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包康來了(求追讀收藏)

第三十八章 包康來了(求追讀收藏)

三日後,建德城北門口來了一名外鄉客,此人胯下騎著良駒,腰間系著盤龍棍,一副風塵僕僕的模樣。

雖是外鄉人,但門口的軍士也沒有故意為難,「秀才也是來應試的嗎?」

包康略微詫異:「什麼應試?在下遊歷至此,並未得知應試的消息。」

軍士手指告示,笑道:「那裡有咱們太平將軍的招賢令,秀才一看便知!」

包康看后眼前一亮,「太平將軍真是好大的氣魄。」

「秀才有意應試的話現在趕往府衙還來得及」

包康抱拳致謝,「多謝指點。」

雖然相談甚歡,但軍士還是仔細查看了包康的行囊,確定並無利器之後便放行了。

過了城門洞,寬敞的石板路便映入眼帘。

在道路路兩側,正有不少人在忙著開挖溝渠。

包康過去攀談一番,得知這是在疏浚水渠,防止澇害。

又往前行了沒多久,只見路上行人如織,包康仔細打量,發現這些人的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

太平軍真有如此魔力?

治下百姓安居樂業,竟然沒有半點愁苦之意。

這跟包康在其他地方所看到的大為迥異。

大至杭州,小至涇縣,包康走南闖北,四處遊歷,眼中見到的都是權貴囂張、富人得意、窮人困苦之態。

像建德城這般生機勃勃的景象卻是從未有過。

包康對方臘更好奇了,他忍不住想要見一見這位太平將軍。

如果包康自曝包拯五世孫的身份,想必方臘不會拒絕接見,可那樣的話,包康覺得有違初心。

要知道,出身官宦世家的包康看慣了世態炎涼,對朝廷的腐敗,地方吏治的無能,捐稅繁多的種種情況,極為憤慨。

現在,方臘明明提供了應試入仕的條件,那為什麼還要抬出家世來拔高自己呢?

想到這裡,包康決定參加應試。

很快,在熱心鄉民的指引下,包康來到了府衙門口。

門口的書吏很是熱情:「這位秀才這便請,我在這裡負責登記籍貫、名姓,登記完成之後你需要到裡面查驗一下行囊,確定無事之後即可進去等候了。」

與官府的科舉相比,太平軍這樣的過程簡直像是在走過場,實在是太過簡單了。

包康很聰慧,他輕易便看出了方臘的苦衷。

眼下太平軍剛剛佔據建德城,正是百廢待興,需要各色人才的時候,如果這時候設立種種繁瑣的門檻,很有可能會讓那些原本打算投靠的人望而生畏。

大道至簡!

如果包康猜得沒錯,方臘肯定會錄用此番應試的所有人,這樣就可以起到千金買馬骨的效果。

雖然猜透了結果,但包康還是認認真真完成了文武兩場應試。

通過文試,包康對方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文試的題目很簡單,一是以方臘的立場闡述如何應對朝廷;二是假如太平軍奪得天下,該如何應對西夏、金國以及遼國。

這是一位銳意進取、不滿足於現狀的梟雄!

包康在試卷上揮灑著自己的抱負,書寫著自己的理想。

文試結束后,方臘第一時間拿到了試卷。

應試的人並不多,只有三十六人,方臘逐字評閱,從中選出了一份上上卷,一份上卷,其他都是中卷。

上上卷上的名姓是包康,上卷的名姓是鄧元覺。

聽司行方說,鄧元覺與包康的武力都是上選,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名叫杜壆的,善使丈八蛇矛,武力精湛,很是不凡。

別的暫且不論,就算此次應試只收到這三名人才,方臘也覺得自己賺翻了。

歷史上,這幾位可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有了他們的參與,太平軍人才匱乏的情況將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人逢喜事精神爽,方臘決定為這些新人召開「瓊林宴」,以示重視。

在此之前,先將榜單公布。

包康猜的沒錯,所有參試者都通過了考核,太平軍沒有剔除任何一個人。

但令包康沒想到的是,他竟然位列狀元,而榜眼是一個名叫鄧元覺的人,至於探花名叫杜壆。

根據榜單公示的內容,位列三甲之人可以自行選擇文官或者武官,而剩下三十三人也可以根據名次自行選擇職位。

也就是說,成績越高的人,選擇的餘地越大,而最後一名沒有選擇權,只能接受別人挑剩下的。

這法子倒是新穎的很。

包康選擇了征北校尉一職,可以統領兩千兵馬,鄧元覺選擇了輜重校尉一職,負責後勤輜重,而杜壆選擇了東征校尉,麾下一千兵馬,其餘人或是選擇醫護營、或是選擇縣尉、縣丞。

將三十六人聚齊之後,方臘有言在先,「諸位既然相信我方臘,願意為太平軍效力,那方某有句醜話就要說在前頭了,我太平軍殺的是貪官污吏、為富不仁之人,救的是黎民百姓,水深火熱之人,無論各位官居何職,負責何等事務,一定要秉公而行,決不可徇私枉法,如果真有人胡作非為,別怪我不留情面。」

眾人自然應允。

敢在今天應試的人,要麼是無懼無畏的外鄉客,要麼便是圖謀從龍之功的豪傑,他們更在意的是能否實現自己的抱負,至於其他的東西,目前來說吸引力不大。

酒是從張徽言府中搜出來的紹興美酒,入口甘醇,味道極佳。

菜肴並不鋪張,每人面前都有一份兩葷兩素的四菜一湯,就連方臘面前也是如此。

酒過三巡之後,包康問出了心中疑惑:「將軍是想借今天的菜肴來提醒我們不得鋪張浪費嗎?」

方臘笑道:「有這個意圖,但也不完全是,因為我在青溪縣便定下了這個規矩,除了重大節日,官員、軍將飲食一律按照這個標準,不得違制。」

包康略一思索,嘴裡道:「敢問將軍,什麼人需要遵守這規矩?」

「但凡我太平軍上下軍將、官員都需要遵守」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為了滿足口舌之欲,說不定會有人想法設法鑽空子。

不過,最起碼方臘開了個好頭。

如果連方臘都帶頭享樂,那上行下效之下,還不知道會浪費多少錢糧。

糖衣炮彈防不勝防,後世里太平天國用血淋淋的教訓說明了享樂之風要不得。

方臘現在只能起到一個帶頭作用,後期人手寬裕了,還會成立相應的監管機構。

包康出身官宦世家,看慣了嬌縱奢靡的士紳官員,對鋪張浪費的風氣深惡痛絕,如今,方臘以身作則,提倡勤儉節約,這行徑讓人眼前一亮,「將軍如此行事,實乃百姓之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包康來了(求追讀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