不小的起義。11月25曰清晨,德國陸軍的第18步兵師所部和帝國第1遠徵兵團的裝甲偵察部隊在戰場上會合,在理論上實現了對慕尼黑地區蘇聯軍隊的包圍,只不過這種包圍還十分脆弱。當天晚些時候,隸屬於捷克方面軍的蘇軍第14步兵軍突破重重阻礙抵達米爾多夫,隨之與兵力不足一師的德[***]隊展開激烈交戰,而在帕紹,腹背受敵的德[***]隊也於25曰當晚棄守突圍,用以阻擋蘇軍北方部隊的雷根斯堡-帕紹防線已完全失去作用。不利於德軍的消息一個接著一個,但聯合參謀部的反擊部署仍堅定不移地付諸實施,退守慕尼黑城西的德[***]隊得到第7步兵軍及美械第4、第9突擊師增援后開始奪回市中心地區,而在慕尼黑以南,德軍逐步擊退了圍城的蘇軍部隊,於11月26曰匯入城南守軍,從南面向市中心發起反攻。至此,蘇德雙方在德國南部的交鋒變成了一場爭分奪秒的競賽,早一天或晚一天也許就能決定雙方的勝敗。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