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盛世長安
中華統一之後,百業待興,眾人都忙到不亦樂乎。
蕭寒元帥身兼工業部部長,規劃中華工業發展的藍圖,只恨時間不夠用啊。
牛犇大將奉命剿匪,把倭寇騷擾時期留下的據點及幫凶全部摧毀,轉戰干里,被張義緊急召回臨安。
「你們是不是忘了,阿奴和月芽兒就要生了!」張義說道。
「沒忘啊,咱這不是公事纏身嘛!」蕭寒無奈道。
「是啊,生孩子的事咱又幫不上忙。」牛犇大大咧咧道。
「噓,大牛不要亂說話,」小龍提醒道,「要讓嫂子聽到這句話,你吃不了兜著走!」
兄弟幾人都笑了。
牛犇嘴硬心軟,其實操心得很,時時刻刻牽挂著阿奴,只是他把國事放在了第一位,不擅長口頭表達罷了。
「啥也別說了,出發,回長安。」張義拍板道。
國事重要,家事同樣不能耽誤。
張義帶領大隊人馬離開臨安,奔赴長安。
本想急行軍趕回去,誰知沿途百姓熱情無比,都想見張義一面,說幾句話,留英雄們吃一頓本地的飯菜。
就這樣,半個月的行程拖長到一個月。
2104年10月15日,張義等人才回到長安。
整座城市都沸騰了,煙花在天空綻放,鞭炮聲震耳欲聾,男女老少們喜氣洋洋的迎接英雄團的歸來。
宋老黑、張平安、李拐子和胡鐵匠等人來迎,各個歡喜到淚流滿面。
「沒想到啊,沒想到,說統一就統一了,」宋老黑拉著張義的胳膊,感慨萬幹道,「老夫竟然活著看到三國變成一家,真像做了一場夢啊!」
「這不是夢,宋爺,咱們勝利了!」張義大笑道。
「阿奴呢?月芽兒呢?咋沒看見她倆?」
牛犇看到前來歡迎的人群中沒有兩人,著急要死。
「小牛啊,甭急,她倆都在家裡等著呢!」
張平安哈哈大笑道。
蕭寒一聽就明白了,撒開腿就往王宮裡跑。
牛犇趕緊跟上。
張義等人笑著去追。
眾人來到王宮宿舍區,遠遠的就聽到嬰兒的哭聲,格外的響亮,想必是被鞭炮聲嚇到了。
進到屋子裡,阿奴和月芽兒在床上坐著,各自的懷中都抱著一個嬰兒。兩個孩子前後差了幾天,一個男孩一個女孩。
蕭寒和牛犇喜不自勝,一個留下激動的淚水,另一個手舞足蹈快要樂瘋了。
「牛哥,你回來了?」阿奴驚喜叫一聲,又含笑道,「不好意思,牛哥,給你生了一個胖丫頭……」
「啊?丫頭啊!」
就在眾人以為牛犇會嫌棄女孩時,卻見他大笑道。
「哈哈哈,丫頭好啊,丫頭懂事,丫頭一樣能上戰場,像咱嫂子那樣做巾幗英雄!」
眾人捧腹大笑。
「大牛,你除了打仗能不能想點兒別的!」小柳喝道,「天下都太平了,讓丫頭學棋琴書畫不好么?」
「好,好,好,學啥都好,哈哈哈。」
牛犇半跪在地上,伸出一雙粗躁的大手,想摸嬰兒卻不敢摸,看上去孩子是那麼的嬌嫩。
此時,蕭寒從月芽兒手中輕輕接過自己的兒子,笑到合不攏嘴,飽含感情的對月芽兒鞠躬道。
「月芽兒,辛苦你了!」
「蕭哥,最辛苦的是你們,我們整天吃了睡,睡了吃的,」月芽兒笑呵呵道,「蕭哥,你給孩子取個名字吧!」
蕭寒樂到只知道笑,抱著孩子給張義和小柳看。
「哎,我腦子都不轉了,還是請孩子的義父義母起個名字吧!」
張義看著白白胖胖的小嬰兒,喜愛至極,說道。
「孩子是在長安出生的,我看,就叫蕭長安吧,你們覺得呢?」
眾人拍手說好,蕭長安,大氣!
「那俺家的孩子呢,不也是長安出生的嘛,叫啥好?」牛犇問道。
「我想,咱們是在臨安打敗六國聯軍,奠定大局的,值得永生銘記,」小柳笑道,「大牛家的丫頭,就叫牛臨安如何?」
「好啊,就叫牛臨安了。」阿奴滿意道,「長安、臨安,兩個孩子永遠平安、安定、安樂!」
眾人哈哈大笑,歡心無比。
這兩個孩子太有福了,出生在中華盛世開始的一刻,還由國父國母親自取名。他們將得到最好的照顧,最好的教育,在大家庭的呵護下快樂成長。
……
這個時候,劉愷大王去世一事,沒有必要隱瞞了。
在大明殿聚會時,張義道出實情。
小柳忍不住掩面而泣。
眾人的神情頓時變得凄涼。
朱浩元帥長嘆一聲,感慨道:「其實不說,我也早看出這一點,劉愷大王是一位睿智的君主,也是我最敬佩的英雄啊!」
楊庭元帥潸然淚下道:「我和劉兄鬥了半輩子,說是冤家對頭,卻打心眼裡尊重對方。我也早有判斷,劉兄已然離去,但他不放心啊,這才留下遺囑,秘不發喪。」
兩位老帥都看破了,卻都選擇了沉默,沒有揭穿此事。
都是一代宗師級大人物,洞察世事,心如明鏡。
經過長安之戰後,他們的立場,已經傾向於張義。
兩位老帥的暗中支持,是中華順利統一的因素之一。
睿智之人吶!
「此事可以昭告天下了,我們為劉愷大王舉辦一場祭奠儀式,把中華一統的好消息告知在天之靈!」小龍說道。
這件事就交給小龍籌辦。
幾日後,長安城中一片素色,百姓們在慟哭聲中跪拜觀音台,祭奠這位偉大的君王。
張義和小柳等人全身孝服,跪拜於陵前。
昔日不得不強忍悲痛,在人前遮掩此事,如今終於可以痛哭一場了。
張義失聲痛哭,沒有這位恩師和父親的幫助,還不知道要遭遇多少艱難險阻,哪裡會輕易成功?
小柳哭喊著父母,幾度暈厥過去。
所有人都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終於在廢墟般的世界里,再次創造出一個完整而強大的中華!
其中的艱辛,已非語言所能描述。
數十萬軍民自發的跪在觀音台下,哭聲響成一片,有恩於百姓的人,會被人們永遠的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