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十二連城不能放棄
「唔,楊兵馬所言甚是有理,本帥也同意了!這就與楊兵馬使一道,率眾將巡城,楊兵馬使有什麼建議請儘管說出來,某會聽從楊兵馬使的安排的!」
哥舒翰應答的一句話讓楊晞再覺放心!這個老帥,還真的挺配合自己!
雖然他並不完全知道哥舒翰在短短半天內做出這樣的改變具體的原因是什麼,但楊晞相信,以大局為重這肯定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他在抵達時候表達了一種光明磊落,並以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哥舒翰這樣一個敗軍之將,要是在這種時候,還抱著私怨不放,置大局於不顧,那就太說不過去了。
非常時刻速度也是非常,不一會兒間,收到命令的諸將都在哥舒翰的帥帳前集合了。
有時候,集合眾將一道出發,而不是在城頭上匯聚,就是為了造勢,造一種駭人的氣勢!
看到諸將都到齊了,楊晞對哥舒翰作禮道:「哥舒元帥,為振軍士士氣,末將陪元帥巡視城頭,撫慰眾軍!」
哥舒翰回了一禮,再對諸將喝令道:「眾將得令,隨本帥和楊兵馬使巡城!」
說著率先邁著不便利的腳往自己的戰馬方向走去,幾名親兵趕緊上前,攙扶著哥舒翰上馬。楊晞也趕緊跟上,諸將依照職位的高低默默地跟在後面。
巡城從東門開始,再以東南西北的順序而延!
所有將士接到命令后,都在城門上位置集合待命,準備接受眾將的檢閱!
天很熱,為了不必要的士氣損耗,所有將士都列隊在城門樓近太陽照一到的位置。
此時已經過了正午,太陽往西靠,城門樓前有大塊的遮陰出現了,這也給防守的軍士帶來了一點便利,沒有情況時候,即使守在城頭的軍士也可以躲到城門樓下陰涼位置。
一群將領騎著高頭大馬,以整齊的隊列巡邏各城門,並面對帶領列隊的軍士喊話,告訴他們此戰我軍一定能守住潼關,進爾擊敗叛軍的,這作秀一樣的行為的確鼓舞了士氣。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領軍的將領有這樣氣勢表現,軍士的士氣定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鼓舞。
而楊晞也趁機將各城門方向的地形都熟悉了一遍,特別是大火還沒有燒盡,但禁溝天險重現的南門方向情況,他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禁溝其實就是一條山塹河谷一樣的地貌帶,以楊晞估計深度大概在五到三十米,寬大約在十米到五十米之間,就橫列在潼關城東南方向不遠處,總長有幾十里,最近處就貼著南門。
要是沒有弔橋與禁溝外沿的道路相通,即使猿猴也很難攀越。
禁溝以西有十二連城,也就是二十座小型的烽火台,守衛著禁溝,禁溝與十二連城,共同捍衛著潼關城。只可惜,逃亡回來的唐軍將士太多,竟然把一段禁溝都填滿了,以至禁溝成通途。
成了通途的禁溝沿側十二連城上的守衛軍士也都逃走或者被哥舒翰撤掉了。
十二連城只是十二座小型的烽火台,每城大概只能布置一百名軍士,要是禁溝天險在,百來名軍士依禁溝而守,對敵攻擊的阻擊能力是很強的,但禁溝天衛被屍體填滿的話,烽火台上百來名軍士的作用就大大減少了,因此哥舒翰在逃回城,收攏潰兵后,把十二連城上的大部軍士都撤了回來。
禁溝內原本長有許多灌木,沒有屍體堆積或者屍體沒有完全堵塞的路段還可以看到原始的禁溝地貌,但南門城下這段禁溝,可全被屍體填滿了。一大早哥舒翰就令澆油焚燒,只是這麼多的屍體堆積著,是不可能全部燒光,大火燒了半天,也只燒掉了近一半的屍體,堆積在下面的就再也燒不起來了,除非有人進入溝內,將上面那些灰和炭都除去,再燒上油,堆上乾草,那還有可能繼續焚燒。
但現在不可能派軍士下去清理,溫度太高了,人要被燙死的。
不過經過焚燒的禁溝還是初步恢復了其天塹的本質,有了一定的禦敵功能,至少叛軍不可能踏著禁溝內的屍體攻至潼關城下。
「哥舒元帥,末將覺得,十二連城不應該棄守,應該重新派兵鎮守,有十二連城拱衛著禁溝天險,叛軍要攻至潼關城下,定會要付出十倍的傷亡!」在仔細地觀察了南門方向的地形后,楊晞很鄭重地對哥舒翰說道:「禁溝天險已經被清除出足夠的深度,有了一定程度的禦敵能力,十二連城要是就這樣放棄,等於放棄了潼關城一半的天險優勢!」
其實楊晞有點想不太明白,十二連城一道如此重要的防禦設施哥舒翰竟然放棄,與十二連城接在一起的漢潼關城也放棄,哥舒翰到底是怎麼想的?要想守住潼關城,這幾處地方必定要加以防守的!
潼關的天險,並不是只指城隘的高大,易守難攻,而是指城隘與周邊地形相結合而共同構成了一個無比堅固的防守要塞,叛軍從潼關東面來,要想攻破潼關城,就必須要克服地形的險峻所帶來的劣勢,將潼關外圍的防禦陣地攻陷后,再攻取潼關城。
若在漢潼關城及十二連城布置兵力,那叛軍要攻潼關城,就必須先攻破漢潼關城,再拔了十二連城,越過禁溝天險,才能攻至潼關城外,才有機會對潼關各門展開攻擊。漢潼關城能布防的兵力不多,十二連城也是一樣,但要攻破這幾個要隘,叛軍付出的努力和代價必須很大。
楊晞在抵達潼關,初步布防時,只是聽別人口中講述了潼關城的地形及各險要地方,並未實際觀察過這些地方,可以說並沒有很具體的概念。在布置任務后,他也只觀察了東門方向的形勢,其他方向並沒細看,這是他的一個失誤,主要是怕叛軍馬上攻城。這次巡城時候,仔細看了,才清楚各方向的地形概況,對最初的軍事布署也有了一些更深層次的想法,那就是十二連城是一定要再派兵駐守的。
如果在漢潼關城布署兩千兵力,叛軍要攻漢潼關,至少要用十倍左右的兵力攻城,如果要將漢潼關城攻破,全殲上面的守軍,至少要付出幾倍兵力的代價。
十二連城各隘只能鎮守百來名軍士,但要將各隘佔領,那可就要付出十倍以上的代價了。
這些地方派人馬駐守,不但可以當作潼關城的突出防守單位,可以有效的阻滯叛軍,延緩叛軍對潼關城的攻擊時間,還可以有效殺傷叛軍。
以付出百來人的代價,消滅數百甚至成千的叛軍,此等划算之事,如何會不為?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