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鵝卵石牆
第十一章鵝卵石牆
十五爺的祖屋在村子的東頭。
這是解放前留下來的祖屋場,由於十五爺這一支人丁不旺,沒有在祖屋場里加蓋房子,所以顯得特別的寬。
在那十年,割資本主義尾巴,造反派要求十五爺把家門口的祖屋場拿出來給生產隊統一安排,十五爺沒有答應。當時下來搞三分之一的工作組頭頭想開十五爺的批鬥會,全村的人不幹,在工作組頭頭深夜被人砸了兩磚頭,兒子在鄉里小學讀書又不小心摔斷腿之後,也就不敢再在陳村裝腔拿調。
批林批孔那年,十五奶得了急姓闌尾炎,醫生都被關牛棚,沒有醫生動手術,死了。死後,百無聊奈的十五爺每天去河灘上撿鵝卵石,回來壘圍牆。久而久之,居然在院子的兩側壘成兩道長五十多米,高兩米,相距約二十七八米的圍牆。圍牆裡的面積超過兩畝,這就是十五爺的菜園和祖屋場。
每當陳村人走過這個屋場,都用作反面教材教育孩子,看看,什麼叫人丁不旺,這就是人丁不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全國搞計劃生育,這裡又成了計劃生育的重點示範點,連跟計生幹部吵架都可以這樣吵:「有本事你到老屋場十五爺那裡做計生去。」
不論怎麼樣,這塊老屋場屬於十五爺這一支那是絕對不錯的!全村上下絕無異議。
祖屋很古老,歷經風風雨雨,雖然幾次修葺,還是有點柱歪門斜。
摸著圍牆上的鵝卵石,陳維政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感覺,爺爺撿了十年鵝卵石,他在空間里扔了十年鵝卵石,難道自己扔的鵝卵石都讓爺爺給撿回來了?陳維政想想都覺得很玄幻。
聽說他要整理老屋,十八爺來了。問他想怎麼弄。
首先是兩排鵝卵石圍牆要保留,不僅要保留,而且還要修整。哪裡有缺漏,去河灘里撿鵝卵石回來補上,用水泥做好圍牆頂,增強圍牆的自然抵抗能力。
其次是做一個大門,能夠開車進去的大門,大門不能開在正中,按風水五行應該放在正面偏左側。大門裡沿著左邊的鵝卵石圍牆修一道四米寬的水泥路,一直通到院底。
第三是菜園改造,想在院子里挖一個約半畝,兩米深的魚塘,再留得半畝菜地就夠了,自家吃菜,能吃多少!
第四才是改造老屋,有條件的話想重新建一棟樓房。
十八爺口中念念有詞,又架上羅盤仔細核查方位,最後說:「到底是大學生,這個布局,明通乾坤,暗合陰陽,阿政,有才啊!」
搖頭晃腦地走了,回去告訴陳寶良:「阿政要弄院子,你喊大家有空就去幫忙,他屋頭沒有女人做飯,大家做了事就莫要去他家貪吃。」村子里有個習慣,幫哪家做事哪家除了應付的工資外,還要額外提供中餐,陳維政一個人估計忙不過來,所以十八爺才這麼說。
辦完一場喪事,才過幾天,縣委借調通知下來,陳維剛借調到縣委辦,擔任趙副書記的專職秘書。陳寶良作為優秀村干,給了一個事業編製。十八爺知道這都是托十五爺一家的福,所以對陳維政特別的熱情。
陳小美知道陳維政已經正式大學畢業,想安排他在市裡某部門工作,來年參加公務員考試。陳維政婉拒,借口是傻了一年才好,不知道會不會有後遺症,先在農村養幾年,如果沒什麼問題再出去做事也不遲。陳小美也有點擔心,就同意了。跟陳維政說,弄祖屋要先做預算,要多少錢跟她說。陳維政點頭說:好的。
按照陳維政的施工設想,首先開工的就是那兩道殘破的圍牆。
這回不用人發動,陳村人全體行動,每人從河灘里拿回幾十個鵝卵石,有些是專門去撿,有的是順路帶,上小學的娃娃沒事也去幫陳維政撿石頭。才兩天,陳維政家的大門外堆出一座鵝卵石小山。不僅修補舊圍牆的材料足夠,就是在大門正面新建一道圍牆的材料都有餘,人多力量大,太祖爺說的話真是一句頂一萬句。
趙長富讓縣水泥廠送了一車整整十五噸水泥過來,補牆的、修路的、建房的水泥都夠。
兩個泥水工做了五天,鵝卵石圍牆水泥蓋頂,裡外全新。
劉德厚的司機黃師傅,趁星期六雙休,找輛大卡車,裝了一台挖掘機,親自動手,兩天時間,魚塘就挖了出來。黃師傅開挖掘機的水平跟他開小車的水平一樣高,十八爺說等過年魚塘幹了讓他來掏掏宗祠前面池塘里的淤泥,他很爽快的答應。
陳維剛叫人送來河沙和片石,當然,材料錢由陳維政付。
陳寶良組織全村會做泥水的人一起上陣,先用片石壘魚塘。一天時間,魚塘四壁砌好,盡量用的大塊片石,堅固又漂亮。壘好魚塘后,在魚塘周邊鋪了一圈大理石,還弄了一圈高約八十公分的鐵藝柵欄。
然後才鋪從大門到院底四米寬。五十米長的水泥路。全部按國道標準,下二十公分的片石基礎,再用碎石鋪平,水泥沙漿震勻,鵝卵石圍牆和水泥路之間,還整出了一條三十公分寬,二十公分深的排水溝,溝底,用PVC大管穿過水泥路直接排進魚塘。
現澆一個鋼筋水泥大門,門柱上貼的是深紅色大瓷磚。按照當地的審美習慣和風俗,還澆築了一個人字型的門頂,鋪上藍色琉璃筒瓦。安裝遙控電動手動兩用卷閘門,夠方便,還不怕停電。
最後請村裡僅有的幾個會壘鵝卵石牆的老師傅,把大門口那段大約二十來米的鵝卵石牆壘好,院子就算大功造成。
陳維政不會做飯,可他會請人做飯,婦女主任秀花嬸子組織幾個女人專門做飯。陳維政的飯錢給得很足,每頓飯都有足夠的葷菜,還有成件的啤酒,得到做工者的一致好評。
走進大門,迎面是一條四米寬的水泥大道,左邊是古樸的鵝卵石圍牆,右邊就是正正方方的魚塘,魚塘面積不大,半畝多一點,進排水都有認真的考慮,是標準的活水塘。
再往裡走,右邊是整齊的菜地,菜地也是正方型的,用鐵藝柵欄圍好,還預留了進出的小門。往裡是預留的宅基地,往外是魚塘,西面是院內大道,東面是鵝卵石圍牆,面積也是半畝有多。
最裡面,有一個大約20×25米的空屋場地,準備蓋新房子,舊房子已經被陳維政拆得一乾二淨。
經過再三的考慮,陳維政決定建一棟兩層的框架結構磚房。遠遠看去,跟周圍的村民建築相差不大,這幾年,陳村在外面打工的人多了,不少人建起了新房,都是三層四層的往上干。
基礎做的是四層的基礎,房子暫時起兩層,以後有需要再往上加就好。
第一層150平方,規格是10米深,15米長,高4米,地面鋪瓷磚。四排柱子分成左中右三區。正中是鐵皮整體大門,進入大門后,迎面而來的是整幅牆的祖宗牌位,牌位下面,是從清水弄回來的越南紅酸枝八仙桌,八仙桌一邊一張紅酸枝太師椅,這套家當,讓十八爺眼紅了很久。他說,過去,他們家也有,梨木的,在那十年時,被人弄走給燒掉了。
轉過大門正對的家仙牌位,後面隱藏著上二樓的樓梯和後門,以及樓梯間下的公用衛生間。
按五行相生的說法,右邊是整體開放式大廚房及餐廳。對開門冰箱,西式大餐台,壁掛式超大型消毒櫃,超強抽油煙機。電磁爐、微波爐、光波爐,組合刀具、組合餐具、組合味瓶,景德鎮的瓷碗、蘇泊爾的鐵鍋。都是陳村人只有在電視上才能看到的東西。
左邊是開放式客廳和茶室。六十寸的等離子電視,頂級家庭影院系統,大皮沙發,西式茶几。
整個一樓,除了后牆是磚砌到頂,其它三面都只砌了下面八十公分的磚,上部,全部是通透的整體玻璃幕牆。
沿著樓梯上到二樓,農村建房,喜歡在二樓前端伸出一米多,一來是增加了二樓使用面積,同時也讓一樓有一個走廊,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走廊。陳維政覺得這個想法不錯,也飄出去一米多。
陳維政在城市呆久了,受城市公寓房的影響,不得不把自己的二樓也搞成一個典型的公寓樓結構。二樓中間的後部是樓梯,上了樓梯是一個小小的過廳,二樓鋪的是複合木地板,這玩意空間里還有不少。左右兩邊各有兩間卧房,每間房都有自己的讀力陽台和衛生間,陽台在房子的側面。每個房間,都安裝了空調、卧具和電視。衛生間里,空氣能熱水器提供24小時熱水,五星級服務。
過廳前面,大門頂上的二樓小房,是陳維政的專用書房。由於二樓飄出去一米多,這間小書房面積也不小。書房裡有韓式拖拉門與右邊靠前的房間相通,這間房,就是陳維政自己的主人房,樓頂,用鋼結構做了一個簡易的人字形房頂,隔熱防水,安裝了大型儲水桶和太陽能熱水器。洗衣機也放在樓上,隨洗隨曬,非常方便。
修完房子,再把房前的空地網格化,所謂網格化,就是弄得有點象城市裡的人行道綠地,既可以消化積水,又方便行走,還能長出一些綠色植物,一舉多得。以後用來做停車場,或者搞點什麼中秋賞月活動也不錯。
農村建房真便宜,土地不要錢,材料雖然貴,政斧有補貼,工錢不高,出力不小,吃點工作餐,喝點小啤酒,那又算得什麼!
老一輩的基本都是義務幫忙,十八爺每天來監工,你要給他工錢,他直接用鋼筋抽你。大伯陳寶龍,七十三歲,村裡九大常委之一,是大爺爺家的長子,建房的技術總顧問,每天第一個到現場,最後一個離開,那質量要求之嚴格,連陳維政都吐舌。不要工錢,不吃工作餐,最後,拿陳維政每天一包紅塔山了事。
挖個小魚塘,縣裡還表彰成大學生回鄉創業模範標兵。
建房工作還沒動,土地所就把建房證給辦好,所長捨近求遠,一公里遠的陳村不上門服務,開個車跑到十公裡外的縣城把建房證親手交給陳維剛陳大秘。都是人精啊!
拉個網線吧,不然做宅男都做得不專業。
村委是有電話通到的,陳維政給10000號打電話諮詢,對方說,可以給他拉專線,收一點材料費,兩千元左右。陳維政同意了,選擇一個套餐,一條寬頻配一個3G手機號,每月98元,98元全部可以作為話費使用。
既然決定回家生活,南城的號碼就沒必要再留,斷掉南城的電話號碼,就是割斷南城那一段歷史紀錄,新的號碼就是新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