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萬曆七年

第一百零七章:萬曆七年

越南軍隊的戰鬥力果然不怎麼樣,一個月的功夫,似乎只攻克了一個縣城,縣太爺名叫游威,他招募鄉丁守城,還將衙役、師爺等人都派上了用場,死守了將近半個月才被攻破。越南軍的進攻因此受到了阻礙,明朝的援軍不斷到來,很快他們就三面受敵,只好且戰且退。

萬曆六年八月初五,劉的東軍,和廣西當地的衛所兵,總共十餘萬人,在廣西鎮安一戰,大破越南軍,斬敵兩千餘人,將越南十餘萬侵略軍趕回越南境內。

劉根據從家族那學來的經驗,派人尋找到了黎氏後人,是原來黎王的三兒子。萬曆六年八月二十六,劉舉著光復黎朝的旗號,以鎮壓越南叛亂為由,攻入越南境內。黎氏政權在越南有著近兩百年的歷史,越南北方各地看莫氏立足未穩,紛紛倒戈,擁立黎氏三兒子為王,在明軍的帶領下,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就收復了整個越南北部,兵臨清化城下。

莫氏的根基是在南方,他們家族原本就是南方的一個大世家,劉攻了幾次清化城都沒有攻下,由於不熟悉地形,沒有能快速包圍住清化城,現在隨著南部莫氏到來的兵力越來越多,雙方實際上誰也打不了誰,兩軍在清化城北開始了對峙。

軍情的奏報傳到了京城,萬曆看了以後,直覺就想起了二戰後的朝鮮,現在的越南就好比1951年的朝鮮,想想以前那個時代北朝鮮和南朝鮮(韓國)的分裂,以及他們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差別,想想他們雖然血濃於水,卻不得不長期相互隔離甚至戰爭……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在於中國與美國在朝鮮地戰爭沒有打完,打到一半就講和了。把人家國家活生生分成兩半。

現在越南的戰爭也是這樣,要麼就全部退兵,要麼就打掉南部、統一整個越南,千萬不能講和,講和是對越南人民的一個巨大傷害。

萬曆當機立斷,讓兩廣總兵繼續調兵增援劉,另外考慮到雲南苗兵距離最近,戰鬥力不錯。又十分適合山林濕地作戰,也一併徵調了兩萬餘人,進入越南。江南水師也調出兩個營,並且運送福建、浙江等地精兵萬餘,從福建泉州港出發,穿過中國南海,從海路直接進攻越南南部。

清化城邊的兩軍對峙兩個月後。明朝的各路援軍陸續到達,陸上兵力達到二十五萬,堪稱明朝一百年來出動兵力最多的一次,而且現在的明朝士兵個個利刃堅盾,後勤保障充足,比起一百年前英宗征蒙古的那四十萬大軍不知道要強上多少。於是,莫氏地軍隊開始節節敗退,在他們撤出清化城后的第三天,明朝的海軍在越南南部占城登陸。一萬餘閩浙士兵在後方的出現,沉重打擊了莫氏的信心。不久之後,莫氏逃往真臘(寮國),他手下的部眾頓時投降的投降,逃跑地逃跑,如作鳥獸散,越南全境平復。

越南平復了,現在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越南是要重新讓黎氏的三兒子為王。然後明軍撤出越南,繼續接受越南的封貢?還是效仿當年成祖皇帝,將越南併入明朝管轄?

其實黎氏的族人大多被殺,只有少數人逃亡。所以他們的根基早已失去大半,要想讓黎氏繼續統治越南是很難的。但是,如果明朝就此佔領越南,似乎不夠名正言順,考慮再三,萬曆下令從越南撤兵,越南境內不留一兵一卒。

對於這一點。朝中大臣都很不理解。按照他們的思維,現在理應繼續駐兵鎮守越南。等黎氏站穩腳跟,再行撤兵不遲。

只有張四維等少數大臣明白萬曆的意思,所以極力贊成撤兵,因為越南已經平復,繼續駐兵不但徒亂人意,而且軍餉糧草也供應不上。

果然不出所料,明軍撤出后不久,越南又發生騷亂,越南宮中失火,黎氏三兒子失蹤,越南軍的不同派系彼此間爭鬥不止,如果讓事態繼續發展下去,似乎很有可能形成越南地「戰國時代」。

經過這樣一折騰,越南百姓就非常希望明朝能再次派兵平亂,在萬曆的授意下,劉一直派越南一些本地人在越南境內宣傳明朝,特別是越南在漢朝、唐朝時作為中國一個郡縣的那段歷史,「大理已附,交趾何時歸」?大理即雲南,交趾即越南。

萬曆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明軍為平息越南內亂,再次引兵十萬入境,佔領越南王城,對越南各路軍隊的兵權,能收回的收回,不能收回的一律武力鎮壓,然後重新組建一支統一領導的越南本地軍隊,歸入明朝管轄。

越南設安南布政使司,設升龍、清化、占城三府,下轄二十六個縣,越南衙門官員的體制全部跟明朝其他省份一樣,並且大多任用越南本地人,劉直接留任安南總兵,主掌越南兵權,負責當地地治安。

為了能夠鞏固明朝在越南的統治,萬曆連著下了好幾道聖旨,一方面命安南布政使發榜安民,特別是安撫那些當地的大世族,要跟他們說明,他們的財產,特別是土地,不會受到任何侵犯,不會像明朝其他地方一樣需要受到種種限制,不但如此,從明年開春起三年內,免越南各地一半田租,免除徭役。

另一方面,交代廣東、雲南各地,將明朝一些比較先進地東西引入越南,由越南各地縣府衙門負責普及,比如鐵器、水車、犁,甚至是甘蔗、花生等,只要越南人民用了,能切實感受到好處的,都要引進。另外,越南的緯度最低,日照最強,更適合三季稻的大量種植,萬曆下令,在越南普及三季稻的同時,提高官府對越南稻米的收購價格,這樣既可以刺激當地的糧食生產,又可以為災年屯糧,一舉兩得。只要越南成為了明朝地大糧倉,囤積了足夠多地糧食,歷史上的明末農民起義還會發生嗎?

老百姓向來是沒飯吃了才造反地,所以,越南的糧食問題一定要搞好,越南百姓的糧食收購價格不但要比其他地方多上三成,而且越南當地官府官員不準行其他地方「踢斛」的勾當,如有發現,從重治罪。也就是說,不能剋扣百姓糧食,官員失去的「福利」,由朝廷進行一定的補償。

從此,越南三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重歸中國所有,中國的領土,又向南延伸了三千多里,站在越南的南部,你就會發現,這裡南臨馬六甲海峽,西臨印度洋……

萬曆畢竟有著另一個時代的記憶,在那個時代里,越南是中國的一個鄰國,所以現在它成為了自己治下的一個省,興奮之餘,多少覺得有些怪異。但是,大臣們卻沒有這種心思,在他們看來,越南不過是遠方的一個小番國,併入明朝也不覺得有什麼,甚至還有一部分大臣擔心越南地處偏遠,賦稅的收入不夠支付朝廷治理的開支。

萬曆知道,時代是有其局限性的,不能用以前那個時代的觀念來看這個時代的事情,也許自己認為這次乘機佔了越南有些不厚道,但是除了自己外,卻沒人這麼認為……

越南,這個在記憶中充滿了戰爭、貧窮、毒品的國家,從萬曆七年(1579年)起,開始走上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越南軍隊的戰鬥力果然不怎麼樣,一個月的功夫,似乎只攻克了一個縣城,縣太爺名叫游威,他招募鄉丁守城,還將衙役、師爺等人都派上了用場,死守了將近半個月才被攻破。越南軍的進攻因此受到了阻礙,明朝的援軍不斷到來,很快他們就三面受敵,只好且戰且退。

萬曆六年八月初五,劉的東軍,和廣西當地的衛所兵,總共十餘萬人,在廣西鎮安一戰,大破越南軍,斬敵兩千餘人,將越南十餘萬侵略軍趕回越南境內。

劉根據從家族那學來的經驗,派人尋找到了黎氏後人,是原來黎王的三兒子。萬曆六年八月二十六,劉舉著光復黎朝的旗號,以鎮壓越南叛亂為由,攻入越南境內。黎氏政權在越南有著近兩百年的歷史,越南北方各地看莫氏立足未穩,紛紛倒戈,擁立黎氏三兒子為王,在明軍的帶領下,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就收復了整個越南北部,兵臨清化城下。

莫氏的根基是在南方,他們家族原本就是南方的一個大世家,劉攻了幾次清化城都沒有攻下,由於不熟悉地形,沒有能快速包圍住清化城,現在隨著南部莫氏到來的兵力越來越多,雙方實際上誰也打不了誰,兩軍在清化城北開始了對峙。

軍情的奏報傳到了京城,萬曆看了以後,直覺就想起了二戰後的朝鮮,現在的越南就好比1951年的朝鮮,想想以前那個時代北朝鮮和南朝鮮(韓國)的分裂,以及他們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差別,想想他們雖然血濃於水,卻不得不長期相互隔離甚至戰爭……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在於中國與美國在朝鮮地戰爭沒有打完,打到一半就講和了。把人家國家活生生分成兩半。

現在越南的戰爭也是這樣,要麼就全部退兵,要麼就打掉南部、統一整個越南,千萬不能講和,講和是對越南人民的一個巨大傷害。

萬曆當機立斷,讓兩廣總兵繼續調兵增援劉,另外考慮到雲南苗兵距離最近,戰鬥力不錯。又十分適合山林濕地作戰,也一併徵調了兩萬餘人,進入越南。江南水師也調出兩個營,並且運送福建、浙江等地精兵萬餘,從福建泉州港出發,穿過中國南海,從海路直接進攻越南南部。

清化城邊的兩軍對峙兩個月後。明朝的各路援軍陸續到達,陸上兵力達到二十五萬,堪稱明朝一百年來出動兵力最多的一次,而且現在的明朝士兵個個利刃堅盾,後勤保障充足,比起一百年前英宗征蒙古的那四十萬大軍不知道要強上多少。於是,莫氏地軍隊開始節節敗退,在他們撤出清化城后的第三天,明朝的海軍在越南南部占城登陸。一萬餘閩浙士兵在後方的出現,沉重打擊了莫氏的信心。不久之後,莫氏逃往真臘(寮國),他手下的部眾頓時投降的投降,逃跑地逃跑,如作鳥獸散,越南全境平復。

越南平復了,現在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越南是要重新讓黎氏的三兒子為王。然後明軍撤出越南,繼續接受越南的封貢?還是效仿當年成祖皇帝,將越南併入明朝管轄?

其實黎氏的族人大多被殺,只有少數人逃亡。所以他們的根基早已失去大半,要想讓黎氏繼續統治越南是很難的。但是,如果明朝就此佔領越南,似乎不夠名正言順,考慮再三,萬曆下令從越南撤兵,越南境內不留一兵一卒。

對於這一點。朝中大臣都很不理解。按照他們的思維,現在理應繼續駐兵鎮守越南。等黎氏站穩腳跟,再行撤兵不遲。

只有張四維等少數大臣明白萬曆的意思,所以極力贊成撤兵,因為越南已經平復,繼續駐兵不但徒亂人意,而且軍餉糧草也供應不上。

果然不出所料,明軍撤出后不久,越南又發生騷亂,越南宮中失火,黎氏三兒子失蹤,越南軍的不同派系彼此間爭鬥不止,如果讓事態繼續發展下去,似乎很有可能形成越南地「戰國時代」。

經過這樣一折騰,越南百姓就非常希望明朝能再次派兵平亂,在萬曆的授意下,劉一直派越南一些本地人在越南境內宣傳明朝,特別是越南在漢朝、唐朝時作為中國一個郡縣的那段歷史,「大理已附,交趾何時歸」?大理即雲南,交趾即越南。

萬曆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明軍為平息越南內亂,再次引兵十萬入境,佔領越南王城,對越南各路軍隊的兵權,能收回的收回,不能收回的一律武力鎮壓,然後重新組建一支統一領導的越南本地軍隊,歸入明朝管轄。

越南設安南布政使司,設升龍、清化、占城三府,下轄二十六個縣,越南衙門官員的體制全部跟明朝其他省份一樣,並且大多任用越南本地人,劉直接留任安南總兵,主掌越南兵權,負責當地地治安。

為了能夠鞏固明朝在越南的統治,萬曆連著下了好幾道聖旨,一方面命安南布政使發榜安民,特別是安撫那些當地的大世族,要跟他們說明,他們的財產,特別是土地,不會受到任何侵犯,不會像明朝其他地方一樣需要受到種種限制,不但如此,從明年開春起三年內,免越南各地一半田租,免除徭役。

另一方面,交代廣東、雲南各地,將明朝一些比較先進地東西引入越南,由越南各地縣府衙門負責普及,比如鐵器、水車、犁,甚至是甘蔗、花生等,只要越南人民用了,能切實感受到好處的,都要引進。另外,越南的緯度最低,日照最強,更適合三季稻的大量種植,萬曆下令,在越南普及三季稻的同時,提高官府對越南稻米的收購價格,這樣既可以刺激當地的糧食生產,又可以為災年屯糧,一舉兩得。只要越南成為了明朝地大糧倉,囤積了足夠多地糧食,歷史上的明末農民起義還會發生嗎?

老百姓向來是沒飯吃了才造反地,所以,越南的糧食問題一定要搞好,越南百姓的糧食收購價格不但要比其他地方多上三成,而且越南當地官府官員不準行其他地方「踢斛」的勾當,如有發現,從重治罪。也就是說,不能剋扣百姓糧食,官員失去的「福利」,由朝廷進行一定的補償。

從此,越南三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重歸中國所有,中國的領土,又向南延伸了三千多里,站在越南的南部,你就會發現,這裡南臨馬六甲海峽,西臨印度洋……

萬曆畢竟有著另一個時代的記憶,在那個時代里,越南是中國的一個鄰國,所以現在它成為了自己治下的一個省,興奮之餘,多少覺得有些怪異。但是,大臣們卻沒有這種心思,在他們看來,越南不過是遠方的一個小番國,併入明朝也不覺得有什麼,甚至還有一部分大臣擔心越南地處偏遠,賦稅的收入不夠支付朝廷治理的開支。

萬曆知道,時代是有其局限性的,不能用以前那個時代的觀念來看這個時代的事情,也許自己認為這次乘機佔了越南有些不厚道,但是除了自己外,卻沒人這麼認為……

越南,這個在記憶中充滿了戰爭、貧窮、毒品的國家,從萬曆七年(1579年)起,開始走上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重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明重生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零七章:萬曆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