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九錫
「郎君小心!」
眼看楊禹被裹在漫天的黃葉與飛劍之中,小九心急如焚,急刺幾劍,想要把纏住他的小環逼退。
然而就在此時,只聽飛舞的黃葉中傳來楊禹的聲音:「天下之神,莫不歸火;天下之精,莫不歸水,濟之水火,萬物由我。」
隨即啪啪啪傳出幾聲暴響,那纏著楊禹的黃龍突然凌空而起,掉頭反向秦樓月飛射而去。
秦樓月大驚,雙手並用,又接連打出幾道符籙,在黃龍前頭炸開,火光爆射,黃龍雖被炸得紛紛散開,卻又很快聚起,繼續沖秦樓月射去。
秦樓月嬌軀急退,白底綠萼梅披風揮起,擋往衝下的龍頭,一聲悶哼,她只覺得胸口如遭雷擊,嘴角隱隱滲血,整個人踉踉嗆嗆退了好幾步,才站穩身子。
楊禹一出手,雙方高下一目了然,秦樓月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一咬銀牙,「小環,走!」秦樓月當先飛掠而去,她那侍女只得急退,掉頭跟著飛奔向林子深處。
小九還想再追,楊禹連忙叫道:「小九,不要追了。」
「郎君,這些人陰魂不散,鬼知道他們還會耍什麼陰謀,郎君為何放她們走呢?」小九雖然收住了腳步,卻是滿臉不甘。
楊禹反問道:「追上去殺了她們就不會有麻煩了嗎?放心,他們那點小伎倆,還奈何不了你郎君我。」
小九不笨,也知道五斗米教人多勢眾,如果真殺了這兩人,結下了血仇,恐怕今後就真的是不死不休了。
「郎君,可是這樣也不是辦法呀,她們肯定不會就此罷休的。」
「我知道,算了,咱們現在使命在身,其他的等將來再說吧。」
這麼處理,對楊禹來說還有一個原因,以前他除了跟南山老人學道法,主要是為了抵抗疼痛的煎熬,從沒跟人較量過,這有點閉門造車的意思,現在遇到這些人,用來練練手也不錯。
「剛才嚇死我了,幸好郎君會仙法。」小九長長吁了一口氣,望向自家郎君的目光多了幾分崇拜。
對小九的反應,楊禹頗為感慨,這個世界,人們普遍對「鬼神」、「仙術」這些東西是相信的,就連孔夫子對此也只是避而不談,並不輕言否定。
而在那個奇異的世界,因為掌握了一些科學,人們對鬼神、法術、氣功這些神秘的東西持否定態度,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有些東西他們卻解釋不了,一個量子糾纏現象,就足以顛覆原來所有的物理學理論。
人類是用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去理解這個世界的,但正常情況下,人的五官只能感知到極少的物質,除此之外,宇宙中還有佔比高達95%暗物質和暗能量是人類感知不到、理解不了的。
即便是已發現的5%物質,人類真正了解的也是極少部分,比如,最初的一個受精卵是怎麼成長為一個擁有複雜神經元的人;比如,人類的大腦是怎麼運作的,量子糾纏對人類大腦會形成什麼樣影響,這些都還不知道。
既然宇宙中還有95%的物質和能量是人類所不知道的,那麼靈魂、鬼神都是有可能存在的。
既然量子能糾纏,那又如何能否定第六感、特異功能、法術的存在呢?
誰能保證那些未知的物質中,沒有一些物質或生靈,能通過量子糾纏,完全徹底地影響人的各個狀態呢?
反正在那個世界,隨著科學研究不斷的深入,一些最頂尖的科學家也開始懷疑有一天科學、神學、玄學會走到一起。
楊禹對這方面認識不多,但他很清楚南山老人的許多能力,用那個世界的科學也是解釋不了的。
「楊使君!楊使君!」
寧壽之的呼喚,打斷了楊禹的思緒,他轉頭望去,只見寧壽之帶著幾個護衛從酒肆那邊尋來,楊禹連忙迎過去道:「寧副使怎麼來了?」
「要起程了,楊使君在此做甚?」寧壽之很好地掩飾了自己的疑心,裝著無心地問道。
「哦,此地鋪滿黃葉,景緻之美難得一見,以至於讓在下流連忘返,倒讓寧副使擔心了。」
寧壽之看了看,頷首道:「景緻確實不錯,不過時辰不早,咱們再不起程,晚上怕是趕不上宿頭了。」
「還真是,走走走,趕緊起程。」
***
在楊禹他們出使北魏的第二天,太尉左長史王弘奉命匆匆返回建康,而王弘此行,註定在歷史的長河中引發一場不小的波瀾。
建康城中,司馬德宗這個傻皇帝只是個傀儡,真正坐鎮建康總攬軍政大權的,是劉裕的心腹劉穆之。
劉穆之與劉裕一樣都是寒族出身,對劉裕忠心耿耿,而且是難得一見的人才,可以說沒有劉穆之的扶佐,就沒劉裕的今天。
而以往劉裕對劉穆之也確實是信賴有加,言聽計從,這次劉裕北伐,以劉穆之為尚書左僕射,領監軍、中軍二府軍司,仍兼前將軍、丹陽尹,坐鎮建康。
劉穆之沒有辜負劉裕的重託,在建康內總朝政,外供軍旅,決斷如流。
每天他門前來辦事的官員站得滿階滿室,劉穆之眼看公文,手寫回信;耳聽彙報,口中同時回答,真可謂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同時處理幾件事而互不妨礙,而且每件事還都處理得妥妥貼貼,這能力,絕對能用逆天來形容,史所罕見。
處理完軍政大事,他還有時間和精力與朋友飲酒暢談言笑,數個時辰而不覺疲倦。
劉穆之有一點比較特別,他很少一個人吃飯,每餐都是大擺盛宴,拉上十來個賓客一起暢飲。
因此他的消息極為靈通,而他聽到什麼,事無巨細都向劉裕彙報,如此劉裕不但沒怪他奢侈浪費,反而更信任他。
正當劉穆之在建康幹得有聲有色、得心應手的時候,王弘突然從彭城回到了建康,說太尉領兵出征,掃蕩中原,把大晉舊都洛陽收復了,如此豐功偉績,朝廷如果不備九錫,恐怕會寒了前方將士的心。
劉穆之忽聞此事,不禁大驚。
九錫有什麼政治含義他豈會不知,而這麼重大的事,劉裕事前竟沒有徵詢他的意見。
就算劉裕是臨時起意吧,他讓王弘回來,按理也應該先私下和自己人商量一下啊。
但是沒有,王弘回到建康,在事先沒有和劉穆之通氣的情況下,便直接在朝堂上拋出這樣的言論,眼下這建康朝堂是誰在做主?是晉帝司馬德宗嗎?不,是他劉穆之啊,這不等於是在責怪他嗎?
劉穆之想不明白,真是想不明白,他和劉裕之間為何突然出現如此大的隔閡?
難道是劉裕覺得自己坐鎮後方權柄過大,或是有什麼事讓劉裕生了戒心,因此故意讓王弘回來敲打自己?
劉穆之反覆思量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感覺並無不妥之處,唯獨一件事他與劉裕意見相左,劉裕幾次想提拔謝晦為從事中郎,都被他否決了。
劉穆之並非不能容人,謝晦本來就是他推薦給劉裕的,但謝晦雖有才,卻過於年輕,有失沉穩,這樣的人驟登高位,容易飄飄然找不著北。
劉穆之原本以為這不算什麼大事,而且自己並沒有做錯,但要是和這次王弘回朝諷要九錫的事情系聯起來,劉裕之前要提拔謝晦的動機似乎就沒那麼簡單了。
劉裕想要加九錫,明明最佳時機是在滅秦之後,為什麼如今仗才打到一半,便突然急著要加九錫呢?
王弘出身琅琊王氏,劉裕身邊那麼多人,這次為何偏偏讓王弘回建康呢?
難道劉裕已暗中與士族門閥達成了某種交易?
難道劉裕幾次要提拔出身陳郡謝氏的謝晦是在試探自己?
毫無疑問,遍布朝野的士族門閥是劉裕代晉稱帝最大的阻礙,只有劉裕與這些士族門閥達成了妥協,才能解釋得通這一連串的疑問:
因為雙方達成了妥協,所以劉裕在自己陳明利弊之後仍堅持要提拔謝晦。
因為雙方達成了妥協,所以不必等到滅秦之後再加九錫。
因為雙方達成了妥協,所以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弘被派回建康諷要九錫。
那麼雙方妥協的內容是什麼呢,很有可能是劉裕向士族門閥讓出部分或全部內政了,大概也正因為如此,這麼大的事,劉裕事先竟不跟他這個坐鎮後方總攬朝政的人商議。
劉穆之越想越心驚,當初劉裕與劉毅、何無忌等人起兵滅了篡位的桓玄后,那些士族門閥暗中支持劉毅,想藉此排擠劉裕,緊要關頭,正是劉穆之力主劉裕入京爭取楊州刺史、錄尚書事的職務,控制了朝政,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一直以來,因為有了劉穆之在背後為推手,才有劉裕打破百年來門閥共治的事情發生,可想而知,那些被壓制的士族門閥最恨的可能就是他劉穆之了。
而這次劉裕讓他坐鎮建康,鎮誰?當然不是鎮宮裡的那位傻皇帝,鎮的正是那些士族門閥。
如果劉裕真的暗中與這些士族門閥達成了妥協,這麼重要的事卻瞞著他,這不等於是把他拋棄了嗎。
劉穆之越想越怕,不禁驚出一身冷汗,脊背發冷,竟就此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