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親征蒙古 第一百一十三章:草原戰車

第三卷:親征蒙古 第一百一十三章:草原戰車

大明的軍隊有四個騎兵營、三個火銃營、三個步兵營、兩個車營、兩個輜重營,共計近十萬人,出了薊州邊關,繞過山脈,一路往歸化城攻來。秀書網專業提供手機電子書/電子書下載(xiushu.com)

兩年前戚繼光的構思成為了現實,那就是蒙古人築城,是他們戰鬥優勢喪失的最大原因,只要明朝軍隊一路進逼其城池,蒙古兵們就不得不正面迎戰,而在陣地戰方面,明朝是大人,蒙古就是小孩子,根本不是一個水平線的。

桑吉今年也有三十三歲了,在他的記憶中,只有他替父汗領兵去打別人,哪裡碰見過別人來打自己?在防守方面,桑吉可是一竅不通,在歸化城中,接到明軍離城只有五十里的消息后,他隱隱感到有些不妙,想棄城而去,可是又找不出理由說服自己和部下退兵。

桑吉的大部分部下都是躍躍欲戰,不太看得起明朝的軍隊,他們認為明朝那些拿著奇怪火器的步兵,以前在高牆堡壘里防禦還差不多,現在跑到我們的大草原來撒野那就是找死了。受到部下的感染,桑吉也放棄了退卻的念頭,集結部隊,全心全意在城內外布置防禦。

出乎蒙古人意料的是,明朝軍隊的行軍速度很快,一路上勢如破竹,蒙古小股的騎兵騷擾完全沒有奏效。明軍先頭部隊的一個車營、兩個騎兵營到歸化城外十里的時候,碰上了蒙古的第一支防禦部隊,這支部隊竟是以步兵為主,約六七千人。雙方生戰鬥,蒙古步兵不敵,似乎像排練好一般,齊齊往歸化城方向退去。

明軍先鋒官努爾哈赤見狀,作出決定,先頭部隊三個營原地待命,一個時辰之後,明軍的大部隊陸續趕到。剛列好陣型,蒙古的大量騎兵就出現在陣前。

這些蒙古騎兵怕不有三萬多人,看來是桑吉部隊的主力,蒙古人雖然自負,但是也知道自己在陣地戰方面的弱勢,所以根本就不想在城中以逸待勞。而是強迫明朝軍隊與自己在草原上對戰。

這次蒙古騎兵主力傾巢而出,想必是想先圍殲明朝先頭部隊,不料,明軍早已算到有這一出,等桑吉的騎兵趕到時,前面是整齊排列的、密密麻麻的明軍戰車,而在大量戰車的後面,則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明軍士兵。

蒙古騎兵們並不畏懼,很熟練地將大部隊分成三路。中間一路占兵力地一半,正面主攻車營;左右兩路各有四分之一兵馬,一東一西奮力疾馳。準備迂迴到明軍兩個側翼進行突襲。

蒙古騎兵的強悍讓萬曆印象深刻,本來萬曆以為固若鐵桶一般的戰車方陣,竟還是被蒙古兵們所突破,看似輕薄的彎刀,在蒙古騎兵的手中劈下來,力道卻彷彿重斧頭一般。

戰車上的火銃、火炮對蒙古騎兵地殺傷力有限,因為他們速度極快,騎馬衝鋒時,都是緊緊俯在馬背上的。很難被槍炮直接打倒,待他們衝到明軍陣中后,又突然直起上身,一刀劈了下來。

看似這樣戰車上地明軍士兵會損失慘重。其實不然。這戰車是戚繼光專門為蒙古騎兵設計地。怎麼可能會讓蒙古兵輕易打到呢。只見戰車前方。也就是戰馬地兩邊。從車體斜斜伸出左右各一排地突槌。突槌地末端被削尖。看起來很像秦漢時用來對付騎兵地陷馬樁。

蒙古騎兵是高速前進。迎面碰上這種突槌不能不避。這一避就沒有機會接近戰車了。因為勒馬從旁邊迴轉過來地話。身上一定會被眾火槍打成刺蝟。

蒙古兵們不敢停留。冒著槍聲炮火衝過戰車營。有地蒙古騎兵被直接擊中落地。有些戰馬中標。人卻沒有事。但是後面地戰車上卻配了不少重甲兵。沒有戰馬助力地蒙古兵。是打不動擁有鐵盾地重步兵地

戚繼光地戰車營因為都是交錯排列。所以大大減緩了蒙古騎兵地衝鋒速度。蒙古兵們衝鋒沒有戰果。又不能停留。只能咬咬牙。衝過戰車營後繼續往前沖。

車營之後不足百米地地方。先引入蒙古人眼帘地。是一列整齊排著地篷甲盾牌。步兵!蒙古騎兵們看到步兵。而且又不是重步兵。顯然喜出望外。紛紛加快了馬鞭、與其他騎兵相互靠近。勉強組成了一個個衝鋒錐形。

這些步兵其實就是戚繼光地王牌軍----浙兵。當先拿著篷甲地。就是鴛鴦陣里地隊長。說是浙兵。其實很大部分是薊州本地及各地派來地役兵。但是因為他們地操練方法跟浙兵一樣。九邊地將士們還是一直用浙兵稱呼他們。

這一切蒙古騎兵們並不知道,當他們衝到浙兵陣前的時候,各鴛鴦陣迅速分開列陣,給蒙古人讓道,迅捷地避開騎兵,蒙古兵們像沖入空氣中一樣沖入明軍陣中,這個感覺很不好受。蒙古兵喜歡跟人真刀真槍面對面地戰鬥,對他們眼中南朝人躲在城裡、車裡放火槍、火箭的行為十分鄙夷,這份鄙夷現在轉化為怒火,蒙古騎兵們紛紛大叫起來,彷彿衝鋒號一樣,一齊扭轉馬頭,向浙兵的鴛鴦陣殺去。

騎兵們的速度在車陣那裡就已經減弱太多,車站距鴛鴦陣又不足百米,無法完全加速,所以他們沖鴛鴦陣時的速度怕是只有草原真正速度地一半,大部分騎兵又撲了個空,待扭轉馬頭來打,速度又降了不少,這樣的速度絕對是避不開鴛鴦陣中的四個超級長矛兵了(鴛鴦陣的長矛多為竹竿所制,有三米長)。蒙古騎兵們自此深陷鴛鴦陣的機動性和頑強戰鬥力中,堂堂的蒙古精銳騎兵,與明朝的步兵對戰,竟然會是輸多勝少,損失慘重。

中路的戰鬥先按下不表,我們再來看看兩側翼的情況。蒙古騎兵分出左右各七千餘騎,繞過明軍前陣,沿著明軍兩翼浩浩蕩蕩地衝下來,想從兩翼較弱地地方突破,給明軍以致命一擊,同時策應中路地苦戰。

根據以往的經驗,側翼包抄地部隊應該在三里之內就給予突破,這樣才能保證與中路的合擊效果。但是蒙古人奔行三里,驚訝地現,三里之內的明軍兩翼,排在前面的,竟然還是車營,太陽光之下,那戰車上火銃槍筒和長矛矛尖的錚亮,反射得蒙古人心中煩躁不已。

三里已過,明軍的車隊漸漸稀疏,兩側的蒙古兵領下令開始突破,車隊稀疏,不足一談,在這個地段跟蒙古騎兵作戰的,主要是遼東的一萬重騎兵。

遼東的騎兵們本來是負責殿後的,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這個時候竟然有鋪天蓋地的蒙古騎兵突然向自己攻來。遼東兵畢竟身經百戰,並不怕蒙古人,當下陣型不亂,三眼火銃騎兵出列,在蒙古人距離一百五十米時射,幾輪槍聲響過後,他們紛紛後退,取而代之的是短炮騎兵,由於趙士幀部門的努力,這批短炮的性能已經比萬曆剛登基時高了好幾個檔次了,只見從七十五米開始,數千名短炮手就一直在開火,換彈速度極快,眼看蒙古騎兵過來了,全部人把手炮直接往地上一扔,然後拔出腰間長刀,參加戰鬥。

槍炮對無甲,遼東兵佔了大便宜;長刀對彎刀,打成平手互不吃虧;重甲對無甲,遼東兵佔便宜。這樣一比似乎蒙古兵要輸,但實際情況是,雙方戰成膠著狀態,各有傷亡,看不出誰勝誰敗。

萬曆看著身後遠處的戰鬥,心想若是要跟蒙古兵拼單兵肉搏時的戰鬥力,明軍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有優勢的,在對付外族軍隊時,應該像戚繼光一向主張的理念一樣,揚長避短,身體力量和敏捷度不如別人,那就不與別人拼這個,我研究戰車,研究鴛鴦陣,在遠程攻擊上、在猥瑣防禦上、在陣型上打敗你,成王敗寇,能贏才是王道。

山西的步兵、戚繼光的重騎兵紛紛前往後陣支援,蒙古騎兵一看沒能突破進去,明軍援兵又不斷到來,非常果斷地互相出信號,一起退去,遼東兵象徵性地追了一追,但沒有追上什麼。

中路方面,打了二十多分鐘之後,蒙古人崩潰了,在他們眼中,打南人步兵的時候,自己所向披靡的騎兵傷亡竟然比人家步兵還大,這是一個難以容忍的結果,不過他們已經來不及改變什麼戰術或陣型了,好在蒙古騎兵數量眾多,又有一些鴛鴦陣的瓦解給了他們集結的機會,逐漸地,他們紛紛往自己人多的地方集合,越集越多。附近的浙兵見狀,不敢散亂以待,紛紛小退一段距離,重新組合加排陣。

這給了蒙古兵逃脫泥潭的機會,在他們領的指揮下,數千蒙古騎兵聚集在車陣和鴛鴦陣的百米間隙里,分明是不想再跟鴛鴦陣打的樣子,他們紛紛轉頭,重新沖向明軍車營。

戚繼光的戰車營變化多端,早已調轉了戰車方向,只見又是大量的火炮和火銃對著蒙古人,知道蒙古兵們退意已絕,車上的火器兵們都豁了出去,以最佳角度、最佳距離對敵人進行猛烈打擊。

大明的軍隊有四個騎兵營、三個火銃營、三個步兵營、兩個車營、兩個輜重營,共計近十萬人,出了薊州邊關,繞過山脈,一路往歸化城攻來。秀書網專業提供手機電子書/電子書下載(xiushu.com)

兩年前戚繼光的構思成為了現實,那就是蒙古人築城,是他們戰鬥優勢喪失的最大原因,只要明朝軍隊一路進逼其城池,蒙古兵們就不得不正面迎戰,而在陣地戰方面,明朝是大人,蒙古就是小孩子,根本不是一個水平線的。

桑吉今年也有三十三歲了,在他的記憶中,只有他替父汗領兵去打別人,哪裡碰見過別人來打自己?在防守方面,桑吉可是一竅不通,在歸化城中,接到明軍離城只有五十里的消息后,他隱隱感到有些不妙,想棄城而去,可是又找不出理由說服自己和部下退兵。

桑吉的大部分部下都是躍躍欲戰,不太看得起明朝的軍隊,他們認為明朝那些拿著奇怪火器的步兵,以前在高牆堡壘里防禦還差不多,現在跑到我們的大草原來撒野那就是找死了。受到部下的感染,桑吉也放棄了退卻的念頭,集結部隊,全心全意在城內外布置防禦。

出乎蒙古人意料的是,明朝軍隊的行軍速度很快,一路上勢如破竹,蒙古小股的騎兵騷擾完全沒有奏效。明軍先頭部隊的一個車營、兩個騎兵營到歸化城外十里的時候,碰上了蒙古的第一支防禦部隊,這支部隊竟是以步兵為主,約六七千人。雙方生戰鬥,蒙古步兵不敵,似乎像排練好一般,齊齊往歸化城方向退去。

明軍先鋒官努爾哈赤見狀,作出決定,先頭部隊三個營原地待命,一個時辰之後,明軍的大部隊陸續趕到。剛列好陣型,蒙古的大量騎兵就出現在陣前。

這些蒙古騎兵怕不有三萬多人,看來是桑吉部隊的主力,蒙古人雖然自負,但是也知道自己在陣地戰方面的弱勢,所以根本就不想在城中以逸待勞。而是強迫明朝軍隊與自己在草原上對戰。

這次蒙古騎兵主力傾巢而出,想必是想先圍殲明朝先頭部隊,不料,明軍早已算到有這一出,等桑吉的騎兵趕到時,前面是整齊排列的、密密麻麻的明軍戰車,而在大量戰車的後面,則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明軍士兵。

蒙古騎兵們並不畏懼,很熟練地將大部隊分成三路。中間一路占兵力地一半,正面主攻車營;左右兩路各有四分之一兵馬,一東一西奮力疾馳。準備迂迴到明軍兩個側翼進行突襲。

蒙古騎兵的強悍讓萬曆印象深刻,本來萬曆以為固若鐵桶一般的戰車方陣,竟還是被蒙古兵們所突破,看似輕薄的彎刀,在蒙古騎兵的手中劈下來,力道卻彷彿重斧頭一般。

戰車上的火銃、火炮對蒙古騎兵地殺傷力有限,因為他們速度極快,騎馬衝鋒時,都是緊緊俯在馬背上的。很難被槍炮直接打倒,待他們衝到明軍陣中后,又突然直起上身,一刀劈了下來。

看似這樣戰車上地明軍士兵會損失慘重。其實不然。這戰車是戚繼光專門為蒙古騎兵設計地。怎麼可能會讓蒙古兵輕易打到呢。只見戰車前方。也就是戰馬地兩邊。從車體斜斜伸出左右各一排地突槌。突槌地末端被削尖。看起來很像秦漢時用來對付騎兵地陷馬樁。

蒙古騎兵是高速前進。迎面碰上這種突槌不能不避。這一避就沒有機會接近戰車了。因為勒馬從旁邊迴轉過來地話。身上一定會被眾火槍打成刺蝟。

蒙古兵們不敢停留。冒著槍聲炮火衝過戰車營。有地蒙古騎兵被直接擊中落地。有些戰馬中標。人卻沒有事。但是後面地戰車上卻配了不少重甲兵。沒有戰馬助力地蒙古兵。是打不動擁有鐵盾地重步兵地

戚繼光地戰車營因為都是交錯排列。所以大大減緩了蒙古騎兵地衝鋒速度。蒙古兵們衝鋒沒有戰果。又不能停留。只能咬咬牙。衝過戰車營後繼續往前沖。

車營之後不足百米地地方。先引入蒙古人眼帘地。是一列整齊排著地篷甲盾牌。步兵!蒙古騎兵們看到步兵。而且又不是重步兵。顯然喜出望外。紛紛加快了馬鞭、與其他騎兵相互靠近。勉強組成了一個個衝鋒錐形。

這些步兵其實就是戚繼光地王牌軍----浙兵。當先拿著篷甲地。就是鴛鴦陣里地隊長。說是浙兵。其實很大部分是薊州本地及各地派來地役兵。但是因為他們地操練方法跟浙兵一樣。九邊地將士們還是一直用浙兵稱呼他們。

這一切蒙古騎兵們並不知道,當他們衝到浙兵陣前的時候,各鴛鴦陣迅速分開列陣,給蒙古人讓道,迅捷地避開騎兵,蒙古兵們像沖入空氣中一樣沖入明軍陣中,這個感覺很不好受。蒙古兵喜歡跟人真刀真槍面對面地戰鬥,對他們眼中南朝人躲在城裡、車裡放火槍、火箭的行為十分鄙夷,這份鄙夷現在轉化為怒火,蒙古騎兵們紛紛大叫起來,彷彿衝鋒號一樣,一齊扭轉馬頭,向浙兵的鴛鴦陣殺去。

騎兵們的速度在車陣那裡就已經減弱太多,車站距鴛鴦陣又不足百米,無法完全加速,所以他們沖鴛鴦陣時的速度怕是只有草原真正速度地一半,大部分騎兵又撲了個空,待扭轉馬頭來打,速度又降了不少,這樣的速度絕對是避不開鴛鴦陣中的四個超級長矛兵了(鴛鴦陣的長矛多為竹竿所制,有三米長)。蒙古騎兵們自此深陷鴛鴦陣的機動性和頑強戰鬥力中,堂堂的蒙古精銳騎兵,與明朝的步兵對戰,竟然會是輸多勝少,損失慘重。

中路的戰鬥先按下不表,我們再來看看兩側翼的情況。蒙古騎兵分出左右各七千餘騎,繞過明軍前陣,沿著明軍兩翼浩浩蕩蕩地衝下來,想從兩翼較弱地地方突破,給明軍以致命一擊,同時策應中路地苦戰。

根據以往的經驗,側翼包抄地部隊應該在三里之內就給予突破,這樣才能保證與中路的合擊效果。但是蒙古人奔行三里,驚訝地現,三里之內的明軍兩翼,排在前面的,竟然還是車營,太陽光之下,那戰車上火銃槍筒和長矛矛尖的錚亮,反射得蒙古人心中煩躁不已。

三里已過,明軍的車隊漸漸稀疏,兩側的蒙古兵領下令開始突破,車隊稀疏,不足一談,在這個地段跟蒙古騎兵作戰的,主要是遼東的一萬重騎兵。

遼東的騎兵們本來是負責殿後的,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這個時候竟然有鋪天蓋地的蒙古騎兵突然向自己攻來。遼東兵畢竟身經百戰,並不怕蒙古人,當下陣型不亂,三眼火銃騎兵出列,在蒙古人距離一百五十米時射,幾輪槍聲響過後,他們紛紛後退,取而代之的是短炮騎兵,由於趙士幀部門的努力,這批短炮的性能已經比萬曆剛登基時高了好幾個檔次了,只見從七十五米開始,數千名短炮手就一直在開火,換彈速度極快,眼看蒙古騎兵過來了,全部人把手炮直接往地上一扔,然後拔出腰間長刀,參加戰鬥。

槍炮對無甲,遼東兵佔了大便宜;長刀對彎刀,打成平手互不吃虧;重甲對無甲,遼東兵佔便宜。這樣一比似乎蒙古兵要輸,但實際情況是,雙方戰成膠著狀態,各有傷亡,看不出誰勝誰敗。

萬曆看著身後遠處的戰鬥,心想若是要跟蒙古兵拼單兵肉搏時的戰鬥力,明軍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有優勢的,在對付外族軍隊時,應該像戚繼光一向主張的理念一樣,揚長避短,身體力量和敏捷度不如別人,那就不與別人拼這個,我研究戰車,研究鴛鴦陣,在遠程攻擊上、在猥瑣防禦上、在陣型上打敗你,成王敗寇,能贏才是王道。

山西的步兵、戚繼光的重騎兵紛紛前往後陣支援,蒙古騎兵一看沒能突破進去,明軍援兵又不斷到來,非常果斷地互相出信號,一起退去,遼東兵象徵性地追了一追,但沒有追上什麼。

中路方面,打了二十多分鐘之後,蒙古人崩潰了,在他們眼中,打南人步兵的時候,自己所向披靡的騎兵傷亡竟然比人家步兵還大,這是一個難以容忍的結果,不過他們已經來不及改變什麼戰術或陣型了,好在蒙古騎兵數量眾多,又有一些鴛鴦陣的瓦解給了他們集結的機會,逐漸地,他們紛紛往自己人多的地方集合,越集越多。附近的浙兵見狀,不敢散亂以待,紛紛小退一段距離,重新組合加排陣。

這給了蒙古兵逃脫泥潭的機會,在他們領的指揮下,數千蒙古騎兵聚集在車陣和鴛鴦陣的百米間隙里,分明是不想再跟鴛鴦陣打的樣子,他們紛紛轉頭,重新沖向明軍車營。

戚繼光的戰車營變化多端,早已調轉了戰車方向,只見又是大量的火炮和火銃對著蒙古人,知道蒙古兵們退意已絕,車上的火器兵們都豁了出去,以最佳角度、最佳距離對敵人進行猛烈打擊。

大明的軍隊有四個騎兵營、三個火銃營、三個步兵營、兩個車營、兩個輜重營,共計近十萬人,出了薊州邊關,繞過山脈,一路往歸化城攻來。秀書網專業提供手機電子書/電子書下載(xiushu.com)

兩年前戚繼光的構思成為了現實,那就是蒙古人築城,是他們戰鬥優勢喪失的最大原因,只要明朝軍隊一路進逼其城池,蒙古兵們就不得不正面迎戰,而在陣地戰方面,明朝是大人,蒙古就是小孩子,根本不是一個水平線的。

桑吉今年也有三十三歲了,在他的記憶中,只有他替父汗領兵去打別人,哪裡碰見過別人來打自己?在防守方面,桑吉可是一竅不通,在歸化城中,接到明軍離城只有五十里的消息后,他隱隱感到有些不妙,想棄城而去,可是又找不出理由說服自己和部下退兵。

桑吉的大部分部下都是躍躍欲戰,不太看得起明朝的軍隊,他們認為明朝那些拿著奇怪火器的步兵,以前在高牆堡壘里防禦還差不多,現在跑到我們的大草原來撒野那就是找死了。受到部下的感染,桑吉也放棄了退卻的念頭,集結部隊,全心全意在城內外布置防禦。

出乎蒙古人意料的是,明朝軍隊的行軍速度很快,一路上勢如破竹,蒙古小股的騎兵騷擾完全沒有奏效。明軍先頭部隊的一個車營、兩個騎兵營到歸化城外十里的時候,碰上了蒙古的第一支防禦部隊,這支部隊竟是以步兵為主,約六七千人。雙方生戰鬥,蒙古步兵不敵,似乎像排練好一般,齊齊往歸化城方向退去。

明軍先鋒官努爾哈赤見狀,作出決定,先頭部隊三個營原地待命,一個時辰之後,明軍的大部隊陸續趕到。剛列好陣型,蒙古的大量騎兵就出現在陣前。

這些蒙古騎兵怕不有三萬多人,看來是桑吉部隊的主力,蒙古人雖然自負,但是也知道自己在陣地戰方面的弱勢,所以根本就不想在城中以逸待勞。而是強迫明朝軍隊與自己在草原上對戰。

這次蒙古騎兵主力傾巢而出,想必是想先圍殲明朝先頭部隊,不料,明軍早已算到有這一出,等桑吉的騎兵趕到時,前面是整齊排列的、密密麻麻的明軍戰車,而在大量戰車的後面,則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明軍士兵。

蒙古騎兵們並不畏懼,很熟練地將大部隊分成三路。中間一路占兵力地一半,正面主攻車營;左右兩路各有四分之一兵馬,一東一西奮力疾馳。準備迂迴到明軍兩個側翼進行突襲。

蒙古騎兵的強悍讓萬曆印象深刻,本來萬曆以為固若鐵桶一般的戰車方陣,竟還是被蒙古兵們所突破,看似輕薄的彎刀,在蒙古騎兵的手中劈下來,力道卻彷彿重斧頭一般。

戰車上的火銃、火炮對蒙古騎兵地殺傷力有限,因為他們速度極快,騎馬衝鋒時,都是緊緊俯在馬背上的。很難被槍炮直接打倒,待他們衝到明軍陣中后,又突然直起上身,一刀劈了下來。

看似這樣戰車上地明軍士兵會損失慘重。其實不然。這戰車是戚繼光專門為蒙古騎兵設計地。怎麼可能會讓蒙古兵輕易打到呢。只見戰車前方。也就是戰馬地兩邊。從車體斜斜伸出左右各一排地突槌。突槌地末端被削尖。看起來很像秦漢時用來對付騎兵地陷馬樁。

蒙古騎兵是高速前進。迎面碰上這種突槌不能不避。這一避就沒有機會接近戰車了。因為勒馬從旁邊迴轉過來地話。身上一定會被眾火槍打成刺蝟。

蒙古兵們不敢停留。冒著槍聲炮火衝過戰車營。有地蒙古騎兵被直接擊中落地。有些戰馬中標。人卻沒有事。但是後面地戰車上卻配了不少重甲兵。沒有戰馬助力地蒙古兵。是打不動擁有鐵盾地重步兵地

戚繼光地戰車營因為都是交錯排列。所以大大減緩了蒙古騎兵地衝鋒速度。蒙古兵們衝鋒沒有戰果。又不能停留。只能咬咬牙。衝過戰車營後繼續往前沖。

車營之後不足百米地地方。先引入蒙古人眼帘地。是一列整齊排著地篷甲盾牌。步兵!蒙古騎兵們看到步兵。而且又不是重步兵。顯然喜出望外。紛紛加快了馬鞭、與其他騎兵相互靠近。勉強組成了一個個衝鋒錐形。

這些步兵其實就是戚繼光地王牌軍----浙兵。當先拿著篷甲地。就是鴛鴦陣里地隊長。說是浙兵。其實很大部分是薊州本地及各地派來地役兵。但是因為他們地操練方法跟浙兵一樣。九邊地將士們還是一直用浙兵稱呼他們。

這一切蒙古騎兵們並不知道,當他們衝到浙兵陣前的時候,各鴛鴦陣迅速分開列陣,給蒙古人讓道,迅捷地避開騎兵,蒙古兵們像沖入空氣中一樣沖入明軍陣中,這個感覺很不好受。蒙古兵喜歡跟人真刀真槍面對面地戰鬥,對他們眼中南朝人躲在城裡、車裡放火槍、火箭的行為十分鄙夷,這份鄙夷現在轉化為怒火,蒙古騎兵們紛紛大叫起來,彷彿衝鋒號一樣,一齊扭轉馬頭,向浙兵的鴛鴦陣殺去。

騎兵們的速度在車陣那裡就已經減弱太多,車站距鴛鴦陣又不足百米,無法完全加速,所以他們沖鴛鴦陣時的速度怕是只有草原真正速度地一半,大部分騎兵又撲了個空,待扭轉馬頭來打,速度又降了不少,這樣的速度絕對是避不開鴛鴦陣中的四個超級長矛兵了(鴛鴦陣的長矛多為竹竿所制,有三米長)。蒙古騎兵們自此深陷鴛鴦陣的機動性和頑強戰鬥力中,堂堂的蒙古精銳騎兵,與明朝的步兵對戰,竟然會是輸多勝少,損失慘重。

中路的戰鬥先按下不表,我們再來看看兩側翼的情況。蒙古騎兵分出左右各七千餘騎,繞過明軍前陣,沿著明軍兩翼浩浩蕩蕩地衝下來,想從兩翼較弱地地方突破,給明軍以致命一擊,同時策應中路地苦戰。

根據以往的經驗,側翼包抄地部隊應該在三里之內就給予突破,這樣才能保證與中路的合擊效果。但是蒙古人奔行三里,驚訝地現,三里之內的明軍兩翼,排在前面的,竟然還是車營,太陽光之下,那戰車上火銃槍筒和長矛矛尖的錚亮,反射得蒙古人心中煩躁不已。

三里已過,明軍的車隊漸漸稀疏,兩側的蒙古兵領下令開始突破,車隊稀疏,不足一談,在這個地段跟蒙古騎兵作戰的,主要是遼東的一萬重騎兵。

遼東的騎兵們本來是負責殿後的,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這個時候竟然有鋪天蓋地的蒙古騎兵突然向自己攻來。遼東兵畢竟身經百戰,並不怕蒙古人,當下陣型不亂,三眼火銃騎兵出列,在蒙古人距離一百五十米時射,幾輪槍聲響過後,他們紛紛後退,取而代之的是短炮騎兵,由於趙士幀部門的努力,這批短炮的性能已經比萬曆剛登基時高了好幾個檔次了,只見從七十五米開始,數千名短炮手就一直在開火,換彈速度極快,眼看蒙古騎兵過來了,全部人把手炮直接往地上一扔,然後拔出腰間長刀,參加戰鬥。

槍炮對無甲,遼東兵佔了大便宜;長刀對彎刀,打成平手互不吃虧;重甲對無甲,遼東兵佔便宜。這樣一比似乎蒙古兵要輸,但實際情況是,雙方戰成膠著狀態,各有傷亡,看不出誰勝誰敗。

萬曆看著身後遠處的戰鬥,心想若是要跟蒙古兵拼單兵肉搏時的戰鬥力,明軍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有優勢的,在對付外族軍隊時,應該像戚繼光一向主張的理念一樣,揚長避短,身體力量和敏捷度不如別人,那就不與別人拼這個,我研究戰車,研究鴛鴦陣,在遠程攻擊上、在猥瑣防禦上、在陣型上打敗你,成王敗寇,能贏才是王道。

山西的步兵、戚繼光的重騎兵紛紛前往後陣支援,蒙古騎兵一看沒能突破進去,明軍援兵又不斷到來,非常果斷地互相出信號,一起退去,遼東兵象徵性地追了一追,但沒有追上什麼。

中路方面,打了二十多分鐘之後,蒙古人崩潰了,在他們眼中,打南人步兵的時候,自己所向披靡的騎兵傷亡竟然比人家步兵還大,這是一個難以容忍的結果,不過他們已經來不及改變什麼戰術或陣型了,好在蒙古騎兵數量眾多,又有一些鴛鴦陣的瓦解給了他們集結的機會,逐漸地,他們紛紛往自己人多的地方集合,越集越多。附近的浙兵見狀,不敢散亂以待,紛紛小退一段距離,重新組合加排陣。

這給了蒙古兵逃脫泥潭的機會,在他們領的指揮下,數千蒙古騎兵聚集在車陣和鴛鴦陣的百米間隙里,分明是不想再跟鴛鴦陣打的樣子,他們紛紛轉頭,重新沖向明軍車營。

戚繼光的戰車營變化多端,早已調轉了戰車方向,只見又是大量的火炮和火銃對著蒙古人,知道蒙古兵們退意已絕,車上的火器兵們都豁了出去,以最佳角度、最佳距離對敵人進行猛烈打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重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明重生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卷:親征蒙古 第一百一十三章:草原戰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