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商業與文化的博弈
隨機參觀了涅槃窟、大佛窟等經典洞窟后。
顧城他們很快到了16窟那個舉世聞名的藏經洞前。
顧安然好奇的環顧四周。
「這就是藏經洞嗎?怎麼這裡這麼一卷經書都不剩了?」
吳清峰聞言心痛不已。
「孩子,你別看如今這裡空曠。」
「一個世紀前,這裡面可是存放著從4世紀到11世紀,也就是從十六國到北宋的歷代文書和紙畫、絹畫、刺繡等近5萬多件文物。」
在顧城的耳濡目染之下。
顧安然對傳統文化也有莫名情懷。
她不理會兩人身份的差距,直接纏著吳院長發問。
「吳爺爺,那您能跟我講講這個故事嗎?我想聽王道長的故事。」
「榮幸之至!」
少年強則華夏強。
難得碰見對敦煌文化如此感興趣的孩子,吳清峰欣慰之餘,講解越發的細緻。
「藏經洞是在公元11世紀時,莫高窟的僧人們為了躲避西夏軍隊,在準備逃難時所封閉的。」
「在清光緒二十六年,被王~圓籙道長意外發現了此處的藏經洞。」
「其出土的文書多為寫本,少量為刻本,尤為顯得珍貴,並且還有古代藏文、梵文、齊盧文、粟特文、和闐文、回鶻文、龜茲文等文本。」
「不幸的是,在晚清腐敗無能、西方列強侵略的特定歷史背景下,藏經洞文物發現后不久,就被英斯坦因、法伯希等西方探險家,以不公正的手段從王道士手中騙取了大量藏經洞文物。」
「藏經洞文物慘遭劫掠,絕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於Y、法、E等國的眾多公私收藏機構,保存國內的幾乎是十不存一,造成華夏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顧城默默的用鏡頭紀錄著這一幕。
對於王道士本人。
後世對他的評價是褒貶不一。
莫高窟在元代以後已很鮮為人知,幾百年裡基本保存了原貌,如果不是王道士發現並賣掉了這些文物,或許這些佛經古卷還能保留至今。
所以大部分人認為,王道士是這段文明流失的罪人,他將賣取的銀兩用於修繕莫高窟的舉動,絲毫不能為他流失這些珍貴文物的行為贖罪。
也有些人會說,若是沒有王道長,這些文物指不定都會毀於其後的戰火中。
從歷史背景下的個人選擇而言。
顧城想任何一個人放到王道長那個位置上,估計也不見得做得比王道長更好。
王道長有錯固然是洗不白的。
但這個錯,卻不止是王道長一人的錯。
錯在那個歷史時期的國家、民族,從上到下的每一個人,而非王道長一人。
這一邊。
吳清峰跟小丫頭說起莫高窟的
「……隋唐之前的,你去哪裡看這麼豐富、這麼完整以及這麼多朝代的畫史?」
「在別處是看不到的,只有在敦煌才能看見。」
吳清峰大學時,就被分配到莫高窟實習,之後從師傅手中接任這個館長,前後算起來,他在莫高窟已經快四十年了。
每一處壁畫他都了如指掌。
這裡過半以上的藝術品,都在經受著起甲、龜裂、酥礆以及霉變等問題,有些損壞甚至是毀滅性的。
他親眼見證著壁畫的生存日益艱難,壁畫里所記載的文物信息也在不斷地減少。
想到這裡,吳院長語氣不免唏噓。
「孩子,敦煌莫高窟的保護,是和時間在賽跑,看一眼少一眼!」
小丫頭小臉一皺,「吳爺爺,現在科技這麼發達,這些壁畫沒有辦法完整的保存下去嗎?」
吳清峰搖頭,
微嘆了口氣。
「石窟和壁畫彩塑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文物的損毀是難以避免。」
「整個敦煌寶庫,將會在未來50年到100年內消失,這個數據還是在積極保護的前提下。」
「吳校長!」
蘇柒有一絲不解。
「莫高窟怎麼跟其他的景區不一樣,我好像並沒有看到景區的評級?」
「因為莫高窟,並沒有參與景區評選。」顧城回道。
敦煌有一句極火的宣傳語:甘~肅的蘭州,華夏的酒泉,世界的敦煌!
莫高窟的講解員與其他景區不同,並不是那種「職業」講解員,而是有職稱的研究員。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
敦煌研究院作為莫高窟的主管單位,從始至終都沒有把它當做利益獲取的工具。
顧城看著吳清峰,由衷的敬佩。
「吳院長,想必在您的眼中,文化的力量遠遠超過商業的魅力,我說得對不對?」
吳院長淡然一笑,深藏功與名。
「莫高窟是世界遺產,是屬於這個世界、屬於人類文明的。」
「保護、研究以及弘揚,才是敦煌研究院工作的核心。」
「我們只是在其中,去獲得研究敦煌學的文化典籍和並加以研究推廣。」
顧城輕笑,「然而並不是每一個華夏古迹遺址,都能像莫高窟一樣堅守本心!」
蘇柒附和道:「確實,有些景區嘴上說的都是佛祖,心底想的卻全是生意!」
吳清峰微微皺眉。
「你們兩個說的,是法門寺吧?」
「看來吳院長也有所耳聞?」
蘇柒有感而發:「法門寺跟我想象中的佛門聖地,真的相去甚遠。」
都說深山藏古寺。
蘇柒本以為,會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法門寺。
結果沒想到,看到的卻是一個被商業街圈起來的千年古剎。
賣紀念品、賣玉石、賣香解簽……
各種商業化運作,將法門寺千年的歷史底蘊幾乎毀於一旦。
「最離譜的是,佛骨舍利不在真正的法門寺,而是被景區搶到了新寺展覽!」
「要不是真身寶塔、地宮藏經閣和大雄寶殿還給了些許安慰,我還以為佛門聖地已經墮落了!」
「這件事其實不怪法門寺!」
吳清峰嘆了口氣。
「當年為了和資本對抗,法門寺的方丈也不斷想辦法,甚至幾次帶領僧人推倒圍牆,只不過見效甚微。」
「佛寺和景區,基本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外人是說不清楚的。」
顧城直接用一句話總結。
「只能說一切都是資本背後作祟。」
「只希望以後佛教歸佛教,商業歸商業,能儘快還佛門聖地一片清靜!」
文化無時不在、無法否認。
商業無孔不入、無法迴避。
幾千年的傳統與幾十年的商業社會,碰撞出了清醒的迷茫。
解決問題的答案簡單,卻難以執行。
而這是文化的落寞,也是商業的扭曲!
……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顧城次日按照計劃,帶著蘇柒她們去看了飽嘗千年風沙,卻依舊巍然不動的玉門關……
站在斑駁滄桑的陽關城牆上,感受風吹過旗幟,追尋千年的悲壯蒼涼……
去看被大自然精雕細鏤的雅丹,看她千姿百態、看她氣勢磅礴、看她怒吼嘯叫……
絲綢之路延續了兩千多年,有多條路線。
但無論節目組行走在哪一條道上。
這趟絲綢之路上的每一個足印,都記錄著過去,每一個腳步都通向著未來。
敦煌行程結束后。
節目組並沒有順著瓜州朝張掖前進,而是自駕掉頭返回了青海。
除了要探訪青海湖、茶卡鹽湖等著名景點之外。
顧城還要去美麗的可可西里。
也正是因為前陣子可可西里氣溫驟降,原定的青海行程才會推遲去拍敦煌。
而顧城執著於可可西里不為別的。
就為了那一首經典的情歌!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