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七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

一百零七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

晃眼時間就到了八月,旬月之間河南、安徽兩省就■伴隨著赤龍旗的步伐,國旗黃底紅龍旗插遍了中原大地

開封一戰幹得很是漂亮,管圓楓一部同北方處密切配合,用極小的代價就拿下了河南的主要抵抗力量當北岸大軍進抵開封城下之時,軍心大亂的三萬餘義勇聞風而逃,守城清軍也是一觸即潰,管圓楓無非吹灰之力就攻進了開封城成擒,唯一不完美的地方就是逃掉了和■和■的運氣很好,魏廣源被抬到南城門的時候他正好清醒過來,其後在他聽到北面的喊殺聲之後,當即命令親隨抬著他走西門逃出了城去

和■逃就逃了,管圓楓等人心中雖然可惜卻也真的顧不上他,在收編了大批義勇之後兵力擴充了大半的管圓楓部幾經商議終是兵分兩路,一路經歸德府(今商丘)匯合山東部分一起南下安徽,另一路則是就駐於河南各府縣

到了八月份,河南、安徽二地盡屬中華,而此時的江南一地也都已平定第四師在越南分艦隊的配合下早在五月中旬就已經徹底擊敗了江蘇清軍,進佔了江寧等到安徽、河南兩省克複之後,修正了將近兩個月的第四師已經全數恢復,江蘇地方的守備部隊也盡數建立背後有了軍隊撐腰,各地方的中華官員足以安撫地方

對於湖廣戰場而言,清軍中原戰場的全面敗北不僅嚴重打擊了兩湖清軍地士氣■更重要地是從河南、安徽兩省中華軍可以輕鬆地進入湖北

特別是河南省■豫鄂兩省銜接不下千里,從南陽出師中華軍可以直擊襄樊,這個兩湖清軍的大後方

要知道,自從兩湖地區正式開戰之後,湖南的長沙,湖北的武漢三鎮就是兩湖戰場的中心兩湖清軍大部集中於兩地,而兩湖西部則有大片的空虛地帶,如果此時中華軍從南陽出師南下,那麼他們就將會如游龍入海一般如入無人之境

河南的中華軍有多少人?三萬,只有這麼多

想要安撫本地■又要出師南下,甚至稍後時日他們還要出兵山陝兩省,單靠這麼一點兵力是萬萬不夠的第三師團已經北調回京畿了,而要從山東、安徽甚至是兩江地區調遣兵力■那耗費的時日太多了

時不我待管圓楓等人不敢延誤軍機■馬上抽出了以第三混成旅為首地兩萬人由洛陽出伏牛進入了南陽府南陽古稱宛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與湖北省、陝西省接壤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之北而得名南陽為三面環山、南部開口地馬蹄形盆地素稱南陽盆地其南面開口■正對湖北地襄樊地區

在梁明看來此時地兩湖地區已經是他地盤中餐了集中了第一師、第六師各一部■第二師、第五師全部還有將近十萬地僕從軍、忠勇軍■可以說這裡是中華軍在各個戰場上投入兵力最密集地一地之所以大戰三個月還沒拿下兩省最大地因由還是因為兩省底蘊地後足

湖廣總督常青■荊州八旗將軍圖桑阿湖北巡撫李封、湖南巡撫浦霖四個人是軟足了勁地招收義勇短短地冬季竟然招募了十萬餘義勇再加上兩省本身雄厚地兵力和長江水師地襄助二十多萬清軍依靠地利死纏爛打裹住了中華軍前進地步伐

然而現在中原戰場地全面敗北必然讓兩湖清軍軍心動蕩這個時候正是潛伏已久地江南處大顯身手地好機會兩湖就是一塊到了梁明嘴邊地肥肉那裡還跑得掉?

若能在十月份之前解決兩湖梁明就能乘著冬季來臨之前進軍關中山陝兩省如今就是一個衣衫半裸地妙齡少女在中華軍地強力下只能任人蹂躪

看著掛起地那副全國地域圖梁明地嘴角掛起了一絲笑前世地他時常聽說地是「得中原者得天下」歷史上地經驗也不斷驗證這個命題可那個時候他卻沒什麼特殊地感覺畢竟戰爭離他太過遙遠了但現在看著位於全國中央地那一塊地方真是兵家必爭地四戰之地啊!

中原處四方之中,可以合天下之全勢中原四通八達之地,為四方聯繫的樞紐由中原趨周圍地域、由周圍地域趨中原,都很便捷其形勢與周圍地域息息相關中原有事,必涉及四方;四方有事,必影響中原必中原安定,四方才可安定;若中原紛亂,則四方形勢必致散裂

但是,天下紛亂之初,因為中原四面皆可受敵,四方分崩的離心力足以撕裂中原形勢,而使中原成為一個動蕩的交匯之地動蕩的洪流足以沖毀任何據守中原的努力此時,據四角山川險固之地者易,而據中原四戰之者難(曹孟德處四戰之地而幾乎統一天下,可見其為三國第一英雄也)

在歷史治亂、分合的交替變遷中,在從治到亂、從合到分的階段,據中原四戰之地者常難,據四角山川險這地者常易;而在從亂到治、從分趨合的階段,只有走出四角爭中原者才有機會爭天下若仍固守一隅,

擺脫偏霸局面在任何全局性的角逐中,中原都是

進取天下,中原為必取之地;安定天下,中原為控御中樞只有中原才是真正逐鹿問鼎的競技場只有中原四通八達的地理條件,才能獲得控御八方的形勢

就本身的地理形勢而言,中原地區大體上又可以分為四個區域:西北三川河谷、西南南陽盆地、東南淮河上游、東北河內地區

三川河谷三面阻山,北面黃河橫亘■差不多算是山河四塞洛陽城即位於其中山脈環繞■形成險阻;河流上下周流,可與外部聯繫洛陽周圍的關隘大都是依三川河谷地山川險阻而立:潼關拒其西,扼■函之;虎牢阻其東,扼嵩山北麓與黃河之間地通道;伊闕■洛陽龍門■其南,扼嵩山與熊耳山之間伊河河谷通道;孟津阻其北,扼黃河渡口;另有廣成關■臨汝西■制經由汝河河谷的往來通道、轅關■鞏義西南■制由潁河方向來的通道三川河谷為東西之間往來的重要通道,在東西關係中地位尤其重要立都關中,往往藉三川河谷以銜接東西(漢末黃巾起而設八關都尉就是此意,可惜關東諸侯討董卓后被兵災所毀,殘破不堪再戰)

南陽盆地像是關中、漢中、湖北與中原四者之間的一個旋轉門■四面都可進入,四面都可出擊從全局的角度看,南陽盆地具有東西伸展、南北交匯的特點襄陽和南陽分處於盆地的南北兩端,這兩座重鎮的形成代表了南北雙方在這片地域內利害關係的對峙和膠著南北對峙時■南北雙方往往各據襄陽和南陽而分享南陽盆地在東西之爭中,無論是入攻關中■還是自關中東出,南陽盆地都是一片富有吸引力地地域(三方鼎立形成后,關羽北伐是唯一一次兵鋒達到曹魏南陽地區的軍事行動)河南東南都可以憑恃的地理條件主要是淮河及其支流在黃河與大別山之間,自北向南依次有汴河、渦河、潁河、汝河及淮河上游主幹等河流成扇形展開這些河流的源頭都深達中原腹地,下流匯入淮河,因而成為中原與東南之間地主要交通線路南北相爭■這些河流每為雙方戰守之資,由中原趨江淮而臨東南■由東南出江淮而圖中原,都可藉這些河流為運輸線自中原南逼江淮■由汴、泗二水南下,可趨泗口■略淮東方向;由渦、潁二水南下,可趨渦口、潁口,略淮南方向此外,這片地域南倚大別山,扼武勝、平靖、黃■三關,屏護著中原的南側翼

河內地區處太行山與黃河之間,北倚山,南阻河山地關隘為往來孔道,黃河渡口為南北津要太行八■中第一■■關■今濟源市西北■為山西西南部與河內之間往來必經之路;太行第二■即秦漢時地太行道,上有天井關,關南即太行山之羊腸坂道,為山西上黨與河內之間的咽喉河內與洛陽之間的主要通道則為黃河孟津渡口河內地區在山西與河南之間、在關中與河北之間都是往來的要衝在河內與山西之間,太行關隘是是攻守的要點;在河內與河南之間,孟津是攻守的要點河內地區在東、西部之間與是往來要衝從河內入■關、經蒲津可趨關中;從河內循太行山東進,可趨河北(曹操正式與袁紹翻臉地前哨戰就是消滅在這裡的張揚集團)

在整個棋盤型地地理格局中,如果說中原是其中央腹地的話,那麼,洛陽則是這個圍棋盤上地天元洛陽雖號為四方之中,其形勢之間卻在外圍所謂洛陽的外圍,可從幾個層次去說,第一個層次是三川河谷地外圍諸險要,如成皋■■陽東北■■函、孟津、龍門等;第二個層次即為河南的四境,即西南南陽盆地、東南淮河上游、東北河內地區再加上三川河谷西北崤函之險,這些地域是中原與其外圍四方的聯繫通道;若將視野再放大些,則其外圍可延及關中、河北、東南及荊襄等大的戰略要地(曹魏的成功就在於將吳、蜀遠遠地壓制在洛陽的外圍防線上)洛陽便處在這幾層外圍的包圍之中中原的位置和地理形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原攻守形勢的特點攻取洛陽,進取中原是一種由外向內的層層遞進;中原防守的經營則是一種以洛陽為中心、由內向外的層層輻射

至於在一種大型對抗如東西之爭和南北對峙中,中原必定是雙方爭奪的一個交匯之處東西相爭必有一條縱貫南北的軸線作為雙方爭奪的前沿地帶;南北對峙則必有一條橫貫東西的軸線作為雙方對抗的前沿地帶;東西之爭的蹭軸線大致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東部邊緣地帶;南北對峙的中間軸線是淮河至漢水上游一線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腹地是東西之爭的中間軸線與南北之爭的中間軸線的交匯地帶因此,無論是東西之爭還是南北對峙,中原都必定是雙方爭奪的一個交匯之處■完待續,■

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一百零七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