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雖得到消息,謝青黎重掌兵權,坐鎮京畿鐵甲營,河東、河南兩道援兵也在路上,但慶王、襄王自認準備充分,且謝青黎早已不是當年的大淵戰神,鐵甲營如何與謝家軍相較,待援兵趕到長安,只能在城門外給李煥等人收屍了。
唯一不確定的是鄭懷松,三日前突然失去了聯繫,不知永天教在長安內生事,裡應外合的計劃是否順利實施。
「堂兄要不要再等等?今日還是沒有阿竹的消息。」多年來慶王依靠鄭懷松賺得盆滿缽滿,私兵漸漸成了氣候,按照鄭懷松的計劃行事已經成為習慣,輪到自己做主,多少有點心慌。
襄王向來自負,鄭懷松頂多算是他的謀士之一,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鄭懷松功不可沒,但也沒到離開他就手足無措的地步。
「不出五日,我們就到長安近郊了,一路過來,咱們殺了多少官員、將士,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且咱們拖不起了,等玄甲營一到,咱們勝算可就不大了。」襄王語重心長,直指慶王日思夜想之事:「你不想要洛陽了?」
二王合作,自然要把話先說明白,慶王按照鄭懷松所授,說自己無意帝位,只想要個富庶地,做太平王。
符合條件的,整個大淵,除了長安便是洛陽,襄王欣然同意,大家各取所需。
實則鄭懷松告訴慶王,攻城得讓襄王軍隊沖在前面,畢竟他要做皇帝,傷亡在所難免,可一旦事情落定,他能不能坐穩龍椅,便不是他說的算了。
慶王心中有了底,面上更顯散漫,倒也不是演技上乘,表達自我罷了,他絲毫不懷疑鄭懷松對自己的忠心,畢竟是天師的徒弟,自小養在眼皮底下,自然放心。
可如今主心骨無蹤跡可覓,慶王愁得晚上都睡不著覺,把身邊的謀士叫來成宿成宿地商量對策,說來說去都只有一條路可走——攻打長安,至於結果,要麼得償所願,要麼身首異處。
三月十三日,宜喬遷,宜動土,宜嫁娶。
以「正本」為口號的襄慶軍到達距長安約一百一十里的黑龍溝,黑龍溝佔地廣闊,東西狹長約七十里,南北相對短些,也有三十里的密林群山。
襄王思慮再三,擔心繞路過遠,等殺到長安城外,兩道援軍都到了,決定另闢蹊徑,翻山行軍,他們封地本就多山,走起來倒也不算十分困難。
於是,派出三支探路的先鋒營,大部隊浩浩蕩蕩往黑龍溝前進。
謝青黎早推演出三條叛軍的路線,尤其是黑龍溝一帶格外注意,原因無他,襄王好大喜功,自視甚高,定然不會繞遠路。
叛軍進入黑龍溝十里處,謝青黎就已經得到消息,命三千弓箭手埋伏在水流小溪旁的山坡上,待叛軍休整時偷襲他們。
「記住,不管射沒射中,只要連放三箭,立即離開,不可戀戰,此乃軍令。」謝青黎再三強調后,才命箭矢營出發,並另派兩千精銳接應。
襄王得到的消息是前方安全,他不住要求加速行軍,生怕耽擱一分一秒,在黑龍溝里度過的時間越短越好,一旦入夜,除了敵人,還有山中野獸,若是生火做飯,等同於大張旗鼓地告訴謝青黎,他們在這裡。
饒是常年待在山中,如此急行之下,不少人別說翻山,連腳都抬不起來,副將頻繁來報,襄王只得點頭允許,就近找一處溪流歇息半個時辰,但不得生明火。
「咱們大王說了,待殺入長安,兄弟們想要什麼就自己拿,權當彌補今日所受之苦。」此話傳下去后,將士們精神更盛。
以前畫餅,說長安如何如何,因為距離太遙遠,頂多想想,嚮往一二罷了,眼下,長安就在眼前,誰不想搏上一搏呢?
可屁|股下的石頭還沒坐熱,水壺裡的水還沒灌滿,四面八方飛來無數支利箭,待他們反應過來追過去,除了雜亂的腳印和被人壓壞的植被,什麼都沒有。
適才情形慌亂,有人受傷,連半個敵人都沒捉到,這就是傳說中的鐵甲營嗎?怎麼跟想象中沉迷於聲色犬馬的官宦子弟不一樣?
更有甚者,竊竊私語,說謝青黎果真戰神下凡,不過半個月就讓鐵甲營脫胎換骨,他有天上的神仙庇佑,咱們能和天斗?
此話一傳十,十傳百,再拔營的時候,氣氛明顯沉重了許多。
襄王派去捉拿偷襲者的隊伍遲遲未歸,眼見日頭又往西落了不少,他必須咬牙前進,若被幾支箭嚇破膽退了出去,白忙活就算了,豈不是動搖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