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 定南將軍

二章 定南將軍

台灣應該是一個種稻子的好地方,按理說遷來的移民是餓不著肚子的,可天災也比不上啊!如果說歷史上的林爽文大起義半數的因由是台灣吏治的,三成的因由是受到嚴打的天地會,那麼餘下的兩成因由就是剛剛發生的。這場使得富庶的台灣旬月不到的工夫竟然沒了可流通的糧食。(沒有老百姓的支持,單憑天地會的會眾也鬧不了如此大)

田野里的稻穀還沒徹底黃熟,就被匆匆割下來運走。台灣的清軍在村鎮之間團團轉悠,姦猾的衙吏大斗大斗的稱量,台灣民間的稻穀彷彿是岸灘的沙粒被潮水卷滾而去。數以萬計的民戶只能拿著一袋袋明顯不夠數的銀錢,看著辛苦勤勞打下的糧食被一車車的拉走。

而更讓他們預想不到的是10月不到,整個台灣的米店都掛上了歇業的牌子,台灣沒米了。這算不上要命的大事,不遠的呂宋、越南都可以買到,只要向官府施足了銀子,白花花的大米不用多長時間就可以運來,只可惜的是的來的銀錢明顯不夠買下足年的糧米,這一年算是白乾了。

這所以出現這樣的事,那是因為台灣官兵勾結,他們把台灣的大米強行買斷,再用高價賣給閩浙一帶的米商,而這些米商最終會將糧食賣到剛剛平定了戰亂的內陸。

最初,柴大紀也曾想到事態的不對,呈制止過鎮營的走私。現在可還在緝拿天地會呢!若是台灣的百姓被天地會挑起了激憤鬧騰起來,事情就不大好對付了。

但台灣府知府孫景燧很快就使人送來了五千兩銀子,這些都是倒賣稻米得來的。於是乎一切「完好」如初。

諸羅、彰化兩縣居民以福建移民為主,民風彪悍,米糧之災本就是平天落下的無妄之災,現在又加上無辜沒逮捕的數十名百姓,人心頓時就有了不穩。

乾隆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七,彰化知縣俞峻、北路營副將赫生額、游擊耿世文,帶領了三百名清兵,開到離開大里?七里路的大墩,也就是現在的台中市,這些人算是來壓陣腳的。

本來這也亂不了,可不知怎麼的幾個腦袋被驢踢了的蠢貨自作主張「清剿:起了天地會。他們不知道誰是天地會會友,誰不是天地會會友,卻是亂抓亂殺,而目燒了不少附近的村莊,弄得很多老百姓無家可歸流離失所,蹲在路旁號哭。

此時的林爽文早已經得到了梁明的旨意,多年來訓練的人馬也悄悄地集結到了大里代庄,此地離大墩僅七公里,只見大墩城內火光衝天,哀號一片。林爽文趁著民情激憤,當即立斷揭竿起義。

為了麻痹官兵,林爽文故意讓族長林家齊「攜牛酒偽至軍前獻款」,並聲稱:「請緩師,當擒林爽文敬獻麾下,以保村中老幼。」林家齊是不願趟這趟渾水的,可誰讓他兄弟、兒子都已經入了天地會。林爽文在發展人員的時候,最先策動的就是自己的親人、鄉鄰。

清將赫生額志大才疏,純粹是草包一個,竟然信以為真,以至於清軍「益懈,不為備」。

當晚,義軍主力來到大墩,清軍誤作是「獻款者」,后聞呼殺之聲,方知中計,「始蒼皇為備」。入夜,有人假稱奉知縣之命自潛回,有機密求見主將。進見時,來人以秘藏手雷燃火投出,清將赫生額、耿世文及知縣俞峻等,皆當場斃命。

次日,起義軍又乘勝進攻彰化縣城。途中不斷有人加入,到達縣城時,起義軍已達三四千人。

十一月二十九天降大雨,清軍槍炮難施,加上守城官兵二百餘人,且多系老弱,起義軍冒雨攻城,頃刻拿下。台灣府知府孫景燧這時恰好在彰化縣.便與該縣的攝理知縣劉亨基、都司王宗武、同知長庚等一起送了性命。起義軍繳獲到大批糧食與武器,並釋放了獄中囚犯。

十二月,林爽文在彰化創建政權――督台將軍府,自明為定南將軍,剪辮子,復漢冠,重立大明律令。於鄉鎮之間發布告示:一是剿除貪官污吏,「台灣皆貪官污吏,擾害生靈」,「爰舉義旗,共滅剿除,以快民心」。幾貪官污吏,皆依法處死,沒收財產以供軍需和濟貧。二是嚴諭軍紀,告誡義軍成員,不許「妄殺一人,混取一物」,犯者「按法究治,決不姑寬」。三是保護民生,「任令械鬥成深仇,擾亂社會秩序者,按律處置。申明無論閩粵番民,一視同仁,共畢大業。

這些東東都是事先設計好的,林爽文加入了嶺南處五六年,對於中華國的強盛也知道一二,自立為王的念頭是萬萬不敢有的,一切都安吩咐的辦。

起義軍佔領彰化后,除由高文麟率領三、四百人駐守縣城外,又將主力分作兩支:一支由林小文率領,向北會和王作等人攻打竹塹(今新竹);另一支由林爽文親自率領,向南攻打諸羅(今嘉義)。

諸羅地處台灣南北通衢,系府城屏障。十二月初六,起義軍兵臨諸羅城下,趁大霧瀰漫之際,暗中派人赴城下掘城,以火藥塞之。待城牆崩塌后,大軍蜂擁而入。署諸羅縣事、台防同知董啟埏、典史鍾燕超、游擊李中揚和守備郝輝龍等被擊斃。諸羅為府治右臂,財賦之區,義軍破諸羅后實力大增。同時,斗六門、南投、貓霧等俱為義軍攻佔。台澎鎮總兵柴大紀率援軍在途中,聞知諸羅已失,便撤歸府城。另外,王作、林小文攻下竹塹,淡水同知程峻自殺,守備董得魁隻身逃到艋?。

林爽文起義的消息傳到鳳山,早有準備的庄大田率天地會眾及手下義勇數千人舉旗響應,自稱定海將軍。

乾隆五十一年正月,庄大田率南路義軍攻打鳳山縣城。南路營參將胡圖裡聞風而逃,千總丁得秋、把總許得升等戰死。鳳山克,知縣湯大紳被殺。接著,南、北兩路義軍乘勝進兵台灣府城(今台南市)。這時的南北義軍,「號稱十萬眾」控制著除府城和鹿耳門外的廣大地區。

府城(台南市),守城的是「海防同知」兼知府楊廷理、林庄二人,領清軍一千二百人固守府城。台澎鎮總兵柴大紀親自率一千四百人,至府城北上五十里鹽埕橋處屯守,另外又趕緊派人向福建告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二章 定南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