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戰後復甦:皇族的親情,由校和由檢
第474章戰後復甦:皇族的親情,由校和由檢(五)
轉眼到了萬曆十七年。
大明經濟復甦正在正軌之上,而張居正卻再次向皇權發起了挑戰。
撤皇帝制,啟用新制,他認為是歷史的潮流。
可推翻皇帝制,是眾望所歸,可推翻那個人,往往會捨不得皇帝制的。
歷史上有太多人,捨不得皇位的。
而那種真能捨棄皇位的人,屈指可數,那才是聖人。
聖人終究是少數,俗人才是最多的。
推翻皇位的人,往往還要坐那個位置。
可笑不?
能徹底看開,並真的不要的人,千古才有幾個人啊。
張居正絕對不是那樣的人。
他是一個權力慾望極重的人,他辭官歸鄉那幾年,他幾乎大門都不出,面容則肉眼可見的衰老。
重新執掌天下權柄之後,六十多歲的他越活越年輕。
這樣的人,捨得將皇位拱手讓人?
他所謂的推翻皇帝制,無非是把朱家變成張家而已,把皇位挪到自己家而已。
而張居正抓到的機會,對萬曆帝發動衝擊。
萬曆帝早就盯著他呢。
他把二次復起,當做實現政治抱負的台階。
萬曆帝同樣將張居正視為最大的敵人,他一直在觀察張居正,也一直在監控他的布局。
這幾年也琢磨明白了,張居正還要第二次衝擊皇帝制。
這次,皇家犯錯了。
張居正先放大這個過錯,然後藉機向皇帝制發起衝擊。
萬曆帝的二兒子,朱由檢老丈人嚴重貪污違紀,被朱由檢包庇下來,張居正發現后,並沒有立刻發難,而是助長朱由檢的老丈人,繼續貪污。
第二次,朱由檢又給遮掩下來。
而報紙上忽然就出現了流言,但被張居正壓了下來。
此事本以為就過去了。
但在萬曆十八年京察中,被御史揪住不放,甚至要求萬曆帝罷黜朱由檢的郡王職位,貶為庶人。
而基於此事反應最大的,是他的兄長太子朱由校。
朱由校激烈反對,死保弟弟。
這就給了張居正可乘之機。
貪污,在萬曆朝是大問題。
因為萬曆朝沒錢,早年間幾次肅貪,從權貴身上割肉,反哺民間。
朱由檢犯錯,自然被上下揪住不放。
張居正反應最大。
萬曆帝可捨不得朱由檢這個兒子,隆慶帝在時,就說他這兩個孫子,一個皇帝,一個賢王,未來會支撐起朱家宗室,起碼能延續皇帝制五十年。
事實證明,隆慶帝眼光很好。
朱由校得到文武青睞,都得說一句太子賢明。
朱由檢能力極佳,這些年幫助朱由校秉政,兄弟配合無間。
最讓萬曆帝欣慰的是,太子並不猜忌弟弟,反而對弟弟親愛有加;弟弟朱由檢也從未垂涎過兄長的皇位,反而全心全意地幫助兄長。
兄弟倆配合無間,前朝諸事處理得井井有條。
而且,還能和張居正分庭抗禮。
可見這對兄弟的治政能力。
朱由檢還是犯錯了,他的王妃,是有名的賢妃,可他的岳父可不咋地,平時在家連大米飯都捨不得吃,頓頓吃粗糧……反正,朱由檢看到的是頓頓粗糧。
他不在的時候,老岳父吃啥他就不知道了,反正民間都說是極盡奢侈。
王妃周氏,則是他的賢內助,他能成為賢王,和王妃的佐助息息相關,他王妃本可以走向台前,成為一名官員的,可她為了丈夫的前途,默默隱居幕後支持他。
最重要的是,他的妻子和皇嫂張嫣有幾分像,和皇嫂一樣賢惠……
所以,他岳父第一次求他的時候,他心裡下意識認為,岳父不是一個鋪張浪費的人,俸祿絕對夠吃飯了,不可能去貪污的。
他岳父也說自己冤枉,他也就信了,畢竟不是什麼大事,他一個郡王,又不是太子,何況是他的岳父,貪幾萬塊而已,還是栽贓的,先壓下來,再查清楚,若真是他岳父貪污,他會毫不猶豫秉公執法。
而正在查的過程中,他岳父第二次貪污了。
他不再相信岳父了。
可是,他的賢內助跪在他面前,求他幫幫她父親,他沒法拒絕自己的妻子跪在他的面前,苦苦哀求,但也僅此一次。
這才有了第二次遮掩,當時他沒想到會釀成這般苦果。
他確實聰明,但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犯了錯誤。
一個宗室藩王,犯點錯誤才是正確的,這樣才會讓皇帝、讓百官、讓天下放心,認為他沒有垂涎過皇位。
反而有賢名的賢王才要小心。
朱由檢覺得無所謂,他不介意污點,恰恰也需要污點。
結果張居正卻抓住機會,大做文章,劍指皇帝制,還有人撰寫了一篇文章,消除特權階級,建立平等民主的新政治體制。
雖然文章寫得模糊,其實就指向了皇帝制。
信王朱由檢就是特權階級,他因為親情,就公器私用,視國家法度於無物。
隨著輿論發酵,謾罵聲此起彼伏,已經要求罷黜信王王位,貶為庶人。
萬曆帝也在降輿論熱度,並且轉移視線。
很顯然,張居正的手腕更高,他準備了十幾年,等的就是今天。
所以,萬曆十九年,八十多歲的張居正向皇權發動了第二次抗爭。
太子朱由校是死保弟弟的。
他和弟弟年齡相差不大,但是,信王和幾個弟弟,都是他一手養大的,尤其是信王,他倆雖是異母弟,但信王的母親早逝,信王養在皇後宮中。
在太子十歲的時候,萬曆帝皇后薨逝,從那之後,朱由檢就和太子住在一起,兄弟倆形影不離。
那時候他們的祖父隆慶帝還活著呢。
隆慶帝很疼愛兩個孫子,但玉不琢不成器,經常摔打磨礪他們,在太子十六歲的時候,把他倆送去民間住了四年。
那四年,是他們最苦的四年,也讓兩兄弟感情更加親密。
回來后,朱由校先大婚,兩年後朱由檢大婚。
萬曆登基后,朱由檢也跟兄長同住東宮,這是其他皇子沒有的待遇,信王的信字,就是朱由校給挑的。
信王,準確地該叫信郡王。
可朱由檢卻沒有這個郡字,這就是區別其他郡王的地方,可見兄弟關係之好。
這也是今天,太子死保弟弟的原因。
朱由檢跪在東宮門前。
朱由校眼珠血紅:「孤不同意!你是孤的弟弟,孤不容你被千夫所指!」
「哥哥,去了我的王爵,方能平息天下之怒火。」
朱由檢目光堅定:「是我包庇了岳父的罪證,鐵證如山,我沒有理由辯駁,怪我當時沒和您商量,就擅自做主,兩次犯下同樣的錯誤,是我的錯。」
朱由校要扶他起來:「你別這樣怪自己,這是張居正的政治手段,逼著皇家犯錯,哪怕沒有伱,他也會對皇帝制發動衝擊的,這是他的使命。」
可朱由檢不肯起來:「終究是我犯錯,我必須承擔責任。」
「你是我的弟弟,我一定要保你!」朱由校更加堅決。
他在保護弟弟,也在保護皇帝制。
祖父用一生的時間,保住皇帝制,對他們兄弟寄予最大的希望,可不能毀於一旦。
「兄長,當務之急是保皇帝制,我的王位無關痛癢,哪怕現在沒了王位,只要您肯給我機會,我照樣能憑自己的努力,拿回自己的王位。」
朱由檢壓低聲音道:「當務之急,是鬥倒張居正,只要皇權取得勝利,我日後拿回來的,就是親王爵位!」
朱由校卻堅決地抓住他:「大明只有兩位,因功封王的,一位於謙,一位王越。」
「還只是郡王。」
「你要走這條路,什麼時候才能封上來?」
「此事你不必再管,你只要回到府中,管束好你的家人便是,其餘事交給我,相信我!」
兄弟爭執之後,朱由檢拗不過兄長。
隨後,朱由校對張居正發動了衝擊。
出乎張居正預料的是,萬曆帝作壁上觀,並沒有直接下場,反而沉默不語,很顯然在等張居正出招。
張居正看出來了,這是等小的打不過,老的再上。
呵呵,你們一起上也沒用。
張居正早就做好了萬全之策。
民間輿論紛紛,張居正和太子斗得你來我往,太子漸漸落入下風,而這個時候,民間出現了張居正兒子科舉作弊的流言。
張居正根本就不在乎,他兩個兒子中進士,確實是運作出來的,他第一次罷相,就因為此事被彈劾,關鍵他兩個兒子都被削籍為民了。
他一共有五個兒子,小兒子去年登科,靠的是真本事。
因為他小兒子不姓張,籍貫也不在張居正名下,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家還有一個小兒子。
這個小兒子,是他為政治鬥爭失敗留的後路,他敗了,就算被誅族,他還有一個血脈在家族之外。
當然了,以他的功勞,只要不是謀反,絕對不會被誅族的。
他主要擔心自己的兒子們支撐不起門楣,衰落之後的事情了,算是未雨綢繆未來五十年後的事情。
這次流言對象正是他的小兒子。
張居正不慌不亂,兒子並不是他的軟肋,這種華夏歷史金字塔尖上的人傑,自身幾乎沒什麼弱點。
太子朱由校的攻擊無效,反而在張居正的攻擊下,太子的名聲受到很大的影響。
萬曆二十年,身體極好的張居正,忽然病重了。
正處於漩渦之中的朱由校,忽然就脫身了,所有攻擊全部不攻自破,那些指責太子和信王的聲音,忽然就消失了,連都察院都改變口風了。
當張居正病重之後,皇帝罕見的出宮,親自去太師府慰問張居正。
張居正卻在服藥之後,身體更加敗壞,眼看就不行了,關鍵張居正已經八十四歲了,忽然病倒也在情理之中。
可病倒的時間點,則值得人商榷。
萬曆帝和張居正密談半個小時,當天晚上,張居正就病逝了。
據說張居正臉上含淚,是被皇帝逼死的。
萬曆帝還不錯的口碑,開始滑坡。
可張居正死了就是死了。
對朱由校的進攻,忽然就瓦解了,朱由檢也得到了釋放。
趁著端午節,朱由檢入宮謝恩的機會,偷偷問他爹,張居正到底是怎麼回事?
明眼人都知道是他爹出手了。
但是怎麼出手的,沒人知道。
「他是朕的師兄,朕今年都七十四了,到了這個年紀,誰知道哪天人就沒了?」
萬曆帝不承認。
他並沒有清算張居正的黨羽,而是給予張居正最高規格的葬禮,最高規格的謚號,並追贈為王,配享太廟。
大明第一個被追贈為王爵的文官。
可謂是極盡恩寵。
而這,怎麼看都像是萬曆帝擺脫嫌疑的舉動,越看他嫌疑越重。
史學家公正的評價張居正的一生,是大明功勞最大的文官,當代國士。
萬曆帝親口說,大明功勞最大的三個人:徐達、于謙、張居正。
能把張居正和前面兩位並列,已經是最高的評價了。
萬曆二十二年,萬曆皇帝病重,他在迷離之際,交代太子:「要善待張居正的後人,於私,他是朕的同窗,於公,他對國有大功。」
「朕知你厭惡他,因信王之事,你一直想清算於他。」
「不行的。」
「如果連張居正你都清算了,以後誰還會為大明效力呢?」
「這裡面涉及了國家,你要以大局為重。」
「你御極之後,要從張居正的後人中拆出一支,進入勛貴,當個侯爵吧,算是你對張家的恩寵。」
「記住了,不要壞了大明的規矩。」
朱由校聽得出來,萬曆帝對張居正是有虧欠的。
恰恰證明,張居正是被他爹弄死的。
朱由校猛然一震,這些年萬曆帝看似一動沒動,其實收買了張居正的身邊人,隨時都能對張居正動手。
所以,萬曆帝才信任張居正。
他爹並沒有將這條線索交給他,說明已經斬斷了。
朱由校登基稱帝,改年號為天啟。
萬曆帝則上廟號為神宗,謚號,顯。
天啟帝只有兩個兒子,早早就立了太孫,皇位順利傳承沒有問題。
他繼位后,就迫不及待地讓信王出來代為秉政,和他的太子一起,主持朝政,絲毫不擔心信王變成權臣。
哪怕朝臣一勸再勸,天啟帝一意孤行。
轉眼到了天啟四年,太子外出巡查時,忽然得了重病,拖了兩年還是病逝了,只留下兩個女兒,沒有兒子。
大明皇位再次出現了波折。
太子,上一代皇帝指定的太孫死了,皇位傳承出現了問題。
太子沒留下兒子,主要因為他還年輕,死的時候才三十歲,已經有兩個女兒了,早晚會有兒子的。
他是嫡子,朱由校另一個兒子,則是庶子。
而五十八歲的朱由校,只剩下一個兒子了,繼承他的皇位的,應該就是這個兒子,沒什麼意外。
可是,朱由校卻猶豫了。
他看向了自己的弟弟。
他除了嫡長子之外,最疼愛的就是弟弟朱由檢,關鍵朱由檢的能力,是比他更強的。
登基六年來,國政大事,基本都是三人共同商議完成的。
太子英年早逝,而另一個兒子明顯不堪重用,最好的選擇是兄終弟及,讓弟弟登基。
可是,他的另一個兒子會同意嗎?朝臣會同意嗎?弟弟會同意嗎?
從朝臣的角度來說,肯定是上來一個容易控制的皇帝,比較順從民心。
而朱由檢鋒芒畢露,尤其被張居正坑了一波之後,他斬斷情絲,人變得更加幹練老辣。
他更像是正德皇帝,兢兢業業,只做事不看後果。
他未必能善終,但一定是個好皇帝。
這也是天啟帝傾向於他的原因。
如果嫡長子活著,他壓根就不會考慮弟弟,可嫡長子早逝,庶子不堪重用,他必須得為皇帝傳承負責。
現在的皇帝制,經過張居正兩次衝擊之後,已經變得搖搖欲墜,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要如履薄冰,不能出現任何錯誤,被人抓住把柄。
做六十億人的皇帝,就要被六十億人的眼睛盯著,就要被這種挑剔的眼光死死盯著。
皇帝制搖搖欲墜。
這就讓宗室團結起來,並團結勛貴,死死保住底線。
所以天啟帝要考慮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