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私信
當時汝寧軍在回撤途中的堅壁清野,那些汝州本地的百姓,除了進入城池的和躲到山裡結寨自保的,其餘的都被汝寧軍搜颳得寸草不生。
從軍事的角度來看,汝寧軍的行動很有必要,無論從人力上還是從物資補給上,堅壁清野都切斷了農民造反軍的補充,形成了一片真空地帶,防止了農民造反軍向著汝寧軍的控制區進犯。
從私利的角度上來看,汝寧軍這麼做也為自己增加了大批的苦力和物資。
可從政治的角度上來看,這就是件兩可的事了。因為汝寧軍這麼做,在程序上缺少了一個步驟,那就是沒有得到當地文官的首肯。
當然,如果在事後到本地文官那裡彌補一下,這種錯誤也是可以眼開眼閉的。可是這麼短的時間,汝寧軍根本不可能派人帶著重禮去彌補關係,再加上李兵備道的牽頭,一輪非議汝寧軍堅壁清野的彈劾開始了。
在當時的堅壁清野中,汝寧軍的行動肯定不可能溫柔體貼的,那些百姓對於離鄉背井也是有著激烈地抵抗,所以汝寧軍也是肯定用刀子去說服了他們。說汝寧軍殘害百姓也不算是冤枉了他們。
而且李兵備道是焉壞,他在彈劾奏章中,激烈抨擊了汝寧軍抓獲的俘虜中混雜了大量的本地百姓,並且暗示著汝寧軍割取的首級中,也有大量的殺良冒功的。因此,整篇奏章中,充斥了對於汝寧軍汝州大捷的懷疑。
你也不要說,李兵備道的彈劾具有相當的殺傷力,他即沒有捏造事實,猜測又是合情合理。充分體現了一名老官場玩弄文字的深厚功力。
而這麼多年過去了,山川司雖然在河南高級官員那裡打不開局面,但是多少在各大衙門收買了一些底層小吏。李兵備道為了表示自己的彈劾不是私仇,而是大公無私,他的彈劾奏章又是明發,所以這奏章剛在河南巡撫衙門和布政使衙門一轉手,山川司的快馬就把消息傳遞迴了汝寧府。
一見山川司的這一情報,鄧啟帆是大急,他找到吳世恭說道:「大人,我們是否也派人到京城疏通一下。萬一李兵備道的彈劾惹得皇上大火,我們汝寧軍可沒有好果子吃啊!」
吳世恭仔細地考慮了一下,搖頭否定了鄧啟帆的建議:「鄧先生,京城就是個無底洞,我們要扔多少銀子進去啊?再說。與文官打嘴皮子官司,我們天生就處於劣勢。」
「不過也不用急。李兵備道再怎麼妙筆生花。也不能夠否認汝州大捷,無非是戰果大小的爭議罷了。在這多事之秋,皇上和朝廷總不會過分怪罪打了勝仗的我們吧。」
「一些雞毛蒜皮的處罰無所謂。最多該給我們的功勞缺斤少兩罷了。官銜我們本來就不稀罕,唯一比較大的損失就是本來該增加的兵額減少了。可這對於我們又有什麼損失呢?我們一千二百兵額的軍餉拿不到,就算是給我們一萬二千兵額的軍餉照樣是拿不到。我們反而無欲則剛了起來了。」
「不過鄧先生也說得對,我們也要防一手。如果李兵備道太過分了,我們也要自保一下,總不能夠讓我的汝寧軍太吃虧。」
於是吳世恭開始進行自保行動。直接上奏章反駁並不是一個良策。即暴露了那些好不容易在衙門裡打下釘子的山川司暗探,玩筆墨官司又不一定玩得過李兵備道這些文官。所以吳世恭索性做起了裝傻的行動。
吳世恭故作不知有李兵備道和汝州官員的彈劾。他先寫了一封私信,派人快馬送給了在京城裡的秦公公。
而在此封私信中,吳世恭是親自執筆,用的是很白話的語言。
首先吳世恭直言不諱地說:這封信既是給秦公公這位好友了解河南本地和農民造反軍的情況的,也是希望秦公公把這封信的內容傳達到崇禎皇帝和朝廷諸公的耳里。因為這是一位了解河南本地情況的,與農民造反軍進行了正面戰鬥,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的武官的看法。
而且吳世恭還在信中用大篇的篇幅回憶起自己在京城和秦公公交往的點點滴滴,表達了對京城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母喪的哀悼和不能盡孝的愧疚。這語言是十分淺白,可這感情是深入肺腑。
吳世恭還點出了自己是勛貴之後的身份,暗示了自己的勛貴家族與大明帝國是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表達了自己對於大明帝國的忠心耿耿。
吳世恭打得這些感情牌,當然不會是奢望秦公公這些政治老手會相信什麼友誼,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崇禎皇帝和秦公公他們認為,自己其實是想早日回京城享福,回陽武侯府全家團聚的。
因此,如果崇禎皇帝把吳世恭他們這些汝寧軍的武官給撤了職,吳世恭他們將會正中下懷。而在這樣的欲擒故縱以後,使得崇禎皇帝最多處罰汝寧軍一下,最終還是要把吳世恭他們留在了汝寧府本地。
接著吳世恭在信中就詳細地介紹了河南本地和農民造反軍的情況。而這部分內容吳世恭就寫得相當詳細了。反正是實話實說,不誇張、不修飾、不遺漏,就是要告訴秦公公河南的真實情況。
當然,吳世恭重點突出了河南遍地流民、滿是拋荒的情況,也描述了河南盜賊橫行的狀況。之所以突出這一點,就是要讓崇禎皇帝和秦公公他們了解到,河南的百姓其實已經和盜賊不分了,他們之間的身份隨時會進行轉變,所以汝寧軍抓獲那些本地百姓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他們加入到農民造反軍中去。
然後吳世恭向秦公公介紹了一下汝寧軍的情況。反正是先嘆苦經,重點指出了河南四年旱災,而河南兵備道衙門幾年沒下發軍餉的事實。
但是吳世恭也表示了很理解朝廷財政的緊張,因此就表決心,汝寧軍將要克服這樣的困難,咬緊牙關為著大明帝國鞠躬盡瘁。
吳世恭還介紹了,李祿的葉縣營和趙銘的歸德衛,已經和吳世恭的汝寧軍實現了三位一體的聯盟。他們將共同指揮,同進退,保障這些駐守地的安寧。不過由於此次汝州大捷的損失太大,汝寧軍在短時間內也沒有能力主動出擊了。所以敬請崇禎皇帝和朝廷的理解。因為汝寧軍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能夠獲得汝州大捷的勝利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最後,吳世恭向朝廷建議道:要剿滅流竄不定的農民造反軍,最合適的方法就是——區域防守加全場緊逼。
這方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把各個地方武官的駐守地分為各自的區域,而那些地方武官將保證自己的駐守地的安全,防止著農民造反軍的進入。
而朝廷將建立一支圍剿兵團,跟隨著農民造反軍不斷圍剿,也不用想著一戰定勝負,就是不斷騷擾戰鬥,讓農民造反軍得不到喘息的機會。這樣長此以往,農民造反軍活動的區域將會越來越小,他們的人員和給養又得不到補充,雖然圍剿的時間和花銷可能大一些,但是可以一勞永逸地剿滅農民造反軍。
吳世恭當然不僅僅自己寫了這封私信,他還派人到礦監葉忠那裡陳述利害,要他也給他的靠山王承恩去信。
吳世恭答應葉忠:雖然葉忠的南陽鐵礦由於受到農民造反軍和他們遺留下來的盜匪的威脅,而不得不停工了,但是吳世恭還是保證葉縣的私鐵礦每年對葉忠的分紅。
除此之外,吳世恭還與葉忠分析了一下,南陽鐵礦的停產,很可能讓內廷把葉忠給召回京城。那麼葉忠為了礦監的位置而送出去的重禮,不都是打了水漂嗎?
吳世恭讓葉忠主動向崇禎皇帝和內廷提出:不畏艱難萬苦,留在吳世恭的汝寧軍中作為監軍。那樣的話,汝寧軍有了好處葉忠也少不了,而且汝寧軍也不會強求葉忠上戰場。
葉忠一聽以後,覺得是豁然開朗。當時在農民造反軍渡過黃河威脅到了南陽的時候,葉忠之所以不逃到南陽府城,而是逃到了葉縣,正是因為他知道李祿和吳世恭的汝寧軍戰鬥力強悍啊!而事後也證明了他的眼光很准。
而安全以後,葉忠也為自己的前途犯愁呢。而吳世恭現在給他指出一條擔任汝寧軍監軍的道路,這使得他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葉忠知道自己主動放棄油水很足的礦監,卻去擔任有著危險的監軍,這種要求崇禎皇帝和內廷不會不準。而且自己那種勇於任事的態度,還可能博得崇禎皇帝的欣賞呢。所以葉忠立刻與吳世恭是一拍即合。
於是,葉忠也給王承恩寫了封私信。除了表達出願意成為汝寧軍監軍的意願以外,葉忠還彙報了他所看到的汝寧軍表現。
也都是實話實說,其中還有些指責汝寧軍抓人搶財的語言。可是葉忠也分析了汝寧軍堅壁清野的原因。最後指出了那也是無奈之舉。
最後,葉忠還描繪了汝寧軍撤回時傷殘兵丁的慘象。由此暗示了,既然汝寧軍在汝州大捷中受到了這麼大的傷亡,那麼汝寧軍就算是虛報了一些戰功,但他們與農民造反軍死戰的過程總是真實的。所以多少也是有些功勞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