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揚州知府也難選
到得九月里,司徒大人的調令總算下來了。
徐達正式辭任海關關長一職,安安心心開始籌辦他的工學院。
而盧郎中,也一躍成了盧副關長,官品直接到了三品,激動的他老淚縱橫,抱著裴庭直喊夫人旺我啊!而脾氣不咋好,可能力還不錯的向監事,也成了向郎中,從小小主簿莫名成了個中等官僚。
正如徐達之前所說的一樣,因為吏部還沒選好揚州知府的接任者,所以司徒大人暫時就兩頭辦差。
當初想的時候,司徒大人雖然覺得自己會得心應手,可是真的到徐達完全甩手不幹的時候,司徒大人到底還是覺得費勁的。
可徐達才不管這些,他籌辦工學院,擴建玻璃工坊還來不及呢,哪兒還管得了別人的死活。
司徒大人在幹了兩個月之後,便發了書信去吏部詢問,知府的人選,到底定下了沒,他都快乾崩潰了。
這海關的破事兒,未免比他想象中的,多太多了吧!!
吏部遲遲沒能定下揚州知府的人選,倒也不是沒人可選,而是因為要去揚州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江南向來富庶,這幾年海貿又發展的很快,海關總署又設立在了揚州,這地方原本就商業發達,現在更是往來客商雲集,繁華程度在江南都能數一數二。
再加上官辦船已經開始籌建,往來的高速路也都漸漸貫通了,揚州本就連通南北,那發展前景,有腦子的人都知道,肯定是不可限量了。
雖然,越是富裕的地方,水越深,可架不住想去試試深淺,覺得自己能站穩腳跟的人也很多啊。
所以吏部......真的很為難。
有時候好不容易,選定幾個人選,名冊還沒送到皇帝跟前呢,就先被內閣給斃了。
要不是嫌棄人家二甲吊車尾,就是嫌棄政績有瑕疵。真有沒瑕疵的官員,內閣又說政績不突出,這樣的人,配不上揚州府。
總而言之,是橫也不是,豎也不是。
而皇帝聽聞揚州知府遲遲沒定下來,也很氣啊,在朝堂上罵了吏部好幾回,直問他們是不是吃乾飯的,為啥一個知府那麼久了都沒定下來。
吏部甩鍋,說內閣挑剔,內閣甩鍋,說吏部沒用心選人,選出來的人,細查下來,還被大理寺關進去了倆,簡直不要太魔幻。
就在這日復一日的吵罵干架中,原本想去揚州的那批人,漸漸都不怎麼敢再提起這事兒了。
口吐芬芳,想去揚州當個知府,居然還得查祖宗十八代,弄不好還得進大理寺的大牢,這誰受得了?
所以這人選,在吏部和內閣的瘋狂甩鍋中,遲遲沒有定下來。
直到過完年,各地送來了去年的述職報告。
去年,東部沿海,九月里還糟了風災。但是上海寧海兩地,因為對抗風災得力,港口碼頭機會沒有損失。
兩地糧食也儲備多,品種全。除了能保障本地百姓吃飽之外,居然還能騰出手來,去支援同樣受災,但是損失慘重的兄弟縣。
皇帝特地在大朝會的時候,讚揚了這事兒,並且要嘉獎抗災得力的官員。
然後,永益侯突然提出,「皇上,既然松江府辦事得力,那何不讓松江府的知府,關慕青調任去揚州呢?」
...........
「平調?」皇帝皺眉問了一句。徐達的女婿去揚州做知府........皇帝猶豫了。
「關知府在知府位置上不過幹了三年吧?平調也正常。」吳首輔上前一步說道。
平調而已,又不是晉陞,底下百官倒也說不出什麼來。
安陽伯也說:「關家世代忠良,他們家一家除了關家姐弟,全折在了北境,這品性倒是可以絕對相信的。」
皇帝略點了下頭,有些動搖了。
自從徐達回了揚州,他也會時不時的問問這貨最近在幹嘛。
的確,正如徐達自己說的,辭官之後,他就一心專註於倒騰玻璃和籌辦工學院的事兒了。
年前還給送了罐頭和五十片玻璃進京。
這方面,他是比較相信徐達能說道做到的,畢竟當初神兵營,徐達也是說走就走,毫無留戀的。
關慕青,倒也算是個青年才俊。
他家那媳婦......別的不說,種地也算是很有創意了。
這個提議,倒也不算不靠譜吧。
皇帝小聲問了下坐在他下首的太子,「太子你覺得呢?」
「回父皇的話,兒臣也覺得關慕青不錯。揚州的位置,正在南來北往的中間點上,按照咱們大乾如今的這個發展態勢,這個地方,只會越來越重要。
關慕青和徐家的忠心,父皇肯定也是知道的,把他放在揚州,比別人都合適。」
太子比皇帝心寬些,他不敢在皇帝面前說自己絕對信任關慕青。
但是他的內心,的確是很信任這個曾經一起,讀過書,抗過災,坑過洋人,的夥伴的。
皇帝這才略微一點頭,然後坐正了身子,又問:「那關慕青調任揚州,這松江知府不就空出來了嗎?松江知府的位置,也不是隨便什麼人就能糊弄的。」
「啟稟皇上,微臣覺得,寧海吳知縣可用。」吏部尚書突然站了出來。
大伙兒卻一扭頭,齊刷刷的看向了吳首輔。
吳首輔趕忙躬身道:「皇上,此事微臣就不參與了,內閣和吏部自行討論吧。」
不要臉!!
吳應良天打雷劈不要臉!!
這事兒肯定是他搞的鬼,現在細想下來,吏部和內閣因為定不下來人選,吵了那麼久,卻在去年述職報告拿上來之後,突然定下來了揚州知府的人選,這事兒........細想下來,怎麼就那麼不對勁呢?!
這事兒感覺就是吏部和內閣演的一場戲啊!吳應良現在居然甩手說自己不參與!
大乾就沒有比這貨更不要臉的人了。為了自己兒子升遷,居然可以唱那麼大的一齣戲!
御史台立刻炸了毛,揪著吳應良就要開罵。
吳首輔反正是口水沫子里成長起來的,最不怕的就是吵架。
面對御史台指責他給兒子鋪路,吳首輔大喝一聲:「怎麼的?!官員的兒子還不能當個四品小官了?!那大乾朝起碼一半以上的官員,都應該立地辭官!
還有你們家哪個孩子,不是在國子監讀書的?!哪家兒子是自己考進去的?有嗎?!我呸!哪個不是仗著你們這些老爹進去讀的書,有種讓他們都別讀了啊!」
新一輪的朝堂罵戰,就此展開。而皇帝呢,又把大臣們罰了個底朝天,倒也不是他貪財,實在是那些人太不像話,罵人就罵人,還互相呸來呸去,太噁心了,不罰不行。
不過開了春,到了三月里,關慕青和吳縣令,還是同時收到了調令。
吵架嘛,就沒有吳首輔輸的時候。
當然,對於關慕青調任揚州知府一事,最高興的除了老徐家的眾人之外,還有司徒大人。
他是在仁濟堂把脈的時候,聽到這個好消息的。
當時的情景,按照金大夫的說法就是,司徒大人的眼淚,唰一下就下來了。
不容易啊,真的不容易,他原本花白的頭髮,就幾個月時間,生生熬成了全白,金大夫也說他氣血兩虧。
好在,司徒大人在禿頂之前,終於把新任知府給盼來了。
所以當關慕青攜著妻小到達揚州的時候,司徒大人,眼含熱淚的,親自去了城門口接人。
一旁來接他寶姐兒小乖乖的徐達,忍不住吐槽,「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亦山的親爹......你沒去過北境吧?」
「啊呀,伯爵說的啥話,我這是......這是......」
「終於甩掉了鍋,興奮的。」徐達替司徒大人說出了他內心的想法。
對於這樣的情形徐達很熟悉,畢竟張大夫是箇中好手。
司徒大人已經無所謂了,只要有人來分走他的活,別說徐達說他甩鍋了,哪怕說是甩餅甩桶甩刀,都行,反正能甩才是保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