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最奢侈的後勤供應
ps:同學們!元旦快樂!
戰爭爆發后,中華民國陸海空大元帥江渝代表軍方發布了最高等級的戰爭動員命令,中華民國開始進入了緊張的軍事動員和大規模的軍事生產活動。
緊接著,中華民國總統趙海洲宣布,將終止三百二十八種民用工業商品的生產,並提出:「就算是生產玩具的工廠,都一併投入軍事生產當中。」
全國各省325個戰略儲備倉庫全部敞開供應,中華民國各大礦山迅速擴大生產,第三世界成員國也加大礦山等原材料開採規模。
軍方向全國二十餘家財團控制的軍火生產商下達訂單,而這些軍工企業,又將訂單中的很多普通軍用商品訂單分包給民企。
軍事訂單的利潤是很豐厚的,不過轉手一承包,民企能賺的錢雖然都有,但卻沒有任何暴利。
趙海洲在戰爭爆發第三天,再次宣布中華民國進入戰爭統籌階段,民眾工作將一律發給當前不能進行消費的戰爭券,民眾生活所需物資,將由政府統一分配。
糧食、肉類、牛奶、蔬菜、水果,以及基本的生活用品,如服裝、鞋子、帽子、棉被、毛毯、牙刷、毛巾等等商品,全都進行分配定量供給。
伙食方面,採用大鍋飯模式,小區餐廳、工廠餐廳、企業餐廳、街道餐廳,或是混合餐廳,糧食供應充分滿足,想吃多少都沒問題。肉類定量供應。出台的供應標準為,成年男子每日供應肉類0.3~0.5公斤,即0.3公斤牛肉。或0.5公斤豬肉、雞肉。蔬菜、水果,同樣按政府訂單進行生產。
除學校正常運轉外,其餘但凡健全勞動力,皆應投入生產建設。同時招募大量女工進入工廠,男性勞動力主要投入到施工建設上,及直接的戰爭活動單位。
同時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出台電視戰爭直播、轉播管制措施,任何流血畫面不允許出現在電視畫面上。這是江渝吸取了歷史上後來越南戰爭的經驗,越南戰爭中美國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軍事實力的問題。而是因為沒有電視戰爭轉播的經驗,大量充斥著血腥鏡頭的畫面出現在了美國民眾眼前,炸彈一顆下去濃煙滾滾,子彈打得人血肉模糊。讓美國民眾出現了聲勢浩大的反戰遊行。
中華民國的國情與美國不同。中國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但人性中都有相同的地方,儘管就算是中華民國把那些血淋淋的鏡頭搬上電視,也不太可能引發大規模的反戰遊行,人民依舊會支持軍方與政府展開這場正義的戰爭,但總會觸動人們對戰爭的恐懼。
同時頒布信息管制法,任何煽動與阻礙戰爭相關活動、建設的人,都將以叛國罪進行判罰。視情節嚴重程度,判處三個月至十年監禁。
並且制定戰爭券酬勞標準。成年男性勞動力每工作1個小時,可獲得0.5元戰爭券,並將工作時間從8小時延長至10小時,工作超過10小時部分,可獲得雙倍酬勞。戰爭券戰時不與流通,戰後可用於商品購買,由政府保證其購買力。
幾乎是同一時間,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立即出台了一系列的,大規模的與戰爭相關的、不相關的建設活動。各種與戰爭相關的建設工程,在全國遍地開花。
小到鄉鎮公路,大到機場、電站、工廠建設。
這即是對戰爭潛力的一次全面提升,也是對中華民國民用基礎設施的一次十分徹底的建設。
因為當前中華民國的人口多,戰爭建設用不上那麼多的人。正好可以借著戰爭的東風,讓整個國家進入最瘋狂,最大規模的建設節奏當中去。
全國各工廠,能用上女工的幾乎都用上女工,婦女被成批成批的動員進了工廠當中。
而工廠中的男性職工,則被調到大大小小的工地上,或是去執行一些運輸、後勤保障活動當中。
從中華民國的戰爭舉措的快速而又有條不紊的節奏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場中華民國蓄謀已久的戰爭。
這場戰爭的準備工作,甚至可以追溯到1916年,那時候的中華民國,便已經在為這場戰爭做起了準備。
建設規模最大的,自然是戰爭道路,以及戰略機場。以及軍火生產線,飛機生產線、戰車生產線這類的東西。同時海軍建設規模也是無比巨大的。
中華民國將海軍訂單分包給各個工廠,讓其生產零件,然後再運到海邊船塢進行組裝,軍艦建造速度絕對是無比快速。大量的海軍退伍士兵被動員歸伍,新兵也在大量徵召。
陸軍從之前徵召的近四百萬人,到第二波徵兵再次徵召了四百萬,形成1200萬陸軍士兵。
汽車生產線大部分轉型生產越野車,還有最新推出的裝備——步兵戰車。
步兵戰車是中華民國陸軍裝備走在世界陸軍前列的又一標誌,中華民國給步兵裝備戰車,其目的是為了防止空炸電子引信技術被歐美軍事掌控后,可能對步兵造成大量傷亡的應對方案。
解放亞非戰爭的爆發,中華民國陸軍、海軍、空軍都開始使用空炸電子引信炮彈、炸彈。
同時正式為部隊裝備了武裝直升機與運輸直升機,以及大規模裝備夜視儀等夜戰裝備。
野戰雷達開始配備陸軍部隊,雷達大規模裝備在軍艦、飛機上。
防空手段則依舊是以防空炮及雷達、戰機為主。
海軍反潛驅逐艦被大量建造,反潛驅逐艦裝備先進聲納設備。同時反潛巡洋艦上則裝備反潛直升機,同時派出小型反潛航空母艦。上面搭載反潛飛機。
不論是反潛飛機還是反潛航空母艦,都將雷達運用到反潛作戰當中,通過雷達掃描。可以發現海底潛行的潛艇,從而丟下深水炸彈。
同時向大西洋派遣航程達到1.5萬公里的戰略潛艇部隊,以隨時為可能爆發的全面戰爭做準備。
此時全面戰爭還未爆發,第三聯盟與國聯的主戰場還是在歐洲,但是歐洲戰場此時還是風平浪靜。
打出解放亞歐旗號的第三聯盟並未向歐洲發起進攻,而歐美國聯方面,也未向第三聯盟聯軍發起進攻。
中華民國投入亞非戰場的兵力為兩百八十萬人。包括六十萬海軍陸戰隊負責南非戰場。
在烏克蘭、白俄羅斯及波蘭邊境,中華民國驟然增兵至500萬兵力,同時兵力還在隨著第二波軍事動員而增加。預計兩個月內增至800萬。
而國聯的動員速度,顯然就慢得多了,國聯此時因為波蘭邊境的第三聯盟聯軍的牽制,而無法向亞非殖民地增援太多的兵力。時間上也太緊張了。甚至是還沒有完成『熱身』動作。
國聯急急忙忙的,向波蘭邊境增兵了一百多萬人,兵力勉強達到了600萬人,而第三聯盟方面,中華民國野戰軍的兵力加上其他成員國的兵力,達到了800萬兵力的強大規模。
面對中華民國在亞洲戰場上的快速解決,以及非洲戰場上的凌厲攻勢,國聯連日召開緊急會議。
美國迅速下達動員令。開始是計劃迅速動員500萬兵力,然後投送500萬兵力到歐洲去。國聯也可以在歐洲集結上千萬兵力。
但是一個很巨大的問題暴露出來了,那就是這上千萬人的後勤補給問題如何解決?
美國與歐洲隔著一個大西洋,必然需要大量的商船。商船是有的,但卻要面臨著中國海軍的威脅。
但是如果歐洲局勢不利,又如何把人撤回去?
於是美國政府在這種進退兩難又欲罷不能的抉擇中,減少了300萬兵力的投送,只願意繼續投送200萬兵力到歐洲。
此時國聯海軍最大的依仗,那自然是戰列艦的。大量的戰列艦,最終還是沒有拆成廢鋼鐵回爐,而是保留了下來。美國大西洋艦隊已立即向歐洲增援。
不過讓歐美國家意想不到的是,中華民國把傳單攻勢竟然都搞到歐洲去了,十幾架天火2轟炸機憑藉著其飛行高度優勢,向波蘭、德國、法國播散了大量的傳單。
此時德國經濟不景氣,德國容克財團開始打民族主義牌,歷史上的阿道夫希特勒沒有上台,根據軍情局的調查,貌似這傢伙在第一次世界級大戰中掛掉了。但上台了一個叫約納斯的狂熱民族主義份子,與歷史上的希特勒雖然在個人上有不同,但是其手腕上基本相同。
希特勒雖然因為歷史的改變而掛掉了,但是德國容克財團還在。原先歷史上的希特勒,實際上也只是德國容克財團支持的一個台前人物而已。
在德國的傳單中,中華民國宣揚德國正可能被捲入一場無意義的戰爭。傳單中宣稱,中華民國所打擊的是殖民主義帝國,德國已無殖民地,不在其行列之中,且中德兩國的長期友誼,德國是不應被捲入這場毫無意義,被人當做炮灰一樣使喚的戰爭當中。
向波蘭播撒的傳單也大同小異,宣稱中華民國將保證波蘭的獨立不被破壞,中華民國即不會侵佔波蘭領土,亦不會允許其他國家殖民、佔領波蘭,希望波蘭人民能夠理智對待這場戰爭。
在法國的傳單中,則宣傳中華民國所發動的這場戰爭,代表著人類進步與文明,斥責法國骯髒的殖民主義,將把整個法國拖入戰爭深淵。
宣傳重點還是波蘭和德國,而法國有的宣傳,有沒有效果就兩說了,歐洲人向來不把有色人種當人看。當你不信上帝的時候,他們打你毫無罪惡感,說你不信上帝。當你信上帝的時候,他們依舊會找理由來打你。
法國佬對於殖民地有一種長期以來形成的固執,他們的人民。為此沾沾自喜。
波蘭此時則面臨著極為巨大的壓力,一旦戰爭爆發,不管誰贏了。波蘭都可能被打成一片廢墟。
在羅斯柴爾德財團和美國財團的支持下,此時的波蘭幾乎是全民皆兵,只要是身體健全的成年甚至是未成年男性,此時都被緊急的武裝了起來。
但波蘭人看到中華民國向他們播撒的傳單后,都陷入了迷茫之中。波蘭被捲入這場戰爭是為了什麼?
很多人想不明白。
既然中國人許諾波蘭永遠獨立,那麼為什麼要為國聯出力?為什麼要讓所有男人,當國聯的炮渣?
相比之下。德國容克財團則進入了一個抉擇的十字路口。
是選擇倒向第三聯盟還是死心塌地的加入國聯?
「從當前局勢來看,第三聯盟佔據著很大上風,我們應該與中國繼續保持頻繁的暗中對話。然後觀察局勢變化。如果中國真的能打到西歐去,那麼我們就順勢加入第三聯盟。這樣對於我們德國是最為保險的。」
這樣的觀點得到了德國容克貴族們的支持。
德國與中華民國的暗中聯繫這些年一直沒有斷過,只要保持對話,這對於中華民國來說就夠了。
很多東西不是靠紅嘴白牙說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只要能夠拿出足夠強大的實力。德國將不會對中華民國進攻歐洲造成什麼樣的阻礙。
不久之後,波蘭政府也暗中與中華民國接觸,儘管沒有明確表示要倒戈,但是波蘭人顯然也不可能在除正面戰場之外給中華民國造成多大的麻煩了。
中華民國在發動亞非戰爭的同時,在烏克蘭、白俄羅斯,以及獨立出來沒多少年頭的立陶宛境內都在增建大型機場。前線運輸機迅速暴增到了五千架的規模,並且還在持續的增加。
這些年中華民國的空運業的發展,現有運輸機就一大堆。還有飛機製造廠正在加班加點的製造飛機。
非洲戰場進展很迅速,中華民國野戰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於1934年4月25日跨過蘇伊士運河,正式攻入非洲埃及。
攻入埃及后,中華民國野戰軍迅速分為三股,奔赴劃分出來的三大非洲戰區,即西北非戰區、東北非戰區,以及中非戰區。
埃塞爾比亞配合中華民國在東北非戰區的作戰,中華民國向其許諾,戰後將後世索馬利亞地區交由埃塞爾比亞管轄。
中華民國進入非洲作戰的目標很明確,一是摧毀歐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統治,二是掌控後世利比亞、南蘇丹、剛果、剛果金、加彭、南非這幾個地區。
利比亞與南蘇丹有石油,剛果、加彭這一地區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及森林資源,其中加彭有大量的錳礦,儲量為世界的80%。南非,自然也就是黃金、鑽石、煤炭、礦石那些資源了。
其他的地區,可以不進行掌控。索馬利亞地區,可以丟給埃塞爾比亞,這是中華民國在非洲最主要的小弟,跟了老大這麼長時間,也得有得甜頭給他們。
在南非戰場上,海軍陸戰隊還未到達的時候,納米比亞的中國十萬駐軍,已經與武裝起來起來的十萬納米比亞土著,向安哥拉、尚比亞地區發動進攻。
解放亞非戰爭,是中華民國為主力軍,只有埃塞爾比亞與納米比亞兩個非洲國家參與進來的一場世界解放戰爭。
中華民國海軍於1934年5月3日到達東南非,這支艦隊是由印度洋艦隊與南海艦隊組成,擁有航空母艦十二艘,華級戰列艦十六艘,巡洋艦二十三艘,驅逐艦兩百艘,運兵船600餘艘的龐大艦隊。
這支艦隊於4日開進了莫三比克馬普托灣,馬普托灣位於莫三比克南部,臨近英國殖民地南非。
經過飛機與艦炮的一頓狂轟,中國海軍成功的攻佔了馬普托的港口,海軍陸戰隊士兵立即開始登陸。
登陸持續了三天才完成,五十五萬海軍陸戰隊士兵陸續上了岸。工程師開始修建馬普托灣內的港口,中華民國將以這個港口為東南非作戰中心的後勤補給中心。
南非英軍根本沒想到中華民國會在南非打一場登陸戰,在他們想來,應該是從北非打到南非。
也沒想到中國會以馬普托作為登陸點,事先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應對方案。當中國五十五萬海軍陸戰隊士兵在莫三比克南部站穩腳跟的時候,以南非的二十萬英軍的兵力,根本難以抵擋登陸的五十五萬中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的進攻。另外還有五萬海軍陸戰隊士兵乘船在海軍的保護下在馬達加斯加島登陸,拉開了解放馬達加斯加島的作戰序幕。
非洲一下就熱鬧了起來,到處都是交火。
中華民國在北非、中非的作戰,從中亞行政區調去了許多飛機,併到處空降,打跳躍式的作戰,北非、中非的殖民統治鏈條被迅速摧毀。
在南非戰場,有三十萬中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向南非英軍發動進攻,還有二十五萬則進攻莫三比克、辛巴威、尚比亞、坦尚尼亞。
剛果地區,則由納米比亞十萬陸軍士兵解決,因為從北非和中非都不好進入這一地區,因為那裡有熱帶森林,從西南非是進入那一地區的最佳方向。
大量的補給船從中國沿海各港口出發,向非洲地區運輸作戰物資。
飛機、戰車、子彈、炮彈、炸彈,以及軍用罐頭、巧克力、香煙等等物資,中華民國此時經濟發達,工業實力強大,打仗已不似當年復興軍時期那麼寒酸了。
每名參戰士兵,每天可以領取5元的戰爭津貼,不過財乃耗神,戰爭比的就是命硬,因此一部分錢將在他們回國后領取,每個月只發放50元的零用錢,不過50元可不少了,很多士兵第一個月拿到津貼,便拿去購物了。有的買墨鏡,有的買手槍。
購買手槍的風氣非常流行,很多士兵認為擁有一把手槍,在戰場上能使他們增加生存幾率。不過也有很多士兵對此不屑一顧,認為手槍在戰場上並沒有多大用處。
香煙、巧克力、水果罐頭都是大量供應,香煙是品質上好的,用來補充熱量的巧克力也是絕對不偷工減料的。
肉類供應也很充足,如果是上前線的話,那就只能吃肉罐頭了。如果是在後方一些,有從國內空運到戰場上的鮮肉,或是船運來的冷凍肉。素菜、水果也經常在空運行列。
「這是我見過最奢侈的一場對外戰爭,中華民國的對外戰爭中,從未有過如此奢侈的後勤供應。儘管這彰顯著中華民國在物質上的強大,但讓人擔憂的是,這會不會腐化中國士兵傳統的吃苦耐勞的作戰精神?」一名戰地記者扛著攝像機傳回了中華民國士兵作戰時的後勤補給情況,並在電視台播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