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殺敵出不意,首戰掃康居1
如是般,衛府鐵騎休整3日、並備齊糗(炒乾麵粉)、脯(牛肉乾)、水(涼白開)及戰馬所需之鹽巴(電解質)、黑豆料(快速補充戰馬體能)之後,便又1次開拔、徑直趕向烏孫國王城赤谷城。
大軍開拔之前,趙旻反覆詢問曹丕,是否留在西域都護府等待衛府凱旋,曹丕卻1再向趙旻強調,其人願隨衛府鐵騎1同出征。
孫紹亦如此。
於是乎,萬般無奈之下,趙旻只好帶上曹丕、孫紹這兩個拖油瓶,並令曹氏、夏侯氏之部曲保護好2人。
曹彰、曹植2人早已習慣衛府這種行軍速度,所以趙旻根本懶得問此2人。
1般人,很難受得了衛府這種逆天的行軍速度。卞夫人那是因為長年跟隨曹操顛沛流離,所以吃得了苦。
但話說回來,行軍快,也有行軍快的好處。
最起碼節省補給。
衛府鐵騎1人3騎,馱馬行囊中所裝之糗、脯、鹽、黑豆,足夠人馬1路吃到康居國王城蕃內城。
何況途中還有烏孫國提供補給。
是以,不到6日,衛府鐵騎便在班歸、朗日2人領路之下,趕到了蔥嶺之下。
其後1日,大軍順利翻越蔥嶺。
按照途中趙旻與班歸、朗日2人商定之計,班歸、朗日2人率烏孫國精騎,攜大漢、衛府之旌旗,先在大宛國境內向西疾行、並隱匿行蹤3日……
至第4日,烏孫國精騎再亮出大漢、衛府旌旗,堂而皇之繼續向西疾行。
如此1來,康居國在得知此情報后,必將轉移兵力至其國西南部,那麼……
做為主力的衛府鐵騎,便可趁機長驅直入、殺向康居國蕃內城。
因此,在翻越蔥嶺之後,衛府鐵騎徑直向西北急行軍,而班歸、朗日2人則率3萬烏孫國精騎、兩萬大宛國精騎,徑直向西疾馳而去。
沿途,欣賞著康居國內,與大漢境內無甚區別的高山大河,趙旻心中湧起萬丈豪情。
老子要將自然資源豐富的中亞,提前為我炎黃子孫收回來;老子要將這大好河山,統統納入我大漢西域都護府治下!
老子要讓親兒子劉嗣,提前4百年,成為萬族敬仰的天可汗!
哼哼!如此1來,老子還怕什麼5胡亂華?
中亞,尤其是康居國南部的烏茲別克區域,盛產黃金。
趙旻只要出重金、招募匠人至此開採黃金,並通過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將黃金運回大漢,那麼,大漢國祚必將得以延長。
此外,康居國境內還有多處鐵礦、煤礦。只要康居國始終在西域都護府治下,那麼各類礦產資源,便可源源不絕運回大漢國內,為大漢輸血續命。
1言蔽之,趙旻為了大漢國祚延長,可謂煞費苦心。
當然了,這1切的前提,是趙旻首先要攻下康居國。
夏侯淵行軍速度極快,加之如今疑兵之計1出,趙旻對此戰,信心更足。
趙旻的行軍路線,是臨時變更,這條路線並不在絲綢之路的線路之上,是以,康居國雖有67十萬人口,但趙旻所走的這條路線,卻人跡罕至……
實際上,康居國雖有67十萬人口,其疆域卻佔了後世中亞5國的1大半,因此,康居國內有大片無人區不足為奇。
是以,1路上,衛府鐵騎雖偶遇康居國牧民,卻並未遇到康居國任何軍隊。
換言之,衛府鐵騎,宛若隱藏於陰影之中的強大刺客1般,正在神不知鬼不覺地,向康居國王城蕃內城快速逼近……
這氣質,不愧為苟哥所率領的軍隊。
夏侯淵雖然莽起來就沒了腦子,所以被嘲諷為「白地將軍」。
但其人對於距離、行軍速度的節奏等等因素,卻極度敏感。
因此,在衛府鐵騎翻越蔥嶺之後的第十日中午時分,趙旻便遠遠看到,地平線上依稀出現了村落。
其人令麾下諸猛將取出地圖,按照比例尺、己方行軍的距離仔細計算1番后,赫然發覺……
蕃內城,便在衛府鐵騎正前方7十餘里處。
這個發現,讓苟哥渾身不自在。
因為強行攻城,向來都不是趙旻的風格。
那麼問題來了……
如何能快速破城、同時又能圍點打援呢?
苟哥思忖再3,最終還是決定:先攻下康居國王城蕃內城再說。
苟哥不信,以康居國那無事都要攪起事的風格,其王城被破之後,各地之兵卒會無動於衷。
想通此節后,趙旻便令兵卒尋找隱秘之處安營、暫做休整,待明日寅時(凌晨3點),再1舉攻向蕃內城。
與此同時……
漢人衛府騎兵現身於大宛國,並向西疾馳的消息,業已傳至康居國國內。
康居國先是大驚,旋即大喜。
你漢人萬里迢迢、勞師遠征,哼哼!休怪我康居國無情!
然後……
康居國就此中計。
根據東漢定遠侯班超記載,康居國是有十萬勝兵不假,但勝兵的意思並非兵卒,而是指適齡兵源!
所以,1時之間,康居國所能臨時調動、徵募的兵卒,是不可能達到十萬之眾的。
那麼問題來了……
康居國兵卒、青壯年皆被徵調到西南的大宛國邊境,那麼,其腹地還剩下多少可戰之兵呢?
以是故,衛府鐵騎,與班歸、朗日這兩者之間,打了個完美到不能再完美的時間差!
翌日凌晨,寅時甫至。
月黑風高夜……
隆隆鐵蹄聲中,衛府鐵騎向7十裡外的蕃內城疾馳而去。
夜間行軍,速度自然比不上日間。
是以,卯時1刻(凌晨5點十5),衛府鐵騎方才衝到蕃內城那不算多高的城牆之下。
而蕃內城顯然毫無防備。
這對於衛府鐵騎而言,便簡單了。
數十名衛府精兵僅用1根粗木,35下便輕鬆搞定禁閉的城門。
隨著「轟隆」1聲巨響,衛府鐵騎魚貫而入、徑直殺向蕃內城的內城王宮。
僅僅半個多時辰之後,驚魂未定、身上衣衫不整且濕透的康居國主、1眾文武重臣,便皆被衛府鐵騎牢牢捆縛。
衛府乃大漢仁義之師,是以屠城、燒殺搶奪等等惡行,衛府鐵騎是萬萬做不出來的。
當然了,蕃內城的城防由衛府鐵騎所接管,但黎民百姓該做生意的做生意、耕作生產等也絲毫未被耽誤。
甚至於……
蕃內城治安、秩序,比之衛府鐵騎接管城防之前,反而還要穩定幾分。
古今中外,普通老百姓1般都不太關心,他們的皇帝、君主、領導者具體是誰。
對於他們而言,什麼「天子」,什麼「聖人」,什麼「君父」,統統都是放特娘的狗屁。
老百姓們只要能吃飽穿暖便足矣,誰有那閑心去管,這天下究竟是誰家的。
但哪個天殺的若逼得老百姓們活不下去,那麼……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便是最為真切且深刻的教訓。
孟子所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才是放之4海而皆準之真理。
至少在此刻的趙旻看來,這句話比24k真金都真。
因為,趙旻在嘁哩喀喳掉康居國那些所謂「王公貴族」,找來能聽懂漢語、且會書寫康居國文字的康居人,並令這些人頒布1系列新政令后,康居國百姓們,便對衛府上下、包括兵卒們頗為愛戴。
趙旻不是後世那個只會彎弓射大雕、粗鄙不堪的1代天驕。
那廝與歐羅巴的那群野蠻強盜們1樣,只會征服、屠城、再征服、再屠城。
趙旻卻截然不同。
其人既然來了,征服了,便要拯救萬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
康居國商稅高……
視察、調研后合理下調!
康居國營商環境差……
把那些天殺的給老子嘁哩喀喳!
【作者題外話】:這1章,咱們聊1聊季漢士人亡國入晉之後的命運。
被征服者淪為新朝的2等公民,是不成文的規矩。
景元4年(263)鄧艾滅蜀,恃功自傲,被鍾會構陷。
鍾會與姜維作亂成都,又被衛瓘所殺。
蜀地的連續變亂引發了嚴重後果。
隨之而來的就是翌年(264)的「蜀地士人大遷徙」。
絕大多數蜀漢官宦子弟,被強制遷到臨近洛陽的河東(司隸地區,即後世山西運城、臨汾、呂梁),成為司馬氏眼皮子底下的囚徒。
勸募蜀人(主要指蜀漢官僚)能內移者,給廩2年,復除2十歲。--《魏書元帝紀》
從後續發展來看,蜀國官宦子弟幾乎無1倖免。
可知《魏書》所謂的「勸募」純粹是文過飾非,實際就是「逼遷」。
這群蜀漢官僚子弟,入魏(晉)后待遇極端糟糕,不僅失去了往日的尊貴地位,甚至淪為賤民,與僕役奴隸為5。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蜀漢官僚在北朝受辱時,益州內部卻風平浪靜。
雖然難免些許騷亂,卻均不成氣候,威脅不到司馬氏的統治。
可見蜀漢官宦受辱,益州士民卻不甚在意。
這與蜀漢官僚的「身份構成」密切相關。
先主、後主治蜀,實際沿用的均是劉備舊人與荊楚子弟,川蜀才俊則被貶抑打擊。因此蜀漢滅亡后,遭到遷徙的高官子弟,絕大多數都不是益州人。
換言之,這群統治蜀漢的外州人士(以荊州人為主),雖然榮極1時,最終卻難免「從哪來,回哪去」的諷刺下場。
他們不僅失去了在川蜀的統治地位,也失去了在北國的舊日族望,乃至淪為僕役。
如此,可謂天道好輪迴。
蜀漢官僚的強制遷徙,與「成都之亂」和「司馬昭的壽命」有關。
下1章咱們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