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秦良玉放心了
第230章秦良玉放心了
濟爾哈朗一聽,轉頭看向他,嚴肅地說道:「不是什麼東西不東西的,他是海上的霸主,任何船隻過境明國東南沿海的時候,都要向他繳納保護費才行。據說有戰船三千多艘,兵力達到二十多萬!」
一聽這話,崇政殿內所有人都震驚了。
兵力達到二十多萬?在大清還沒有吞併朝鮮之前,集結了所有的兵力也才有這個兵力啊!
這一刻,他們對鄭芝龍的實力有了直觀的認識。
不過雖然如此,多鐸還是有疑惑,當即問道:「這麼厲害的人物,為何以前從未聽說過?」
濟爾哈朗聽了,給她解釋道:「我也是聽朝鮮水師的人說得,只要是混海上的,就一定聽說過這人。不過她非常低調,一直在海上悶生髮大財!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她突然為明國朝廷效力了!」
說到這裡,她轉頭看向多爾袞,表情依舊十分嚴肅的說道:「這個鄭芝龍也為明國朝廷效力的話,我們遼東沿海和朝鮮沿海就都危險了。隨時可能被他攻擊,非常難辦!」
多爾袞一聽,就知道事態非常嚴重了。
遼東加上朝鮮的海岸線,以大清目前的實力來說,根本防不過來。但是,遼東這邊還好說,可朝鮮那邊,重要的城鎮,比如漢城可都是在沿海的,時刻可能被明國水師進攻的話,就非常被動了!
說真的,海戰就不是多爾袞等人擅長的,此時遇到這種情況,他一時之間就覺得一籌莫展,不知道如何應對為好了。
她發現,在槍把處,刻有一竄數字。這難不倒她,稍微一琢磨,她就大概猜出來,這該是什麼工匠的代號,以此核查質量問題。
如果朝廷官軍都用這種自生火銃,那還有白桿軍什麼事?
不是說這隊騎士多精銳,而是這隊騎士竟然全部都是女人組成。哪怕如今大明的風氣已經開放了不少,也依舊夠吸引人的眼球。
全民義務兵役制已經推廣,與之配套的,就是各地青壯都要在農閑時段軍訓一段時間,然後挑選好的入伍。
其他方面也是,在蒸汽機提供動力之後,都會有成本下降的優勢。
崇禎皇帝一聽,當即鬆了口氣說道:「原來是這,卿無需多慮。這幾十年來已經是冷熱兵器交替,正在全面向火器轉變,一直到完全用火器取代冷兵器。朕如今待在京師,就是一直在推進這個事情!「
很快,崇禎皇帝帶著秦良玉到了一處很大的房子內,像個庫房一樣,又像是個陳列室,裡面擺放著各類火器。
秦良玉有點不信,還真得要試一試。然後,她在試驗的過程中,又發現鉛彈也比較特別,火藥分發射葯和燃燒葯,且是紙殼包裝,不需要臨時配量裝填。
此時,崇禎皇帝聽到她的話,當即哈哈一笑道:「秦卿啊,你這都是老眼光在看火器了。也罷,朕讓卿看看如今朕監督之下打造出來的火器!」
說完之後,他便帶著秦良玉擺駕兵仗局。
秦良玉一聽,還真不服氣,也不說話,立刻查看起手中的自生火銃。
多爾袞聽到濟爾哈朗的介紹之後,心中一動,便又追問了幾句,最終作出決定道:「以退來被動防禦,不是我們大清風格,也不是長久之計。因此,朕決定採用第二條,全力支持打造龜船和火炮,如果強大了,不但能防禦沿海,甚至還能進攻明國沿海。水師,還是值得付出的。」
並且,撕開紙殼的火藥,她又發現是顆粒狀而不是粉末的火藥。如此種種,細節上有很多不同。
不用說,秦良玉的到來,頓時就引發了京師的轟動。
然後,崇禎皇帝在武英殿內召見了她。
也還存在一個沒有說出口的理由,那就是她怕再不見見皇帝,可能這輩子就見不到了。
不要說平民子弟家的女兒們了,就連官宦人家的大家閨秀,還有風月場所的鶯鶯燕燕們,全都聞風而動,就想見識下以女兒身得以封王的秦良玉,到底是什麼樣的?
崇禎皇帝聽說秦良玉來京師了,也是立刻召見。
她麾下最有名的,就是白桿軍,這是冷兵器作戰為主的軍隊。並且在她征戰天下的時候,又是明末亂世,最有能力打造火器軍隊的朝廷,吏治腐敗,以至於火器大都是粗製濫造,給她的印象就並不好。
不過秦良玉先去了忠烈堂祭奠忠烈,這裡面,也有她的親人。
於是,她連忙問崇禎皇帝道:「陛下,這等自生火銃的造價很貴吧?朝廷能打造多少出來裝備軍隊?」
緊接著,她又發現,這裡的火銃還都是自生火銃。
濟爾哈朗知道他這麼問的考慮是什麼,便馬上回答道:「這一次突然遇到優勢的明國水師,我們還能逃回一半戰船,最大的功勞是朝鮮龜船立功。除非明軍在近距離用火炮轟擊才會損害龜船。因此,如果我們大力建造龜船為主力戰船,並且配備大炮,在近海之內,還是可以和明國水師打一打的!」
為首的一人,白髮蒼蒼,精神卻是很好,她不是別人,正是崇禎朝唯一封出的王爵,石柱王秦良玉。
她跟著皇帝的同時,心中也默默整理了她認為的火器方面的缺陷,回頭也好向皇帝諫言,如此以報君恩!
秦良玉發現,到了兵仗局之後,從進門開始,她就敏銳地觀察到,皇帝該是經常來兵仗局,要不然,這裡的官員和匠人不會是比較從容的表現。
另外,能印錢之後,錢其實已經不是問題了。只要東西能造出來,對應的錢就能發下去。
如果火炮過重的話,行軍時候就很不方便,需要更多的精力來運送重型火炮。要是遇到天氣不好,那就更是頭疼了。
一路上,秦良玉都有些好奇,她又不笨,自然聽得出來,皇帝似乎對火器非常有信心。
蒸汽機的打造,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還沒有最終完成。因此雖然是有各類車床,但是動力都是人力。比如說拉膛線,那連動的鑽頭都是靠人力來提供,如果改為蒸汽機提供的話,這方面就能節約大量的人力,成本會降低很多。
好在濟爾哈朗顯然是個負責的,就聽他開口說道:「目前有兩種法子應對接下來的情況,一是傳令沿海的都要退離海邊三十里,只要明國水師敢上岸的話,我們大清並不怕他們。如此做法,也能讓他們無從得到補給,最終只能放棄進攻。」
她還在震驚著呢,結果還沒完,崇禎皇帝又給她展示了拉了膛線的火炮。因為有膛線的加成,火炮的射程和精度都比原來的滑膛炮要強多了。因此,在火炮的質量上也能下降不少。
這種自生火銃上有匕首,近戰可以當長槍用的。兵種的配置上都是火器,那火力之強,就難以想象了。
就連之前戰死殉國的盧象升,他的天雄軍中最為依賴的也不是火器,而是強弩。
反觀倭國來說,倭國的火銃技術不弱,但是大炮技術就及不上朝鮮。在萬曆年間的戰事中,倭國的劣勢就是火炮。
秦良玉聽了,還是一臉嚴肅地說道:」陛下,火器確實威力巨大,但是缺陷很多,不可過多依賴啊!「
崇禎皇帝倒也沒有難為她,便給她解釋道:「這些槍都拉了膛線,就在槍管裡面,卿可以看下。」
這種手段,以前都有;只是以前吏治敗壞的時候,好的制度不執行,做出來的東西也都粗製濫造,無法追究工匠和官員等等。
說完話之後,他讓人拿了一桿自生火銃給秦良玉。
不過建虜的資源有限,一聽多爾袞的決策,那陸上帶病的就有問題了。
秦良玉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走遍了大江南北,隨後,她決定到京師見見皇帝,說說她的見聞。
這一點,對於軍隊來說,同樣非同小可。
崇禎皇帝其實試過,這已經是目前為止能拉出的最好膛線了,比不上後世近現代的膛線,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一大進步。有效射程能提升二十步,已經在對戰中具備非常大的優勢了。
崇禎皇帝聽到她的話,很是重視.畢竟秦良玉打了一輩子的戰事,她的意見肯定是很中肯的。
想著這個,看著手中的自生火銃確實精良,她心中就有點感慨,皇帝可不止在戰場上能扭轉乾坤,其他方方面面其實也都有在整頓。
秦良玉在見禮之後,自然受到皇帝的噓寒問暖,她一一回答之後,便給崇禎皇帝說道:「陛下,微臣一路遊歷,見到各地都有在訓練民壯,以後朝廷只要一聲令下就能集結百萬、千萬軍隊,這是極好的,可微臣有一點,卻是想不明白!「
秦良玉聽不懂這話,依言去看,果然看到火銃的內部並不圓滑。她正納悶呢,就聽崇禎皇帝給她介紹道:「有了這種膛線,這種自生火銃的有效射程能到一百二十步以上.卿要是不信的話,可以去試試。」
多爾袞為了安撫他們,自然不可能減少陸上軍隊的物資分配。最終商量的結果,就和後世的朝鮮一樣,實現重武國策,也就是資源都向軍隊傾斜。
崇禎皇帝聽了,微笑著說道:「這個確實不便宜,比起以前的火繩槍要貴多了。因此,朕還在改進位造槍炮的工具,以後再用流水作業,當能降低不少成本。遠期的目標,便是朝廷官軍都要裝備這等自生火銃!「
因此,他看向濟爾哈朗問道:「那第二種法子呢?」
崇禎二十一年九月下旬,京師城外的官道上,有一隊騎士緩步騎行,非常引人注目。
要是崇禎十七年前的皇帝,她估計會有點不以為然。但是從崇禎十七年開始,皇帝親自領軍平定了天下。他的這份經歷,在兵事方面,肯定是有絕對的權威。
秦良玉看了一陣,就發現了槍擊部分製作精良,槍頭上的匕首安裝巧妙,可以裝卸,除此之外,她就看不出其他了。
自生火銃在崇禎初年就已經有了,只是很少,但是秦良玉肯定是見過的。
朝鮮被滿清吞併之後,雖然滿清從倭國購買了大量的火藥火銃,可朝鮮這邊也依舊在打造的。
此時,秦良玉一聽崇禎皇帝的話,頓時就驚呆了。
大力發展生產力,造出更多的物資,如果社會上的錢不夠的話,就會引發通貨緊縮,是非常不利於經濟發展的。這種時候印錢,印多點錢,都是沒問題的。
如今大清正在休養生息,如果要後退三十里,對大清自己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
秦良玉一眼就看到,這裡的火器有一個非常大的不同,就是每把火銃上竟然都有一把匕首。
多爾袞聽了,皺著眉頭,並不很認可。
試射之後,她發現皇帝所說一百二十步的有效射程,其實還是保守的,頓時她就驚訝了。
其實朝鮮的火器技術和造船技術都是不弱的,歷史上被倭國進攻不堪一擊,根源也是吏治腐敗,民不聊生。
………………
聽到皇帝問了,秦良玉便如實回答道:「微臣看各地訓練執法皆是相通,都是火器訓練為主。如今朝廷的大敵乃是遼東建虜,光是火器,怕是會吃大虧的。」
崇禎皇帝看秦良玉的目光,便笑著說道:「卿的眼光獨到,一眼就看到了這裡的火器改進之處,不過有一處改進,卿說不定發現不了。」
而如今,哪怕是同等威力,有了膛線的火炮質量就會減少很多,到時候就可能一匹馬就可以拉著走,成為真正的野戰炮,對於軍隊的意義就不言而喻了。
雖然崇禎皇帝也說了,如今這些火銃火炮的造價還比較高,產量也還低,但是秦良玉卻是欣慰地奏道:「陛下之能,曠古未有。雖然建虜吞併了朝鮮變得更為強大。但是微臣卻更有信心,他日定然能到遼東的渾河邊去祭奠一番了。」
崇禎皇帝聽了,微微一笑道:「卿當安心養身體,好好保重,朕還有更多的好東西讓卿看到。朕要讓卿知道,卿一生力保的大明朝,不會讓你失望!」