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回京
第一百六十五章回京
商人之間最是講究人脈,當那些鄉紳尋上府衙送藥材時,見程敘言長吁短嘆。鄉紳問:「大人是有何煩心事?」
程敘言看他們一眼,又低下頭嘆氣。
鄉紳試探道:「大人可是因為錢財煩心?」
這不難想到,嘉州府受創,重建哪哪都要錢。
程敘言嘆道:「府內糧食捉襟見肘,有錢也買不得。」
鄉紳眼珠子轉了轉,聽話聽音,程大人這話意思是還有錢?只是缺糧?
鄉紳禮節性的奉上一百兩,說是為程敘言分憂,為府內百姓分憂。
回去之後鄉紳立刻跟浙地的商人傳信,洋洋洒洒一大篇,中心思想七個字:嘉州府缺糧,速來。
賺大錢的機會到了。
當然府內也不是所有商人皆是唯利是圖,亦有聽聞程敘言憂愁的商人主動出錢出力。
然而糧商將糧食運過來本就是一大筆開銷,糧食堆積手中,每日一睜眼又是一筆開銷。
然而前後不過兩日,官府大張旗鼓的立碑,正正立在嘉州府東門進來的左側,正面寫著厚德載福,背面則用工整的小楷刻著此次出錢出力商人的名字,以及對方做出什麼貢獻。
他們滿心以為這次能大賺一筆,然而卻無人買賬,官府也沒有動靜。
老幼有專門的粥棚供給,年輕人做工有官府包飯,除了小撮懶漢沒得吃,人家也會另想法子。總歸是不會買外地糧商手裡的高價糧。
以戚姓商人為首的儒商道:「如果這次沒有程大人,我等別說保留財物,或許性命都不一定留下。」天災不僅會帶走人的性命,還會一同帶走人的良心。
只要他們堅持,官府遲早服軟。
不過短短几日功夫,從浙地過來不少糧商,直接將糧價翻倍,有些甚至更高。
至於想趁機發災難財的人,程敘言不會客氣。
就算他們逃離,半路上遇到流民也是凶多吉少。擁有一個安穩的環境對商人來說百利無一害。
程敘言聞言,大方收下銀錢,默默記下這些出錢出力的人,打算回頭給人建碑。
圍觀百姓也跟著附和,還有小娃娃不知內里,指著石碑上的字含糊道:「娘,我認得那個字,戚…戚——」
童聲稚語,那一瞬間戚姓商人只覺得從未有過的滿足。此後但凡從此過者,不拘是幼兒還是老者,只要識字看見石碑便曉得他們為嘉州府做過的好事。這些事迹會在人們的口中相傳。
他們又不能把糧食帶去城外,一來潮濕悶熱,糧食易壞。二來有人偷糧,對他們也是損失。
人一輩子為名為利。程敘言給不了戚商人利,給名卻是可以的。
現在就是他們跟官府搞拉鋸戰,三個縣的人口加起來幾萬人,他們不信嘉州府內還有足夠存糧。
「戚兄仁義,我等不如啊。」旁人紛紛誇讚,戚姓商人穩了穩心緒,開口道:「諸位皆是仁義之人,出錢出力盡顯善心。程大人和府內百姓都看在眼裡。」
這位面對欽差大臣也保持沉穩的中年男子,此刻看著石碑,激動的臉都紅了。
現在正逢秋日,山裡多有果子和野物,再不濟還有野菜,餓不死人。
為首的便是戚姓商人。
因為程敘言對外稱重新規劃縣城,每塊地都有大價值,所以外地糧商運來的貨物在本地租地囤放,租金頗高。
婦人摸摸兒子的腦袋,「你認得對。」
戚姓商人最開始並不為名,他們只是感激程大人為嘉州府做的一切。如今有此回報,也是意外驚喜。
戚姓商人跟其他幾位友人對視一眼,對方笑著點點頭,戚姓商人道:「各位,今日戚某有喜,特在東門
外準備一些簡食,還請各位移步。」
人群頓時歡騰,「戚東家大氣——」
「戚東家仁心仁義,合該長命百歲,事事順遂。」
「祝戚東家往後營生越發紅火……」
東門處熱鬧極了,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惱。
其他鄉紳忍不住扼腕,早知道出錢出力能立碑,他們也幹了。現在說什麼都晚……等等,好像也不晚。
於是府衙再次迎來一群富紳,人家來也不說二話,直接命人用箱子抬著銀元寶。不僅如此,還表示願意為百姓派送三十擔糧食,大約在3000斤。
程敘言笑著道謝,好聽話不要錢似的,哄的一個又一個富紳眉開眼笑。
如此糧食問題又解決一半,稻苗也有了來路。
只有外地糧商傻眼了。所以他們巴巴的運著糧食跑來作甚?現在一大部分開銷加起來已經讓他們有些吃力。
不少糧商想走,然而碼頭卻出問題,官府直接封了。
糧商想走就只能走陸路,但眼下三縣百姓都忙著建縣城,修自己的村子,沒有多餘人手維修路,所以陸路十分難走。
外地糧商必須再多雇傭牛馬運貨才行,然而府內牛馬的價格直接暴漲,只賣不租。
外地糧商:………
陰謀,陰謀啊!這是紅果果的陰謀。
哪是他們跑來嘉州府賺大錢,這是他們來給嘉州府送錢了?!!
外地糧商氣了個倒仰,卻又無可奈何。此時時明笑眯眯找上門。
次日,外地糧商按照比平常糧價還低兩文的價格拋售糧食。
縣內百姓聞風而動,把門檻都給拆了。
程敘言一直實行以工代賑,這些日子下來,眾人手裡又攢了點銀錢,加上之前的積蓄。買幾個月糧食的錢足夠。
天黑時候,外地糧商積壓多日的糧食全部清空,連根破麻袋都沒給他留。
所幸最後清點銀錢,他們到底還是賺了,外地糧商拿著銀錢半日都不願多留,麻溜兒跑路。
嘉州府這個破地方,再也不來了。
而百姓們家裡基本添上好幾個月的存糧,足夠撐到新一輪水稻長成。
家裡有糧心不慌,三縣的百姓肉眼可見鬆口氣。大家沉浸在喜悅中,而鄉下地方的田地終於重新丈量完畢,沒有爭執,沒有糾紛,大家順利拿回自己的田,官府又送來稻苗。
年紀大些的老人濕了眼眶:「程大人想的太周到了。」
如果是他們自己,育苗又得耽擱時間,不像現在直接拿著稻苗插田中就可以。
村長感慨:「能有程大人,是我們的福氣。」
這般久了,只見官府處處幫扶他們,稅收提也未提。
天子仁德,好官當值,他們委實生在好時候。
眾人壓下心中的情緒,忙著插秧。秋風扶過田野,小小的綠苗兒微微擺動,生意勃發。
縣裡的鋪子也重新開張,小販們重新支著攤子叫賣。街上人來人往,不見半點陰霾。
程敘言叫人在嘉州府北門立碑,將後續出錢出力的商人名字刻上,事情這才告一段落。
他毫無形象的靠在椅背上,眉眼間皆是倦意。
「大人,程大人——」外間傳來喊聲,程敘言眼皮子一跳。
同知神色急切:「大人,浙地傳來消息,找到府內消失的民夫了。」
程敘言立刻打起精神:「你仔細說說。」
這事還得從颶風說起,因為颶風之禍,浙地兩縣的縣令被免職,新縣令上任后,十分謙虛的跑來南浚縣學經驗。
剛好聽說嘉州府此前有大量民夫失蹤,程敘言把嘉州府找個遍也沒找到人,後來颶風來襲,程敘言一心忙著安
頓百姓,這事才擱置。
那縣令正愁沒地方道謝,聞言忙不迭答應回去留意。之後在被颶風破壞的七七八八的鐵礦里找到幾十具屍體,還有二十來個倖存者,皆是骨瘦如柴。
眼下那縣令已經派人將民夫和民夫的屍體送回來,下午便能抵達嘉州府。
程敘言道:「讓人去準備粥和熱水,備些乾淨衣裳。」
同知:「是,大人。」
同知剛要退下,又道:「鐵礦的事,您要插手嗎?」
程敘言沒有支聲。鐵礦牽連更廣,他若要插手,背後還會扯出更多腌臢事。
程敘言很想回京,他想他爹和懷孕的妻子。算算日子,卓顏應該快臨盆了。
晌午時候,民夫送到。
程敘言正在吃午飯,聞言起身查看。
他剛走到前堂就聞到一股作嘔的腐味,差點把胃裡的東西吐出去。
眼下天熱,屍體受過雨水早就發臭。有些不能入目的屍體已經被火化由活人抱著骨灰罐。
然而活人的臉色也沒比地上的屍體好到哪裡去,他們被簡單收拾過,露出來的雙眼無神,猶如枯木。
他們見到程敘言時,緩了一會兒才在衙役的提示下跪下行禮。如同提線木偶,每一個動作都僵硬。
程敘言垂下眼,少頃才盡量平靜道:「你們先登記,等會兒有專人送飯。」
民夫:「謝大人。」
下午時候有百姓收到消息來府衙領人,可惜領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一罐骨灰。
年邁的夫妻抱著罐子哭的肝腸寸斷,小孩兒茫然無措,良久才明白他的爹回不來了,眼淚啪嗒掉。
府衙內哭聲連天,悲傷的情緒幾乎瀰漫在每一個地方。
這還是有消息的,就算是骨灰也到底是落葉歸根了。而有的民夫已經永遠埋葬在鐵礦之下。
老天似乎也不忍此慘事,夜晚比往常的還黑,只有層層雲朵后,透出微弱的月光。
程敘言闔上眼,頭痛欲裂。
寅時初,他終究是從床上爬起來,連夜寫上一封奏摺送往上京。
半個月後,程敘言收到回京的旨意,以及一封密信。信上天子言明會另派人徹查鐵礦之事,令程敘言不要插手。
程敘言原本是這麼打算的,可如今收到消息卻高興不起來。
他離府那日舉城送迎,更有百姓送來萬民傘。活命回來的民夫守在城外小路跪送。他們的年齡不一,身份不一,可嘴裡只念叨著一個人的名字,恭敬的稱其「程青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