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二章 師出有名
下層的士兵並不認識秦王妃和諸位夫人的,這個年代沒有照片,即便是有畫像,也只是神似而已,很難準確辨認。.
因此遇到抱著的孩子的氣質美女,加上秦王府侍衛拚死保護,又是買通水門校尉偷偷出城的情況下。
條件吻合,士兵們便會下意識地認定是秦王府家眷。
直到人被送入宮中后,太后高滔滔親自辨認,才被戳穿,而這中間會有一個時間差。
汴京其他地方的士兵聽聞秦王家眷已經找到之後,緊繃的弦突然放鬆,失去了警惕之心,搜查也徹底停了下來。
就在這個空檔,汴京至少有十處地方有人悄悄逃走,抑或者是突圍。
士兵們猝不及防,至少有七八處成功。
消息傳到宮中,高滔滔這才回過神來,愕然道:「先前只是他們的計策,目的是為了迷惑我們,故意攪混水,然後好趁亂逃走?」
「沒錯,是這樣的!」韓琦早已明白過來了,這一遭他們完全被趙昭玩弄於鼓掌之間,被狠狠滴算計了。
「真的中計了!」高滔滔頹然道:「十路同時突圍,他們準備的多充分啊,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哼哼……來不及了,人肯定已經逃走了。」
秦王家眷逃走,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身在長安的趙昭將再無牽挂,可以毫無顧忌地開始爭搶皇位。
韓琦想說不一定,即便是突圍了七八路人馬,秦王家眷就一定在其中嗎?
真不一定,或許這還是瞞天過海,金蟬脫殼的計策。
可即便是秦王家眷還在汴京城中,又能如何?經此一事,想要再搜查是不可能的,百姓絕對不會答應。
況且偌大的汴京城,百萬人口,藏幾個人是完全沒問題了,再想找,就是大海撈針了!
再者,秦王一定不會給這個機會和時間的!
況且……
韓琦憂心忡忡道:「太后,更糟糕的情況或許不止於此!」
「還有什麼?」巨大的失落感讓高滔滔思維有些混亂。
……
……
兩曰之後,答案揭曉。
秦王趙昭在長安發布檄文,昭告天下。
聲稱自己的妻兒母親莫名被太后與監國抓走,生死不明,請太后給出說法,釋放家眷。
消息一出,天下嘩然!
威望崇高的秦王公信力很高,他的檄文無意是最好的佐證,證明之前的流言是真的。
秦王家眷並非被西夏擄走,而是太后和監國的揚王所為。
怎麼能這樣?**頓時一片嘩然,莫非太后和揚王真的要謀反嗎?
秦王乃是大宋的英雄,怎能這樣對待?抓走家眷是幾個意思啊?
有什麼恩怨,禍不及家人,這是很多人的共識,太后和揚王的做法無疑超出了底線,引起強烈的不滿。
於是乎,強大的壓力全都湧向了汴京皇宮,要求太后和揚王給出解釋,並釋放秦王家眷。
可消息傳進去之後便如石沉大海,再無音訊。
有許多百姓在東水門親眼看著官兵抓人的,親耳聽到要把人是送入皇宮的。
官兵擺了烏龍,抓錯了人,可百姓不知道,官兵的慘淡的公信力在這時候卻異乎尋常的高。
天下百姓都認定當時抓走的就是秦王家眷,人已經被送入了皇宮。
可是宮中卻沒有一點動靜,太后和揚王要幹什麼?秦王的家眷呢?
美其名曰是保護,可如今這個情況,只怕是……實在讓人擔憂。
如今的冷漠舉動,拒不回應是什麼意思?到底是不願意放人,還是秦王家眷已經被加害了?
宮中的遲疑頓時讓民間紛紛猜疑,百姓憤慨不已,太后和揚王竟然謀害秦王的妻兒。
秦王可是大宋的英雄,功勛蓋世,焉能這樣對他的家人?秦王的幾個孩子可是仁宗皇帝嫡親的孫子,鳳子龍孫就這樣遇害了?
太后和官家,簡直就是殘暴不仁,沒有人姓,分明是一家人,如何能下得去手?
蛇蠍心腸,冷血無情啊!
一時間,對太后和揚王的痛罵和質疑者不計其數。
如此情況下,對高滔滔和趙顥而言,最需要的是一個合理的解釋,一個可以平息民憤的解釋。
可惜他們給不出來。
最初他們有過否認,可是百姓根本不信,他們更相信自己的眼睛。
東水門事件,已經讓百姓認定了是太后抓走了秦王家眷。
先入為主的認識已經深入人心,任憑高滔滔如何解釋,百姓就是一字不聽,一字不信。高滔滔和趙顥徹底無奈了,他們沒有利於自己的證據,更缺乏公信力,任何的解釋都顯得蒼白,而且是越描越黑。
如今是黃泥巴掉褲襠里,不是屎也是屎,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放人?人都沒抓到,何談放人?
可是百姓不信,人沒放,又消失不見了,那麼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秦王家眷已經遇害。
……
……
出兵的借口有了!
秦王趙昭在長安接到消息,大為震驚。
西軍將士更是悲痛憤慨,他們在西北前線拚命,朝廷卻這樣對待主帥的家眷,如此冷血,是可忍孰不可忍。
將士們紛紛請命,要求兵出長安,直搗汴京,營救王妃和世子。
抑或只能是報仇,不過誰也不想面對這樣的慘劇。
妻兒生死不明,只要是個人都會想著營救和報仇,百姓們對此也十分理解,感同身受。
對太后和揚王的質疑與責罵的聲音此起彼伏,民怨沸騰。
秦王出兵理所應當,百姓也都理解和支持,與此同時,他們心中也十分擔憂。尤其是關洛一代的百姓,更是害怕。
長安和汴京若是開戰,等若是數十萬軍隊打起來,關中、洛陽一代是主要的戰場,少不得要受到兵戈之禍,生靈塗炭。
對於尋常百姓而言,他們維持正義,卻也不希望看到戰爭。
百姓們的訴求通過各種渠道傳遞到汴京和長安,高滔滔這邊的壓力更大。臣民請求,讓她給秦王一個合理的解釋,不要一意孤行,引起戰爭。所有人都認定,事情因他們而起,解鈴還須繫鈴人。
毫無疑問,如果戰爭爆發,她高滔滔就是引起者,就是罪人。
可憐的高滔滔就這樣啞巴吃黃連,背上了一個黑鍋,百口莫辯
臣民除了怨懟,甚至是咒罵之外,別無他法,只得將目光轉向長安,滿心歉意地祈求秦王。
全天下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長安,等待著秦王最後的決斷。
這個時候,曾經的宰相,前河北路宣撫使文彥博出面了。他親自趕赴長安,勸說秦王,慎重開戰,愛惜百姓,甚至願意充當汴京和長安之間的調停人,希望能化干戈為玉帛。
一時間文相公的聲望飛速提高,為天下蒼生而奔走,仁厚負責,這才是好宰相啊!一瞬間,就將汴京的殲相韓琦甩出了好幾條街。
大宋的官員也看得明白,文彥博此舉實際是投靠了秦王,為其效力,名利雙收。文相公桃李滿天下,門生故吏們看在眼裡都知道該如何選擇。
秦王趙昭也表現出了超凡的意志力,接受文彥博勸說之後,強忍悲痛,表示願意顧全大局。
只要皇太后與揚王交出妻兒,願意罷兵。百姓感慨不已,秦王識大體,主動讓步啊!
高滔滔和趙顥自然交不出人,他們的態度徹底激怒了百姓,他們被徹底置於罪魁禍首的位置,再也無法洗清。
西軍出兵幾乎已成必然,但是秦王本人仍舊沒有輕舉妄動。
秦王的冷靜克制,大仁大義超乎想象,令人感動。
如果說救人和為妻兒報仇這個開戰的理由,顯得有些單薄和自私,那麼接下來爆出的消息,讓秦王趙昭徹底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上。
官家趙頊聖旨被曝光了,貴妃朱氏通過太皇太后曹氏,向朝臣展示皇帝親筆詔書,冊封皇六子趙煦為太子!
流言再次被印證,百姓幾乎徹底相信了。官家硃筆親自書寫的詔書總不會有錯,雖然上面沒有寫秦王輔政,但百姓都下意識地這麼認定,秦王有這個資格和能力,輔政也是眾望所歸。
至於皇太后和揚王確實有篡改聖旨的嫌疑,既然有太子,哪怕太子年幼,也不適合再立監國啊!
若是揚王以皇叔的身份輔佐倒還罷了,百姓或許可以接受,可監國……如此情況下,明顯是篡位的前兆嘛!
官家生死未卜,國家大權被太后和揚王所掌控,既成事實是這樣的。
謀朝篡位,這是大逆不道啊!
秦王趙昭不在猶豫,打出了匡扶社稷旗號,兵出潼關,直指汴京。
如此一來,天下人都沒話說了,於公於私,秦王出兵都是應該的。佔據了正義和公道,得到認可。
不過關洛的百姓還是驚慌失措,準備逃難時,秦王再次昭告天下,表示西軍會嚴肅軍紀,沿途絕對秋毫無犯,絕不擾民。
消息一出,百姓對秦王更加愛戴和支持。畢竟秦王是被迫出兵,理由充分,能做到這份上已經實屬不易。百姓感恩之餘,更簞食壺漿,沿途慰勞西軍。
西軍正義之師浩浩蕩蕩殺向汴京,大宋天下,頓時風雲突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