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尹霍
于禁作為局外人,得到的關於長安的消息以訛傳訛,誇張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但有一點卻是準確的,那就是此時的長安的的確確是風雨飄搖,各種流言蜚語和政治鼓動甚囂塵上。
閭左、酒肆,到處都盛傳著皇帝要對董家下手,而且各種說法都是言之鑿鑿的,說這次河東兵回防就是要血洗董家宅。
皇帝本人肯定是不願意承認的,他讓趙謙作為自己的特使專門去探望董卓,並向董卓傳遞了皇帝的意思:
「國家大事,任由那些鼠輩造謠,可恨萬分,公但養病,朕自當法辦此事。」
據說當時趙謙說了這句話的時候,董卓躺在床上訥訥,宛如死人。
而實際上趙謙在回宮后,小皇帝還真的問了一句:
「丞相如何?」
趙謙並不想看到皇帝與董卓在這個關頭髮生內亂,但作為人臣本分,他還是照實說了:
「丞相面若白紙,恐命不久矣。」
再然後,小皇帝連呼了三個「好」,其意還用再多說嗎?
之後,在趙謙探望完了董卓的第二天,朝廷連發數道詔書給益州的李傕和涼州的牛輔。
上諭令此二封疆大吏一併入京看望病重的董卓。
而這一舉動似乎更坐實了市井流傳的猜測,於是整個長安的形勢變得更加熱烈了。
一些坐懷觀望的公卿之家紛紛出城避禍到了鄉郊別墅,不敢在長安這個旋渦風暴中久留。
不過有些人卻將這個當成了機會,各家都在都內招募遊俠、武士,似乎也想在這大亂中分一杯羹。
於是,長安城內的一些遊俠、豪俠,一時間就成了香餑餑,成了很多公卿家的座上賓。
而在小皇帝那邊向涼、益兩州發詔書的時候,丞相府內的一干僚佐齊齊聚在一起討論了這件事。
眾人討論到最後,得出了小皇帝背後一定有高人指點,因為這條政策可以說是正切了他們和自己這些丞相府兩方的共同需求。
小皇帝為何要讓牛輔、李傕二人來朝?不就是為了他們二人交印入京嗎?
但別看小皇帝好像是要拔掉丞相身邊的羽翼,但實際上丞相府的一幫人也不願意去反對,為何?
因為他們也在防備著牛、李二人。
隨著牛輔、李傕二人官拜一州刺史,實際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獨立山頭、分別為「牛黨」和「李黨」。
二黨雖在董卓一系,但作為地方上最重要的實力派,卻並不是什麼事都符合董卓一方的利益的。
就如同現在,董卓命不久矣,那無論是想要上位的李儒還是董氏幾個子侄,都會犯嘀咕一件事:
「這牛、李二人到底還願不願聽自己的。」
而現在小皇帝的行為正好可以驗證他們心中的懷疑,那就是這兩人敢不敢來京。
現在丞相都快要死了,牛、李二人作為被丞相一手提拔起來的,該不該入京看望呢?
再加上,現在泰山軍已經攻破潼關了,牛、李二人也應該入長安,聽從董氏新的門面的指揮,共同抵抗泰山軍。
所以無論是恩義還是現實,都需要牛輔、李傕二人來一趟長安。
那兩份詔書發出去后是什麼結果呢?
牛輔來了,李傕不來,給了一個理由說是自己的痔瘡犯了。
別笑,常常騎馬的都知道,一個威武的騎士總是免不了痔瘡之苦的。
當然,李傕不來肯定不是這個原因了,真實的原由其實還是他對未來的判斷。
李傕在涼州諸將中是為數不多具備政治頭腦的軍將,他在長安有自己的驛館,每日都會有大量的書信送入成都。
雖然這個時間有數日的延遲,但並不妨礙李傕勾勒出一個大概的政治局勢,現在這個關頭入長安,弊大於利。
而李傕不入長安是弊大於利,那牛輔此人入長安,那就是利大於弊了。
牛輔和李傕是不同的,他們不僅身份不同,而且控領的大州也不同,所以同樣的問題就有了不同的選擇。
實際上,當董卓不豫的消息傳入漢陽冀縣的時候,牛輔就已經坐不住了,那時候就想回長安。
為什麼牛輔要這麼即刻回長安?因為只有在董卓的身邊,他才有可能分到最豐厚的政治遺產。
尤其是當董卓處罰董旻,關了這個董家門面禁閉,這牛輔就更加急躁了。
沒了董旻這個對手,董氏親黨中誰還會是他牛輔的對手?真的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但作為封疆大吏,牛輔卻不能擅自離開,不然真就是造反了。
所以,長安的詔書一來,牛輔早就準備好了,留大將王方守漢陽,然後自帶著千人左右的精銳騎兵,取渭水北道,直入長安。
其實牛輔這麼果斷入京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涼州不比益州,是真的窮得一塌糊塗。
打個比方吧,益州可以把門一關自己過日子,而牛輔要是敢這麼做,手下人都養不活。
沒有長安的涼州,根本不具備自給自足的能力。
當然,涼州地土廣闊,要是肯苦耕一番的話,還是能有一番局面的。但奈何經歷百年戰亂,想要讓社會進入一個和平穩定的生產階段,真不是牛輔能做到的。
如此,牛輔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入京去搏一把大的。
有時候他也羨慕李傕的好運道,要是自己也有好家底,誰還跑去長安去搏命啊。
無論如何,公武兩家默契的出招了,而李傕和牛輔也各自做了自己的選擇。
大亂前的長安就這樣颳起風了。
……
風起於青萍之末。
小皇帝並沒有閑著,他還是堅定又自信的布置著棋子,編織一張大網,好將董氏一黨一舉擒獲。
作為一個少年就在動亂中成長的皇帝,劉協有著不屬於他這個年齡的政治智慧和隱忍。
此時,作為他外援的河東兵已經抵達霸陵,而段煨也已經駐兵驪山,阻擋著入關的泰山軍。
雖然現在的局面比他預想中的要差,但劉協依然認為目前是徹底剷除董氏一黨的絕好時機。
並沒有人和他說過什麼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劉協是自己天才性地領悟的。
而且就是佔據了這麼好的優勢,小皇帝每一步落子都是那樣的謹慎。
他先是在朝廷上發了一條聖旨,大概意思就是丞相的身體因為多年的勞累已經不行了,需要靜養,所以此階段會停止一切公務活動和外朝禮儀。
然後,劉協又令宮中的太醫和善葯去丞相府會診,每日都將丞相的身體狀況落在文字,傳回朝廷。
朝廷的這些人,哪個不是富於政治鬥爭經驗,如何不知道這是小皇帝在斷董卓的政治生命。
而政治生命一斷,那董卓自己的生命其實也就是開始倒計時了。
再然後,小皇帝又秘密在宮中召見了十餘位涼州系的軍將,他們都是隸屬在北宮的北軍系統。
因為是秘密召見,沒有人知道這些人和小皇帝說了什麼,只知道這些個涼州軍將在不同的時間段入宮了,然後又心事重重的出宮。
其實,不論這些人和皇帝談了什麼,丞相府的一干人都不會對這些人信任了,因為在這個節骨眼單獨入宮,本身就說明了情況。
也許,這本身也在小皇帝的算計中吧。
反正,經過一系列的政治收買,小皇帝覺得在自己掌握了長安大部分的軍事力量。
此前京畿的軍事力量是先帝建立的西園五十四都,但後面隨著董卓入朝,將這些力量重新整合為飛熊軍,統一歸在自己帳下指揮。
後面,董卓又通過不斷將老西園軍派到前線的方式,陸續掌控了這股飛熊軍力量。
但現在,小皇帝卻從飛熊軍中挑選了一批精銳武士建成羽林軍,作為自己北宮的核心力量。
從大風大浪里過來的小皇帝比誰都明白槍杆子的重要性。
搞定了槍杆子,劉協緊接著就開始了一系列中樞的人事變更。
自董卓廢三公,獨霸朝政后,朝廷中有分量的官職基本就是九卿和尚書令。
其中尚書令一職又尤為重要,因為按照漢家詔律,一切詔書皆需要由尚書令發出,才為正詔,不然就是為矯詔。
而現在的尚書令是誰呢?正是董系的核心,李儒。
現在劉協要想打通內外朝的聯繫,那就必須拿下李儒。而李儒又作為董系的核心,直接拿下李儒就相當於對董系決裂開戰。
所以問題就僵在這了,但作為小皇帝智囊的趙溫卻給他提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再增補兩個尚書令,將此前一個尚書令變成三個。
而且還特別規定,一份詔書只需要有兩個尚書令簽字畫押,就可以被批准。
如此,小皇帝直接可以繞過李儒,對朝廷的官員任免做出決策。
這被增補的兩名尚書令,分別就是董承和伏完,皆是外戚。
小皇帝還有自己的理由。
他說如今外辱在側,急需在中朝補充曉略軍事的人才,作為參贊軍事,而董承就是這樣的軍事人才,有他補充入尚書台,對後面的關中防禦戰會有裨益。
而提拔伏完的理由更是沒毛病了,因為伏完本身就是一個「好」幹部。
作為伏氏精學的出色子弟,伏完是典型的經學型官員,提倡聖人之道,以純孝愛民翁名,本身就在朝野有很大的影響力。
將他補入尚書台,本身就是眾望所歸的事情。
所以二人的任命無可指責,至於兩人都是皇帝的外戚身份,那隻能說是個不起眼的誤會。
當然,伏完本身也不是個不通權變的人。
當年在楊彪等人發動前殿政變失敗,其人和一眾正臣都被關押在詔獄。
而時為廷尉的伏完直接上書,說為了防止楊彪等人在審訊過程中說了些不該說的話,就建議不要審訊了,全部處死。
當時負責朝廷的已經是董卓了,他當然滿意這個建議,因為他自己本身在這件事中也不幹凈,深怕楊彪在過程中說了不該說的。
而小皇帝則是被說服的,因為伏完這事還是挺周到的,因為要是楊彪說了宮闈種種或者先帝種種,肯定是不好的。
到時候這忠還怎麼講,這朝廷顏面還怎麼維持?
所以伏完的這條建議很快就被採納,楊彪也因此速死在詔寺之中,後來連葬到哪裡都沒人能說清楚。
也是因為這件事,伏完入了董卓的眼,讓他的女兒入宮做了小皇帝的皇后。
此時病入膏肓的董卓可能做夢也沒想到,當年自己隨手一筆,就會給自己挖出這麼大的坑。
到現在,小皇帝做到這一步的時候,朝廷上下已經沒有人有幻覺了,都知道那條市井喧囂的謠言是真的,皇帝真的要對董系的人下手了。
此時的劉協,在決策圈有趙溫、在擬詔圈有董承、伏完,在執行上有沮儁等武人,還有倒戈的涼州系武人,可以說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小集團了。
如是,除董行動次第展開。
而在行動之前,劉協發起了一場大辯論。
這一次在朝廷上,皇帝問眾人如何評價「伊霍之事」。
在政治上,所謂的伊霍之事是有雙重理解的。
往好的方面說,那就是伊霍之事符合孟子所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
對社稷之忠是大忠,對君主之忠是小忠,大臣在兩者不可得兼之時能識大體。
而伊霍就是這樣大忠之人。
而同樣的事情,往壞的方面講,就是將皇帝玩弄在鼓掌中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此時,劉協就是用這個辦法去測試朝臣們對除董一事的態度,是看擁護的人多,還是反對的人多。
這種以小見大,正是政治家玩弄政治信號的典型手段,從這方面看,小皇帝果然不愧是權術高手。
本來這事到這個程度,這測試也就是走個過場了,在場這些消息靈通的朝臣自然不會在這個關頭犯什麼傻。
但偏偏從人群中走出一人,對著小皇帝就是一頓磕頭,聲淚俱下:
「伊霍再如何,也是商臣、漢臣,恪守的也是為臣之道。試問,昔日伊霍在世,看見泰山賊入關,焉不是忠臣名將?陛下,萬萬不可冒此大險,一旦招起大變,社稷難存啊。」
劉協的臉色非常難看,因為跳出來反對他的就是趙謙。
這個泥古不化的老頭,怎麼還在擋著道呢?
真當他這個皇帝不敢殺一二青綬為大事祭旗嗎?
如是,劉協看著磕頭的趙謙,露出了危險的表情。
……
此時,在皇帝召開尹霍故事的辯論會時,董家人已經在行動了。
來自邊地的武人們短於權術,在之前的朝政爭奪中大大輸給了皇帝,但這些人卻有著自己的行為邏輯。
那就是少給乃公扯什麼權術,涼州漢子操刀上去就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