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四章 名將的悲哀

一百四十四章 名將的悲哀

為「草原邊疆公署」和西伯利亞哥薩克司令部駐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在俄軍被逐到烏拉爾山之後。放棄了這裡,那就意味著放棄了南西西伯利亞平原,同時也意味著俄羅斯徹底失去了西伯利亞。

打掉了這個通往西西伯利亞平原的關鎖,中華軍的作戰目的已經完成了一半,現在十一軍還需要做的就是給沙俄狠狠一擊,讓他們長點記性。

在得知鄂木斯克俄軍不戰而退之後王敦連接下了兩個命令,一是把騎兵群分為兩路,一路追擊俄軍,另一路越過鄂木斯克繼續北上,掃蕩沙俄控制區全境;另一個命令就是三十一師轉進伊希姆,建立一個牢固的後勤基地。

這一次蒙古騎兵突擊猛進,卻是沒能追上俄軍後撤的尾巴,他們被數萬俄國的平民、農奴絆住了馬蹄。

對沙俄恨根深重的蒙古騎兵自然不會講究什麼軍紀、軍規,殺淫搶掠是免不了的,如此就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這也不礙什麼事,反正仗打到這個份上也可以了,蒙古人隨便他們鬧區,只要不去放火燒房子一切都好說。這是事前王敦安排過得。燒了還要建不是?雖然樣式彆扭,可現在自己不是一切從頭來嘛,能省一分力還是省一分的好!

這一次最先接的還是騎兵第十一師。韓風威一心報仇,如此痛打落水狗的好機會他怎會放過。帶著手下戰力依存的三千人馬(算上輕傷)一溜煙的追了下去。

已經喪失了幾乎所有哥克騎兵的俄軍在韓風威看來就是一塊隨意宰割的肥肉借著騎兵高速、快捷的攻擊方式,他有信心纏住俄軍,以等待主力部隊的前來。

但事實並不他想象的那麼簡單,俄軍雖然士氣低落,可在生死關頭他們還是能豁得出去的。中俄兩軍發生了激烈交火兵中將米洛拉多維奇率領的俄軍後衛打的很是頑強,多次擊退了韓風威所率騎兵群衝擊。同先前的望風而逃不同,這群殿後的俄軍非但不逃跑,在騎兵接近時反而端著刺刀轉入反衝鋒,直至十一師退下。

米洛拉多維奇,全名米伊爾德烈耶維奇洛拉多維奇,和西線俄軍指揮官巴格拉季昂以及總指揮庫圖佐夫一道都是名帥蘇沃洛夫忠實的崇拜者,甚至可以說是他的學生。但是和倒霉的庫圖佐夫不同,沙皇壓制打擊蘇沃洛夫的時候他還僅僅是一個無名少將,位低人卑還入不了保羅一世的眼。而巴格拉季昂(彼得萬諾維奇格拉季昂)又出身高貴乃是喬治亞王室家族。他父親是巴格拉季昂尼親王,自己也繼承了沙俄公爵爵位。保羅、亞歷山大兩位沙皇,再是清算蘇沃洛夫也算不到他的頭上。

而圖佐夫那時候已經晉為步兵上將,不但在1787—17911年俄土戰爭時期聲名大噪表現出了一名天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的素養(他在1792年被派往土耳其任特命大使。解決了一系列有利於俄國的重要問題,並使兩國關係有了很大改善。還勝利完成了在普魯士的外交使命。在柏林僅逗留兩個月把普魯士爭取到俄國一邊反對法國。)。是以堅持信奉蘇沃洛夫理念的庫圖佐夫在保羅一世後期就被解除了軍權。亞歷山大一世剛上台時也曾拉攏過他,卻又因為懷疑他知道保羅一世死亡的真實原因而讓他卸甲歸田。

當亞歷山大世準備傾力同中華帝國較較勁時。他很清楚自己要派誰去但此重任。庫圖佐夫。閑賦在家地庫圖佐夫。他與蘇沃洛夫有著相似地命運:他們都曾遭到誣陷。迫害逐;沒有戰爭對。他們被遺忘在偏遠地小村莊里當戰爭陰雲密布。沙皇才會想到只有他才能只得信任。

18011年秋圖夫沒有攜家眷。獨自前往烏克蘭沃倫省戈羅什卡村那兒一住就是將近一年。實際上這是對他地一次放逐。與世隔絕地庫圖佐夫在那裡日復一日地打發著他那漫長而單調地日子。在給妻子地信中經常談到他孤獨地生活和從事農業生產地情況。無所作為和經濟據使得庫圖佐夫極為煩惱。第二年。他在給妻子地一封信中流露出鬱鬱寡歡。悲觀失望地情緒:「現在給你寄去一千盧布。今後將儘力而為。直到離開此地為止……每當我看到莊園荒蕪敗落地景況。無論對工作和改善經營都毫無興趣。由於絕望。有時真想拋卻一切。聽憑上帝地擺布。我年紀已大。身體不好。再也掙不下什麼產業了。我很怕在晚年落個貧窮~倒地下場。青年時代付

部心血。遭遇地一切艱險和身上數處創傷。都已付事不堪回首。思想上地苦悶使我百無聊賴。無所事事……」

傷口疼痛。因風濕病而彎曲地雙腿艱難地支撐著他那高大肥胖地身軀。每天早晨醒來。庫圖佐夫總是感覺周圍地東西越來越模糊了。那隻差點被土耳其子彈直接打中地眼睛完全失明了。一個無所作為。面臨著貧困和被人們忘卻地人所特有地憂鬱之感籠罩在庫圖夫地心頭。他想起無論聲望。地位還是私人財產都比他強地蘇沃洛夫。不也像他一樣。被放逐到偏遠地地方。在憂鬱和孤獨中苦度時光。想做些事又一籌莫展嗎?當他想起他地朋友和老師蘇沃洛夫是怎樣在孤苦伶仃中死去地。心中就備感悲傷和凄涼。

應該說是這一場「意義重大」地戰爭使得庫圖佐夫能夠重新回到戰場。但是在戰爭開始后五個月遠在烏克蘭地庫圖佐夫才收到調令。轉回莫斯科「感謝」亞歷山大一世之後。趕到奧倫堡時已經快三月份了。雖然重頭戲尚未上演。可對庫圖佐夫地判斷依舊造成了很大地影響。

從哈薩克戰事開啟之後。新疆地邊防線就被提到了一級戒備。這給俄國人地偵查帶來了很多不便。他們所能了解地僅僅是中華軍在巴爾喀什湖築造後勤倉庫。可以肯定中華軍是會出兵地。但對於能出多少人。什麼時候出兵那就一無所知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在哈薩克聯軍撤退時北線俄軍主力才會放心大膽地猛追數百里。而且在他們地意識中。中華帝國身為宗主國。他地軍隊與其說是救援哈薩克。還不如說是在挽救自己地利益。當他們趕到時聯軍地總指揮權肯定會被握在中華帝國將軍地手中。那麼打起仗來沖在最前面地自然是戰力低下地哈薩克軍而不是「傳說」中地中華軍。

情報的不足,認識上的差異,加上對土地的貪婪,對勝利的渴望,兩兩相加四個錯誤導致了今日北線俄軍的潰敗。庫圖佐夫不能說自己沒一點責任,只能說他倒霉。在俄軍勢頭最盛的時候,被中華軍狠狠的打了一記悶棍。八萬多大軍,這絕對不是作戰一年之久的北線俄軍所能抵擋的。

放棄鄂木斯克,留情的拋棄沙俄帝國的五六萬百姓,庫圖佐夫的壓力不可謂不大。他心裡很清楚,莫斯科不相信失敗者,特別是他這樣不受信任的失敗者,良好的開端不代表著什麼,但是如今爛的北線戰局就給足了莫斯科拿掉他的借口。不過他已經不在乎了,他知道在了結這場戰爭之前,莫斯科是不會怎麼樣他的。在火速求援的同時,老而彌堅的庫圖佐夫也在策劃一場反擊戰,雖然他的手頭很緊!

三十一師的任務是伊希,這是一座城市,名字來源於臨近的伊希姆河。如果但從地圖位置上看,伊希姆位在鄂木斯克的西北方向,可三十一師的進軍路線卻是要隨著俄軍轉向西南。

伊希姆河,為爾齊斯河左岸支流,發源於哈薩克高地北部尼亞茲(niyaz)~山地,向西流經阿斯塔納(as,後北折流經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petropavlovskk,要塞)和伊希姆平原。主要靠融雪水補給,春季河水濫,夏季水淺。河谷展寬,兩岸多沼澤,僅有部分河段可通航。

距離鄂木斯克最近的個渡口就是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要塞。它修建於西元1752年,戰略位置很是突出。因為那個時候,距離其不遠處的托博爾河的中上游還控制在哈薩克小玉茲部手中。五十年過去了,小玉茲依舊生活在托博爾河流域,卻僅僅是上游。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要塞的戰略地位急劇下降,似乎用不了幾年就要像鄂木斯克一樣改要塞為城市了。

米拉多維奇指揮的俄軍後衛和韓風威指揮的前衛騎兵纏鬥了很長時間,不但給了俄軍主力後撤贏得了時間同時也把時間給了三十一師。幾乎在兩部趕到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要塞的同時,三十一師的先頭部隊一旅也追上了韓風威部。

韓風威的三騎兵還能打的已經不足兩千了,三十一師一旅所部理所應當的接替了戰鬥。米洛拉多維奇所部眼看就支撐不住的時候,庫圖佐夫派部下步兵少將多赫圖羅夫率預備隊前來增援,甚至把僅有的幾門火炮也投入阻擊戰中。

俄軍後衛直堅持到主力乘船撤到北岸為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18世紀之新中華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一百四十四章 名將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