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令行禁止
副將看著這些景象,慢慢明白了葉克書的意思。
守城並不是士兵站在那,等著敵軍從雲梯上爬上來,揮刀砍就可以的。
前後配合,預備隊守城隊調配,操作守城器械,流動補位。
每一名將軍,每一名士兵,都需要各司其職,需要應對各種情況有條不紊。
可是這一萬多新兵訓練太少了,能夠完成這些複雜的命令就不錯了。
如果把他們拉下去,再隨時拉上來,倉促間,他們根本不能適應自己的防守位。
到時候城關上一片混亂,又如何守城
要知道山海關可是長達四千米的長條形關卡,更需要守軍往來調度,各處守軍互相配合,互相支援。
任何一個地方出紕漏,都可能導致城關失守。
說到底,這一萬多人,已經不是當年的清軍,而是一群臨時拉起來的遼東大漢而已。
在純粹的冷兵器時代,他們或許還有點作用,可是面對近代化的新北軍,他們實在無能為力。
……
三個時辰過去,新北軍對山海關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遠程攻擊。
清軍傷亡慘重。
可是真實的傷亡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清軍士氣遭遇毀滅性打擊。
一般來說,一支軍隊的陣亡率達到兩成,這支軍隊就會崩潰。
如果是精銳,或許可以達到五成。
但滿清這支新兵,顯然不是什麼精銳,此時不但傷亡率極高,並且毫無還手之力。
這對他們來說是絕望的。
許多士兵還是第一次見到死亡,當身邊的同袍被子彈擊中,血肉橫飛,觸目驚心的畫面,可以讓一個新兵內心直接崩潰。
許多士兵面對不斷從天而降的彈雨,已經瑟瑟發抖。
出於本能的恐懼,無論將官怎麼驅使,也無法扭轉。
「將軍,再這樣下去,就算鄭匪強攻,恐怕我們也守不住了。」
眼看著士兵亂成一團,副將焦急不已。
「要不……我們撤軍吧。」
副將此時才知道葉克書最開始建議撤軍的意思。
一萬多人防守山海關這樣的雄關,表面上有守住的可能。
但如果攻方是鄭匪,守方只是一萬多遼東大漢,那就完全不可能了。
「現在哪裡還撤得了?」
葉克書看了一眼不遠處的韜塞。
在新北軍發起攻擊前,他們還有機會撤軍。
但現在,鄭克均和岳飛就在山上看著,鄭匪的騎兵大隊就在兩翼等著。
一旦清軍開始撤軍,鄭匪步兵立即攻城,會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城防。到時候騎兵就是狗攆兔子,山海關的守軍一個也別想跑。
這比撤下一部分防守士兵,還要可怕。
「岳飛,果然名不虛傳,他和鄭克均君臣配合,天下誰能敵手?」
葉克書此時才發現,岳飛的攻城布置,看上去波瀾不驚,卻暗藏玄機,不但讓己方受損極少,而且不給對手半點活路。
完全是以最小的代價,完成絕戶的打法。
當初蘇州之戰,杭州之戰,廣州之戰,韶關之戰,長沙之戰,以及後來的觀津之戰,前方敗報傳入葉克書耳中,葉克書多有不服。
覺得是滿清或者三藩將領指揮無方。
可是現在看來,就算是自己去指揮這些戰役,也必敗無疑。
「聽說鄭克均有意效仿歐洲列國,殖民整個世界……或許,在他領袖下,華夏將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盛時期吧。」
葉克書喃喃自語。
「將軍,你說什麼?」
副將看向葉克書。
「沒什麼,傳命,立即撤下六成兵力,組成兩支預備隊,輪番上城。」
葉克書下達命令。
「可是將軍,你剛才不是說,不能撤下士兵嗎?」副將疑惑。
「你沒看到嗎?我們已經沒有選擇了,再這樣下去,只能全軍覆沒。」
葉克書只能在內心祈禱,待會鄭匪攻城時,這些用作預備隊的士兵,能順利進入防守位,並快速接管對應的守城器械。
否則,丟關只在今日。
果然,岳飛用望遠鏡看到清軍撤兵,立即下令攻城步兵開始進攻。
大批步兵推著雲梯,箭樓,沖向城關。
四千多米長的關牆,被數萬步兵組成數十個攻城隊,全線攻擊。
「上城。」
葉克書眼看著黑壓壓的新北步兵隊越來越近,趕緊下令撤下去的士兵立即上城布防。
山巔上,岳飛拿著望遠鏡看著城上的一舉一動,嘴角露出笑容。
一揮手,旗語兵立即向山下的攻城將領傳命。
緊接著,葉克書竟然看到新北軍的攻城步兵,開始回撤,與此同時,新北軍的火槍隊和炮兵部隊再次開火。
不但讓守軍再次付出傷亡,而且還讓守軍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將軍,怎麼辦?」
新北軍的遠程火力繼續對城關進行打擊,守軍的處境又回到了原始狀態。
葉克書根本沒有選擇,只能再次下令將士兵撤下去。
「攻。」
岳飛又一次對攻城步兵下令。
於是,剛才的一幕又重演。
數萬新北軍攻城步兵開始向城關推進。
葉克書只得命令剛換下去的預備又上來。
這時攻城步兵又撤退了,火槍隊和火炮營猛烈開火。
當葉克書將守軍又撤下去,岳飛又故技重施,導致守軍來往反覆,苦不堪言。
「卑鄙。」
副將看著新北軍如此「無恥」的操作,氣得罵娘。
可是葉克書卻罵不出來,眼看著新北步兵潮水般的進攻,又潮水般的撤退,他內心只是感到羨慕和絕望。
這才是訓練有素的士兵,攻擊,撤退,有條不紊,每一個士兵似乎都知道自己該走哪條線。
每支攻城隊上萬人,沒有絲毫紊亂的跡象。
彷彿是在給葉克書和所有滿清守軍,看一幅流水畫一般。
不但如此,火槍隊,火炮營,與步兵隊的配合,也是天衣無縫。
自己這是在跟一支什麼樣的部隊交戰啊?
與其說岳飛智謀有多突出,不如說他練兵的能力有多強大。
如果沒有一支令行禁止的精銳之師,什麼計謀和布陣都是枉然。
此時此刻,葉克書終於知道如日中天的滿清,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了。
當第七次上演撤軍和上城的循環時,所有滿清士兵已經精疲力竭,同時也完全失去了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