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三章 真相尚不白

一百零三章 真相尚不白

封城城南的那個犄角旮旯里有一處不起眼的民居,北站的一處據點就設在了那。如今這個小據點中那是大腕雲集,開封站的正站長,行動、情報、機要(兼任副站長)三科的主要負責人都聚集於此。如果他們被清兵一勺燴了,那短時間內河南境內的秘密戰線就徹底攤廢了。

「老李,有眉目了沒有?時間可不等人吶!」開封站站長鄒博心中很是焦急,他明面上的身份很是顯貴,乾隆四十四年的舉人,開封城頂頭的儒商巨富。「我與李毅多有接觸,此人絕不是一心求死之輩,此事定離不開畢那狗東西。」

畢,字秋帆,自號「靈岩山人」,雍正八年畢出生於鎮洋(今江蘇太倉)。自小聰明好學,文武兼修。乾隆十八年(1753),順天鄉試中舉,被授內閣中書,撰擬、結寫詔令。後來入值軍機處,擔任素有「小軍機」之稱的軍機章京,負責繕寫諭旨、記載檔案、查核奏議。乾隆二十五年三月,畢參加會試,得乾隆賞識擢為一甲第一名,極為狀元。

此人極受乾隆賞識,一路仕途坦蕩,五十歲不到就已經做到了一品頂戴。但此人為人貪婪,后冒領賑濟,被御史錢灃奏劾,降為三品銜。後來和珅發跡,官至文華殿大學士,擅權獨斷,貪贓枉法。文武百官多有討好、巴結,畢是其中之一。在和珅40大壽時,畢竟賦詩10首相贈。

其人乃是滿清的學問大家,較之後世聞名的紀曉嵐也不遜色分毫。北宋司馬光是一部編年史傑作,博採典籍,考證甄選,剪裁熔鑄,成一家之言。上起周烈王二十三年(403),下迄周世宗顯德六年(959)。但就時間來看,前後尚有巨大的空白、欲補續的,代有其人。就下續的來看,南宋有季羨的,劉時舉的等。明代薛應旗、王宗沐各著有。清代康熙年間,徐乾學等編成。這些續編在史事記錄、年月編排上,錯誤百出。

乾隆三十七年,畢開始編纂一部新的。他廣延英俊(諸如邵晉涵、章學誠等),博稽群書,歷時十餘年,完成220卷的。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對中國史籍考,貢獻卓著。

可此人搜颳起民財來也是大手筆,而點子極多。文雅之中暗藏腌臢!

鄒博身為開封有數的巨賈,平日里交友極廣,對於畢的為人那是心知肚明,逢年過節從沒少過他的紅禮。

李然(開封站的情報科長)苦著一張臉,搖了搖頭道:「線索很少。跟隨李毅的去掘口的都是開封守備營的,一時間還接觸不到。我們查了李毅的家人,發現從前天起知府衙門就更換了防務,現在負責把守那裡的是畢的撫標。雖然沒能進去,但單憑這一點我就可以斷定這裡面有鬼,還同畢息息相關。

「還有一點就是李毅並沒有關進大牢,而是被畢他們直接扣押在了巡撫衙門,這一點同樣可疑。」李然說道,「巡撫衙門防守森嚴,我們尋常的屬員根本進不去,我來的時候已經讓德盛(劉德勝,情報科副科長)去找魏廣源了,現在是他證明自己的時候了。」

魏廣源是河南按察使司地按察使。正三品官銜。河南地三號人物。督掌一省刑獄。他之所以同北方處攪和在了一起。那是因為有鄒博地穿引。等到魏廣源察覺到不對之時已經晚了。但在滿清未曾落敗之前。魏廣源依舊不肯屈從。要不是有把柄被北方處捏在手中。而且往年也收了北方處不少地銀兩。這些都有證據顯示。說不準就被魏廣源反噬吞掉了。如今滿清江山搖搖欲墜。魏廣源地態度也是一天一個變化。特別是最近北岸大軍陳兵黃河。山東清軍覆滅在即。魏廣源地態度更是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地大轉彎。就差叫爺爺了。

四個人窩在小院子里。靠著僅有地一點點線索推敲不一。總是拿不定注意。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了一陣急促地腳步聲。接著就是三長兩短地敲門聲。「怕是德盛過來了吧。我去開門。」李然站起身來。說罷走了出去。

片刻間就領回了一個書生打扮地人。年紀在三十歲左右。身材瘦高。一身青袍穿在身上就像是掛在竹竿上一般。長地也算方正。因

趕現在已經是氣喘吁吁了。這人正是情報科地副科地身份是開封府官學地教諭。

「是畢同和珅出地鬼主意。」說罷這一句話。劉德勝一屁股蹲坐在一個凳子上。接過楊兆(機要科長。兼任副站長)遞來地一杯水。一癮子喝了個精光。

「先喘口氣。慢慢再說。」鄒博笑了笑。

「慢……慢不得,今晚咱們必須要動手。」劉德勝深吸了口氣,竹筒倒豆子一般的把魏廣源探聽到的消息說了出來,最後說道:「這事若是能籌劃好,天下民心將盡歸我朝。」

「話雖如此,可巡撫衙門是好闖的嗎?就憑城裡的這點人手,還不夠畢狗官的撫標塞牙縫的呢!」聲音渾厚,說話的正是行動科科長岳鵬飛。此人登封人氏,生於少室山下,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功夫。

「就算是把整個開封站都填進去,只要能把李毅和他的妻小救出來,那也是值得的。」劉德勝的書生意氣上了來,當即頂了回去。

「嗤」,岳鵬飛很是不屑,說道:「我知道,理是這個理。可你要曉得畢狗官的撫標有三千多人,單巡撫衙門的守軍就不下三百,剩下的也都在附近。我們行動科總共十二個組,現在留在開封城的只有四個,湊到一起才五十人,你讓我們拿什麼去救?」

「好了,都別說了。人我們一定是要救的,就在今晚動手。」鄒博斬釘截鐵的說道,這事的誘惑太大了,不能不讓他心動。「下面都給我好好地想一想,怎麼才能調出巡撫衙門的守軍,把人救出來。」

開封乃是河南省治,豈能一日無主?大清朝雖然到了如今顫顫愈倒得地步,可官員卻是不缺的。李毅被拋了出去做替罪羊之後,開封同知劉侃馬上接了他的位子。

現在劉侃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收攬民心。他在開封附近召集了大批民壯,然後套上策馬拉著大批糧草徑直到了黃河邊上的柳園口。

眾人皆知,黃河素有「地上懸河」之稱,可誰又知道其中位差最高的河段是在哪裡?又有誰知道黃河為何被稱為「地上懸河」?

黃河流經開封的這一段,特別是其位於開封城北十公里處黃河南岸的柳園口,這裡河面寬8里,大堤高約15。由於黃河衝出鄭州邙山後,進入平原,落差驟然變小,泥沙大量沉積,致使開封段的黃河河床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增高,日積月累,此處的河床已高出開封城區地平面7~8米,最高處達:被兩岸大堤夾護著從開封城北高處洶湧流過,形似天河,故世人將這種人工奇觀稱為「懸河」。

昨晚被掘開的道堤口中的一道就在對岸,囤積的河水傾瀉而下,如今對面已經是一片汪洋了。

無數的泥沙隨著激流而下的河水傾瀉而出,現在河面已經斷流,河道沉淤的泥沙清晰可見。潢色的,就如同對岸一樣,放眼望去一片黃沙世界。

封丘的中華軍早已經到了對岸,近千號人泥漿滿身正死命的在圍沙築堤,另外還有數千百姓同樣一身黃泥的在堤壩上幫忙。

劉侃到了柳園口,一眼看去滿腔的話登時噎著了,本想著對岸的僅是百姓而已,誰想竟然還有無數的兵將。在畢他們想來,中華軍實力雖強,卻是立足未穩。河對岸肯定會有無數被中華軍召集來的百姓,同樣也會有一部分中華軍兵將,但那雙方的關係應該只會是監工和苦力似的關係。

所以來的時候,劉侃很有信心憑著自己滿口的鐵齒銅牙,好好地刷一把對岸的中華軍雖然他嘴上會把把門,留下一份人情。但看到對岸的中華軍也是泥水滿身,來來往往的在堤口忙碌,劉侃知道自己的滿腹話語只能憋在心裡了。

柳園口河對岸的缺口原本只有十多米長,可再小的缺口經不住億萬噸河水的沖刷,一夜過去了,如今的缺口已經達到了二三百米。在河水突發之後,封丘的管圓楓等人不敢有絲毫的大意,馬上派出大軍分散撤離沿岸百姓。在河水平息之後,封丘又派出大軍進駐各地的缺口處,召集受災百姓,不惜一切代價馬上堵塞缺口。到如今,對面的缺口已經剩下不足二百米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一百零三章 真相尚不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