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出國種田?
也難怪安東尼會這麼想,只要吃過這種土豆,就知道自己國家bonnotte土豆沒有競爭力,差距有點明顯。
作為一名法國人,而且還是農業方面的專家,不可能沒有嘗bonnotte土豆呀!
而土豆,作為全球都流行的食材。
無論什麼國家,都有大量的消費者。這些人中,就不乏富裕的人,能消費得起這種昂貴的土豆。
「這種土豆,能大規模推廣種植嗎?」趙金山關心這個問題。
其實,在場的人都豎起耳朵,同樣想知道答桉。
他們很清楚,一旦這種土豆能大規模種植,絕對會淘汰掉一部分的其他品種土豆。
而作為研究和培育出這品種土豆的人,也會得到非常可觀的專利費。
是的!農業同樣有專利。
事實上,農業方面的專利表現在多方面。
比如肥料和飼料新配方、農藥和獸葯組合物、食品、飲料和調味品的加工技術、新的微生物菌種及產品、動植物育種的非生物學方法均可申請發明專利。
再比如農機具和漁具的發明與改進,可申請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
「可以,但產量和品質,那就不好保證了。」江寧說道。
改良和培育這種土豆,花了江寧兩年的時間。
離開靈液,它依舊能保持該有的特徵。不過,口感、產量等肯定會有差異。
聽到江寧的話,那些專家都高興起來,心裡想著,要把這種土豆引種回自己國家才行。尤其是島國專家,表現得最為熱衷。
不過,江寧既然帶他們來看,公開這種土豆,就不怕他們帶回去。
跟其他種子一樣,這種土豆同樣是不能留種的,產量等都會逐年下降。那麼,以後他們還是要從中國買種。
而後,他們帶了一些回金洞村做檢測、研究等。
同時,還把該消息傳了回去,讓他們國家相關部門、或者公司的人來談,儘快引種回去。誰也不甘落後,畢竟真的是好東西呀!
動作最快的,無意就是川井次郎和烏拉卡了。
不過,江寧告訴他們,這一季種得並不多,就暫不出口,等下一季,會擴大種植規模。
而烏拉卡則是傳達了他們國王的請求,希望能和江寧合資在他們沙漠國搞一個超級農場,主要由他們國家出資,江寧則是出技術。
只是,他們得占股百分之五十以上,要控股。
這一點,江寧能理解。
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國家的糧食被控制。
江寧早就有到國外發展農場的想法,如今契機已到。
跟沙漠國合作,無意是個不錯的選擇,他們有錢,而且還不怎麼管事。
在沙漠搞農場,說實話,成本是很高的。但沙漠國在乎嗎?人家在乎的是,自己國家能不能產糧,糧食會不會被其他國家卡脖子等。
事實上,沙漠國從來沒有放棄過發展農業的決心。
大家也知道,農業的基礎除了良田之外便是澹水,而乾旱少雨的沙漠國欠缺的正是水源。儘管整個沙漠國的地下水存儲量有五千多億立方米,但由於地表沒有江河和降雨補充,這些水資源基本是用一點就少一點。
古時候的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極其有限,所以除了經商和游牧之外,沒有人會嘗試在這片不毛之地種植糧食。
然而,農業對於一個國家的誘惑實在太大,但凡有一絲可能發展農業的國家都不會將這個戰略領域拱手讓於他國。
儘管數千年來沙漠國都不是一個糧食生產大國,但此時的他們卻偏要逆天而行,沒有別的原因,就是有錢!
為了鼓勵農業發展,沙漠國將大量土地無償地分配給個人,並且承諾只要耕種人將土地開墾超過四分之一就能夠獲得該土地的永久所有權。
除此之外,對於國內的糧食產品,沙漠國政府以高出市場價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全數收購,農民幾乎穩賺不賠。
因此,江寧根本不用擔心種出來糧食賣不出去,或者說賺不到錢。
「種地種到外國去?」
江寧的外公外婆都感覺這很荒謬。
人家是出國留學什麼的,你出國種地。
「嗯!已經答應那邊了。不過,我不親自去,派負責人去就行。那個國家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很大,穩賺不賠的。」
在江寧看來,出國種地很正常。
後世,就有不少國人到非洲承包土地種糧食、種菜、水果等。
聽到不是江寧親自去,大家這才鬆了口氣。
「這是件好事,還能帶動國內的一些業務出國賺錢。」江寧補充道。
要在沙漠搞農場,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項目。只要江寧將消息散布出去,很多建築公司都會自己找上門來。
國外的工程業務,誰不想要呀?能賺外匯的。
江寧沒記錯的話,再過十年左右,國內就會掀起一波出國打工熱潮。畢竟出國打工賺錢多,太香了。
尤其是一些出國留學回來的人宣傳,在美國刷盤子都能年賺幾十萬之類,將很多打工人給刺激到了。
選擇出國務工的人一般分兩部分。
其中一部分是在外留學、高學歷高素質人才。這類人大多留在了美國和一些西歐國家,多為一些留學生,畢業后選擇留在國外。
另一部分則是有一技之長的藍領工人,例如電焊工,維修工等。
二三十年,我國的工人數量和質量也都是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其他國家由於教育水平較低,階級分化較大,所以缺少一些嫻熟的技工。相比國內,國外崗位缺口較大,中國工人有很強的優勢。
但眼下這個時代,出國務工的極少。
江寧給自己老子打電話,詳細講了這件事,看市裡有沒有公司願意接單,肥水不流外人田。
江愛民聽后,也懵了。
出國種田?你是怎麼想的?
可不管怎麼樣,這確實是一件好事。他讓江寧等等,得跟劉市長商量,然後政府牽線,將這海外的工程業務盡量接住。
正如江寧所想,肥水不流外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